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火冒三丈

徐處仁聽在耳裡,心知大帥們的話,有些是真,有些是假,當下也不深究,只道:“諸位,乾脆這樣。本相此次前來陝西,就是爲了聽取諸位的意見,把目下的困難擺出來,再加以解決。我等先理個頭緒出來,再一件一件地商議如何?”

一衆將帥都稱善,徐衛就先提了糧餉的問題。現在西軍的糧食,顯然是吃不到明年麥收。而且,從軍官的福利,到士兵的月料,普遍存在拖欠的情況。錢糧的問題不解決,對軍隊的穩定很是不利。

徐良讓隨同前來的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記下,劉光世提出了環慶兵力薄弱,急需得到補充。姚平仲又提出了,鄜州戰敗時,部隊的器械大多丟失,至今沒有補上,而熙河的作院生產能力不足,需要支援。

到了徐原這裡,他兵力裝備都不缺,但因爲部隊規模龐大,錢糧的拖欠,問題尤其突出。因此反覆要求,下一批務必先滿足涇原帥司的需求。如此種種,計十餘條之多。徐處仁都命主管機宜文字記下,列出個綱要來,準備在隨後的軍事會議中加以討論。

針對糧餉的問題,徐處仁承諾回川以後儘快協調籌集,必不使西軍有斷糧之虞。至於錢,他一再言明,要西軍將帥們體諒上頭的難處。此前徐紹主持的反攻,就已經從四川拿了不少。蜀地,儘管在大宋各地區中,物產算豐饒的,經濟算繁榮的,但僅僅以四川一地,要養十幾萬西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今年無論如何弄不來錢了,等明年吧。而且這事光靠四川不行,還得跟江南商量商量。

至於兵力補充,因爲宋金方纔議和,基本上不存在戰爭壓力,因此可以緩行。但徐處仁也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目前西軍的分佈很不合理,該大軍集結的地方兵力薄弱,自保無虞的地方卻重兵鎮守。有鑑於此,可以勻一勻嘛。

軍事會議的前兩天,都在討論這些問題,並沒有涉及到所謂的重大人事任命。徐衛曾經私下去探徐良的口風,但對方有意迴避,並不相告。

會議一直進行到第四天,將帥們提出的問題,或解決,或擱置以後,會議的主題便開始移到人事變動上來。

首先,就是熙河帥王倚,以年事已高,請求致仕。王倚行事素來低調,他既沒有跋扈之狀,也沒有耀眼的戰績,屬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物。他執掌熙河兵權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功,因此徐處仁還是象徵性地作了挽留,但對方去意堅決。

王倚非常清楚,他的副手姚平仲,就是上頭有意栽培的熙河新帥。而且自小太尉迴歸熙河以來,軍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他在作主,王倚這個時候退下來,可以說是最合適的。徐處仁同意了王倚的請求,准許他卸任,並隨後向南方稟報。只是,老帥退了,衆將帥都以爲,徐處仁會借這個機會,直接把姚平仲扶正,但他並沒有這樣作,而是讓熙河帥位空着。

對於王彥、王稟、徐勝、徐洪四將率領的原陝西宣撫處置司直屬部隊,徐處仁並沒有再用宣撫司去直轄,而是任命王彥爲“鳳洋兩興安撫使”,徐勝副之,徐洪爲都統制。所謂“鳳洋兩興”,就是指鳳州、洋州、興州、興元府。從地域上說,王彥和徐四徐五,一下子從陝西軍,變成了四川軍,屯積漢中盆地,以保障和策應徐衛。之所以用王彥、徐勝、徐洪三人爲首,就是考慮到他們和徐衛之間的默契。王彥原來就是徐衛的副手,現在雖然“獨立”出來,但對老長官,他自然還是懷着相當的敬意,配合起來沒有難度。至於徐四徐五,那就更不用說了。其中,王彥駐興元府,徐勝徐洪駐鳳州,鎮守大散關和尚原。因爲只是“安撫使”,不帶“經略”頭銜,所以王彥並不兼任行政職務,這也是便於徐衛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作爲陝西宣撫處置司直屬部隊軍事主官的西軍第一強盾王稟,並沒有進入“鳳洋兩興安撫司”。徐處仁並不是要把他束之高閣不用,而是給他準備了一個新位置。涇原經略安撫副使兼兵馬副都總管,給徐原當副手。而原來的涇原副帥席貢,調川陝宣撫司任參謀官。

