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

西元277年十月,杜預在南陽郡宛城誓師,開啓了季漢對東吳的征伐。

十五萬大軍一路南下,過新野,下鄧縣,非常順利的來到了襄陽。

這座城市的歷史地位不必多說,歷來南北對峙,南方守住襄陽便可保有半壁江山。若是襄陽丟失……想想後世的南宋吧,那真的一瞬間土崩瓦解。

襄陽這個地方,在漢末三國時代,是漢江與淯水、比水等諸多河流交匯之地。水網密佈不說,漢江在這裡得到諸多河流的匯入,水量陡然增大,江面變寬。東吳的水軍可以沿着漢江直流而上,在這一段江面進行駐守。

漢江之北,是樊城。漢江之南,是襄陽。而且水量充沛的漢江在流經這裡的時候,繞了一個大彎。把南邊的襄陽給包裹了起來,由此形成了一個半島。這種地形,對於防守一方來說,真的不要好處太多(合川釣魚城,上帝之鞭折斷處的地形,也是這樣的一個半島地形)。

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孫皓不放棄襄陽還是對的:襄陽這個地方,對於南方勢力來講實在是太重要的。襄樊雙子城在手,北方的軍隊想要南下,不拿下這裡,其戰場就被侷限在了漢江流域。對於南方的命脈長江來說,就無法產生威脅。

“啓稟將軍,我軍前鋒部隊已經抵近樊城城下。該城有大隊東吳守軍。觀其旗幟,守將應該是呂睦呂季仰。”

“呵呵呵,當年禮部尚書在建業要求孫元宗交出呂季仰,以此作爲我大漢交還孫吳宗室的代價。嗯,那次應該是把呂季仰給嚇壞了。所以,誰都可能投降,就呂家人不會投降。這孫元宗還是有識人之明的。”

這一次漢軍的先鋒是霍在的兒子霍彪。這是他第一次在以前晉國的大將麾下做事。對杜預這種不直接就事論事,而是要扯很遠的風格極不適應。不過人家到底是自己現在的頂頭上司,所以這會兒也不好直接硬頂。

“將軍,末將已經派人在樊城城外挖掘了壕溝。可惜這裡的地下水太淺,挖下去不到一丈土層就有大量的地下水涌出。因此,昔年我大漢在雒陽用上的塹壕圍城,估計是用不上了。”

“嗯,南方的地理大都是如此。昔年大司馬的塹壕圍攻之法看來多半是不能用了。”

“那將軍,我們應該如何破城?”

“破城?本將爲何要破了此城?”

“那將軍,不破此城,難不成我們直接越過漢江南下?可是這糧道?”

“呵呵呵。”同樣的,這也是杜預第一次率領季漢的將士出征。以前在晉國的時候,上下尊卑極爲明顯,統帥發令,基本不需要解釋。下面的低級將領和士兵只有埋頭執行。

而季漢方面,由於以前國力弱小,所以將帥一心非常的重要。因此,從諸葛亮起,姜維,關彝,領兵作戰,都要儘可能的和下屬將領反覆溝通,把事情講清楚。

更何況,現在的這位霍彪,可是大司馬府第二人霍在的兒子啊。

“中郎將,我來問你。這漢江有多寬?”

“襄陽附近較寬,約莫兩千餘丈。襄陽上游三十里處有很狹窄的江面,只有百餘丈。”

“所以啊,我軍只要在江面狹窄處樹立起投石機,吳狗的水軍是不敢靠過來的。如此,我軍便可安然渡河。”

“將軍說的無錯。但是我大軍渡河後,這糧道?”

“呵呵呵,樊城到底是小城,最多能裝下兩三萬兵頂天了。我分出五萬人駐紮在樊城腳下,那呂季仰能耐我何?”

“我軍兵力遠勝敵軍,如此做倒也妥當。只是我軍渡河後?”

“我軍渡河後自然去取襄陽。襄陽是大城,敵軍要守禦起來可就難得多了。豈不比單單攻擊樊城要容易得多?襄陽若是拿下,樊城豈能獨存?”

“是這個道理,如此,末將無異議。”

“嗯,那本將就劃五萬人給中郎將,由你替本將看好樊城可好?”

“末將領命!”

十月初三,杜預與霍彪分兵。然後向西逆着漢江而上,走出約莫三十餘里後,在一處江面偏窄,投石機射程能夠全覆蓋的地方架起浮橋。十萬大軍遂安全的渡過了漢江。

然後,杜預又率軍東返,於十月初五抵達襄陽城下。

作爲數十年來曹魏抵禦南方敵對勢力的橋頭堡,襄陽當然算得上是城高牆深。

此時坐鎮襄陽的,乃是魯淑的兒子魯睦,這一年不過二十五歲。

按照孫皓的部署,襄樊兩地一共有國家軍隊五萬人。其中有三千水軍橫亙在漢江之中,保障漢江兩岸兩城之間的交通來往。剩下的步兵,呂睦帶了三萬東吳國家軍隊和三千呂傢俬兵人守樊城。而魯睦這邊,只有一萬七千國家軍隊和三千魯傢俬兵。

兩個年輕人,一個因爲祖上偷襲了關羽而不敢降。一個因爲自己的父親在涪陵郡死得極其慘烈不願降。所以,孫皓很是放心的把他們頂在第一線,就是看中了他們堅定的抵抗意志。

可惜,到底是年輕人。面對杜預這樣老謀深算的傢伙。只是一個簡單的迂迴側擊,就讓這支兵團的大部分軍隊失去了作用。

十月初四,杜預的先頭部隊渡過漢江後,馬上派出一支板甲槍兵和一支輕騎兵銜枚急進,迅速的佔領了襄陽城北的灘頭陣地:我確實無法掌控漢江上物資、兵力的往來。但是你樊城的士兵要想過來支援襄陽,麻煩先打一場登陸戰!

登陸戰?從孫策去世開始,尤其是周瑜去世之後。東吳的步兵、騎兵戰力就不斷的衰減。更不要說呂睦、魯睦兩人手裡的士兵,除了本家的私兵以外,大多都是沒有見過血的新兵蛋子了。

“哈哈哈~~這兩個豎子。本將本來以爲這襄樊起碼要兩三個月纔拿的下來。現在看來,十月之內定可全部拿下!來人啊,傳令!十萬大軍,調出兩萬人駐紮在漢江南岸的灘塗,其餘八萬人,分別從襄陽四門一起攻打!”

“喏!”

十月初六,在簡單的準備了一些攻城器具後,杜預指揮漢軍開始了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蟻附攻城。

襄陽太大了,兩萬人的守軍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兵力不足的窘境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結果只是第一天攻城,漢軍就成功的打上了城頭。

在魯睦的率領下,魯傢俬兵以及部分東吳士兵進行了頑強的巷戰。但這樣的抵抗是徒勞的。到了初六這天晚上,整個襄陽的戰鬥已經完全停止。

“啓稟將軍,襄陽一戰,我軍斬首敵軍三千五百餘人,俘虜一萬六千餘人,敵軍守將魯睦戰死。”

“善,把魯睦的人頭給樊城的守將送過去!”

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
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