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

周瑜的戰船

蒲圻渡口前面三十里處有一個回龍灣,乃是凌芝河與長江的交匯口。這回龍灣爲兩岸青山交錯相夾,甚是隱蔽難覓。灣腹深處,有一艘艘艨艟、鬥艦和走舸正排成方陣嚴陣以待。

但見當中一座五層樓高的巨型戰船之上,桅杆上飄蕩着的“左將軍劉”四字戰旗在陣陣江風的扯拽之下獵獵作響,猶如一頭不甘蟄伏的玄豹一般騰空翻躍。這座戰船的船樓分爲四層,各有用處。或爲瞭望之臺,或爲議事之所,或爲飲食之居,或爲箭矢之庫,功能齊備,毫無遺缺。而這艘龐然大物最厲害的作戰利器便是那十三架高大拍竿、十六頂強弩箭樓,它們分佈在船身四側的要位之上,高聳入雲,居高臨下,攻擊起來聲勢奪人。

樓船頂層的指揮平臺之上,站着諸葛亮、魯肅二人,還坐着另外一位青年將軍。那青年將軍身形甚是挺拔秀頎,面若滿月,眉如雙劍,眸似寒潭,脣若塗朱,一身銀鱗鎧甲,更顯得英氣勃勃,清逸絕塵。他此刻正微微俯身撫着香几上一張錦瑟,指尖摁動之處,樂音縷縷傾瀉而出。忽而若清溪潺潺,忽而若鵲鳴嘰嘰,忽而若柳絲纏風,忽而若松濤疊疊,宛轉之間耐人尋味,直抒之際突兀奇崛,委實妙不可言!

“周都督之瑟音流麗暢達,悅耳至極,令人聽得如沐春風。”諸葛亮彷彿頗有會心之得,輕輕搖動手中鵝毛扇,笑道,“千軍萬馬當前,而周都督竟能澄心定慮,靜若止淵,手下錦瑟撫得一絲不亂、一韻不差——這一分坦然自若、從容不迫的心境,超越亮等遠甚。”

原來這位青年銀鎧將軍正是江東大都督周瑜。他聽罷諸葛亮此言,當下深深一笑,停瑟而起,負手望向回龍灣的灣口之處,徐徐言道:“孔明過譽了。昔日西門豹佩韋以緩己,董安佩弦以自急,正與瑜今日之撫瑟以自鎮其意相仿,皆是假外物以警內心耳。勉力而改己身之習,終不如孔明素來靜以修身,淡以養欲而來得純熟。”

諸葛亮並不搭言,只是將手中鵝毛扇輕輕向外一拂,隔了片刻才慢慢道:“周都督效仿往聖先賢,尚能做到‘假外物而警內心’,而如今曹孟德自恃位高權重、勢傾朝野,一不外假於物,二不內警於心,恐怕此番前來,終會墮入周都督的妙策之中矣!”

“哦!孔明何以見得他已有敗亡之兆?”周瑜好奇地問。

諸葛亮將鵝毛扇徐徐拂動,向周瑜侃侃而道:“亮近來派人潛察密伺,發現曹操已經沒有原來爭霸中原時那般強大了。當年冀州袁紹治下所存在的問題,曹操軍中現在也應該是有的,只是程度沒有那麼嚴重罷了。如今曹操手下早已是派系林立,漩渦重重。隨着曹操的地位從車騎將軍、司空直到丞相步步高昇,他身邊的將領之權力與榮耀也隨之一同上升。但是職務有高低,權力有大小,那些曹系僚

屬、將校們個個豈肯甘落人後?於是,爲了邀寵爭功,各部將領早已開始了明爭暗鬥。

“而且,也不僅僅是武將們捲入了內鬥之中,只怕那些謀士文臣們亦毫不例外,難以倖免。武將們爭功,只能是憑着實打實的戰績來一較長短,而謀士文臣們之爭,則迥然不同。俗諺雲:‘自古名士出豪門,從來儒臣在世家。’每一個智士文臣的背後,都或有形或無形地連接着一個門閥家族的諸多利益關係。爲了能夠替自己背後的家族爭得更大的利益,他們互相之間也會勾心鬥角,你追我逐。只不過,他們比武將們更爲懂得韜晦之術、揣摩之技、隱蔽之道,所以爭鬥之間並不像武將們那般明顯,卻要陰險得多、激烈得多、殘酷得多。他們都在暗中窺伺對方,都在潛心觀察曹操的喜怒愛惡,都在暗中期待別人有所失誤,都在等待機會給自己的對手‘踹上一腳’,都在努力使自己表現得比別人更能博得曹操的好感。

“正因如此,私慾氾濫,暗爭不休,纔會使曹軍並非像表面看上去那麼強大。有時候,爲了爭奪功績,他們甚至不惜損人利己,以私廢公。這,就給了咱們劉孫聯軍乘隙而擊的種種機會。”

周瑜聽得頻頻頷首,輕輕嘆道:“孔明年紀雖輕,然而對世態人心的洞察竟是如此細緻入微、明敏練達,瑜甚是佩服。”

正在這時,樓梯處“噔噔噔”衝上來一名親兵,徑向周瑜屈膝跪地稟道:“啓稟周都督,前方斥候來報,曹軍水師先頭部隊已經抵達蒲圻渡口!”