徐處仁的理由是,王稟善守,西軍之中無人能出其右,涇原路今後的任務,就是防守,因此調王稟任副帥,再合適不過了。徐原不是傻子,他深知在徐宣撫冠冕堂皇的說辭之下,其實掩蓋着監視自己,掣肘自己的目的。但從制度上來說,宣撫使有人事任命大權,他無權干涉阻止。

八月初五,在上午會議暫歇之後,西軍將帥們步出帥司節堂。有的要回館驛,有的打算去城裡尋個館子打打牙祭。

徐衛正往外走時,王彥追上來道:“大帥,賞個臉吃杯酒?”

“哦,高升了打算擺酒慶賀?”徐衛打趣道。

王彥一直給徐衛當副手,老實說,如果當初紫金虎不把他和王稟兩個人推薦上去,他這個老二不知道還要當多久。如今得益於老上司的推薦,他獨擋一面了,心中喜悅可想而知,擺酒致謝也在情理之中。

“若非大帥舉薦,卑職焉有今日?”王彥正色道。

“話不能這麼說,你的能力我最清楚。一直把你留在我這裡,也是埋沒。你我是同袍弟兄,你有更好的發展,本帥當然是樂見其成。”徐衛鄭重地說道。“這酒嘛……”

正說話,本來已經出去的徐成又倒過頭回來,抱拳道:“徐經略,父帥說,到秦州來還沒有和叔父聚過,回此中午尋個所在,吃杯酒如何?”

徐衛心裡雪亮,這次軍事會議,大哥接連被添堵。先是徐宣撫提出,西軍的後力分佈要勻一勻,讓他鬧心。緊接着,王稟被調到涇原去作副帥,讓他更鬧心。這是找自己發牢騷來了。

遲疑片刻,遂對王彥道:“改日,改日本帥擺酒替你慶賀。”

王彥久隨徐衛,當然清楚這裡面的門道,當下也不勉強,笑道:“那卑職就騰空肚皮等着了?大帥請便。”語畢,徑直外出。

這一頭,徐衛徐成叔侄兩個各騎了馬,不緊不慢地走着。今天天氣不錯,直到此刻日頭都還沒有出來,時不時一陣涼風颳過,甚是清爽。

“徐成,怎麼還幹統制?你在我軍中就已經作到了統制官,大哥也忒小氣了吧?”徐衛邊走邊問道。

徐成不知爲何,苦笑一聲,嘆道:“九叔啊,一言難盡,不提也罷。”

徐衛扭過頭去看了他一眼,倒也不便多說什麼。他知道,徐嚴徐成這兩兄弟向來不和,而大哥一直偏向機巧的長子,徐成的處境可想而知。也難怪他數次提出,情願在自己麾下效命,也不回涇原。

徐成見叔父不說話,低聲道:“九叔,我看父帥這幾日心緒不佳,一會兒見了他,還請叔父寬慰寬慰。”

徐衛輕笑一聲,隨口道:“是不是總關起門來罵娘?”

“差不多吧,說樹大招風,有人總想整他。”徐成無奈道。

不一陣,兩叔侄至一酒肆,原來卻離館驛不遠。此時正是飯點,館子裡酒客不少,徐衛一進去就被店主認了出來,慌得小跑上前,親自接待。二樓一個單間,門虛掩,徐成快走兩步上前推了門,請叔父入內。

裡頭,徐原已經正襟危坐,面前擺着還熱氣騰騰的一桌酒菜。徐衛進去,摘了襆頭,解了金帶,順手遞給徐成,口中笑道:“大哥何必破費,想吃酒,上家去。你弟妹的廚藝可是不差!”

徐原看他一眼,沒說什麼,指着對面的位置道:“來,坐下說。”

徐衛上前坐定,徐成忙着給他倒酒,藉機使個眼色,紫金虎看在眼裡。

“先喝一杯吧,到秦州一直沒聚,讓你到館驛你也不來。”徐原臉上沒什麼表情,語氣也冷淡得緊。

徐衛知他心緒不佳,端起酒杯道:“來,我敬哥哥一杯,慶賀榮升太尉。”

“哼哼,太尉。”徐原冷笑一聲,猛一仰脖,把酒灌了下去。徐衛拿了酒壺替他滿上,口中道:“這太尉是我輩晉升的極致,如何不該賀?”

