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

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

碧玉帶一般的潁水河直直地橫亙在叢叢白雲之下,到了青牛灘這裡卻“譁”地拐了個彎,鑽進了層層綠蔭之間,只留下一派淙淙潺潺的水聲款款流淌着,讓人在朦朦朧朧之中如入桃源勝境,甚是清幽靜謐。

就在這人跡罕至的青牛灘彎角處的河畔,一位頭戴圓笠身披蓑衣的漁翁正端坐在一塊高巖之上靜靜垂釣。這位蓑衣漁翁的面目被頭頂上垂落下來的樹枝綠影遮掩住了大半,模模糊糊地讓人看不分明。他的身後,蹲着一位漁夫打扮的年輕人正磨着漁梭、曬着漁網,一對明亮銳利的眼睛卻不時地擡起來往四處打望。

“這位老師傅,您今天又打到了幾條魚?”一個蒼老而又剛勁的聲音緩緩傳來。那蓑衣漁翁仍是穩坐如山,卻見一位身着樸舊棉袍的老樵夫在一個青年樵子的伴護下,各自肩上扛着一捆乾柴,慢慢走近面前。

蓑衣漁翁的圓笠笠邊本已低得壓到了眉梢之上,聽到了這老樵夫的問話,他才用左手將圓笠往上輕輕擡了一擡,一副清癯有神、飄逸如仙的面貌赫然而現——原來他竟是名重天下的當朝尚書令荀彧。

“老人家,您的柴今天也打了不少啊!”荀彧微笑着迎向那老樵夫回了一句,“您到老夫這裡來歇一歇罷。”

那老樵夫呵呵一笑,徑自走到荀彧的身邊,放下了那捆乾柴,一屁股坐了上去,彎着腰背湊向荀彧低聲道:“荀令君真不愧爲‘能顯能隱、幻化無窮、匿形無方、神鬼莫測’的神龍之士。朗在這裡有禮了。”

荀彧又將斗笠拉了下來,遮住了自己的眉目,聲音也清亮如河中的水響:“王大夫,荀某這身打扮,實是不便還禮,請您原諒。唉……真是有勞王大夫以國士之尊、高賢之器而屈節匿形,身服樵夫之裝,易容村野之人,足踏荒僻之地,彧真是於心不安啊。”

原來,這個老樵夫竟是當朝二品要員、諫議大夫王朗所扮。而那曬着漁網的青年漁夫正是荀彧的長子荀惲,那年輕樵子不消說自是王朗之子王肅了。

王朗坐在乾柴捆上,目光投向潁水河裡的那滾滾波濤,悠悠而道:“如今曹孟德耳目密佈許都內外,大興監視告密之妖風,朝野名士無不爲之側足而立。你我如此屈身折節,易容改裝而秘密相見,實屬迫不得已而爲之啊。‘通則守經,窮則從權’,那些細末禮節也就顧不得了。”

荀彧微微頷首,頭也不回,向蹲在自己身後的荀惲吩咐道:“惲兒,你且和王賢侄一同到周圍把風去,爲父有要事與你王伯父相商。”

荀惲應了一聲,提起那柄磨得鋥亮的漁梭,退下高巖和王肅一道到河畔林間路口處去匿形把風了。

“荀令君,朗這幾日從兵部探得消息,聽說曹孟德此番南征勢如破竹,荊州牧劉表溘然病亡,其嗣子劉琮竟已望風歸降。”王朗待荀惲、王肅剛一走遠,便急道,“而且,朗又聽聞在當陽縣長阪坡處,曹孟德親率八千‘虎豹騎’一舉擊潰劉備部卒,把劉備趕到了荊州東邊最偏荒貧瘠的夏口城。荊州江北南陽、襄陽、南郡三大要郡均已完全墮入了曹孟德手中!如今他在荊州可謂勝局已定,只怕他在乘勝追殲劉玄德之後,不日便會返回許都廢漢自立了!如此情勢,奈何!奈何!”

