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怪事

果然如徐衛猜測的一樣。從靖康元年二月開始,朝廷開始了一連串的動作。首先,趙桓的心腹,原開封府尹聶山早已經被任命爲“江淮諸路制置使”,準備取代蔡攸的心腹宋煥。據未經證實的消息稱,聶山往江淮,不僅僅是爲了控制局勢,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秘秘密處死童貫!可突然之間,聶山的任命被取消,趙桓召宋煥返京述職。同時,大幅度減輕對蔡京、童貫、蔡攸一干人等的處罰。此舉,可以說是趙桓在向太上皇示好,甚至示弱。以求穩定東南,進而請趙佶回京。

可兒子這番動作,似乎並沒有得到老子的認同。趙佶對東京的示好不予理會,連向東南各地下了三道旨意。其一:截遞角,也就是禁止東南各官府向東京傳遞任何公文,命令這些地區等候指示;其二:止勤王,不許東南各地的駐軍進東京,東南各地的部隊必須聽從“江淮制置使司”的命令。趙佶甚至公然截留路過鎮江府的三千兩浙勤王兵將作爲自己的衛隊。其三:留糧綱。嚴禁東南各地向東京運送包括糧草在內的一切物資,各處關隘渡口,沒有趙佶行營司簽發的文書,不許通過!

這三道命令,明白無誤地顯示了趙佶確有拋開東京,在東南另立朝廷的用心!對趙桓而言,太上皇這一系列動作,猶如釜底‘抽’薪!朝廷自此不能再完全號令江淮,此地的勤王之師和應急糧草也無法再輸送東京。一時間,東京震動!那留守京師的官員也是人心惶惶,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官家雖然登基稱帝,可太上皇手裡攥着東南錢糧之地,又有一班掌握大權的大臣追隨,咱到底該聽誰的?

朝中有大臣指出,太上皇此舉是新君步伐太快‘逼’迫所至。但實際上,趙佶此舉早有預謀。在他逃離東京之前,蔡京的一個兒子已經被任命爲鎮江知府,蔡攸的心腹宋煥也被升爲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運使。而東南之地,由號稱“東南王”的朱面經營多年,趙佶此次南逃,朱面正在同行之列!

試想,趙佶才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雖然迫於形勢傳位趙桓。可眼下金軍已退,他真甘心當個太上皇麼?再則,手握重權的大臣們都在他身邊。東京朝廷想要號令全國,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於是,他在東南左封右拜,左賞右賜,一刻也不停。以至於東南的文武官員搞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聽從他的詔命而忘了東京還有官家。

雖然收服東南遇到挫折,可趙桓在北面的動作仍舊持續着。首要一條,就是解除東京城的戒嚴,並嚴加管束城外勤王之師,並下詔命,諸軍有敢輕動滋事者,長官貶謫,士卒連坐!若是‘騷’擾百姓,橫行不法,不問是官是兵,一律斬首!這對軍紀敗壞的宋軍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悶‘棒’!同時,因“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徐衛向兼任兵部‘侍’郎的李綱反應城外義軍的艱難處境,朝廷拔下部分補給,使得數萬義軍人心大振!視徐衛爲主心骨,父母官!

二月十七這一日。天未放亮,徐衛還在‘牀’上便聽到轟然的敲‘門’聲驟然響起。打開‘門’一看,‘門’外立着一箇中年漢子,並不認識。

“敢問是徐巡檢使麼?”對方抱拳問道。

徐衛點頭,那漢子又道:“奉我家大官人之命,請徐巡檢使移步一聚。”

“你家大官人是……”徐衛疑‘惑’道。

對方並不回答,而是催促道:“徐巡檢去了便知,時間有限,還請立即隨我前往。”

你這是邀請還是綁架?若是綁架綁到徐九頭上,還真算找對人了。見徐衛沒有迴應,那漢子有些焦急,稍稍大聲道:“何太尉也正在前往途中。”

徐衛立刻意識到,這位“大官人”並不是尋常之輩,連身爲步帥的何灌都能召集前往,足見其在朝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既然何灌也在受邀之列,想必就是他推薦的自己。否則,這些朝廷大佬們議事,哪能邀請一個七品武官?略一思索,點頭表示答應,讓那漢子先下去,自己去牽馬。卻聽對方說,外面已經備好馬車。

