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兄弟密謀

遼了陣。便醜鎮中奔入隊人馬。都執着火把快速剮柬言”此眼尖的傷兵發現,那不是徐知州麼?原來,今天這一仗打得十分艱難。女真人的馬軍來回衝了十幾個回合。連續幾日不分勝負,妾宿顯然是急了,今天已將重兵壓上。涇原軍、同州軍、定成軍雖然也有四萬多人馬,卻也在金軍的瘋狂進攻中逐漸不支,開始出現逃兵。危急時玄。徐原派小股騎兵軍前執法,對臨陣脫逃者就地格殺,可即便如此,陣腳還是穩不住。金軍左右兩翼的柺子馬好似跟宋軍都有殺父之仇一般。就他孃的沒停過!

將們預感到不妙,已經有人勸退。可徐原就在李綱面前保證過的,一定保住陝西戰略要地,不讓長安城門戶大開。將佐們都勸。就算今天撤了,李綱也不可能把我們怎麼樣。這裡是陝西,不是東京。連徐原也有些動搖的時候,種家軍來了!

雖說現在種師中手裡這兩萬多人馬。原來秦鳳兵所佔的比例已經不大。有相當部分是河東人馬。可兩軍膠着之際,得到增援的一方往往士氣大振,而另一方的鬥志則會迅速瓦解。

不過,女真人似乎是個例外。委宿自侍兵強馬壯,毫無退卻之心。仍號令諸部死戰。一直打到兩眼一抹黑,見擊潰宋軍無望,這才罷兵。

徐勝激戰中右胸中了流矢,回到大營後急召醫官。可派出去的親兵沒把人帶回來,反到帶回來一個讓徐勝大吃一驚的消息。讓他連箭傷也顧不得,慌忙奔寺前鎮而來。在親兵指引下,他們很快尋到了那片草棚。徐勝拿過火把,低着頭四處尋找。累累傷兵固然讓他心痛,可尋不到那人卻更讓他焦急萬分。終於。在一個草棚外,他看到了拿着只勺。正在大鍋裡翻騰的張九月。又急又怒之下,觸發創口,忍不住悶哼一聲,以手撫胸。

此時,張九月也發現了兄長到來,趕緊放下勺子,上前施了一禮,因見徐勝負傷,問道:“四哥,傷打緊麼?”

徐勝一時不知如何說話,看了她一眼,責怪道:“你,你這,不是胡來嗎?”九弟到現在都還沒消息,弟妹又跑到這軍前險地來,叫他如何不急?好歹也是堂堂四品命婦,雖說支持抗金其志可嘉,但這是她來的地方麼?萬一今天大軍潰退下來,她要有個閃失,到時兄弟回來,叫我這個作兄長的如何交待?我那渾家也是,怎麼能讓弟妹出城?蔣直太不曉事了!

“四哥莫悄,我聽說前頭傷兵衆多。無人照料,”張九月還想解釋。

哪知徐勝一揮手:“不必多言!救死料傷也不差你一個,這就回城去!”

“四哥,”張九月又說道。

“弟妹!你好不曉事!萬一,九弟回來問我要人如何是好?虧得這事大哥還不知情,否則,不罵我個狗血淋頭纔怪!趕緊回城去,我派人護送你。”徐勝說罷,不容爭辯地命人護送她回同州城。

張九月沒奈何,解了圍裙,淨了雙手,臨走之時又問一句:“四哥。你說官人他,”

徐勝一時默然,而後道:“我相信我兄弟。”

整個隆興元年正月,大宋各地戰成一片。幾千年以來,北方民族可以說都是懸在中原王朝頭上的一把利劍。而且又並不是每個朝代都能像漢唐那般威震北夷,何況是趙宋這樣開國立就定下“崇文抑武”國策的朝代。這本該淪喪大部領土的王朝,因爲一隻小蝴蝶拼命扇動翅膀。而得以與女真人周旋至今。趙估趙桓這兩位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也得以保全到現在。不過,那隻小蝴蝶好像現在只想爲自己扇動翅

