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遼軍東來

徐衛聽罷,真比受封郡王還高興,幾個大步竄出案桌之後,眉飛色舞地喜道:“西涼府乃河西重鎮,我向來以爲要取西涼必少不了連日惡戰。不料,你父竟然如此神速!得西涼,西軍有馬了!”

姚*見他誇讚,心裡也歡喜,使勁點頭道:“父帥遣卑職來見樞密相公,一則報捷,二則請示,接下來該如何作?”,徐衛握着手,仰着頭想了想:“首要,就是安定,要妥善處理降兵降將;其次,是招撫四周諸夷,嚴禁軍士搶掠屠殺,違此令者,必處極刑!你父若縱容,我就拿他是問:再次,就是馬,你父應該知道怎麼作。”

姚煩初見徐衛笑容滿面,本已放鬆,現在見他嚴肅得緊,心頭又一跳,慌忙道:“卑職回去,一定將樞密相公鈞旨傳達父帥。”,張慶見他一口一個“樞密相公”,提醒道:“天子已冊封天水郡王,不可再稱樞密。”

姚煩一愣,俯首抱拳道:“卑職實不知。”

徐衛擺擺手,絲毫不介意,又緩和語氣道:“你回去轉告你父和軍中將士,此番奪取西涼,立得大功,宣撫處置司定會在正式戰報送上來後,按例嘉獎。”

“多謝大王。”姚煩再拜。

“好了,另外還有一樁事。”,徐衛正色道。“倘若契丹軍拿下了甘州,到了西涼府地界,叫你父好生接待,既不可莽撞,也不可失了威儀,明白嗎?”,姚煩當然不明白,但原話轉達他總會,遂拼命點頭道:“卑職記下了。

“甚好,你去罷”讓你父叔用心辦事。”,徐衛吩咐道,姚煩再拜而出,跨出宣撫處置司大門時,口中還在喃喃念道“安定、招撫、找馬、接待、郡王……”,姚平仲奪取西涼府以後,便按照徐衛的指示”妥善安置降兵降將,又派出將佐,四出招撫西涼諸夷。居住在西涼府一帶的居民,大多都是從前的涼州吐蕃,但也部分其他民族。西涼府失陷以後,還有不少部族拉着隊伍要來增援,但都被熙河軍擊敗。這些人見西軍來勢洶洶,且一舉拿下了西涼府城”所以招撫使者一到,大多表示順從效忠大宋。少數人負隅頑抗的,小太尉也派彝生者龍的人去勸說,實在不行,就一舉滅之。

但徐衛“不許搶掠屠殺”,這一條,大體上熙河軍是執行的,但要完全杜絕,那是不可能的。西軍當年兩樣東西最出名”一是善戰,二是野蠻。昔日爲平方臘,朝廷把這羣西部的驕兵悍將調到南方,雖然最終滅了方臘,可把百姓也禍害得不輕。其軍紀之壞”可見一斑。徐衛執掌西軍兵權以後,雖然作了許多努力,但要從根本上消除這種傳統”實非易事。

熙河軍一進城,就大肆搶掠,姚平仲知情,卻沒有制止。直到他兒子姚煩回來,轉告了徐衛再次重申的命令,他才下令軍官們約束士卒,不要濫殺。

至於找馬這件事情”他跟徐衛一樣積極。涼州本就是產馬地,小太尉拿下西涼府後”士卒到處搶馬,三日之間”得馬四千匹。這也是導致一些夷人反抗的原因,後來徐衛的嚴令到了,姚平仲纔不太情願地發下命令,凡不是從戰場上繳獲而來的馬匹,搶誰的,就照數還給誰。

這一日,小太尉正在西涼城中的官衙裡,處理一些善後事宜。其實也就是下面的人報上來,他簽押而已。比如招撫了多少帳的番民,頭有哪些部族歸降之類。

“大哥!”,姚必隆踏入堂中,喊聲如雷。姚平仲小時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從父姚古將他撫養長大,而姚必隆則是姚古親生,但平仲與他自小一起長大,所以和骨肉一般,沒有區別。

