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自從劉光世走馬上任後,徐衛經常以身上不好爲由不去宣撫司處理公務,而本司的主要官員,如馬擴、張慶、劉子羽、吳拱等,好像也沒對劉宣判這個外來戶有戒心,反正大小事務只要送到本司來,都去向劉光世請示。

當然,劉光世幹了這麼多年的環慶帥,冷不丁突然提到宣撫司來,許多事務他莫說不熟悉,根本找不着北,最後還是隻能由幕僚處理。但是,劉光世到底還是清楚朝廷爲什麼要起用他,川陝行政、財政、人事這一塊他不熟悉不打緊,但軍事那一攤子他可有數。早在來興元府上任之前,他就琢磨着一件事情,本來是想等地皮踩熟以後再動作,可現在見徐衛有病,又時常不來宣撫司,便想提前行事。

這一日,是宣撫司官員例行旬休,劉光世的家眷已經安頓下來,遂帶了幾個隨從,到興元街市上隨意採買了一些禮品,讓小廝們挑着,往徐衛府上去。因爲他初來乍到,不識得路,便讓人問街上百姓。一路尋過來,便見徐府門庭軒敞,甚是氣派,連大門口坐着的五六個門子,也是衣着光鮮。

見有客來,一門人下了臺階來,頗爲客氣地問道:“官人有事?”

“你通報一聲,劉光世來拜徐太尉。”劉光世道。那門人大概是知道他,根本不去通報,直接打拱作揖,恭請劉光世進門,而且還不是走旁邊小門,是大開了中門,這是禮遇。一直把他請到正廳上坐下,奉了茶,這纔去向主人稟報。

劉宣判坐在那廳上四處打量,見廳上陳設,倒沒有想像中的奢華,只是淡樸雅素而已。心想徐衛主政川陝這麼多年,不知掙下多少家產,這房子倒氣派,就是裡頭差些。其實他哪裡知道,家中之事徐衛從不過問,都是其妻張九月作主,而張九月父母早亡,寄人籬下,過慣了樸素的日子,即使如今發達,家資鉅萬,也不喜奢華鋪張。

剛喝兩口茶,便見一個少年攙着徐衛,還拄根拐出來,一看便知是徐衛的幼子。劉光世起了身,行禮道:“冒昧造訪,叨擾之處還請太尉見諒。”

“宣判說哪裡話?你這等貴客,我請還請不到呢,請坐。”徐衛笑道。說罷,又讓兒子徐虎去拜了劉光世。

“衙內好相貌,我這麼看着,倒看到些當年初見太尉時的影子來,真是虎父無犬子!”劉光世受禮讚道。

“呵呵,看生得出好皮囊,腹中其實草莽得很。”徐衛謙遜一句,便讓兒子下去了。

劉光世滿以爲徐衛連着有四天沒去宣撫司了,怎麼着也得問問本司事務吧,可對方絕口不提,只說些場面上的閒話。最後還是劉光世自己忍不住開了口。可徐衛不等他說完,就已經道:“宣撫司的事務,有宣判代勞,我放心得很,就不必跟我說了。宣判有不詳的,只管問馬子充劉彥修他們就是。”

他如此“上道”,反叫劉光世有些不知如何啓齒,繞了半天也繞不到正題上來。徐衛哪能不知道他肯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見他言辭閃爍,支支吾吾,索性問道:“劉太尉,咱們同在西軍作了這麼多年同袍,有事你不妨直說,不必這麼見外。無論公私,但凡徐某能幫襯得上,沒有一個不字。”

聽了這話,劉光世再三道:“徐太尉這番開誠佈公,委實叫人欽佩。劉某若再支吾,倒不磊落了。罷,那我就直說了。”

“正該如此。”徐衛點頭道。

“是這樣。”劉宣判起了了個頭,又想了片刻,才繼續道“太尉也清楚,我在環慶帥任上多年,如今奉天子詔宣判川陝,這環慶軍暫時是由劉錡統率。我倒是有個想法,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特來請教徐宣撫。”你聽他這話說得,“自己拿不定主意”,這宣撫使是徐衛,輪得到你拿主意?