“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尉終究是虛的,職權纔是實實在在。我這太尉又如何?人家想把你怎樣就怎樣!”徐原忿忿不平道。

徐九揣着明白裝糊塗:“哥哥,這話兄弟我就聽不明白了。”

徐原突然不耐道:“你少跟我裝!你心裡比誰都清楚!我問你,老九,爲兄待你如何?徐處仁想分我的兵,分我的權,你怎麼一句話也不說?還有老四,屁都不放一個!”

徐衛並不介意他的粗魯和無禮,端起酒杯道:“來來來,大哥,年事高了,動氣傷身,咱們不生氣,啊,喝一個,喝一個。”

徐原一把蓋住酒杯,嚴肅道:“酒有的是!話先說清楚!”

一直拿熱臉貼人家冷屁股,這不是徐衛的作風,他索性放了酒杯,點頭道:“好,說。”

徐原把酒杯挪開,點着桌面道:“你我是弟兄不是?”

“當然,一個祖父,親親的堂兄弟。”徐衛點頭道。

“這就對了,我是涇原帥,你是秦鳳帥,你我兩兄弟手裡掌握着大半的西軍!你我如果共同進退,莫說他徐處仁,就是杭州行在也要忌憚幾分!哪裡容得他頤指氣使,胡亂佈置?兄弟啊,我兩個同心同德,陝西這個地方就是你我說了就算!川陝宣撫司算條俅!”徐原還真敢說。

徐衛聽罷,搖頭道:“大哥,你這一套,戰時行得通。現在宋金議和,短期之內沒仗打了,正是整肅軍紀的時候。你如果這麼搞,就是往刀口上撞。”

徐原哪裡肯聽,哼道:“上次南方想調我去行在,管幹御營司,結果呢?你在陝西纔多久?哥哥實話跟你說,陝西與別處不同,西軍更是特殊,這地方不是誰都能鎮住的。”

徐衛心說,你上次能過關,是因爲大家都不揭穿你。你還真當自己不可或缺?只是不便明說,仍舊勸道:“縱是如此,大哥還是多多少少行點韜晦之事,不必太過張揚。”

徐原一聽急了:“你怎麼也學得跟那班文吏一樣?他們懂個甚?拿三叔說吧,還是在陝西帶過兵,跟他說無數次,打不得打不得,他非打!結果如何?還有你,你明知倉促反攻,凶多吉少,可你卻不堅持!怎麼樣,舔三叔肥腚有好處沒有?你的部隊折了不少吧?”

徐衛眉頭一皺:“大哥,你說話也得有點分寸,叫什麼舔三叔肥腚?他是宣撫使,我是秦鳳帥,受他節制,我再堅持,他非要我去,我還能抗命啊?我又沒你那麼雄厚的實力!”

徐原一指他:“你少跟我扯!你不是實力不夠,你就是膽子太小!怕條俅!這是陝西,山高皇帝遠!而且,你的部隊是你一手帶出來的,誰他孃的能鎮得住?你沒必跟徐處仁站一邊!”

徐衛白他一眼:“那我跟你站一邊?跟宣撫司,跟朝廷去對抗?”

旁邊的徐成,見父帥和叔父吵將起來,急得滿頭大汗,此時才尋個空檔勸道:“爹,九叔,有話好說……”

“滾!我跟你九叔說話,輪得到你插嘴!”徐原怒罵道。

徐衛也窩火,借題發揮道:“大哥!不是我說你,徐成比我還大幾歲,娃都多大了,你不會給他留點臉面啊?想罵就罵,他又不是穿開襠褲的孩童!”

徐原頓時發作!一拍桌子道:“徐九!我的家事,幾時輪到你管!”

徐衛兩眼一瞪,一掌拍得杯盤碗盞亂顫,大聲道:“誰叫你請我來吃酒!吃吃吃!吃條俅!自己吃吧,不陪了!”說罷,憤而起身,就要去取襆頭金帶。

徐成一把拉住,苦苦求道:“九叔,九叔,消消氣,我爹就是這脾氣,他沒旁的意思!叔父別往心裡去!別往心裡去!”

