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張浚追來

李綱坐在案桌後,仔細地審閱卷宗。臨近歲末,急待處理的事情非常繁雜。凡刑獄、財賦、民政、軍旅、官員審覈種種,都到總結的時候。讓人奇怪的是。這位陝西最高長官經歷無數大起大落,乃至今日腳下這方土地也要割讓給女真人。按說,他應該憂心如焚纔對。可此刻的李伯紀,卻異常的平靜,他一手翻文件,一手執毛筆,不斷地批示着。

堂內的光線暗了下來,看來時近黃昏了。在二堂外辦公的佐官們已經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宣撫判官王庶從旁邊一間房內出來,見宣相頭越埋越低,忙上前掌燈。當他端着燭臺放在李綱案桌上時,後者才擡起頭,詫異道:“這麼晚了?”

“宣相。時候不早了,回吧。”王庶低聲說道。現在的宣撫司可能是長安城裡唯一一個還在堅持辦公的衙門。

李綱舒了一口氣,笑道:“無妨,手頭還有些文案需要批冉,你去吧。”

王庶想說什麼,但嘴脣動了動,卻沒說出口。看了李綱一眼。轉身朝外走去。方纔走不到兩步,背後響起一個聲音:“子尚留地。”

子尚是王庶的表字,李宣撫極少這麼稱呼他,一般都是客氣地稱官銜。因此,王庶聽到這句時頗爲驚訝,轉身道:“宣相還有何吩咐?”

李綱放下筆,轉出案桌後。指了指座頭,示意他坐下。天寒地凍,又親手斟上兩杯熱茶,端到他面前、而後才落座。手捧着茶杯,李綱看樣子很平靜,想了想,問道:“徐子昂進攻萬年,也該有消息了吧?”

王庶終於把剛纔就想說的話說出了口:“宣相,下官實在不明白。朝廷既然已經決定和議,你何必又支持徐衛這種行爲?”

“這不是徐衛的主張,而是本相的意思。”李綱馬上糾正他的話。

“相公這是想一肩扛起全部責任?”王庶問道。

李綱聞言輕笑,一時沒作回答。現在已經無所謂責任不責任。朝廷與金人媾和,其中一條,便是處理跟當初西軍進攻河東有關的陝西官員。其中。張深投降,王似被捕,何灌被召回行在。數來數去,還剩下誰?不就是我李綱一人麼?再說,陝西在我管轄之下,弄到現在這個地步,就是沒有宋金議和,自己恐怕也呆不下去,被罷那是早晚的事情。

局勢到了這個地步,自己所能作的,就是在去職之前儘量周全。徐衛想趁金軍不備。猝然發難,那就讓他去打。打掉一點是一點。不在乎能殲滅多少敵人,也不必在意能收復多少失地,重要的,是向女真人傳遞一個訊息。

朝廷會怎麼處理自己,現在還無從知曉。大不了就是罷官貶謫,無所謂,已經被流放過一次了,還在乎多幾回麼?反倒是自己去職之後,陝西的局面讓人憂心。按慣例,宣撫使去職。由宣撫判官代行職權。王庶是個實誠人,他不可能鎮得住西軍這班將帥。自己到底有幾分虛名在,諸路帥守表面上總還是恭恭敬敬。自己若一走,王庶恐怕很難掌控局勢。

一念至此,李綱語重心長道:“子尚。本相估計,我去職之期不遠。此後一段時間,陝西這個攤子,就可得仰仗你了。”

這正是王庶連日來所憂慮的,他有自知之明,李綱何灌兩個人都沒能辦到的事,自己憑什麼?低聲道:“卑職擔心”

“你不用擔心,擔心也沒用。局面持續惡化,本相很是抱歉,留下個千瘡百孔的陝西給你。再難。子尚務必盡全力周旋吶。

陝西若亡,恢復無望!民政上,本相不擔心,至於軍事,你須得多借重徐衛。陝西諸路里,唯一能靠得住的,也就是他了。本相去職之後,你可相機任命他爲都統制。他會支持你。”李綱以一種平靜的語氣囑咐着對方。王庶沉默,良久,無奈道:“下官盡全力吧。”

正說着,忽見一員佐吏進入二堂,疾聲道:“宣相,有軍前消息送到。”

王庶猛然起身:“戰果如何?讓他進來!”反倒是李綱,十分從容。

鏗鏘聲驟響,一將大步入內小光線昏暗看不清他面容,待走得近來,才發現是名年輕將領,至多不過三十歲。儀表堂堂,端得是威武!

