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

數日之後,司馬懿正在郡府上計署中處理公事,卻見杜傳提着一個藍布包袱,滿臉的笑意,施施然跨進屋來。

“杜郡丞尊駕光臨,在下失禮了。”司馬懿急忙向書案上擱下毛筆,起身迎去。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杜傳臉上笑得一片粲然,慌不迭趕上幾步,伸手扶起了司馬懿。他瞧着司馬懿,微微頷首道:“馬君當真是才幹不俗,辦什麼事兒都能馬到功成——老夫適才從袁府那邊過來,袁家兩位老爺說,昨日那八十餘家流民戶主已到他們府上籤下了佃戶書契。他倆對馬君的耐心說服之功甚感滿意,特讓老夫代他倆前來向你致謝。”

司馬懿一聽,臉色微微泛紅,躬身推辭道:“杜郡丞,這都是那些豫州流民信得過兩位袁老爺的恩澤。在下何功何能敢受您和兩位袁老爺的謝禮?這可是折殺在下了。”

“馬君實有大功大勞於他們兩位袁家老爺啊!他們的謝禮,你受得起,受得起的……”杜傳不由分說,便將那藍布包袱直往司馬懿懷裡使勁塞來,“那些豫州流民戶主們都對袁雄、袁渾他們說了,若不是你馬君殷勤開導、耐心勸說,他們是不會留居在河內郡租種袁家兄弟那些田地的……這一切不是你的大功大勞,又是什麼?”

司馬懿在推辭之際,感到那藍布包袱沉甸甸的,想來這裡邊必是一塊塊厚重的金餅!看來,袁氏兄弟對自己的酬謝真可謂豐厚異常了!他心念倏動,將那包袱推回到杜傳手上,恭敬至極地說道:“這樣罷!這些謝禮,便當在下借花獻佛,算是送給郡丞大人您一點兒小小的心意,您且笑納了罷!”

“這怎麼行?這怎麼行?”杜傳卻是毫不領受,乾脆抱着那藍布包袱從司馬懿身邊一繞而過,衝到他的書案前一股腦兒地放了上去,“老夫知道馬君你纔出仕不久,拿的俸祿也沒多少——袁家兩位老爺的這份薄禮,你還是可以拿回去孝敬孝敬家中父母吧。”

“這……這……”司馬懿見他如此堅持,也只得由他去了,搖頭嘆道,“杜郡丞如此體恤下官,儀只有恭敬不如從命了!”他心底卻想:收了這些金餅也好,待會兒讓牛金把它們拿去分給劉寅、張二叔、田五伯他們買谷種和糧食……

“哎……就是這個樣子纔好嘛!你只要不見外,老夫心頭就很高興!”杜傳舉手投足之間透出的那股親熱勁兒,任誰見了心田裡也要暖得開花。

他慢慢走下堂來,忽又想起了一件事,扭頭對司馬懿說道:“對了!老夫曾經聽聞,這批豫州流民當中,有三四個戶主是你馬君當年在外求學時的同窗好友。這樣罷!他們幾個戶主的田租,老夫便叫兩位袁老爺悉數免了罷!”

“這……這……”司馬懿眼眶裡綻放了朵朵淚花,嘴也變得笨了起來,“儀若是將這大好消息告訴那些豫州的同窗們,卻不知他們該當如何感激杜郡丞纔好!”

杜傳一臉微笑,用手拈着嘴角的鬍鬚,慢慢捻了又捻,過了片刻,復又正色言道:“不過,這事兒老夫覺得還可以辦得更周詳一些,爲了避免引起別的佃戶的疑心與不滿,袁家兩位老爺今後可以在明面上,收取你那幾個豫州同窗的田租,然後私下裡再悄悄返還給他們。現在的佃戶也實在是有些難管,不能給其他人留下厚此薄彼的口

實啊!”