兀朮過毫州、宿州、灑州,追擊趙桓。一路無人可擋,若不張叔夜父子力戰,大宋天子幾番險些被擒。金軍追到揚州時,大宋皇室、大臣、以及部分宋軍正準備渡江往南。危急時玄,趙桓遣何灌之子何薊率常捷軍斷後。兀朮自知,若讓趙桓逃過長江。再想捉他就難於登天了,遂揮卑猛攻。兩軍大戰於江北,戰鬥爆發的地點,距離趙桓不到四十里!此役,大金國四太子親自參戰,女真人勇不可擋。何薊既知道若皇帝有失,他難辭其罪,也知道這是他的機會,於是拼死抵擋。混戰中,常捷軍一員虎將,姓劉名全,使一條狼牙棒,引數十騎貫金軍陣中,一棒擊中兀朮戰馬!因爲常捷軍的奮戰,載有皇帝、大臣、嬪妃的船隊才得以安然渡過長江。龍船靠岸時。趙桓以手稍額。大呼慶幸。文武百官嚇得不輕,甚至有尿溼官袍者。到達鎮江府,宋煥率軍來迎,請官家和太上皇入駐行在。大宋朝廷的南撤之旅,方纔告一段落。

而此時,東京保衛戰正如火如荼。在徐紹張所領導下,依仗徐洪、韓世忠、岳飛等將的奮戰,使金軍扣城月餘而不得。時東門一度被金軍攻破,城池危急,東姓百姓表現山,紋大的勇與。領取器械鎧行蔡戰者,其來如樂川成時。岳飛率軍奮擊,百姓自發抗敵,就連婦女也爬上房頂,用屋瓦投擲。最終,將敵人趕出城去。

在鎮江行在和東京留守司都力圖自保的情況下,陝西不可能得到任何指示。作爲陝西最高長官,李綱和何灌就必須肩負起自主拱衛西部的重任。對於自宋金戰爭爆發以來就力主抗戰的李綱來說,這本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奈何,他雖譽滿天下,在陝西這塊土地上卻不見得吃的開。漢唐以來,秦隴之士就形成剁悍善戰,跋扈不羈的風格,加上大宋立國一百餘年來,西部戰事不斷。鑄就了“西軍”這一特殊的族羣。累世從軍,父子兄弟相替爲將,形成了一個個將門。在西軍將“更戍法。磨成廢紙後,朝廷將一個陝西分成了六路,雖然防止了西軍坐大,也極易造成各自爲戰,難以統一指揮的後果。六個經略安撫司,又豈是一個宣撫司,制置司能夠統率的?

正月裡,妾宿大軍在同州與宋軍血戰。在初期幾天規模不大的試探性進攻後,雙方都壓上了重兵。种師中的及時趕到,止住了徐家兄弟的頹勢。

暫時打退委宿之後,种師中與徐家兩今後輩商議,同州地處關中平原。境內一片坦途,毫無依託,我軍傷亡如此之大。不能再於此地久耗。妾宿兵力之強。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哪怕就是耗。也會把宋軍耗光爲止。我們這裡。集結了陝華、涇原全部兵力和秦鳳一部,妾宿就是打不垮我軍,也牽制住了陝西六路的兩路半。廊州已經劉光世放棄了,延安戰事如何,現在無法得知。如果我軍有失,剩下的環慶和秦鳳能擋得住金軍另一路麼?至於熙河路,距離過遠,暫不用考慮。因此,种師中建議,放棄同州,入華州或是定戎據山險而遏制金軍騎兵。

不可否認,种師中作爲老將,他提出的這個建議不止從戰術層面,更有戰略上的考慮。可就在同一天,李綱從京兆府發來嚴令。說是徐原要的軍械裝備,他已經送抵定成軍,要求陝華境內的部隊,無論如何擋住女真人,萬萬不可放棄同州要地。

徐原經過慎重思考,對這道軍令不予理會,先是命同州城撤入定戎。再留軍斷後,將全部兵力轉進了徐衛的地盤。這乍現的戰機,完顏妾宿此等名將如何抓不住?以其子完顏活女率鐵騎四千窮追猛打,徐原留下殿後的部隊被完全擊潰!但委宿錯誤判斷了种師中徐原的意圖,他以爲宋軍是要大撤退。戰略性的大撤退是最難指揮的,一不留神就會全軍覆沒。可宋軍此時只是“暫退。”同州就在定戎北面。宋金兩軍的戰場寺前鎮,距離定戎城也不過數十里而已。