徐衛沒有任何異樣,只是靜待下文。

“當年陝西諸路的設置,完全是出於針對西夏,所以沿邊的鄜延、環慶、涇原、熙河四路歷來雲集西軍精銳。這是昔日形勢需要,沒什麼說的。但如今,西夏已亡,契丹人雖然東歸,但至少現在還看不出來對我們有多少敵意。而且,在太尉的帶領下,我們神武右軍也陸續收復了橫山天都山一線,控扼險要,再在邊境上集重兵,似乎顯得不那麼必要。所以……是不是有這個可能,沿邊四路,可否,裁撤一路?至少可以節省開支。”劉光世這才道出來意。

徐衛不動聲色,只是問道:“以宣判之見,裁撤哪路爲宜?”

劉光世一怔,以爲對方誤會了,連忙道:“這,當然是環慶。太尉是清楚的,諸經略司中,獨環慶兵力最弱,防區最小,即使裁撤了,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徐衛還沒有表態,又道:“那裁撤環慶經略安撫司以後,所屬部隊,該司官員,以及防區如何處理?宣判有主意麼?”

“這個劉某倒是想過了。”劉光世一捋鬍鬚道。“裁撤環慶帥司以後,所屬部隊劃歸宣撫司直接節制,本司的官員,可酌情安排,有合適的,調到宣撫司勾當也未嘗不可。至於防區卻也無妨,劃給鄜延或者涇原帥司,都可以。”

聽到這話,紫金虎對對方的意圖瞭然於胸。劉光世到宣撫司任職,環慶帥出缺,他不願自己的嫡系落入旁人之手。他麾下幾員大將,如劉錡李彥仙等,都跟自己有關係,所以也不願意扶他們上位。索性裁了環慶帥司,部隊由宣撫司直轄。

這個手段其實並不新鮮,當年徐衛的三叔徐紹任陝西宣撫使時,就曾經這樣作過。由此,也不難看出,劉光世非常清楚一點,那就是徐衛的位置早晚不保,取而代之的,必定是他。所以,他現在就開始抓兵權,作爲一個武臣,可以沒有地盤,但是不能沒有軍隊,將門出身的劉光世對此再明白不過了。

見徐衛久久無言,劉光世問道:“這只是在下一點愚見,太尉意下如何?”

徐衛不說話,端着茶杯,拿杯蓋輕輕蕩着茶末,又不急不徐地吹了幾口,這才蜻蜓點水般抿了幾下,品了品茶,放下杯子,嘴裡“嘖”一聲,又嘆一聲,道:“此事我個人沒什麼意見。”

劉光世心頭一喜,疾聲道:“既如此,那便可以宣撫司名義上奏行在,請……”

“這倒不急。”徐衛擺手道。說到此處,他直視着劉光世,後者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笑道“確實也不急,左右,咱們商量着看。”

“哈哈。”徐衛笑了起來。“商量就不必了,宣判若已有了主意,直接上奏行在即可。”

劉光世臉色一變,什麼意思?徐衛這是在說氣話?嫌我越俎代庖?正不知如何應對時,又聽徐衛道:“劉太尉,本來我是想尋個機會,找你談談。正好,今日你光臨寒舍,倒省得我奔波。”

“宣撫相公有話,但請示下。”劉光世沉聲道。

徐衛又喝一口茶,這才道:“我是,靖康二年到的陝西,算起來也二十來年了。我記得你是之前還是之後,任鄜延副帥是吧?記不太清了。左右二十年下來,我們神武右軍大大小小打了多少場仗,也記不太清了。在任陝西制置使以後,我纔沒上一線,浴血奮戰,衝鋒陷陣,換來了今天的高官顯爵,榮華富貴,也換來了一身的傷病。這一點,你我同爲武臣,想必清楚。”

“是,太尉沙場名將,天下誰人不知?”劉光世附和道,還是清楚徐衛到底什麼意思。

“我其他傷都不甚緊要,獨當年在鄜州所受箭創,最是頭疼。這麼些年就一直沒好斷根,這不,近年來屢屢發作,這一次愈發厲害了。也不知道爲什麼,連帶着這右手右腳都不太好使,也幸虧是你來了,否則,宣撫司諸般事務真不知如何處理。罷,我們都是武臣,直來直去吧。”徐衛嘆道。

