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

我站在鐘樓上俯視着整個白馬寺的景色,這是我多年前養成的習慣,喜歡居高臨下的欣賞一切美好事物。

“元大哥,你是不是覺得我不近人情?”我俯視着白馬寺的全景,嘆了一口氣:“這兒距離函谷關並不遠,我從和親開始就沒有走出過這京畿半步。”

“娘娘是想?”元青聽着眼前女子默默地嘆息,有些猜不透:“娘娘就算去了函谷關也未必能救回太子。”

“元大哥,你應該喚我素棠。”我聽着他一口一個娘娘,轉身爲他糾正他的“錯誤”。手不自覺的覆上自己的小腹,還有不到兩月這孩子就要出生,可如今這一趟他或許會受些委屈:“我是辰國的郡主,元洵。。。會給我這個面子的,元大哥,元洵的弱點只有我才知道。”

‘元洵的弱點只有我才知道。。。’讓元青幡然醒悟,這才知道民間傳聞並不是假的,看來眼前的太子妃的確與辰國的國君有一絲干係,卻不知爲何在這個時段將此事告訴自己。他望着皇宮內一座座燈火通明的宮殿,道:“娘娘要下官如何幫?”

“帶着神武軍前去救太子。”

“可是下官並沒有調令,再者娘娘爲何這般信任下官?”

“因爲你是元青,我是太子妃,可我的病卻並未喊醫女來給我治病而是讓你來,我想你跟太子的關係不一般,不然他也不會把我交託給你。”說話間從袖口裡取出一塊東宮令牌,道:“相信調去神武軍的軍隊對你並不是難題。”

光憑着東宮的太子令牌自然不能調閱軍隊,但元青,我信他有這個法子,這也是我唯一的路了。

“你再去把褰裳偷偷的接過來,讓她換上我的衣服。”褰裳這步棋我下了很久,以爲是一步廢棋,卻不想今日居然有了用處:“往後對外宣稱本宮在別院修養,不許外人打擾。”

“素棠果然很聰明,居然可以想到移花接木這一招。”元青拜了拜,接過令牌道:“下官不會令娘娘失望。”

“很好。”我聽到他那番話露出滿意的笑容,道:“大人能夠隱忍這麼久也不差,卿家回吧,宮門快下鑰了。”

那日之後我連夜搬出了白馬寺搬去了城外的別院,那兒清靜幽雅很適合修養。一方面元青拿着東宮的調令,偷偷的將褰裳帶出宮,另一方面又悄悄把兩千精兵分成幾批弄出了京畿。離開了京畿三十里之後,衆人都在三十里之外會合等待元青的命令。衆將士剛到三十里之外的臥雲峰,便看到一素裝女子與元青還有林錦背對着大夥兒站着,身上露出的霸氣不容任何人質疑。

“主子,他們來了。”林錦附耳對着那名女子說道。

那女子也並未回頭,而是帶着一股不可質疑的言辭道:“衆將士聽令,現在你們按照出城的隊伍分成三路兵馬朝函谷關去,期間不許穿軍服,只能穿便服,等到了函谷關再另做決斷。”

衆將士雖然有所質疑爲何要聽從該女子的吩咐時,元青卻恭敬的拱了拱手:“下官遵旨。”

“可是元大人,我們有兩千人,該如何才能不被別人發現?”一將士站出來略帶着疑惑問道。

“你們一部分假裝從關外進關的商旅,一部分裝成儒家學士,一部分裝成難民,一部分裝成百姓,至於另外一部分,則假裝欽差大人的隨從,在此期間,你們只需要知道,欽差大人奉皇上之命巡遊。”女子的口氣不容任何人質疑,又道:“另外一部分回別院照顧太子妃,如有擅闖別院者殺無赦。”

“是。”那名將士又退回到了隊伍中,我將一塊錦帛交給林錦,道:“速去陽平關調兩萬大軍,謊稱要造反,將兵馬從黃崖關繞道函谷關。”

“可是主子。。。”林錦接過錦帛卻有些猶豫不決:“那可是大罪。”

“有我在,你還怕什麼?你的太子死了你更是罪上加罪?還是你不想救回你的太子了?”我的眼底閃過以上不耐,又道:“十日內倘若沒有兵馬前往白馬關,提頭來見。”

“是。”林錦聽後也是無可奈何便牽着一匹馬策馬而去。

“卿家還有顧慮?”女子轉頭對着元青一笑:“沒想到淵國的黃昏竟然也這般豔麗,卻不知幾時才能看到。”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元青心頭閃過一絲莫名,念起了那首詩。

“辰國帶了五萬人狩獵,這場面不知道多宏偉,可惜,辰國的兵馬並不驍勇善戰。”女子望着遠處的景色,道:“元大哥,這次我的安全交給你了。”

“好。”

“好了,出發吧。”那女子嘆了一口氣,便坐入轎內,元青會意的上了馬,對着身後之人道:“第三小隊跟我走,其他人按照方纔的決策去做。”

衆將士對於兩人的做法雖然議論紛紛,想看清該女子的面色,可惜回報給他們的始終是一個身穿素衣的女子,面上覆着面紗,只是那女子的腹部明顯有了變化,明顯已有了好幾個月的身孕,衆人本想與元青對峙,卻奈何元青他們有虎符在手,使得他們不得不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