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

西元263年八月初一,洛陽城北,大校場。

三千名曹魏中軍的軍候以上軍官,頂着季夏的太陽,身披厚重的鎧甲,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往外奔涌。但這三千人的方陣,仍然站的整整齊齊,絲毫沒有散亂的跡象。

大校場的點將臺上,鍾會、衛灌、皇甫闓、夏侯鹹、荀愷、胡烈、田續、龐會、田章、李輔、王買、許儀等諸多大將垂首站立。整個大校場在鴉雀無聲中,一股肅殺之氣沖天而起!

突然!隨着一陣陣的玉玲響動,無數的鎧甲碰撞聲也整齊的響起。三千名中軍軍官,同時的半跪下身子,雙手平舉做拱,頭部微微低垂,整齊的發出一聲巨響:“我等恭迎大將軍!”

面色紅潤,腳步堅定有力的司馬昭,眼神複雜的登上了點將臺,他威嚴的目光審視了全場,右手輕輕往上虛擡。剛剛半跪下的三千人,又整齊劃一的同時起身。大校場上輕輕的被揚起了一層薄薄的塵土。

滿意的點了點頭,司馬昭很是霸氣的開了口:“吾欲伐蜀,誰贊成?誰反對?”

實話實說,這個時候征伐蜀漢。曹魏朝堂內反對的聲音是很大的。不要說朝堂了,就是直面蜀漢的一線都督鄧艾、諸葛緒都表示反對。但是獨裁者就是獨裁者,他定了的事情,所謂民意?那真是屁都不如。

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胸襟,和他們的老爹司馬懿比起來可是要狹窄得多了。所以只要腦袋正常,沒人敢在這樣的誓師大會上去觸司馬昭的黴頭。因此在場衆人均大聲的發出了一聲:“謹遵大將軍之命!”

然而,在這轟然巨響的“謹遵大將軍之命”中,真的有一個雜音:“我反對!”

一個矯健的身影越衆而出,卻是前將軍鄧敦:“大將軍,姜維屢犯中原,我兵折傷甚多,只今守禦,尚自未保;奈何深入山川危險之地,自取禍亂耶?”

居然真的有人敢在這種場合反對?司馬昭的嘴角微微扯起一個幅度:“拖下去,祭旗!”

少頃,一個新鮮的人頭放在盤子裡端了上來。司馬昭雙眼對着人頭一閃而過:“吾欲伐蜀,誰贊成?誰反對?”

“我等誓死爲大將軍效命!”

“嗯。”現在的聲音比剛纔洪亮多了。司馬昭滿意的點點頭,左手輕輕一擡。八個身材魁梧的甲士齊齊上前一步,同時將手裡的帛書打開。

“伏維景元四年,大將軍昭命曰:西蜀劉氏者,原不過織蓆販履之徒矣。因逢亂世,屢用奸詐,數賣其主,厚顏無恥至極後。方得竊據一隅。其地不過一州,其民不過百萬,亦敢妄稱帝號!古來寡廉鮮恥,妄自尊大者,皆不如西蜀劉氏萬分之一矣!

然西蜀賊寇,不知以小事大,保境安民。以其蕞爾之邦,僻敝之域。妄謀亂於關中之地,串奸於隴西之北。其彈丸之地,不知自重,媾於豺狼之邦東吳,數十年來,不顧境內百姓困蹇至極,不惜殘民害民,極盡搜刮壓榨之能。藉此堆積錢糧,屢犯邊境……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我國家自嘉平(高平陵之變後的年號)以來,休養生息,安撫黎民已十有四年……政通人和,海清河晏。東至蒼海,西盡大漠;鐵騎成羣,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長槍如林,威武之士何衆!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向駱賓王致敬!)

益州百姓,苦於劉氏暴政久矣!今我弔民伐罪,當解爾等困苦於倒懸!王師南至之日,益當簞食壺漿迎於路途……今日之徵伐,罪在劉氏一人爾,旁人無問……故茲告諭,鹹使知聞。”

檄文宣讀完畢後,司馬昭將代表大魏皇帝尊嚴的節仗交到了鍾會的手中:“士季,好好去做。勿負我望。”

“請大將軍放心,會此去,定滅蜀方還!”拿到了節仗的鐘會,已經是事實上的本次伐蜀大軍總司令了。他越過司馬昭,站到前臺,右手高高舉起令旗:“全軍出發!”

“萬勝!萬勝!!萬勝!!!”

……

目送着鍾會等人上馬離去,剛剛還步履穩定的司馬昭身體輕輕的搖晃了一下。他臉色微微一變,迅速的轉過身,朝着校場外自己的座車移步。

可是這時候一隻手拉住了他。

司馬昭非常的惱火,但回過頭的時候卻是面露微笑:“原來是元伯啊。有什麼事嗎?”