荀彧恍若一尊石像在那裡靜靜而坐,默默而聽,手中的釣竿卻是穩穩地握在手中,晃也沒晃一下。

“哎呀!漢室危矣!聖上殆矣!荀令君您須得爲大家早點兒拿個應對之策出來啊!”王朗雙眉緊皺,撫膝長嘆不已。

“王大夫,您知道嗎?這潁水河上下游各處當中,彧發現只有這青牛灘的魚兒是最難釣的。”荀彧在沉沉的靜默之中忽然發話了,但卻岔開了先前的話題,“它們和別處的魚兒有些不同——它們很能沉得住氣,面對再香的魚餌也不會輕易上鉤。呵呵呵……它們大概總是能從誘人的表象下面察覺深刻的危機吧。喏,您瞧一瞧彧身邊的這個魚簍裡,自今天上午辰時到現在也只釣起了那麼三四條……”

“荀……荀令君?您……您……”王朗幾乎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沒想到在這情勢都急得火燒眉毛的當頭,荀彧竟給他扯上釣魚的事兒了!唉!他還有這份閒心談這些雜事。

荀彧一轉頭,瞟向他來,這時才切入了正題:“沉心靜氣,凝神定志,不爲紛紜表象所迷,方爲洞明時事之真諦。當前朝廷局勢誠然可慮,但也請王大夫勿慌勿躁。您此刻便稱曹操在荊州勝局已定,依彧之見尚還爲時過早。”

“爲時過早?”王朗一聽,微微一怔,“伏國丈、楊太尉、馬將軍、魏尚書他們都是這麼看的呀——曹孟德如今一鼓作氣拿下荊襄江北之地,威震吳越,這……這還不算勝局已定麼?”

“根據公達(荀攸字公達)派人送來的消息,劉備等人固然在長阪坡一戰損失了不少精銳步卒,但他們的三軍主力卻從漢津口處藉着樊城、江夏兩地舟師的幫助金蟬脫殼,逃到了荊州東部的門戶夏口。依公達的估算,劉備應該原有兵力二萬人馬,分爲一萬水師、九千步卒、一千騎兵。在長阪坡之戰中,劉備被擊潰、打散而丟掉了四五千部卒,他手中還剩一萬水師與四千步卒、數百騎兵,所以他的主力元氣尚存,猶可背水一戰。這倒也罷了,關鍵是他們一下便抓住了目前整個荊州的‘樞機要塞’——夏口城。此乃高屋建瓴、別開生面的一記妙着,日後說不定會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妙用!”荀彧的語氣顯得十分意味深長。

“夏口城?朗聽聞夏口城不過是荊州境內一箇中等郡縣而已,怎會有這等妙用?荀令君,只怕您這是有些言過其實了。”王朗滿臉顯出了驚疑之色。

“王大夫,您可不要輕看了夏口城。它的地理位置承東啓西、跨吳連楚,乃是荊揚二州水道進出來往之咽喉要害。於荊州而言,它是湘楚水師自江漢平原順流東出必據之大門;於揚州而言,它是吳越水師自鄱陽、柴桑溯江西進必奪之樞紐。倘若曹孟德在長阪坡一戰之後能夠激奮士氣、果斷出擊,一舉率兵從漢水順勢挺進夏口城而坐鎮不動,則可如千丈巨閘隔斷劉備與孫權的聯手結盟。往東,他可以俯壓孫權而令其屈膝;往西,他可以封錮劉備而待其自弊。如此,方可謂之‘大勢決矣’!

“反過來講,而今劉備已然據守夏口城,則爲自己引進江東方面的援軍一齊合力對抗曹孟德而打開了荊州的‘東大門’,深懷‘脣亡齒寒’之懼的孫權一旦下定決心,就可順順當當地從夏口城借道溯流西上,一路暢通無阻,經桂陽郡、長沙郡,過洞庭湖、雲夢澤,直抵江陵城下與曹孟德對壘交鋒。如此一來,曹孟德必會陷入曠日持久的膠着戰勢之中而不能自拔。這樣的情形,又如何稱得上是勝局已定?”