“如今我身體精力都不濟事,再加上局勢也漸趨太平,雖然金遼雙方都集重兵於邊境,但女真人經歷連串內亂,如今正休養生息,韜光養晦。而契丹人雖然東歸,卻志在復國,川陝乃至大宋短期之內應該與這兩家相安無事。鑑於這些原由,我正考慮着把身上的差使放一放,一則養傷病,二則家裡也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不瞞你說,我娶妻晚,生育也晚,現在兩個女兒都快到出嫁年紀了,還待字閨中,作父親的,難免要操心。所以,宣撫司的事,你就多費心吧。”

劉光世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問道:“太尉的意思是……”

徐衛笑了起來:“我說得還不夠清楚麼?”

“這,在下,確實不太明白。”劉光世都有些結巴了。他其實領會到了徐衛言下之意,只是不敢相信罷了。

徐衛搖搖頭,笑道:“我的意思是說,我得向聖上,向朝廷告假,準我卸了差遣歇息。”

“太尉要請辭?”劉光世失聲道。

“正是此意。”徐衛點頭道。“當然,將來朝廷若還有用我的地方,我自然當仁不讓。如果天下從此太平了,我也樂得清閒。少不得,問官家討要些金銀財物,良田豪宅,以妓伶致歡心,以歌舞娛耳目。哪怕將來百年之後,也還有豐厚家資傳給子孫後代,也不枉我爲國效命幾十年吶,哈哈!”

劉光世之震驚難以形容,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應付,只頻頻點頭道:“這當然應該,當然應該!太尉功大,聖上朝廷應該禮遇優待!”

“所以嘛,川陝兩地,軍民兩政,就少不得要你劉太尉多費心思。”徐衛微笑道。

劉光世還沒有從震驚中走出來,隨口道:“這是職責所在,理當盡心。只是,太尉……你真要辭職?”

徐衛怔了一怔:“這話豈有戲說的?我本想是幫着你把所有公務都熟悉了再走,現在看情況,也等不得了。應該是最近幾天,我便要動筆。本來不打算聲張的,今日提前知會了你,也好叫你有個準備。”

“這麼快?”劉光世嘴巴張開之後就沒有合攏過。“太尉是不是再考慮?”儘管他此來最終之目的,就是取徐衛而代之,但猝然之間紫金虎來這麼一下子,他真有些懵了。

徐衛擺擺手:“我已經考慮許久,要說勸,旁人沒比你少勸。行了,我意已決。”

劉光世顯得有些失神,喃喃道:“既如此,那便,那便……”

“好,公事說完,宣判難得光臨,怎麼着中午也得留下來吃杯酒再走。”徐衛邀請道。

劉光世想出了神,直到徐衛第二次邀請拘留時,他才如夢方醒:“不不不,此來專是探望太尉,我方纔安頓了家眷,雜務很多,就不叨擾了。”說到此處,站起身來,行禮道“太尉安心靜養,宣撫司諸般事務不要操心,劉某縱然有不明不解之處,自會向同僚們請益。”

“如此,我就放心了。罷,你我都是爽快,我也不留你。來人!”徐衛喝了一聲。

府上管事的在廳外應了一聲,紫金虎吩咐道:“替我送劉太尉。”

“告辭,萬望徐太尉珍重。”劉光世看着對方道。

徐衛也拱拱手:“恕不遠送。”

一直坐着沒動,直到管事的來回話後,徐衛才起身朝後走去。是不比往日敏捷,但也絕沒有他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來的那麼嚴重。到後堂迴廊上,正碰到大女兒徐嫣,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話還真不假。徐嫣上來就要攙扶父親,徐衛卻笑道:“爲父身經百戰,這點痛算得甚?”

徐嫣卻仍舊堅持扶了他,一邊道:“往常便是逢旬休日,父親也不忘去宣撫司,這連日都在家中,想是傷情不輕。娘這幾日也是憂心忡忡,飯也吃不下。”

徐衛聽了這話,本想解釋,但話到嘴邊沒出口,想了想,對女兒道:“我去你母親處,你去請你姨娘來,你也一併。”

“娘這幾日心緒不好,便讓姨娘代替去莊上盤算收成了,也不知回了沒有。女兒去看看,那父親可走經心些,不要強撐。”徐嫣一再囑咐道。

徐衛愛憐道:“你爹還沒到那地步,別擔心,去吧。”

徐嫣這才後退一步,行個禮,自去請祝姨娘了。徐衛看着她背影,突然覺得,女兒都長這麼大了?