那戰將對着李王二人一抱拳:“卑職徐成,見過宣相,王判。”

“徐成?你是徐衛的堂侄?”李們問道。

“正是,卑職奉大帥之命,火速回城向宣相稟報。萬年之敵。已被我軍肅清。”徐成的話並不多,甚至沒有描述戰鬥經過,因爲在虎捷將領們看來,這回打萬年,雖然勝了,也不值得大肆宣揚。因爲永興軍帥司可是出動了接近五萬馬步軍!這要是還不能擊潰完顏銀術可,那我們都回家抱孩子去,別帶兵打仗了。

“肅清?你是說王庶有些不相信。

“回長官,確是如此,敵人已被完全擊潰,只有極少數殘敵突圍逃走。”

李綱王庶對視一眼,這徐衛是早上纔出發,萬年距此也有幾十裡地吧?這麼快就打完了?而且是場殲滅戰!他怎麼辦到的?

“經略相公派卑職回城,一是彙報戰況。二是向長官稟報,大軍休整一日之後,立即轉兵耀州。與涇原經略安撫司徐嚴部,合擊耀州之敵徐成又道。

李綱王庶聽得一陣嗟嘆。早知這樣,還媾和作甚?讓紫金虎放便是!但話又說出來,如果不是宋金達成和議,粘罕恐怕也不會撤軍。說不定現在還圍困着長安城呢。

萬年一役,可以說是徐衛打的第一場殲滅戰。金軍一萬餘馬步軍,近乎全軍覆沒。此戰中,步軍的作爲攻擊主力。固然勞苦功高。但楊再興和馬泰率領的騎兵,確起到了擴大戰果的作用。金軍潰退之後,楊馬二將揮師掩殺,使得銀術可伏屍十數裡。唯一的遺憾,就是完顏銀術可本人,在馬軍護衛下突圍逃走。楊再興再一次展現了他絕代悍將的本色,作戰最後時刻,他只率數十騎狂追銀術可。後生擒一名耳掛金環的女真貴將,回來一問,只是個千夫長。讓楊再興好不惱怒!

戰後,徐衛下令體整一天。安置傷員,整頓器械,於十一月二十。直撲耀州!

當初徐嚴趁虛連克寧坊二州,粘罕派遣完顏銀術可和完顏活女前往阻擊。後來收到南朝少帝答應議和條件之後,撤回兩人。命銀術可駐紮萬年等候接收長安。又命蒲察石家奴進駐耀州,只等涇原軍一撤,便接收寧坊二州。

在留軍長安周邊的問題上,軍中部分將領認爲,還是應該多留一些部隊,畢竟據張深說。徐衛麾下應該帶甲五萬左右。粘罕雖然認爲和談既已成功,徐衛應該不會再有什麼不軌之舉,但謹慎起見,還是留銀術可率軍一萬五駐紮距離長安不遠的萬年,讓蒲察石家奴領兵兩萬紮在耀州。一來是配合銀術可,二來接管寧坊二州之後,也可防備涇原的徐原。這三萬五千人。粘罕已經是傾盡全力了。延安那頭西有曲端北有折家,夠他頭疼的。

而且和談一妥,他就忙着屯田去,已經是十一月了小麥要是再不種,明年軍隊的補給就得靠河東和國內。問題是,河東飽經戰亂,戶口銳減,根本指望不上。要從國內運吧,路途遙遠,萬一有個變數。遠水解不了近渴。想在陝西扎穩腳根,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宋金和議的約束下,先解決後勤問題。

十一月二十日下午,徐衛率四萬餘母步軍網走到咸陽,禍事就來了。

當時,部隊正在全速行軍。旌旗漫天,人馬如潮。這一趟去耀州。徐衛比前天打萬年更有信心,因爲他已經知會了徐嚴,到時兩面夾攻。

“大帥。若再擊潰耀州之敵,關中勢必大震!到時,無論環慶曲端。還是涇原徐經略,相信都會有所舉動。

這局死棋,便讓大帥盤活了吳階跟徐衛就差半個馬頭,一前一後並行。

“那還得感謝粘罕,不,感謝朝廷。如果不是南北媾和,粘罕放鬆警懼,哪會給我軍各個擊破的機會?不過,相信不用多久,各方都會接到宣諭使傳達宋金議和割地的消息。涇原徐經略有可能發兵,但曲端就不一定了徐衛說道。

