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謀劃陝西

汪他這麼一提醒。徐衛倒有些印象了。又細細一想。終廠恐屜來了。當初在夏津縣,大名府方面讓自己組建靖綏鄉勇營,只以廂軍待遇減半給之,武器裝備全部自備。

當時人馬拉起來了,可手裡沒傢伙。有位經運河南下,到杭州經商的大賈,資助了兩千貫錢,以及上等好鐵一千五百斤,解了靖綏營的燃眉之急。當時,兩方都忙,只匆匆見了個面,表達謝意,飯都沒吃一頓。沒想到,他今天主動尋上門來了。

一拍公案,徐衛笑道:“原來是故人。當年我招募勇壯剿賊,多承足下慷慨解囊他就這麼一句,沒多的,因爲他知道對方肯定不會只是來敘舊,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

胡茂昌謙遜道:“當年我路過夏津,聞聽知軍大人的義舉,十分欽佩。些許錢財,不足掛齒。小人雖是個走商販貨的,但凡是能爲朝廷。爲地方盡一份心力,絕不落於人後

徐衛點點頭,沒說話,他知道對方就要切入正題了。不樣,片刻沉默之後,胡茂昌卻起身一禮道:“秋佳節,本不該打擾大人。只是。定成百廢待興,條件未免艱苦人專程託朋友從東京帶了些東西來,正好秋用得上。因此,不得不作一回不速之客,還望大人見諒語畢,便命隨從將東西取來。

卻不是金不是銀,更不是凌羅綢緞。無非就是些瓜果糕點之類,這些東西雖不值幾錢,但在定戎地面上卻絕難找得到,其就有徐衛很喜歡吃的東京酥餅。這就是所謂的,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如果他送錢財珍寶,徐衛肯定直接拒絕,但這些東西你若是不收,要是就是嫌禮輕,要麼就是嫌人柬。況且,對方還是在他困難之時拉過一把的。徐衛看了一眼,拱手道:“徐某是個武夫,不喜客套,東西我收下了

本來等着胡茂昌說事,可對方卻像是極歡喜一般:“痛快!既如此。小人就不打擾知軍一家團聚了,告辭

這倒大出徐衛意料之外,不過也沒表露分毫,起身相送道:“慢走。改日尋個地方,本官要好生相謝。”

果然,胡茂昌一聽這話連連點頭:“知軍如此賞臉,那明日在大人上次宴請部下的酒樓設宴,請知軍大人賞光如何?”

徐衛應允,忽又問道:“你怎知。

“哈哈,實不相瞞,當日堂本是小人包下的,衙門張大人尋來,小人就估摸着可能是知軍大人要用,因此趕緊相讓。”胡茂昌打着哈哈道。

徐衛還能說什麼?用心用到這份上了,看來對方誌向不而定戎這個地方有什麼東西能讓他這種商人感興趣?不言自明瞭吧?送走了胡茂昌後,徐衛回到後堂。張月早就已經在庭石桌上擺下了果品美酒。此時還在廚房裡張羅着菜。都說君遠庖廚。又尤其是當官的,可徐衛沒這概念,一路尋到廚房。正堂堂五品命婦還穿着布衣,繫條圍裙正在竈臺前忙活。心裡不禁一堵,娶她之前,在何少保府上被當成丫頭,粗活累活都幹。現在嫁給自己。還是忙裡忙外。不行,尋個空閒。得多僱幾個人來。

“這些活讓僕婦們幹就走了。你是主婦,何必親力親爲?”徐衛站在娘身後,不無心疼地說道。

張月翻炒着鍋裡,也沒回頭,答道:“她們漿洗衣物,打掃庭院還可以,這飲食卻做得不細緻,再則又是秋,作妻的下廚給官人炒幾個菜又有甚麼要緊的?。雖然看不到她正面,但徐衛知道,那張臉上一定掛着笑容。

沒等丈夫說話,她又道:“你可別動任何東西,一地軍政長官,讓人看見了笑話

徐衛卻不理她,東張西望一看。發現案板上黃瓜還沒切,挽起袖上前操了傢伙,嚓嚓嚓一陣響,動作倒是十利落,可剛沒幾下,一刀切在手指上,鮮紅的血立時涌了出來。染得那黃瓜片煞是好看。

張月聽得刀落在案板上的聲音,急忙回頭一望,見丈夫戳着個手指正在那兒看呢。臉色一變,扔了菜鏟奔上前,二話不說一把扯過徐衛左手,將手指含在嘴裡吸起血來。徐衛見她緊張的模樣,倒有些不好意思,訕訕道:“什麼破砧板,根本就不平。”

張月吐出了血水,嗔怪道:“你看你,叫你別動別動非不聽。你那是提掩月刀的手,使不慣這菜

徐衛還想嘴硬,卻見娘拉着他到牆邊,從壁上撕下來一個蜘妹藏。掀開外面那層帶着油灰的,將裡面潔白的一塊纏在指頭上。蜘妹窩還有這作用?分明是天然創可貼嘛。

“官人且去院裡坐着,黃瓜拌好我就來。”張月檢查了一遍之後。對丈夫說道。

徐衛知道自己在這裡只能添亂。就悻悻地出了廚房,到庭瓜架下坐定。仰頭從架上摘下一串葡萄,也沒洗,就吃了起來。趁着娘了沒來,他開始琢磨起來,以目前局勢來講,以後可能就在陝西紮根了。兩三年之內,宋金之間只有小爭。沒有大戰,這是一段寶貴的發展機會。若是條件允許,本該強兵豐財。但自己現在兵權在手,財政卻沒有權力過問,軍餉裝備都是上頭拔給。不過胡茂昌此來,可能會有意外收穫。

看朝廷目前的大政方針,是想休養生息,積蓄財力物力,以陝西爲屏障對抗女真。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可是官家到底是走不走?如果走。那是遷都還是退守?那又遷退到何處去?關?南方?