到了張九月處,遠遠就聞到一股藥味,走得近些才發現,妻子正在屋檐底下放了一個小爐,且在上頭煎藥呢。徐衛過去道:“怎麼把藥弄到內堂煎?”

張九月蓋了獸子,從旁邊丫環手裡取了帕子淨了手,擦了頭上的汗,回答道:“我怕他們煎不好。”

你說這煎藥又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何來煎不好一說?不過就是太過關心丈夫,誰都不信的緣故。徐衛也不多說,只道:“我有件要緊的事,須得跟你商量。”

張九月一聽,便伸手去攙他,徐衛哭笑不得,索性讓她攙了,進到裡屋。因天氣熱,張九月那貼身的大丫頭便跟着進來,拿了扇在旁邊替主人主母扇風。徐衛只是看了一眼,張九月回身道:“你去吧,我和官人說些話。”說話間,不忘把扇子從她手裡接過來。

一邊替丈夫扇着風,一邊問道:“官人要說甚事?”

“等季蘭來了再說吧。”徐衛道。張九月聞言,便不再多問。其實,除了這徐府,換成其他任何一家人也不可能有這種事。家中事跟正室元配商量即可,有妾什麼關係?可在徐衛家,這幾乎成了常態。張九月也不介意,只認爲是祝季蘭出身書香門第,粗通文墨的關係。

不一陣,聽得外頭腳步響,正是徐嫣請了姨娘祝季蘭來。一進門,祝姨娘就先行禮,隨後道:“哎呦,好熱的天!相公今日好些麼?”

“無妨。”徐衛笑道,“辛苦你了,喝口茶吧。”說着,把自己的茶遞給她。

祝季蘭正渴,端着就喝,徐嫣站在她旁邊,替她打着扇子。祝季蘭感覺有風來,忙放下杯,側身道:“姑娘別光顧着給我扇,夫人也熱着呢。姐姐,今日我去莊上,盤點了……”

話沒說完,徐衛就舉起手示意道:“這事你們稍後再合計,眼下有一樁要緊的事,跟你們商……女兒,坐下,別站着。”

“是。”徐嫣應一聲,在母親身旁坐了下來。徐衛就是看到女兒年紀大了,也懂事了,所以家中大事理應讓她知情。

“我撿緊要的說啊。”徐衛理着思路。“如今朝中變了風向,有人開始打擊我們徐家,六哥徐良被迫去職,下一個,就是我了。外頭的事,你們未必懂,我也就不多說了。只一件,我很快就會去職,興元肯定是不能呆了,陝西恐怕人家也不會讓我呆,我想過了,只能往四川走。你們提前有個準備。”

第552章 東京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54章 兩軍對陣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487章 權臣第707章 兀朮第八百七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46章 升官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八百三十八章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222章 捅月亮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768章 絕路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22章 驚動皇帝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41章 抱大腿第100章 難怪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八百五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464章 突火槍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488章 復出?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七百四十三章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51章 風將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49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四十七章第740章 三年後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八百四十章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71章 整編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八百五十八章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八百六十七章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552章 東京第22章 驚動皇帝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814章 服不服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八百三十一章第182章 糾結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96章 教誨第八百五十四章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八百四十一章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287章 刻不容緩
第552章 東京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54章 兩軍對陣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487章 權臣第707章 兀朮第八百七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46章 升官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八百三十八章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222章 捅月亮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768章 絕路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22章 驚動皇帝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41章 抱大腿第100章 難怪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八百五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464章 突火槍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488章 復出?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七百四十三章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51章 風將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49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四十七章第740章 三年後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八百四十章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71章 整編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八百五十八章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八百六十七章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552章 東京第22章 驚動皇帝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814章 服不服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八百三十一章第182章 糾結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96章 教誨第八百五十四章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八百四十一章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287章 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