吳階聞言發笑,片刻之後,道:“卑職倒認爲,最好的局面。莫過於粘罕聞聽此訊。怒而興師復仇。那位曲大帥見有空子可鑽,襲取延安。如此一來,金軍可就熱鬧了“他復個鳥的仇,估算一下。此時金軍的糧草恐怕已經不多了。”徐衛冷笑道。

吳階頻頻點頭。這倒真的。從金軍圍長安的規模來看,十萬人是肯定不止的。這麼大的兵團,每日所耗甚巨。而且不要忘了,金軍攻陝西,是從完顏婁宿開始,我就當他帶了半年的糧。可定戎一役,金軍潰敗。糧草插重爲我所獲者甚多。那時,妾宿率殘軍守潢關,據洛陽,想必日子也過得緊巴。等到粘罕親自來援,我也當他帶了半年的糧。可他這半年的糧,還得照顧完顏婁宿的部隊,夠吃多久?

用在攻陷延安的時間,不算短吧,這得消耗多少?就算他又搶收了陝西的糧食並得到張深的幫助。可圍長安就圍了三個月,他多少糧禁得住這麼吃?難怪大帥信心十足。甘冒風險要吃掉萬年和耀州的金軍。原來是算準了粘罕沒本錢再打。朝廷議和歸議和。只要沒有正式飾結和約,老子們先打了再說!反正我們不怕沒飯吃,背靠着天府之國。物產豐饒,打十年都奉陪到底!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吳階恐怕不會明白。

徐衛跟趙桓見面的次數,一雙手就能數完,但他從朝廷幾年來政策變化上。可以看出這位大宋天子的性格。那就是,搖擺不定!看到有便宜,他想佔一下。一旦沒討着好,又驚慌失措,亂了陣腳。所以,打打和和,一直沒個定數。

這回,他看到金東路二誤二東中原,直沾着他到了江路軍叉攻陷眺世,飛沾關中平原。於是慌了,改弦易轍。想要和談。如果這個時候,他聽到前線打了勝仗。官軍接連收復失地。恐怕馬上換一副態度,欣欣然。飄飄然。

“大帥!大帥!”背後傳來呼聲。徐衛回首望去,只見一名軍官縱馬狂奔而來,至他跟前,抱個拳,喘息道:“大帥!長安來人了!”

“誰?來幹什麼?”徐衛心頭一跳,脫口問道。

“不知。只說是鎮江行在派員!”那軍官回答道。

徐衛和吳階兩人臉色都變,鎮江行在?怎麼回事?鎮江行在派出的官員。來追我幹什麼?難道,操!這節骨眼上,可別給我來什麼十二道金牌!

正疑惑時,便瞥見數騎遠遠奔來。因他們中有人着官袍,因此惹得行進中的將士們紛紛側目!奔到跟前,徐衛發現那爲首一人,約三十出頭,相貌俊朗。氣宇軒昂,穿身青色官袍,戴交腳幀頭,幾縷長鬚飄飄。很是儒雅。這廝好像在哪裡見過,有幾分眼熟!

那人衝紫金虎作揖道:“下官見過經略相公。”

徐衛上上下下地打量他,問道:“這位大人好生面善,從前見過?”

“大帥戎馬侄德,軍務繁忙,自是健忘,下官張淡。”那人輕笑道。

張俊?張俊”哦,是了,當初在東京時,記得和折彥質還是誰,一起去樞密院辦什麼事的時候,途中就碰到過他,見過一面,難怪覺得有幾分面善。這都有幾年了吧。怎麼還一身青皮?不見升遷?

“哦,不知張大人到此,所爲何來?”徐衛試探着問道。

張俊一陣張望,見徐衛所部軍容鼎盛,行進迅速,也不知出於什麼心態,嘆了一聲:“唉,大帥恐怕要下令勒兵了。”

果然如此!孃的!扯後腿的來了!