徐衛回頭看了徐大一眼,哼了一聲,倒也沒有強行要走了。

徐原也是在氣頭上,但見徐衛如此,心裡也失悔,想了想,和緩了一下語氣:“哎呀,老九,這弟兄之間,幾句言語衝突算不得甚,怎麼就要走?回來回來,哥哥讀書少,這話就糙了點,沒旁的意思。”

徐成一聽,也忙着敲邊鼓:“九叔,消消火,父帥就是急了點,沒惡意。”

徐衛胸膛一陣起伏,片刻之後,回去一屁股坐下,臉上仍是一片冰霜。徐原見了,主動拿起酒壺給他倒了幾滴,又捧杯道:“來,九弟,哥哥給你賠個不是,我是這兩天急壞了,啊,來,喝一個。”

徐衛單手端起杯,跟他碰了一下,小抿半口,並不說話。

徐原落坐下去,平復了一下情緒,才小聲道:“老九,哥哥的意思是,我們弟兄幾個吧,現在都在陝西掌兵。咱們要團結,不能被人分化了,更不能讓牽着鼻子走。只要我們團結,就等於西軍團結,不是嗎?”

徐衛聽到這裡,才坐正身子,點頭道:“大哥這話在理。”

“這就對了嘛。”徐原笑道。

徐衛一時沉默,忽然對徐成道:“你在外頭看着點,隔牆有耳。”徐成領命而去。

“但大哥你想過沒有?我們團結爲什麼?不就是爲了徐家昌盛麼?但徐氏一門想維持西軍第一將門的地位,就靠統兵多麼?顯然不成!現在陝西面對着金軍強力的威脅!我們弟兄要長久掌兵,必須讓上頭感覺到,我們有用,而且能用!如果都象大哥你這樣搞,上頭不止認爲我們沒用,而且還會認爲我們有二心,如果真到了那地步,徐家就完了!”徐衛非常認真地說道。

徐原聽後,好一陣沒言語,良久,質疑道:“不至於吧?”

“不至於?大哥,說實在的,上次行在想把你調到南方去,你憑什麼過的關?你真當上頭是因爲怕你離開之後,涇原就亂了?”徐衛冷笑道。

“難道不是?”徐原在這一點上,還是非常自負的。

“當然不是!你以爲藉口党項人在北邊搞點小動作,就能矇混過去?實話跟你說吧,當時視察各路的六哥,就懷疑此事是你借題發揮!我再三地勸,說都是自己兄弟,沒必要把這事挑明。六哥也考慮到你年事高了,這麼山險路遠地折騰不是個辦法,所以才把事情壓下來!”徐衛道。

徐原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他沒想到,自己那點手段,被兩個堂弟看得真真切切。

徐衛見狀,繼續勸道:“大哥,如今我們兄弟五人俱在陝西,六哥在宣撫司作判官,我們四個都掌着兵柄。徐家的聲勢,可謂盛極一時!這種時候,更應該低調一些!務實一些!象你那麼搞,很容易讓人抓住把柄!到時候背時的可就不止你一個人了!”

———————————————————————————————

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44章 棋子第七百四十三章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397章 地下黨第四百二十章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115章 攀親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八百三十六章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125章 契丹人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二章第814章 服不服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18章 張憲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六十一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182章 糾結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7章 遼國完蛋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107章 怪事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3章 千王之王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235章 煤老闆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214章 鐵浮屠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八十六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606章 納妾記第83章 驚變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八百四十六章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80章 新君第94章 退兵第七百四十七章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124章 細作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10章 牛逼老爹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58章 報捷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753章 太行奇兵
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44章 棋子第七百四十三章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397章 地下黨第四百二十章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115章 攀親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八百三十六章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125章 契丹人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二章第814章 服不服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18章 張憲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六十一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182章 糾結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7章 遼國完蛋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107章 怪事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3章 千王之王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235章 煤老闆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214章 鐵浮屠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八十六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606章 納妾記第83章 驚變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八百四十六章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80章 新君第94章 退兵第七百四十七章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124章 細作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10章 牛逼老爹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58章 報捷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753章 太行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