聞得此報,周瑜雙眸頓時粲然一亮,開口便道:“很好。沒想到曹軍水師這麼急着便自己前來送死了——”說着,他忽又轉過頭來,看向諸葛亮,彷彿是十分客氣地問了一句,“諸葛參軍,您有什麼妙計襄助周某嗎?”

諸葛亮雙手一拱,臉上的笑意仍然是淡若秋水:“周都督早已是成竹在胸,智珠在握,亮焉敢獻醜?”

“諸葛參軍何必這般自謙?”周瑜朗聲而笑,笑聲一停,便向那親兵徑直下令道,“着黃蓋、甘寧兩位將軍各率本部艦隊先行奇襲!”

“稟告蔡都督:前方十里處發現有艦隊襲來!”曹軍斥候向蔡瑁疾聲稟道。

“艦隊?他們打出的旗號是哪一方面的?”蔡瑁聽了,心頭不禁猛的一下抽緊了!

“他們船上掛起的是‘主公劉’的旗號。”

原來是劉備手下的水卒啊!蔡瑁心中暗暗一鬆,陷入了沉思之中。劉備的部下確有一萬水師,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到底如何,他還有些摸不清楚。難道從漢水方向前去牽制和圍剿夏口城的張遼、徐晃等北路大軍居然沒有封禁住他的水師?在這個兩面受敵的節骨眼上,劉備居然還有餘力分出這支水師到長江上面來攔截自己這浩浩蕩蕩的荊州水師,他確也是活得不耐煩了!

對於這位名震四海的劉皇叔,蔡瑁是有些感情複雜。這位劉皇叔的命運蹉跎是不必說的了,非但征戰了大半輩子鮮有勝績,甚至悽慘得一塊地盤都沒有。即便是在新野城那個彈丸之地待了六七年,他亦時時被同宗皇親劉表猜忌着、提防着。以前劉備到襄陽牧府向劉表請示有關事宜時,自己也曾見過他幾次。這位劉皇叔掛着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等一串官銜,秩品雖說是大得出奇,但見了自己這個只有比千石(漢代官制等級中一種)官階的牧府司馬還不是跟下人一樣點頭哈腰地恭敬得緊?想一想他的境遇,實在是悽慘。這也正是自己和蒯越一直不看好劉備的地方——除了關羽、張飛、趙雲那幾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誰願跟着他這個命運多舛的劉皇叔一道顛沛流離?他福薄、運衰、勢弱,是託不起我們荊州蔡氏、蒯氏這樣的名門世族的鼎盛未來的。現在,他居然不自量力,還敢派遣水軍來阻擊我們。沒辦法,這可是他自己送上門來的一道“大菜”,我蔡瑁得把它們一鍋端了,拿到曹丞相那裡給我蔡家換一個錦繡前程。

站在蔡瑁左手邊的曹軍水師督軍于禁看着他臉上陰晴不定的表情,遲疑着問道:“蔡都督有什麼顧慮的地方嗎?”

蔡瑁瞧了一眼于禁,想到他是曹操身邊的親信愛將,急忙客客氣氣地用一種商量的口吻講道:“唔……是這樣的,於將軍,既是劉備手下水軍來襲,蔡某自信還是有幾分把握敢與他一戰的。只是我軍近來疫疾流行,戰力削弱,此刻尚還不宜將全軍投入此戰之中。依蔡某之見,不如撥出前鋒艦隊共三百八十艘戰船和九千四百水卒,先行迎頭痛擊劉備餘孽!於將軍意下以爲如何?”

于禁聽了,沒有即刻作答,而是在自己心底暗暗盤算着蔡瑁的這番話。他名義上是個“水師督軍”,實際上和每一艘荊州戰船上派駐的曹軍“水師護軍”們一樣,都是被曹丞相派到這支水師裡執行監察督責之職的“眼線”。他自己也很清楚,那些所謂的“水師護軍”軍官和隨身親兵們都是曹軍的青徐陸卒下水駐船,雖然他們也號稱在“朱雀池”、“玄武池”、潁水等地方接受過水戰操練,但實際上在風高浪急的大江面上,他們幾乎連站都站不穩,不少士卒至今只要船一開立馬就吐得稀里嘩啦。甚至有些荊州方面的本地水軍將校們反映,這些實際行使監軍職能的曹軍軍官們紛紛利用手中職權要求他們放緩航行速度,以此減弱他們的暈船反應。再加上荊州水師內部也有多人患上了一種急性疫疾,真要全軍投入一戰,最多也只能發揮十之六七的戰鬥力。倒是蔡瑁這時的計策講得切實穩妥一些,以九千餘名水師勁卒、三百多艘中型戰船作爲大軍前鋒先行迎戰,一則可探虛實,二則可進可退。

想到這裡,于禁重重地一點頭:“行!就照蔡都督的命令去辦!”

(本章完)

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司馬懿吃三國4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司馬懿吃三國2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
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司馬懿吃三國4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司馬懿吃三國2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