“爲何?”徐衛心中雖怒,不形於外,仍舊平靜地問道。

“請大帥下令停止進軍,下官再詳細稟報不遲。”張俊朗聲道。

徐衛不假思索道:“無妨,邊走邊說吧。”語畢,催動戰馬,往前而行。張俊一怔,還是追了上去。

吳階等人以及張俊的隨扈都跟在後頭,徐衛心裡窩火,回頭一虛鞭:“別跟着!”

張俊亦回頭阻止隨從,而後與徐衛並鞍而行,等了一陣,見徐衛不問他。便自顧言道:“下官此來,是奉命入陝西傳詔。”

徐衛直視着前方,問道:“聖上有何旨意?”

“着即免去李綱陝西宣撫使差遣,解回鎮江聽候發落。”張俊低聲說道。

儘管早料到有這一天,可徐衛親耳聽到時,還是不免暗歎。正唏噓時,突然轉過頭:“你說什麼?“解。回鎮江?”這官員被免職,要召回朝廷的,自己回去聽候發落便是。爲何對李綱,卻要將他押解到行在?這預示着什麼嗎?

張淡默默地點頭。並無半句話。徐衛嘆了一聲,亦無下文。

良久,又聽張俊言道:“另有一詔,是給大帥的。”

徐衛沒心情。隨口道:“甲冑在身,恕難行禮,還是請張大人回到長安後再宣示吧。”

“理當如此,不過,下官倒是可以提前告訴大帥。行在授大帥爲“上護軍。正三品。距“建節。只半步之遙。”張俊道。

這上護軍,也是個虛銜,宋軍軍制,設軍階五十餘等,最高一階,便是正二品太尉,次之,便是正五品通侍大夫。當然,一個武臣不可能從正五品一下子升到正二品乙在這兩個軍階之間,還有從四品的的諸衛將軍。正四品的諸衛大將軍。從三品的諸衛上將軍,正三品的上護軍,加上武臣們望眼欲穿的至高榮耀“從二品節度使”武臣從九品至正二品纔算齊活。當然,如果皇帝愛你愛得不行,可以給你“加官”加成一品大員。從此可以看出,上護軍這個虛銜,距離節度使,確實只有半步之遙。

徐衛面無表情,這些虛頭巴腦的官銜對他來說,都是浮雲。

“此外,秦鳳帥趙點,調往行在,任“行在都巡檢使”秦鳳帥印,由大帥接掌。”張俊滿以爲,這句話說出來。你徐九總該有點表示了吧?哪知,徐衛就跟沒聽見一般,繼續前行。這根本就不稀奇朝廷把嘟延割出去了,把陝華也割出去小永興軍路也十割其九。當然要給自己找個安置的地方,秦鳳是最好的選擇。

張俊見此情形,心說這徐經略相公怎麼油鹽不進呢?一橫心。乾脆合盤托出:“令兄權陝西制置副使的任命,鎮江行在沒有通過,已經撤銷東京留守司下達的任命狀。由折樞密提議,經“詳議司,合議,一致認爲,在宣撫使與制置使都出缺的情況下,政務由宣撫判官王庶主持,軍務應由徐大帥暫掌。”()

第329章 收麥忙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36章 議升官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四百一十五章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768章 絕路第740章 三年後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131章 人氣第83章 驚變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41章 抱大腿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八百二十二章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69章 密謀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3章 千王之王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826章 選秀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88章 復出?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97章 傻了吧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八百一十九章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68章 美女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827章 天倫第八百三十八章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67章 佈局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135章 苦果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552章 東京第107章 怪事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222章 捅月亮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3章 梟首第791章 唱雙簧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319章 震天雷第150章 入夥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139章 競爭第734章 西夏完了
第329章 收麥忙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36章 議升官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四百一十五章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768章 絕路第740章 三年後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131章 人氣第83章 驚變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41章 抱大腿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八百二十二章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69章 密謀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3章 千王之王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826章 選秀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88章 復出?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97章 傻了吧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八百一十九章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68章 美女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827章 天倫第八百三十八章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67章 佈局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135章 苦果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552章 東京第107章 怪事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222章 捅月亮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3章 梟首第791章 唱雙簧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319章 震天雷第150章 入夥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139章 競爭第734章 西夏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