當活女率軍追入定戎時,就在關西鎮外遭到了伏擊。暗算他的,自然不可能是種家軍,也不是徐原徐勝的部隊,而是王彥。他剛剛回到定戎,用李綱送來的裝備武裝起了一萬五千人的部隊,就收到同州轉往定戎的消息。於是在關西鎮外設伏,以逸待勞,打了完顏活女一記悶棍。

退入定戎後,將們赫然發現。他們不但集結起了一個八萬人規模的大兵團,更進入了一處架地。

定戎城,大概從來沒有如此熱鬧過。從前,安喚作華陰縣,既然是個縣,規模當然也不會太大。但因爲其突出的戰略地位,歷來備受重視。

同州之民轉到此地後,雖然更多的人往西奔長安去了,但剩下的也把個縣城弄得如趕集一般。對於人讓人海般的軍隊,定成百姓倒是習以爲常了。自徐知軍到任以來,百姓見不到老婆孩子不奇怪,要是見不到當兵的,那才叫稀奇。

知軍衙門,已經被暫時改作了帥府,在徐衛原來坐堂理政的公案後。他未謀面的西軍前輩种師中和大哥徐原權且替他坐一坐。王彥此時正率新編虎捷鄉軍一萬五年人和原有數千人駐防關西鎮,徐原也派出了部隊進駐夫水鎮,而大軍主力則屯於定戎。

徐勝從堂外匆匆而入,一進來就不住地搖頭:“我跟九弟比鄰而處,居然不知道他在定戎作得如此大事!”

“哦?你這話何意?”徐原追問道。

徐勝行了禮,徑直接刀坐了下來,喘口氣後道:“那關西,夫水兩鎮,以犄角之勢護於定戎城前。這兩處地方,九弟不知何時起了兩座壁壘,規模之大,構建之牢,非營寨可比。只要金軍不大起袍車,守住這兩處壁壘,幾與護城無,異。”

其實,徐勝說的壁壘,不過是胡茂昌掏腰包,給虎捷鄉軍蓋的軍營而已。徐衛在建造之初就告誡工匠。我不要你按城防標準,但至少給我修成永久性的大工事。就這樣,除了營房,外面還築起了矮牆,營中設有望樓,敵樓,柵欄等,怪不得徐勝如此欣喜。

种師中一聽,也大爲高興,朗聲道:

”北一來。關西夫水兩鎮。可駐軍若干。以絆金軍步伐。“知貸舊趨軍定戎,則兩鎮可增援,若攻兩鎮,則大軍可策應。”

徐勝擺了擺手,又道:“非但如此。據王彥說,在華山,還有定戎的屯墾大營。九弟操練的鄉軍,已經形成戰力,拿上武器就能作戰。據我估計,如今定戎境內,可戰之兵,已達十萬之衆!”

徐原聽完頗有些激動,我就說過。此吾家千里駒也!九弟啊九弟,你可真是脫胎換骨一般吶!小小的定成軍,不但讓你弄得跟銅牆鐵壁一般,還積聚了如此衆多的預備部隊!你是怎麼作到的?你那小腦袋瓜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我這作大哥的,都不禁有些佩服你了!

种師中則感慨多於激動,想當初種家將處於頂峰之時,陝西諸路誰不俯首?可長當後浪推前浪,現在不但是年輕將領嶄露頭角之時,更是新將門崛起之際。徐家將。已然成形!小小一個徐九,這幾年裡博得好大名聲!女真人都稱他“紫金之虎”兩河豪傑推爲小樞相”難怪兄長去世之前在信中極力地讚揚說。還說是青澗種家後繼有人。以今觀之,此言非虛也。

又說一陣,無非都是誇讚徐衛有遠見,有才幹云云。种師中是陝西六路制置副使,官拜太尉,階次自然是最高的。便部署下來,委宿最遲今夜就會追來,明天天亮又有大戰。得小心防備纔是。吩咐完畢後。种師中自去,留下徐家兄弟兩個坐在堂中。

徐原將這大堂掃視一遍,搖頭嘆道:“我家老九,衙門大堂修得如此寒酸,卻在定戎境內大造險要,這廝,”

徐勝沒有接他的話茬,大步走到衙門口,命令守衛嚴禁他人入內。這才折轉回來,對坐於上頭的兄長道:“大哥,下來說話。”徐原見神神秘秘的模樣,心中疑惑。遂步下堂來。兩兄弟比肩而坐。

徐勝開口之前,又朝外望了一眼,這便看得徐原不明就裡了,問道:“四弟,你這是作甚?”