坐在車裡,搖搖晃晃也不知駛向何處。徐衛猜測着這位“大官人“的來頭。首先,他在朝中應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次,從他召集何灌和自己來看,必然與軍事有關。最後,他事情做得如此隱秘,顯然是不想讓人知道。

正思索時,聽得外頭喧譁。徐衛掀開車簾一看。拜朝廷解除東京戒嚴所賜,冷清數月的東京城又再度熱鬧起來。那商販們正忙碌地從車上卸下市面上早已多日不見的新鮮貨物,提籃挎簍的百姓早早排起了長隊,等待搶購。雖然剛剛經歷了驚魂兩月,但此刻,東京城再度有了歡聲笑語。只是,老百姓們恐怕不會知道,再過幾個月,金軍便會復來。如果朝廷沒有正確的應對之策,到那時這歡聲笑語也會變成鬼哭狼嚎。

仔細一看,馬車居然在向城外駛去。這位“大官人”天不放亮就來召人,又在城外聚集,想來事情小不了。過了汴河,一路穿行於軍營之中,徑投西南角而去。走了約莫盞茶時分,天已大亮,路上行人仍舊不少。眼下正值‘春’季,徐衛見那漫山遍野一片翠綠,老樹發出新芽,鮮‘花’重新盛開。行過一片樹林時,那樹枝掃在車廂上,濺下無數‘玉’珠,‘露’水直灑在徐衛臉上。頓感‘精’神一振。心裡不由暗歎,多好的錦繡山河!難怪那麼多忠直之士捨生忘死也要保家衛國,難怪宗澤臨死也要大呼“過河”,難怪岳飛要手書“還我河山”。

又行六七裡,竟拐入山間,路途非常顛簸,那趕車的馬伕賠罪道:“小官人恕罪,這路委實太過崎嶇。”

徐衛還沒回答,那車後同行的漢子卻說道:“休得胡說!小官人乃軍中戰將,槍林箭雨尚且不懼,些許顛簸算得甚麼?”

又過一陣。馬車終於停下,那跟在後頭的漢子掀起車簾,笑道:“徐官人,請!”

跳下馬車,徐衛未及細看,忽聽一聲晨鐘。擡頭望去,見面前是座大山,一條石板鋪就的道路蜿蜒盤旋于山際,半山腰上,一座古剎竟似懸空而建。在那漢子的陪同下,徐衛擡階而上,走得極快。剛走沒到一半,徐衛已經聽到背後氣喘如牛。再往前走,便有前來禮佛的香客,見徐衛一身裝扮,紛紛避讓。那大姑娘小媳‘婦’不時偷偷打量,好俊的少年郎!

乃行至寺廟之前,聽得佛號響亮,見得寶相莊嚴,就連徐衛這等沙場上撕殺的戰將也肅然起敬。正看殿上佛祖金身時,一個聲音在旁響起:“徐官人,請隨我來。”轉頭視之,正是何灌府中家人王大。

在他引領下,徐衛繞過佛堂,又穿過後面禪房,竟投後山而去。那山間羊腸小道極是坎坷,王大不時提醒他小心,萬一一個不慎,跌落山澗,怕是要粉身碎骨了。一路爬行,未至山頂眼前便豁然開朗!一片平地就在山頂之下,依着山崖建有涼亭一所,長約丈餘,均爲木質,班駁的痕跡顯得它已經有些年頭。

涼亭中已有數人,或立或坐,卻並未聚在一處。待走得近些。便瞧見幾位熟面孔。步帥何灌,樞密副使徐紹,尚書右丞李綱,兩河都統制姚平仲。還有幾人不認得,料想也是身居要位之人。

徐衛入得涼亭,作個四方揖,先行見過諸位上官。李綱點頭示意,徐紹嗯了一聲,姚平仲瞄了一眼並不作聲,何灌伸手召他過去,並肩而立,手指山下田園,遠處風光,笑道:“好看。”

徐衛不禁暗笑,滿以爲他會說出什麼峰巒疊嶂,錦繡山河這一類雅語,誰知居然直白淺顯,就是好看!不過‘春’去復來,萬物復甦,入眼盡是一片生機,那山下田園中,農夫正在‘春’耕,使得徐衛心曠神怡。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雖然高度發達,又哪來這世外桃源一般的景緻?