“可是……可是……荀令君且恕朗直言,曹孟德用兵一

向機變如神、奇幻莫測,常有屈中求伸、反敗爲勝之舉,區區一座夏口城焉能遏其不竭之詭詐乎?劉備當年身守徐州,一聞曹孟德親來,不也是棄城而逃了嗎?”

“王大夫所言不無道理。不過,依彧之見,曹孟德之取江陵而舍夏口,實乃貪小利而忽遠圖之舉,那可是全局戰略之錯謬啊!在全局戰略上一着走錯,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樣的話,他日後必將離自己‘南征全勝’的夢想越來越遠……”

荀彧一邊緩緩說着,一邊將目光投注在潁水河面上,望着那河水當中濺起的朵朵浪花,悠然又道:“王大夫,您還記得那日韓嵩提起的那個荊州青年奇士諸葛亮嗎?彧從公達的來函中得知,這個諸葛亮現在身任劉備帳下的首席謀士,他爲劉軍設下的‘聲東逃西’‘藏兵於民’‘金蟬脫殼’‘故布疑兵’‘瞞天過海’等連環妙計,當真是異彩紛呈,令人幾乎無隙可乘。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曹孟德和彧都老了、老了……只怕與他們這等銳氣騰騰的後進之士相較量,亦難免有些力不從心之感了……”

“荀令君何出此言?諸葛亮等少年後進,固然是英銳可嘉,然而論其德行之淳厚、智謀之練達、決斷之老成、閱歷之豐富、學問之精深,焉能與您這等‘千古一聖、當代儒宗’相媲美?”王朗有些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也不去多說他這局外之人了,其實朗心頭最爲納悶的是,以曹操之兵法純熟、武略超凡,怎會犯下這‘貪小利而忽遠圖’的全局戰略之謬誤?呵呵呵……他如今犯下這等全局戰略之謬誤,實爲我漢室之大幸也!”

荀彧聽得他這問話,卻並沒有接口回答,心中只是長長一嘆:王朗大夫你有所不知啊!若非老夫的侄兒荀攸在那裡一直極力干擾和誤導曹操的臨機決策,曹操怎會犯下“取江陵而舍夏口、貪小利而忽遠圖”的全局戰略之謬誤?公達在他身邊“見縫插針”“順成其過”,確也是步步蹈虛、着着奇險,一路鬥得是好不辛苦!自眼前的情勢而觀之,他已基本完成了自己當初密囑託付給他的“絕密使命”。不過,曹操亦決非等閒之輩,日後他細細反思之後,亦應省悟得到公達在他那一番錯誤決策當中起到了某種微妙而隱秘的“誤導”和干擾作用,必定會對公達有所懷疑和疏遠的。唉!公達今後在曹府相署裡的日子必將過得愈加艱難,愈加危險啊……然而,荀彧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把自己整個家族爲殉忠漢室所作的每一步貢獻、每一分努力都深深埋藏起來,永遠由自己默默無言地承受下來,永遠也不向外界的任何人表白和袒露什麼。他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和自己整個家族應當義不容辭地付出的,一切都該是天經地義、無怨無悔的。

場中一下靜默了半晌,荀彧忽又開口言道:“其實,彧現在最爲關切的是江東孫權那裡會不會抓住眼下這個機會盡快與劉備、諸葛亮他們聯手結盟以共抗曹操。當然,依彧先前之所見,孫權一直在江東磨刀霍霍,對荊州始終是心懷叵測,應該是不會希望它這個戰略要地落到曹操手中的。所以,孫權與劉備聯手抗曹的動機是充分的。

“話又說回來,雖然劉備一方退守到夏口城獲得了喘息之機,但他們的兵力實在太弱……若是江東方面再不盡快發兵馳援的話,萬一曹操舉兵全力掃蕩而來,劉備也終是孤城難守,寡不敵衆。唉!這冥冥上蒼留給他們雙方騰挪迴旋的時間實在是已經不多了……”

(本章完)

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司馬懿吃三國4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司馬懿吃三國5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來了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
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司馬懿吃三國4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司馬懿吃三國5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來了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