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

攻心之計

二更時分,周宣突然掀開門簾闖進了司馬懿的寢帳,將他從被窩裡睡眼惺忪地拉了起來,將一札短短帛書塞到了他的手裡:“啓稟大將軍,周某剛纔收到了一封飛鴿傳書……”

“你那個同鄉宿友寫的?”司馬懿只問了一句,便展開那捲帛書埋頭閱看起來——看着看着,他的臉色就漸漸變了,狂喜之意一下涌上了眉梢:“好!好!好!周師兄——您和您這位老友可真是爲我大魏立下了一樁大大的奇功啊!原來諸葛亮在上方谷裡設下的是這樣一出毒計……厲害!厲害!怪不得他在上方谷糧倉裡到處都裝了水桶,他也害怕玩火自焚啊!”

說罷,他心神一斂,立刻恢復成一尊銅像般的冷峻表情,既像是對着周宣,又像是在自言自語地說道:“也好!他既要絞盡腦汁吸引本帥進入上方谷一觀,本帥就給他來一個將計就計——讓他的鬥志從此徹底瓦解!讓他懂得這一切乃是天不佑漢,天命有革,不可逆轉!”

然後,他的語氣略略頓了一頓,又道:“周師兄,這幾日裡您且替本帥好好觀測一下天文氣候。最好能夠推算出未來哪一天會有降雨之象。”

周宣嘻嘻一笑:“仲達,我這位義弟不是在這封飛鴿傳書裡點到了嗎?十日之後,也就是八月初三那天可能會有一場暴雨驟然而降。”

司馬懿一把握住了他的右手,目光直直地正視着他,語氣和緩而又不失剛勁:“他的確是在這封帛書當中明確點到了這一點。但此事關係甚大,與本帥所施的攻心之計成敗勝負息息相關,來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本帥拜託周師兄您從今日起定要精心觀測天文氣候,務要占卜準確,絕無差池。”

周宣從來沒有看到司馬懿這般嚴肅鄭重過,不禁臉色一緊,重重地答道:“仲達勿憂,待會兒周某便去後營觀星臺認真觀測和捕捉天象氣候的變化之兆。一有異動,便隨時趕來向你稟報。”

在以後的六七天裡,司馬懿彷彿完全忘記了去上方谷糧倉劫糧一事,但卻連續派兵去向渭河濱的蜀軍屯田地帶進行了多次騷擾,一直吸引着蜀軍主力盤踞五丈原而難以分兵南下。

終於,在八月初二這天下午,司馬懿纔將諸將召入帳內,部署任務如下:調派胡遵、黃華、魏平等大將齊率四萬兵馬分左右兩路合抱圍攻五丈原,阻截蜀軍的南下要道;同時,他親自帶領司馬師、司馬昭,統率三萬鐵騎,以牛恆、牛金爲先鋒大將,銜枚疾走,連夜前去奇襲上方谷糧倉。

行到深夜寅時初刻之際,魏軍已經殺到半途,司馬懿卻猝然讓牛恆兄弟退到中軍隊伍裡來。他將他倆召到路旁一處樹蔭下的隱秘地方停了下來,說有要事吩咐。

“大將軍有何鈞令?”牛金朗聲而問,“牛某兄弟但憑驅馳。”

司馬懿欲言又止,瞧了瞧身邊的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揮了揮手向他倆說道:“師兒、昭兒,你倆且去這周圍爲本帥把好風。除了周大夫留在此地之外,任何人士也不許無故靠近!”

牛恆看着司馬懿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樣,正自驚訝之時,卻見司馬懿盤腿坐在一塊岩石上,直盯向他來。一瞬間,牛恆感到了他那兩道目光沉重如山,壓得自己的呼吸不禁一緊!

