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斷絕水源

…??月初下午起,餘軍開始了前期攻城作集炮石仁萬通道。將兵力分散城池周邊,形成合圍之勢。並統計長安城牆上各敵臺箭樓的數量,大致偵察守軍兵力佈置。

而後,將所有消息彙總到粘罕處,後者惡召集諸將,研討可行之戰術。

馬五之前引用孫子的戰略思想,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並不是特指攻城。而是講敵我雙方,在兵力懸殊極大的情況下。則包圍他,不戰而屈人之兵。用在攻城上,那就是長期圍困,待其糧盡氣衰,自然就開城投降了;如果兵力懸殊較大,那就猛攻,打擊潰戰。就攻城而言,那就是狂衝猛打,看誰硬;如果兵力懸殊並不大。那就只能打接觸戰,試探對方,找出弱點,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則退。

眼下宋金兩軍的態勢,粘罕帶甲近二十萬,甭管軍隊的成分優劣,反正人頭是這麼多。既然數倍於守軍,而女真又非要奪取長安不可,那就只能猛攻。既然要攻,就必須迅猛,不說一擊必中,至少開戰之初你就要讓將士們知道,這仗是有希望的,城是可以破的。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粘罕決定,讓擅長攻城的漢軍萬夫長弗常指揮部隊。

金軍緊鑼密鼓的準備,而城裡的徐衛也在作着最後的檢查。戰前,在相當緊迫的時間裡,他會合文武官員。對長安的城防作了全面的考察。任何一處有可能成爲金軍突破口的地方他都要求務必改善。

可有一處地方,他始終覺得不太放心,初一傍晚時分,在巡視完各部隊的防務之後,引王稟等將領再到那處勘察。

這裡,是長安城東面的一處城門。徐衛、王稟、吳階、杜飛虎,以及轉運司相關官員就立在城門旁。正看着不遠處那條渠道出神。這裡與其他城門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是水門,這道引水渠喚作“龍首渠。”是隋唐時代爲了解決城裡的生活用水,而組織民夫開掘渠道,引洛水入長安的水利工程。

自唐以後,長安城屢遭兵禍。幾條引水渠都被棄用。到了本朝大中祥符七年,爲了解決用水問題,官府組織人力,修復了“龍首渠。的西渠,使洛河之水經此處再度流入長安。城裡官員軍民的用水問題是解決了,可對於城防來說,這可謂是一個大破綻。水門,它不能象一般城門那樣設甕城,置厚門,只能用水柵。容易被攻破。

儘管已經在這裡佈置了重兵。設置了各種器械,可徐衛仍舊放心不下。據說,歷史上東京陷落,就是因爲金軍攻破了東京城的西水門。也就是徐府所在的那裡。

“徐經略多慮了,此處已經佈置了相當的暗樁、水刺、索鏈,金軍的船隻縱使能夠撞破水柵,也絕不可能駛進城來。再說,這裡佈置的後力足夠,弓箭強勁。萬無一失。”轉運司的張彬說道。

徐衛搖了搖頭,盯着那水櫥道:“還是小心爲上,此地可以說是長安城防的薄弱之處。金軍這些年攻城拔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肯定能發現此處易攻語至此處,轉向了守城行家王稟,問道“以正臣兄之見。這水門防守需要再加強麼?

“沒有必要王稟直接說道,“卑職估計金軍不會來攻水門,而是會直接斷絕水源!”

“你是說,”他們會阻斷龍首渠?”徐衛問道。

“不錯,旁人不知道,可張深對長安的情況當是十分熟悉。他多半會建議粘罕到馬頭控堵住堰塘小斷我水源,使護城河成爲護城壕。”

這一點徐衛倒是不怕,斷絕通信、補給、水源,任何人攻城都會這樣幹。長安的用水雖然依賴這條龍首渠,但即使它被斷了,也不會困死長安。原因在於,從唐朝末年遷都洛陽,長安被廢棄開始,居民用水就是靠城中的水井。後來到本朝修復引水渠道,原因在於陝西這地方鹼滷重,地下水又鹹又苦,不宜飲用。

可現在仗打起來了,只要能活命。喝鹹水又怎樣?逼急了尿還能喝呢!有鑑於此,在決定堅守長安之初,宣撫司就組織了人力,將城內棄置不用的水井重新發掘,又挖了一部分新井,以保障軍民用水。不僅如此,因大批軍隊和難民的涌入。徐衛的帥司還將所有水井登記在冊。把水作爲重要戰略物資來管制。哪一個片區,使用哪幾口井,都是由軍隊掌管的,每天取水多少小也有嚴格的限制,以保證長安不會因缺水而陷入困境。

至於護城河變成護城壕,也不必懼怕,長安護城河的河道最寬處到達一百步,城門處最窄,也有十餘步。放下吊橋方可通行。金軍仍然只能通過壕橋來攻城。

“傳令下去,讓城內民衆多取一些水,再過幾天,恐怕就愕喝鹹水了。”

事情不出王稟所料,從八月初二開始,龍首渠和護城河水位一再降低。原來,張深向金軍報告了長安城用水皆賴龍首渠。而龍首渠,是在“馬頭控”這個地方築堰塘積水。使水向北流至長樂坡分爲東西兩渠。當初大中祥符年間,只修復了西渠,現在可以把堰塘堵了,讓長安無水可用!使護城河干枯!如此一來,城內軍心必然動搖!

韓常遂調出部隊讓張深帶領。至馬頭控,在原腳延帥司的工匠指揮下堵塞堰塘,使水流改道,龍首渠遂漸漸乾涸。

粘罕非常高興,極力褒獎了張深一番,又把那些指揮斷水的工匠都授以官階,待遇優厚。其實攻下嘟延。女真人得利最大的,不是土地,不是城池,不是軍隊,而是人才!尤其是各種工匠!不管是築城的,水利的,還是製造武器的,哪一樣不是金軍急需?

這還沒開打,就斷了守軍水源。打擊其士氣軍心,而且不折一兵一卒。好兆頭,這是極好的預兆,長安必破無疑!

就在金軍上下歡欣鼓舞之時,耶律馬五又出來潑冷水。你張深說長安用水皆賴龍首渠,而此渠又是一百多年前才修復的,那在此之前,長安軍民喝什麼?你聳徐衛是傻子。還是當我們是傻子?,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34章 徐家將第740章 三年後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121章 大捷第84章 橋不能燒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593章 徐太尉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337章 想後路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149章 佈局第804章 造反第329章 收麥忙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68章 美女第97章 進京第135章 苦果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60章 榮歸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3章 千王之王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8章 進軍第45章 遇襲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49章 佈局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02章 張九月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97章 進京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零九章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74章 回回炮第489章 驚變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47章 暴亂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八百五十章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84章 橋不能燒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
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34章 徐家將第740章 三年後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121章 大捷第84章 橋不能燒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593章 徐太尉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337章 想後路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149章 佈局第804章 造反第329章 收麥忙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68章 美女第97章 進京第135章 苦果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60章 榮歸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3章 千王之王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8章 進軍第45章 遇襲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49章 佈局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02章 張九月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97章 進京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零九章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74章 回回炮第489章 驚變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47章 暴亂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八百五十章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84章 橋不能燒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