“作甚?”,小太尉把筆一扔,問道。

“怎地讓弟兄們把馬還了?幾千匹馬,這可不是小數目!”,姚必隆邊說着,邊解下了佩刀。

“沒辦法,這是徐樞密,不對,現在得稱徐郡王。這是徐郡王的命令,嚴禁搶掠屠殺,違者處死,如果長官縱容,也嚴加查辦,包括我在內。”姚平仲沉聲道。

姚必隆聽了,咂巴兩下嘴,也沒什麼好說的。且不說紫金虎在西軍中威望之高,也不說他對熙河軍有再造之恩。只一條,他現在總節西軍,對西軍上到大帥,下到士卒,都有處置之權,誰敢造次?而且,他自己手裡也握着雄兵,還掌管着錢糧,有誰活得不耐煩了,敢去捋他虎鬚?

“西軍都缺馬,如今還了,是要怎地?拿錢買?拿茶換?”姚必隆扯着鬍鬚問道。

“你也就這點出息,如今得了西涼,這方圓幾百裡水草豐盛,是絕佳的牧場,買是要買的,但我們有了這塊寶地,不會自己放養戰馬?”,姚平仲白了兄弟一眼。

姚必隆想想,大喜道:“哥季,此番你穩當了!”,“怎麼說?”,姚平仲不明就裡。

“取西涼,使西軍有了產馬地,這是百十年來朝廷夢寐以求的,這豈非大功一件?徐郡王如今都稱王了,大哥怎麼地也得封個太尉吧?這一下,哥哥就是名副其實的太尉了!”姚必隆滿臉堆笑道。

姚平仲好像也忍不住想露出笑容,但還是道:“儘想美事,太尉豈是那麼容易作的?從前非三衙長官,不授太尉。後來宋金開仗,外頭帶兵的也能獲晉太尉。但我方纔作到節使,要節度使作久了,才能加檢校官,檢校官還得把檢校少保、檢校少傅、檢校少師依次作完,才能拜太尉,早着呢。”

姚必隆卻不以爲然道:“徐郡王極待見哥哥,此番立了大功,再加上前時取仁多泉城濟桑城的功勞,必然超擢。”

姚平仲笑而不語,雖然說他知道太尉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以他的功勞,和跟徐郡王的關係,肯定是要升檢校官的。只要作到“檢校少師”,就等着拜太尉吧。到時,叫了幾十年的“小太尉”,就成真太尉了。

這兩兄弟正說着,一將氣急敗壞地搶進堂來。姚平仲一見,喝道:“何事驚慌!”

“大帥!不知從哪裡冒出一夥強人”在西面搶馬!被我巡弋官兵撞見,對方人多勢衆,弟兄們未敢輕動吶!”,那軍官喘息道。

姚平仲頓時大怒!擊案而起道:“作死!敢在本帥眼皮子底下搶馬!”,“此時,想必這夥強人已經跑了!”,那軍官大聲道。

“跑?跑得了?姚必隆!”,小太尉大喝道。

“卑職在!”姚必隆麻利地佩上了刀。

“你引兩千騎,火速去給我追!他們帶着馬羣,也跑不了多快!一旦追上,休問原由,給我殺個乾乾淨淨!否則”這些撮鳥不知道西軍的厲害!”,小太尉厲聲道。

姚必隆不多話,捉着刀就蹭蹭奔出了堂去。奔到城外軍營,點上兩千騎兵,在軍官引領下,火速往西追趕。熙河軍打了勝仗,士氣正旺,一聽說有人搶馬,真比被戲了婆姨”打了孩子還冒火。兩千驍騎,風馳電掣般往西追去。

追出五六十里,不見蹤影,問吐蕃牧民,都說往西跑了”走得不久。姚必隆一聽,又引軍疾追!一直追出百多裡,終於被他們追上!

只見前方”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大羣奔騰的駿馬!看得人眼讒!再定睛一看,那馬羣兩旁後頭,都有騎士的蹤影。因爲距離比較遠,也看不真切穿戴模樣,再者姚必隆也不關心這個,縱馬狂奔,距離稍後,他就取下了鞍上的弓箭。他的騎兵也跟他一般”騎士們各執弓箭在手,扣弦待發!