“牛恆君,我司馬家與你牛家這些年來交情如何?”司馬懿緩緩開口了,說得很慢很慢,卻挾裹着一股令人難以抗拒的勁道。

剎那之間,牛恆彷彿一下明白了什麼。他馬上腰板一挺,毫不猶豫地說道:“大將軍!您待俺兄弟倆恩重如山!俺兄弟倆都永遠記着呢——俺兄弟倆原本都是河內溫縣的奴隸出身,祖祖輩輩都給別人家做牛做馬,若不是碰上了您和老太爺他們,一輩子都別想出人頭地!是您司馬大將軍不拘一格,唯纔是舉,摒棄曹安、夏侯儒一流的貴戚要員不用,將俺兄弟倆從爲奴爲婢的卑微出身中拔擢而起,一路做到了今天官秩中二千石、爵位關內侯的將軍地位!俺兄弟倆的一切,都是您一手賜予的!俺兄弟倆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爲報啊!您有什麼吩咐儘管直說,俺兄弟倆若是皺一皺眉頭就遭天劈雷打!”

司馬懿聽罷,虎目噙淚,神色慨然,凝視着牛恆,道:“好!好!牛恆君真乃無雙國士也!本帥能夠結識到您這樣一位義薄雲天的硬漢子,真是三生有幸!別的話也就不多說了——周大夫,您給牛恆君、牛金君講一講咱們此番對付諸葛亮的攻心之計吧!”

一直像影子一樣隱在樹蔭底下的周

宣,這時才應聲走上前來,拈着鬍鬚,微眯着眼,不慌不忙地言道:“牛恆君、牛金君,明早咱們前去奇襲蜀軍的上方谷,本是一條中中之策,表面上看起來算不得什麼奇謀妙計。但在這條中中之策中,我們還蘊含着另外一條極爲微妙的攻心之計。牛恆君、牛金君,您二位心裡須得作好準備。這一次諸葛亮在上方谷糧倉內早已掘出深塹暗窟,埋下了爲數千百桶的乾柴、煙硝、火油、炸藥等,只待咱們殺進谷中,他們再火矢齊發,來個‘甕中燒鱉’,將咱們一網打盡。”

“好毒辣的計策啊!”牛金一聽,面色頓變,“既是如此,那咱們還去奇襲上方谷幹什麼?這不是去送死嗎?咱們何不速速退兵而回?”

周宣卻不理他,仍是雙目寒光閃閃地看着他倆,道:“但是,依大將軍的高見,咱們值此之際,恰恰應當不退反進,來一個將計就計,順水推舟,一步一步藉着諸葛亮的火攻之策而反擊他自己。他不是在這一出‘火攻上方谷’之計中費盡了所有的心力和精力嗎?他不是在這一出‘火燒上方谷’之計中寄託了所有的期望嗎?他不是決定把這一出‘火燒上方谷’之計作爲對我大魏王師拼盡全力的最後一擊嗎?司馬大將軍就是要讓他眼睜睜看着這最後一擊白白落空而無可奈何!所以,司馬大將軍決定親自帶兵殺進上方谷,並最終無比巧妙地從諸葛亮的眼皮底下在四面火牆圍堵之中安然脫身而出……”

“周大夫,俗話講,‘水火最是無情物。’諸葛亮本就是擅用火攻的絕頂高手,司馬大將軍若被圍在谷中,便成釜底游魚,又焉能確保安然脫身而出耶?”牛恆搖了搖頭,“您這一計說得實在是太過冒險。”

“這個……牛恆君,你有所不知,本座已經卜算了九天九夜,測出明日午時上方谷那裡必會驟降暴雨,這樣一來諸葛亮的那把烈火就休想燒得起來!所以,這三萬大魏王師定能從那上方谷中安然脫身而出!”

牛恆半信半疑地看了周宣一眼:“真的?您真的推算出了明日中午會有暴雨降下?”