趁着觀景的空當,徐衛發覺,在場的所有人除李綱外,幾乎都是武臣。而這些人雖爲同僚,卻並不‘交’談。只有姚平仲四處遊走,與前輩上峰們打着哈哈。連續又有兩人到場,李綱見狀便起身道:“來,諸位請入座。”

徐衛突然發覺一件事情,怎麼沒有種師道!你看看,樞密院,三衙,兩河制置使司都有人到,種公身爲京畿兩河制置使,可以說是目前北方最高軍事長官,這種場合他沒有到。難道朝廷對他有看法?又或是身體不適,派姚平仲爲代表?

一張石臺,幾條長凳,衆人按官階敘座,徐衛資歷最淺,官職最小,自然敬陪末座。等衆下坐下,李綱提起面前一個茶壺,以嫺熟的手法將水衝入小杯之中,繼而拿起竹筷,一個一個夾起茶杯,傾倒水後。又提起另一把壺,拉着衣袖,一一斟茶。

衆人都看得出神,姚平仲突然笑道:“這多麻煩,喝茶嘛,抱着壺大灌一氣才顯痛快!”

衆官皆不答話,有人心裡暗罵,個慫包!李綱看了他一眼,朗聲道:“姚統制不愧爲沙場勇將,直來直去。”斟完茶,便有僕從一一替衆人奉上,隨即便出了涼亭,遠遠把守。

李綱落座,端起茶杯繞了一圈:“諸位大人,請。”

一衆武臣倒也客氣,舉杯回敬後,各抿一口。李綱喝完茶,正襟危坐,略一沉‘吟’,開口道:“在座都是朝廷倚若長城的戰將,我也就不拐彎抹角。眼下的情形,相信諸位心中有數。金人雖然撤軍,但太原尚被圍困,黃河以北無論行政軍事都幾近癱瘓。金國派出使節,要求我方割讓三鎮,送上鉅款,並提出諸多無禮要求。是戰是和,朝廷還未有定論,今日邀請諸位前來,不爲旁的。便是問上一問,若戰,如何應對?”

他話音一落,現場一片肅靜。所有武臣心裡都打着小鼓,李右丞這事做得好荒唐!自本朝立國以來,便定下武臣不得過問政治的鐵律,你現在拿軍國大事問我等帶兵之人,誰敢輕易開口?我輩之人,只等朝廷軍令,然後執行便是。討論決定,是你等執宰之職,我們哪敢多言半句?

見衆人都不接招,李綱嘴‘脣’一動便要說話,姚平仲卻搶先一步,大聲說道:“若戰,便需依靠西軍!金軍北歸,料想短期之內必不復來。我方可從容調度,先以西軍解太原之圍,再着手重新整頓兩河防務,以備金軍再度南侵。”

李綱聞言,沉默半晌,繼而問道:“西軍折氏已數度馳援太原,皆爲金軍擊潰。如今對方兵威正隆,如何救得?”

姚平仲一聲冷哼,慷慨陳詞道:“平仲不才,願提王師解太原之圍!”

李綱聞言大喜,一通鼓勵後,又問道:“詳細布置,希晏可有想法?”

姚平仲一怔,想了片刻,點頭道:“京師之地,王師數十萬,如何用不得?悉數調往兩河重新組織防務,再擇一‘精’銳之師,與西軍同救太原,‘女’真必退無疑。”

何灌聽到此處,扭頭向末座徐衛望去。同爲軍中後起之秀,年輕一輩,差距怎麼這麼大?要真如你姚希晏所講那般輕鬆,大宋還會淪落到被人要挾的地步?你提王師救太原?那折可求比你姚平仲如何?他率軍救太原,已經連敗兩陣,退回府州駐地。你倒敢在此大放狂言,也不怕閃了舌頭。

“希晏果然不負聖望!難怪官家數度誇獎!”李綱含笑讚了一聲。姚平仲十分受用,也不謙辭,得意洋洋地坐了回去。

可李綱倒不是個二愣子,他知道自己是文官,帶兵帶仗那是在座這班武將所長,一定要廣泛徵求意見,不可偏聽。遂又向衆人詢問,只是一班武臣心有顧忌,不敢輕易發表見解。

徐衛雖然也沒有說話,卻不是顧忌着武臣不得干預政治的制度。試想,李綱有擁立之功,目前正得官家信任。他會那麼沒有腦子,擅自召集武臣商議對策?必然是有趙桓授意,他纔敢如此。而選在遠離京城的偏僻之處議事,足見朝中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但從日前朝廷着手整頓城外王師可以看出趙桓在戰和之間的傾向。

見衆人三緘其口,李綱似有難言之隱,遍視一班戰將,個個都如老僧入定一般。不由得心頭焦急,當目光掃到末座時,突然問道:“那可是頑強抗擊金軍五晝夜,使其難以過河一步的徐九?”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徐衛,初次見面的人都感詫異,竟然如此年輕?難怪他立得大功,卻不見重用。可惜了,還得慢慢磨練,熬資歷吧。

“正是卑職。”徐衛答道。

李綱目視片刻,對衆人笑道:“不錯,少年英才!樞密相公,貴府不愧爲行伍世家,端得是人才濟濟!你這侄兒二十不到,便如此了得!”