司馬懿聽到這裡,心頭暗暗一凜:這杜傳籠絡人心、處置庶務的能力果然非同尋常!難怪他能在這河內郡中歷事數任太守而始終不倒!只可惜他的種種謀算雖是精明透頂,卻終究偏了大道、離了正途,全都運用在了歪門邪道的地方——大節一失、大略一誤,一切便不足道矣!

他在心底深深嘆了一氣,恭然笑道:“不錯,不錯。杜郡丞處事圓融老到,實在令在下佩服不已。”

郡府衙署的後院,便是郡中的牛馬官廄。然而,這官廄之中,幾乎沒有圈養一匹馬駒,只有屈指可數的幾頭老牛病怏怏地伏在櫪中。

前來調查統計來年官田客戶春耕犁田用具的司馬懿和牛金,一道進了官廄,見此情形,不由得眉頭緊皺。

看守官廄的皁吏是年過五旬的胥二爺,看到這新任上計掾突然到來,還不知出了何事,急忙賠着笑臉迎了過來:“馬大人!是什麼風兒把您吹到咱們廄院裡來轉悠了?您有什麼事兒,讓牛金過來傳喚一聲,小的自會登門受教……何苦勞您到這牲畜污穢之地來呢?”

司馬懿見胥二爺一顛一顛地小跑過來,便也滿臉帶笑地說道:“胥二爺,儀是特地到廄院裡來瞧您的——您可是咱們郡府裡待人最熱心的老前輩了!儀有什麼事兒還得向您多多請教吶……”

說着,他轉頭向牛金使了個眼色。牛金會意,從腰袋裡掏出一大把銅銖來,塞進了胥二爺的手裡,又拍了拍他的肩頭,親熱而又豪氣地說道:“胥二爺,這是馬大人給您的一點兒小小心意,您且拿去買幾壺好酒喝——馬大人說了,多年來您一直看守這廄院,最是辛苦不過的,您自個兒可要多多保重身體啊!”

胥二爺假意推辭了幾番,見牛金執意要給,便接了那一大把銅銖握在手裡,立刻抱拳躬身向司馬懿連連作揖答禮:“哎呀!馬大人不愧是讀過聖賢書的大善人,對小的真是體貼入微啊!得!小人明日一定到城南孔廟去給您燒上一炷高香,求孔夫子保佑您富貴雙全、飛黃騰達!”

司馬懿連忙擺手口稱不敢,同時拿眼往廄舍那邊一掃,淡淡地問了一句:“胥二爺,這可有些奇了,這廄院裡的官牛官馬怎麼這麼少?上計署的簿冊裡不是登記着廄院裡有一百多頭官牛和八十餘匹官馬嗎?”

胥二爺聽了,不禁有些狐疑地看了司馬懿一眼,詫異地問道:“馬大人進郡府這麼久了,不會不知道這些官牛官馬到哪裡去了吧?”

司馬懿心念一動,忽然想起這官廄先前是由杜傳主管的,假裝恍然大悟的樣子,用手一拍腦袋,呀的一聲叫道:“儀真是太沒記性了——這些官牛官馬好像是被杜郡丞這個……這個……”

“對嘛!這廄裡稍爲健壯一些的官牛,早在去年年初便被杜郡丞全部借給四海樓的兩位袁老爺了嘛……”胥二爺素來講話風風火火,接口便道,“所以,咱們這個廄院也就成了鳥不拉屎的地方!馬大人今天竟然會光臨此地,實在是稀客!稀客呀!”

司馬懿見自己居然一下便猜中了這個謎,不禁暗暗一嘆,臉上卻毫無異樣。他呵呵笑道:“杜郡丞對兩位老爺可真是大方得很哪!他竟然把這朝廷明令用來專門送給屯田流民客戶耕作犁田的官牛,盡行借給了兩位袁老爺,實在是慷慨大方。”