“此事關係到數萬魏軍兒郎的生死存亡,本座焉敢稍有怠忽?”周宣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臉上,“你瞧本座的這一對眼圈,這八九日來早就熬得黑如焦炭了。”

“周大夫既是這麼說,我等也只有勉力冒險一試了。”牛恆轉頭看了他弟弟牛金一眼,毅然道。

周宣的目光這時卻倏地一下鋒利起來:“牛恆君、牛金君,你倆自是可以殺進上方谷冒險一試,但司馬大將軍他乃三軍元首,社稷柱石,卻萬萬不宜親臨險境。”

牛恆面色一正,坦然自若地接過他的話來:“這個自然。牛某與司馬大將軍年紀相仿,身高相近,而且容貌也粗看相似……待會兒牛某再稍加易容改裝,穿上大將軍您的盔甲之後,便假扮成您率兵殺進上方谷之中,來一個‘瞞天過海,李代桃僵’之計,迷惑住諸葛亮的耳目,最後給他一記斗轉星移、反手一擊的攻心之策……”

他正自說着,一擡眼間卻見司馬懿兩眼淚水漣漣,驀地從岩石上站了起來,奔上前來一把握住了自己的雙手,哽咽而道:“牛恆君真乃本帥麾下代主赴難的‘紀信’也!您這番捨身報主之恩,懿永世難忘!”

當熾紅的火光如同巨幕一般從上方谷底緩緩升起之時,諸葛亮正坐着四輪車在山谷西面高高的方巖上目不轉睛地盯着谷中的情形,緊張得連手中的羽扇都忘了扇。

他以異常敏銳的目光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個明晃晃的專屬於司馬懿所用的紅纓虎頭純銀盔正在那片火海中騰躍飛奔,彷彿一條亮麗的銀魚要拼命地掙脫烈焰的束縛!

再添三四通火箭下去,司馬懿就一定在劫難逃了,本相平生最大的勁敵就從此不復存在了,大漢天軍挺進關中,收復兩都,就指日可待了!大漢王朝的重振復興就不再遙遠了!昭烈皇帝的殷殷重託,自己終於圓滿完成了……想到這些,諸葛亮感到自己那本似枯竹一般虛弱的身體,不知從哪裡一下平添了許多的力氣和精神,滿臉都放出灼灼的紅光來!他竟一躍而起,俯視着上方谷底的熊熊烈焰,長吟道:“炎炎大漢,赤運正隆。區區僞魏,盡亡此役。滅此巨寇,揮師東進。匡復中原,九州歸一!”

隨着他的吟哦之聲,周圍的士卒們也情不自禁地舉起槊矛齊齊揚聲應和起來!

然而,誰都沒有注意到,一直侍立在四輪車旁的譙周,眼角卻溢出了愈來愈濃的憂色——他一直仰天而望,彷彿在期

待着什麼,又似乎在擔心着什麼……

這時,烈日當頭的湛藍天空突然起了一絲異樣的變化,一條條遊蛇般的雲彩鑽行過來,在半空中像扭麻花一樣緊緊地糾結着,盤繞着,顏色也漸漸由白變灰,到得最後竟已黑得就似鉛塊一般……

正在手舞足蹈,興奮流淚的諸葛亮全身驀地一僵,接着他的驚訝之色掩不住地從臉上直溢而出。譙周怯怯的、低低的聲音如蚊鳴一般飄進了他的耳中:“丞相大人……這……這天快要變了!”

Wшw▪тTk дn▪¢O

諸葛亮的身形一個踉蹌,又疾速穩住——他擡頭仰望上去,天色沉沉地暗了下來,四宇之間已然變得一片灰藍。只有那谷底的熊熊焰光還在不屈不撓地躍動着……可是,那漫天的烏雲翻滾着,猶如鐵板一般壓將下來,窒得那滿谷的火光也似縮成了細細的一簇……

“糟了……”諸葛亮的面色愈來愈加鐵青,手中那柄鵝羽扇的扇柄都快被他捏得碎裂開來!

一道鋼亮的閃電“刷”地撕開層層陰雲劈了下來,照得諸葛亮臉上一藍!接着便是“轟隆隆”一串滾雷炸響——瓢潑大雨嘩嘩降下!