“大哥,你可知我措置陝華防務和你涇原兵入陝華,走出自誰手麼?”徐勝這沒來由的一問,把堂兄問了個一頭霧水。這不是廢話麼?那自然是宣撫司和制置司的戰略方針,李綱何灌的主意啊,又何必問?

可四弟既然問出來了,想必另有隱情,於是問道:“患麼?”

“這是九弟的主意。”徐勝一語驚人。

徐原連連搖頭:“不可能!據弟名聲是大,可他只是定戎知軍,如何能左右兩司?”

“你且聽我說完,九弟招討河東前,李宣撫要求他務必鎮住局面。而他也提出了三個要求,其中之一,就是陝華防務要我接手,若要馳援陝華,必遣涇原兵。”徐勝小聲說道。

徐原聽罷,半晌無語。我這個小堂弟不簡單吶,不光打仗行,這腦子也好使。陝華全是徐家軍,他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在河東阻擊女真人。哈哈小東西,還鬼得很。正這麼想着,又聽四弟說道。

“方纔當着種太尉的面,我不方便明說。其實,在大軍開到澤州時。九弟就私下與我談過許久。他告訴我,定戎不但是爭雄之地,更有他操練的數萬鄉兵可作預備,定戎城裡,還有一批糧草物資。

他雖然可以自行募兵,不設定額。但爲免去不必要的麻煩,他沒有將這數萬勇壯編入虎捷。不過。那是平時,一旦金軍打到關中來,這幾萬人就是我們的本錢!”徐勝話說到這裡,忽地看到大哥舉起了手,示意他住嘴。

徐原臉上的笑意早就消失不見。此時,拿凌厲的目光盯着徐勝,沉聲問道:“本錢?此話何意?九弟他要作甚?”徐勝一怔,頓時笑道:“大哥你想到哪處去了!九弟豈會是那等人?”

徐原聞言一想,也是,我們徐家幾代從軍,保國衛民。二叔他精忠一生,病死在征途之中,九弟又怎會是那叛逆之徒?一念至此便問道:“那九弟是何用意?”

“九弟估計,金軍一入關中,必然將陝西六路攪今天翻地覆。但李宣撫這幾年來苦心經營,西軍是兵強馬壯,哪怕各自爲戰,女真人想一口吞下陝西也絕難辦到。他並不擔心陝西有失,而是擔心金軍這一攪。把原本的規矩打亂,有人就會乘勢而起,混水摸魚。因此,我們兄弟一定要心中有數。別我們拼死抵擋女真人。反倒讓自己人斷了後路。”

當徐原聽了這番話後,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九弟想出來的?他來陝西纔多久?就對西軍態勢如此瞭解?不過坦白地說,以自己在陝西幾十年來的經歷看,九弟的預測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極有可能變爲現實。不管如何,防着一手總是必要的!()

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235章 煤老闆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326章 亮招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52章 摸營第319章 震天雷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122章 冠禮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240章 挖祖墳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329章 收麥忙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804章 造反第50章 率部歸來第501章 新政第438章 吃酒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四百一十四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118章 張憲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438章 吃酒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66章 長輩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100章 難怪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125章 契丹人第319章 震天雷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17章 好險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110章 衝突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八百六十六章第616章 進攻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3章 蔡大忽悠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475章 擔起責任
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235章 煤老闆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326章 亮招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52章 摸營第319章 震天雷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122章 冠禮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240章 挖祖墳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329章 收麥忙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804章 造反第50章 率部歸來第501章 新政第438章 吃酒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四百一十四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118章 張憲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438章 吃酒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66章 長輩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100章 難怪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125章 契丹人第319章 震天雷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17章 好險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110章 衝突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八百六十六章第616章 進攻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3章 蔡大忽悠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475章 擔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