拉住司馬昭手臂的,是曹魏大將軍府西曹掾的主官邵悌。和東曹掾主管人事不同,西曹掾主要是管大將軍府內的各種雜務。這其中就涉及到人質問題。

作爲一種潛規則,魏蜀吳三國的大將領兵在外,都是要把家眷留在首都作爲人質的。但是這一次伐蜀主將鍾會的情況有點特殊:因爲他是個獨身主義者。都快四十歲的人了,還沒有娶老婆。當然也就沒有孩子。他的老爹鍾繇死了很多年了,其母親也已經過世。再加上這老婆孩子都沒有,那自然沒有啥人質可交。

“大將軍,鍾士季沒有任何家眷,他這一走,家裡可就空了。”

“嗯,那又如何?”

“大將軍,鍾士季野心勃勃,從來不甘人下。他一下子帶走這麼多軍隊,又沒有家眷留在洛陽。這伐蜀不成功也就罷了,若是成功,屬下擔心他會反啊!”

胸口的憋悶感又開始了,可是這衆目睽睽之下,我可不能倒下!罷了,快點把這傢伙給打發走吧。

強忍着病痛擠出一臉微笑的司馬昭拍了拍邵悌的肩膀:“元伯啊,你說鍾士季可能會反?呵呵,鍾士季是聰明人,若是他能看清形勢就不敢反。不過萬一他伐蜀成功,雙眼被其野心矇蔽真的反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元伯,你想過沒有?伐蜀成功後,我方將士滿腦子想的都是快點回家接受封賞。而西蜀剛剛被滅國,王公大臣,軍士百姓都已經肝膽俱裂。那個時候,誰能跟他一起反呢?”

“……原來如此,大將軍果然深謀遠慮。是悌多慮了。”

“不然,多謝元伯提醒。不過此事還請元伯不要外傳。”

“這是當然,請大將軍放心!”

笑呵呵的目送邵悌退走,司馬昭臉色一變,迅速的登上了自己的馬車。當車外的隨從把車廂門關上的時候,司馬昭一下子就昏了過去。

這時候車廂裡傳來一聲長長的嘆息,王元姬伸出玉手,將一張滾燙的毛巾貼在了他的胸口。

因爲高溫,使得剛纔阻塞的冠狀動脈稍稍舒張了一些,司馬昭悠悠的醒轉了過來。他拉住王元姬的手:“又辛苦你了。”

“不辛苦,你爲了這個家纔是真辛苦。”

老夫老妻相視一笑後,王元姬道:“剛纔元伯說的很有道理。其實姎也跟你說過多次。鍾士季野心勃勃,若是伐蜀成功,此人必反!你爲何偏要他領軍?”

“何止你和元伯說他必反啊。元姬你不知道。前幾日,鍾士季的兄長鍾毓種稚叔,拖着都快要病死的身軀從荊州任所趕回洛陽,就是說他弟弟野心過大,此去西蜀必反,要我撤了鍾士季的職務。”

“可是……”

“嗯。”司馬昭的嘴角再度浮起一個殘忍的笑容:“這滿朝文武,以及西邊的鄧艾、諸葛緒等人,都說不可伐蜀。只有鍾士季一個人說可伐,伐之必成。自古以來,將爲軍膽。領兵大將腦子裡都是想的西蜀不可伐,這仗怎麼打?所以,我也只能派鍾士季爲總大將。因爲只有他領兵,纔有勝利的信念,纔有成功的可能。至於他要反?呵呵呵,我巴不得他反。

我司馬家在父親那一代,確實人才鼎盛。雖說司馬八達並不都是賢人。但伯達(司馬朗)、仲達(司馬懿)、叔達(司馬孚)都可謂一代人傑。到了我們兄弟這一代,兄長(司馬師)行事果決,但太過於剛硬。我呢,身體又不好。剩下的數來數去,也就子初(司馬望)還有領兵打仗的能力,可惜爲人又過於貪婪……至於其他的,那就全是廢物……而我們的下一代呢?炎兒看起來英武剛毅,其實是多謀少斷。桃符知書達理,心地卻過於善良……鍾士季還不足四十歲,這樣天資聰穎、文武雙優又野心勃勃的人,我絕不可能讓他死在我的後面!”

“……子上,你確實比我們都看得遠。嗯,那你對鍾毓?”

“哎,也許是人老了,殺心沒有以前這麼重了。元姬,自桃符以後,我們後面的三個兒子,全都夭折了啊。這就是報應吧!所以夷滅三族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能不做還是不做吧。我對鍾毓說了,如果鍾會反了,我不會滅鍾家的三族的。”

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
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