“丞相快避雨!”姜維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急忙脫下身上的甲衣準備遮在諸葛亮的頭上——諸葛亮卻一把推開了他,依舊石像一般呆呆站立在方巖的邊緣上,靜靜地望着谷底的烈烈赤焰在傾盆大雨的潑灌之下漸熄漸滅……

谷底,魏軍的歡呼雀躍之聲頓時響遏行雲!而那個紅纓虎頭亮銀盔也依然在一片黑色的魏軍玄甲之中安然自若地穿行着,那一份恰似閒庭信步的自信幾乎是溢然可感。

諸葛亮雙目一閉,手中鵝羽扇頹然落地,兩行清淚混合着額上的雨水似斷線珍珠一般潸潸而下……他就像一株孤鬆般站在雨幕之中,一直待到上方谷內內外外盡皆歸於一片沉寂,一直待到這天地之間只剩下了一片雨聲——而那雨聲,莫非就是悠悠上蒼流淚而嘆的聲音?

但是,諸葛亮沒有看到——在上方谷東面的那座突兀聳峙的“青鷹巖”上,一柄烏羅傘下,身穿士卒衣着的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正靜靜地遙望着他的一切舉動和情形。

司馬師、司馬昭都看到,當暴雨初降之時,父帥的狂喜之情可謂溢於言表;當雨下得越來越大之時,父帥的喜色漸漸也隨之淡去,透出來的是一種愈來愈濃的莫名的、複雜的表情;到了最後,父帥竟和諸葛亮一樣也微垂着頭,雙肩抽搐得厲害——這一點,他倆誰也沒想到,他們那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父帥,此刻居然也在涕淚橫流,抽泣不止了。

“父帥,您不必這般太過激動,免得傷了自己的身體……”司馬昭上前輕輕勸道。

“你不懂!你不懂!你什麼也不懂的!”司馬懿用力地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透過蒙矓的淚光,凝視着對面山谷方巖上那個峻挺的身影,聲音哽哽咽咽的,“孔明!孔明……爲兄真的不想這麼對你啊!真是‘既生亮,何生懿’啊!這……這是天命攸歸、大勢所趨,你我誰也違逆不了啊!”

司馬師哪裡知道父親與諸葛亮當年的那些恩怨情結,卻是按捺不住自己心底的興奮之情跨前一步,眉飛色舞地說道:“父帥,您應該感到高興纔是啊!古語有云,哀莫大於心死。如今諸葛亮已經明明白白地覺察到他和他的大漢乃是天之所棄、人之所離,他的進取之心自此必亡無疑,也不再將是我大魏之勁敵……父帥的這一記‘將計就計,隨君入甕,反手一擊’的攻心之策終於立竿見影了!孩兒甚爲父帥高興!”

“啪”的一聲,司馬師話猶未了,還沒反應過來,耳鼓裡“嗡”地一響——原來他竟被自己的父親莫名其妙地抽了一記耳光!

司馬懿像一頭受了傷的野狼一樣惡狠狠地看着他:“蠢材!你以爲諸葛孔明的心死了,爲父就會很高興嗎?他的心死了,爲父的心裡也有那麼一大塊跟着他一齊死了……將來,將來爲父的日子會是多麼寂寞、多麼荒涼、多麼乏味啊!”

就在這時,司馬昭慢慢開口道:“父帥,請聽孩兒一句寬解的話。即使是諸葛亮真的死了,您將來的日子,也永遠不會寂寞,永遠不會荒涼,永遠不會乏味。因爲,因爲孫權、陸遜他們都還在。‘肅清四海,一統六合’的大業正等着父親去底定功成呢!”

聽罷司馬昭這番話,司馬懿全身微微一震。他若有所思地擡起眼來,往司馬昭臉上瞄去,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看來我的昭兒真的是長大了……”

(本章完)

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司馬懿吃三國3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名動朝野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孫權移禍荊州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司馬懿吃三國3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司馬懿吃三國2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司馬懿吃三國3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
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司馬懿吃三國3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名動朝野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孫權移禍荊州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司馬懿吃三國3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司馬懿吃三國2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司馬懿吃三國3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