徐紹輕笑一聲,敷衍道:“過獎過獎。”

那原先不知內情的人這時才暗思,原來徐衛竟是徐樞密侄兒。怪了,既然叔父在樞密院當着二把手,怎麼侄兒立了大功,卻連個正經禁軍軍官都沒‘混’上?徐紹果然是大公無‘私’吶。

李綱又誇了幾句,才轉向徐衛道:“徐九有何想法,只管說來。也請在座諸位前輩替你斧正一二。”徐衛是在場所有人中,唯一與金軍正面‘交’過手的,所以李綱不管他官職卑微,主動垂詢。但又怕他有所顧忌,於是假稱請前輩斧正,這樣也就不會引得衆將不痛快。

徐衛還沒有開口,徐紹卻叫了起來:“哎,李右丞太過擡舉了。他年不及弱冠,不過是個七品武職,能列席旁聽已是殊榮,哪能班‘門’‘弄’斧?”

衆人只當他是在謙虛,畢竟徐衛是他親侄兒,遂紛紛勸說。都言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歲又怎地?當年冠軍侯霍去病不也是二十多歲就率軍出征,打得匈奴一敗塗地麼?你道這一班前輩長官爲何擡舉徐衛?其一,當初張叔夜召集朝中故舊商議聯名上奏,在場就有幾人參與,知道徐衛有些本事。這次金軍南侵,正如這小子所料一般無二致。其二,徐衛立了大功,朝廷就給封個甚麼“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連個正經軍官都不給。徐樞密這個當叔父的,不但沒偏袒擡舉,反而公正得近乎苛刻。這就使得他們有些替徐衛惋惜。正好李綱垂詢,他們便極力鼓動徐衛發表意見,反正他也是個小官,說對說錯都無妨,沒誰會對他動歪腦筋。

何灌見狀暗思,徐衛有大志,早晚必非池中之物。眼下新君登基,朝中官員又逃散許多,正是用人之際。一念至此,便對徐衛說道:“既是李右丞問你話,直說無妨嘛。”

“哎,有計策你就說,沒辦法也沒誰怪你!你不過就是個鄉兵首領,也沒誰真指望你!趕緊地,說吧!”姚平仲極不耐煩的吼道。他實在想不通,這種高級將領的聚會,徐衛是怎麼來的?他那級別也忒低了點,七品武職,還不是禁軍,跟他坐在一起,實在有失身份。可這一衆長官都沒異議,自己也不好爲難他。

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七百四十一章第118章 張憲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100章 難怪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769章 朱仙鎮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八百七十八章第56章 論邊事第116章 太上皇第82章 出逃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147章 暴亂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八百三十二章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七百五十章第56章 論邊事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58章 暗戰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59章 裝備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33章 回馬槍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16章 殺!殺!殺!第八百七十一章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134章 徐家將第八百五十四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四百一十一章第44章 棋子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362章 掘城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258章 暗戰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1章 徐家老九第八百五十四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七百四十六章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499章 政變(中)第八百三十八章第489章 驚變第214章 鐵浮屠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四百一十章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零九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63章 來了第118章 張憲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127章 攪局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649章 徐郡王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98章 面君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81章 議戰
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七百四十一章第118章 張憲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100章 難怪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769章 朱仙鎮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八百七十八章第56章 論邊事第116章 太上皇第82章 出逃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147章 暴亂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八百三十二章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七百五十章第56章 論邊事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58章 暗戰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59章 裝備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33章 回馬槍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16章 殺!殺!殺!第八百七十一章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134章 徐家將第八百五十四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四百一十一章第44章 棋子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362章 掘城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258章 暗戰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1章 徐家老九第八百五十四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七百四十六章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499章 政變(中)第八百三十八章第489章 驚變第214章 鐵浮屠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四百一十章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零九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63章 來了第118章 張憲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127章 攪局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649章 徐郡王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98章 面君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81章 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