胥二爺聽

罷,不由得暗暗撇了撇嘴,對司馬懿稱讚杜傳“待人慷慨大方”這個讚語甚是不平,心想這杜傳從來也沒給過自己這個空廄守吏什麼大方的好處,便也老大不客氣地戳穿了杜傳的老底:“哎呀!馬大人,杜郡丞這麼做自然是很‘大方’的。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兩位袁老爺對他的答謝也很‘大方’啊!這一百多頭官牛一借出去,杜郡丞一家老小四五十口人用不着花一分錢的俸祿,便能整年整年地在四海樓裡吃香喝辣了嘛!袁家兩個老爺的那個四海樓的廚房,不就成了他杜府的伙房了嘛……”

“呵呵呵……不過,兩位袁老爺也不會虧的。儀聽說,他們袁府的佃戶若是要借他倆一頭牛去犁田,就得拿三鬥穀米去租借,不然,年底就多收一成的田租來抵數……”司馬懿聽到胥二爺這麼說,並不感到十分意外,“說到底,反正也是老百姓負擔這一切,杜郡丞和兩位袁老爺自然是坐享其成、其樂融融的了。開句玩笑話,這一百多頭官牛、八十餘匹官馬,倒不如說是兩位袁老爺的私牛、私馬!”

“馬大人倒是看得分明——唉,誰讓人家是堂堂的郡丞大人呢?不用擔心,馬大人您再當幾年官兒,也一定能得到這一份待遇的。那時候,我這把老骨頭就說不定能厚着臉皮託您的福,跟着您到四海樓吃香喝辣的了……”胥二爺嘻嘻笑着點了點頭,又隨口奉承了他幾句。

“胥二爺這話可說得離譜了、離譜了……馬某哪裡會有那一天的光景?咱們今兒這些話可只是開玩笑喲!哪裡講完了,就丟哪裡了,今後莫要再提!莫要再提!”司馬懿慌得連忙擺手將他的話打斷。

胥二爺瞧着他這一副着急的模樣,仍是嘻嘻笑着:“馬大人,您放心——胥某這張嘴是加了鎖的,不會在外面亂講什麼的。不過,聽您剛纔的話,您可能有一點還不清楚:這一百多頭官牛成了兩位袁老爺的私牛不假,但那八十餘匹官馬可沒成爲兩位袁老爺的私馬……”

“哦?”司馬懿眼神一亮,卻只在胥二爺臉上瞟了一下,並不主動去追問什麼。

“您不知道,咱們郡府裡的魏太守一向是個裝聾作啞、不問下情的和事佬兒,但那個郡尉樑廣大人卻最是個橫拗的人——他好像也並不怎麼買杜郡丞的賬,在聽到杜郡丞把那些官牛租借出去的第二天,他便帶了幾十個兵卒過來,把那八十餘匹官馬全牽到他的軍營裡去了,說是要用來練戰。杜郡丞和他交涉了幾次,甚至說動了魏太守去壓他,他硬是頂着沒答應!所以呀,馬大人,您別看杜郡丞和樑郡尉在外人面前都是笑臉相迎的,其實他倆暗地裡關係僵着呢。”

司馬懿聽完,暗暗記下了這一切,哈哈一笑,順勢便把那話頭帶了開去,依然和胥二爺十分親熱地說道:“哎呀!咱們做屬下的談論他們上司做什麼?這些話咱們在這裡隨便扯一扯也就隨手丟個乾淨了!說實在的,儀今兒就是想到胥二爺一個人在廄院這邊守着太清苦了,順便過來看望看望您的。今兒瞧您這身子骨還挺硬朗的,可別窩在這廄院裡把您悶壞了——有空便到前院上計署裡來坐一坐,儀一定請您喝一壺那幷州老窖釀的老酒。”

胥二爺此刻早被他這一席話感動得心頭一陣陣發熱,抱起拳頭躬身向他作揖個不停:“哎呀!衝着您馬大人這席話,小的今天下午就到孔廟去給您燒高香去!”

(本章完)

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假話要真說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嫁禍天子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司馬懿吃三國5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司馬懿吃三國3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司馬懿吃三國1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司馬懿吃三國5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
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假話要真說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嫁禍天子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司馬懿吃三國5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司馬懿吃三國3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司馬懿吃三國1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司馬懿吃三國5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