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

“轟隆轟隆隆~~”

四月初七,辰時,癭陶城北十里。

一陣陣低沉的雷鳴聲在地面響起,兩萬名騎士,四萬多匹戰馬出現在地平線上。在經過了兩天零一夜的高強度奔馳後,姜維軍抵近了癭陶縣城。

“報~啓稟大將軍,我軍斥候送來情報。癭陶城四門緊閉,但城牆之上並無多少守軍。城南方向未見大面積馬蹄印跡。”

“善!看來我們到底是領先了陳休淵一步。傳令,加派一支斥候隊,繼續向南前出,本將要時刻知道南邊的晉軍來了沒有,到了哪裡。”

“喏!”

“再令,全軍換馬,取土。”

“喏!”

安排完這些後,這一年已經七十一歲的姜維兀自一提馬繮,一人單騎就往癭陶縣城衝了過去。

“大將軍?大將軍!”

他這麼一跑,身邊的趙統、馬傑等大將及其親衛們只有緊緊跟上。好在季漢的低級軍官始終都是三國軍隊裡最優秀的,大將們這會去觀看城池,剩下的中低級軍官們還是有條不紊的執行姜維剛剛發佈的命令。

十里地,對於奔馳的戰馬來說不算太長。很快的,姜維等人的視線了就出現了癭陶城低矮破舊的城牆。

是的,就是低矮破舊:幷州的介休是座內地小城,但好歹幷州地面異族不少。所以城牆啥的就算地基不牢,但也還算完整。而癭陶這個地方,從黃巾之亂平定之後,這個地方就再也沒有遭受過兵災(曹袁爭鬥時,冀州戰場侷限在了鄴城附近)。加上這裡又是傳統的漢族絕對優勢聚居區。所以這裡的城牆,約莫只有一丈二(不足三米)不說,很多地方的城牆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蝕、垮塌而沒有休整。而且不光是城牆難以入目,便是這城牆下面的護城河,也早就瘀滯成了一條臭水溝。

“大漢大將軍姜維在此,城上何人主事?出來答話!”

少頃,一個身穿晉國低級官服的人影在城牆上站了出來:“在下癭陶縣令高建,見過漢國大將軍。”

“高縣令可聽到這不斷逼近的雷鳴?本將十萬大軍旦夕將至,何不早早投降保全一縣百姓?如若不然,貴縣頃刻之間化爲齏粉也。”

站在城樓上的高建此時已經額頭冒汗,脣乾舌燥,他哆哆嗦嗦了好半天,總算吐出一句完整的話:“大將軍容稟,在下祖籍陳留圉縣,故而不敢直接開城投降。請仿高柳例,百日之後若援兵不至,一定開城投降。”

陳留郡的圉縣高氏,在東漢後期也是了不得的大家族。其代表人物就是袁紹的女婿,幷州刺史高幹。不過到底是選錯了效忠對象,所以後來慢慢的落沒了。

但是人家好歹仍然算是當地二流世家,家大業大。所以高建是不敢輕易投降的。

“原來如此。”兩人短短的對話間,後方漢軍騎兵已經陸續趕到了。姜維輕輕一笑:“吾要攻城了,高縣尊還請坐觀就好。”

隨着姜維的指令,兩萬漢軍騎兵紛紛催動戰馬,奔向了癭陶城牆。

隨着跑在最前面的一個軍侯大吼一聲“起!”,最接近城牆的一個騎兵鋒矢陣裡的五百餘名騎兵整齊劃一的把沒有出鞘的馬刀從斜下往着斜上方一甩!馬刀的刀柄處掛着的一袋泥土頓時趁勢而起,在半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後,重重的落在了癭陶城低矮的城牆根腳下。

“居然是積土成山的攻城之法?!”到底是世家子弟,高建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但是看破了有什麼用呢?癭陶這種內地小城,平時是沒有什麼常備軍駐紮的。現在全縣也就五十個郡兵——那不過是本地的百姓輪流服徭役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這些傢伙平時維持下治安問題不大,但要說作戰的能力?那是無限接近於零啊。

看着半個時辰不到,漢軍數萬騎兵往返十數次之後,本方一段城牆已經已經快要被迅速增高的土堆填平了。高建把心一橫:“大將軍停手!下官請降!”

“善!馬上打開城門,我軍定然秋毫無犯!”

很快的,城門打開了。在入城前的那一刻,趙統終於沒有忍住:“大將軍,我們全是騎兵,根本不善守城。而且就算是步兵來了,這樣的城池面對晉軍的十萬中軍也是守不住的。更不用說我們來得太急,隨軍糧草都不夠的問題了。”

“呵呵呵,伯治啊,你想到哪裡去了?本將爲什麼要守這座城?”

“啊?大將軍的意思是?”

姜維對着趙統微微一笑,輕輕一抖繮繩進了癭陶城。

“汝便是高縣令?”

“不敢,下官表字獻策。大將軍叫下官的表字就是了。”

“嗯,獻策啊,汝這癭陶縣,有多少口啊?”

“大將軍容稟,本縣民冊上有一萬三千戶,四萬七千餘人。縣城內常住人口五千餘人。另外,本縣是交通要道,來往客商衆多,所以,此時縣城裡有約莫八千餘人。”

“很好。”姜維轉過身來對跟隨自己多年的習隆道:“爾等都聽見了,速速去把這裡的百姓都組織起來,給我把這城池的城牆至少推倒一面!”

“喏!”

“啊?大將軍,原來你根本就沒想到要依城固守?”

“然也。如伯治所言,我軍兵力不足對方一半,而且騎兵過多,加之來得過急,兵糧不足。所以絕對不能固守如此一座城牆殘破不堪的小城。但是晉軍不一樣,他們有足足十萬人,若是全師進入此城,不管城牆再低矮都足以堅守。那時候我軍就處處被動了。所以本將能做的,只能是把這裡的城牆扒掉,讓陳休淵去野外紮營。如此,我軍才能充分發揮騎兵佔優的優勢,不斷的襲擾對方,以此尋找戰機。”

“原來如此,末將受教了。”

漢軍辰時開始攻城,巳時未到便已進城,然後迅速的開始了摧毀城牆的工作。

午時剛過,癭陶城南側城牆首先被扒倒。到了未時一刻的時候,東側的城牆也被扒倒。

“報~~大將軍,南方斥候傳來消息,晉軍大隊人馬距離此地已經不足二十里。”

“呵呵呵,晚了。傳令,全軍從城裡撤出,然後在城東列陣!”

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
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