歷史匕,趙構將行在設在杭州,那是被趕過去的。現在趙桓看樣是已經意識到東京不可守,可大臣們反對意外很多,因此猶豫不決。如果皇帝退守關,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往京兆府,如此一來,陝西路就等於在朝廷眼皮底下,對自己可以說是不利的。如果朝廷退往南面。山高皇帝遠,就是大展拳腳的時機。現在,陝西路里,大哥是涇原大帥,四哥知華州,自鎮定戎,如果皇帝遷往南方,那徐家絕對是一股不可視的力量,陝西,乃至四川。就是大有可爲之地。

這不是不可能,朝廷眼下雖然仍用臣宣撫地方,但從歷史上看。岳飛、韓世忠、劉光世等人在宋金戰局惡化之時,都被任命爲宣撫大臣。統抓軍政大權。後來,趙構和秦栓之所以要收“三大將”的兵權。其一,是宋金勢力已經達到一個平衡,金國主動講和,但帶甲百萬,位高權重的武臣們極力反對,不解除大將兵權,議和難成。其二。那就是擁兵自重的大帥們確實有尾大不掉之勢,甚至視朝廷的軍令如無物。

可即便趙構秦權解除三大將兵權成功。其的驚險,恐怕外人並不清楚。當時,趙構是以論功行賞的名義,召岳飛、弗世忠、張俊赴臨安行在。張俊和韓世忠兩個,因爲路近先到了。嶽元帥呢,因爲路途遙遠,晚到了七天。趙構秦槍那叫一個擔心吊膽,參與此事的副相王次甕,在後來回憶說,岳飛沒到的那幾天,秦栓和他都是“外示閒暇。而終夕未嘗交睫。”甚至做好了被“滅族”的心理準備。由此可見。當時將帥們的權力實力已經達到了可以顛覆朝廷的程度。

岳飛到了之後,朝廷立即解除了他們三人的兵權。韓張兩個先到。被委以樞密使,岳飛後至,被任爲樞密副使。趙構假惺惺地對他們說:“聯昔付卿等以一路宣撫之權尚”就是說,從前你們只掌管一路的軍政大權,太小了,怎麼能跟你們的功勞匹配呢?所以聯把你們召回東京,委以樞密院這樣的全**務大權。

三大將知道遭了黑手,但態度卻各不一樣。張俊自抗金以來,情緒就不高,擁兵自重,畏敵怯戰。而且貪圖享樂,因此被秦栓拉攏。但弗世忠和岳飛則不一樣,他們被迫交出兵權之後,韓世忠特地作了一條“一字巾”一進樞密院大門就囊在頭上。岳飛一進樞密院,就“被襟作雍容狀”他二人用這種方式,來諷刺抗議官家和宰相忘記了危險,成天地閒自得。

結果,世人後人都知道。三大將再也沒有機會重掌兵權,殺回前線。雖然高爵厚祿,甚至封王拜相。可對於馳騁疆場,金戈鐵馬的將帥們來說,有什麼意義?而岳飛,甚至落了個慘死風波亭的下場。趙桓去年出於抗金的需要,就刻意拔高武臣的地位。今年官集團雖然反攻倒算,但武臣權力地位的提高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趨勢,未來幾年之後的宋金大戰,就可能會達到頂峰。

“官人?官人?想什麼呢?”妻的呼喚將徐衛從沉思喚醒過來。一怔之後,笑道“憂國憂民嘛。”闖讀最新董節就洗澗書曬加凹口甩姍”說齊傘

第109章 威望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99章 政變(中)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八百六十四章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1章 恩怨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615章 養寇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769章 朱仙鎮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0章 率部歸來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七百五十章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389章 劉子羽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606章 納妾記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七百八十六章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七十三章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8章 土匪來了第126章 闖宮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四十四章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707章 兀朮第146章 升官第66章 長輩第七百四十二章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八百四十三章第八百五十章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136章 失控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八百五十一章第69章 密謀第138章 佈防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329章 收麥忙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38章 佈防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八百五十三章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88章 復出?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134章 徐家將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八百四十四章第793章 角力第764章 徐家莊
第109章 威望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99章 政變(中)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八百六十四章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1章 恩怨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615章 養寇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769章 朱仙鎮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0章 率部歸來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七百五十章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389章 劉子羽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606章 納妾記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七百八十六章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七十三章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8章 土匪來了第126章 闖宮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四十四章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707章 兀朮第146章 升官第66章 長輩第七百四十二章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八百四十三章第八百五十章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136章 失控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八百五十一章第69章 密謀第138章 佈防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329章 收麥忙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38章 佈防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八百五十三章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88章 復出?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134章 徐家將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八百四十四章第793章 角力第764章 徐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