而前頭的人顯然發現了後面的追兵”他們紛紛調轉馬頭,朝後方集結。不一陣,已經布起隊形,很明顯是巾練有素的騎兵,而非馬賊。

姚必隆看在眼裡,也覺得奇怪,莫非是夏軍?不管他的,是夏軍更好!

眼看着雙方就要火併,正當此時,姚必隆身旁一騎突然放聲喊道:“統制官人,莫非是契丹人?”,姚必隆沒聽清楚,那人又連聲喊道:“怕是契丹人!契丹人!”,姚必隆終於聽明白,心頭一震,不假思索地舉起手中長槍,示意部隊減速轉包而對方也正待衝擊,見追兵轉向,遂也按兵不動。

待部隊停下來後,姚必隆轉頭問向那名軍使:“你說這是契丹人?”

“確有可能!方纔牧民也堅稱,從來沒有見過這些人,而且他們是從西邊來的。”那名軍使回答道。

姚必隆沉默不言,如果是夏軍,或者馬賊之類,殺個乾淨也不是個事。倘若是契丹人,那就不一樣了。徐郡王一直致力於聯金圖夏攻金,而且聽說契丹人已經打下了沙、瓜、肅三州,正圍攻甘州,距離西涼府只數百里。倘若跟契丹軍打起來,恐怕不太好。一念至此,覺得還是先問明白再動手。

“去個人,問問什麼來路!”,姚降性駐馬喝道。

那提醒他的馬軍軍使應了一聲,縱馬向前。剩下兩千騎,仍舊排成攻擊陣形,隨時準備衝鋒!

對方見派了人來,也同樣地派出一騎迎上。

兩人相隔不到十步停下,那軍使仔細一看,覺得對方好像就是党項人。你看看,穿的袍子,還有鋥亮的腦袋瓜,還有耳朵邊的髮辮。看到這裡,他喊道:“你等打何處來?怎敢搶我戰馬?”,對方回了一句,可這軍使聽得雲山霧罩,跟天書一般!眉頭一皺,又喊道:,“你說甚?”

對方又說一句,還是聽不懂,那軍使心想,難道說的是胡語?熙河路因爲地處邊界,軍中官兵們有的人多少懂一點吐蕃語和党項語,面這軍使本就是吐蕃人,所以他肯定對方說的不是吐蕃語,好像也不是党項語,莫非真讓自己猜中了?

但他卻不懂契丹語言,正作難時,對方又派出幾個人來,輪番發問。那軍使跟聽鳥語一樣,完全不解,直到一個漢子用帶着其他地方口音的漢語問道:“你們是誰的軍隊?”

他的口音雖然跟陝西有區別,但還聽得懂,這軍使馬上回答道:“我們是大宋川陝安撫處置司下,熙河經略安撫司的部隊!你等是何人?安敢搶奔馬匹!”

讓他納悶的是,對方帶有他鄉口音的漢語他聽得懂,而他帶着吐蕃口音的漢語,對方卻聽不明白。費了牛勁解釋半天,對方終於道:“熙河?你們是西軍?”

“少他孃的說廢話”你們是哪來的?”軍使有些不耐。

“我們是天志皇帝的兵馬。”對方洪聲回答道。

“我只曉得我朝趙官家是皇帝,北面女真人有個皇帝,党項人也有個皇帝,哪冒出來個甚麼天志皇帝?”軍使大聲道。

對方見他如此言語,有些光火,怒道:“我們是大遼軍騎!”

“大遼?你們真是契丹軍?”軍使變色道。

“當然!且問你,如何引軍來追?”那說漢語的騎士問道。

“我先問你如何敢搶奪馬匹?這西涼府,已是我大宋疆土”休說牛馬,便是一草一木,也是大宋所有!”軍使估計也沒讀過書,但這句話說得還算得體。

對方不回答,用聽不懂的鳥語跟他的同伴嘀咕着什麼,一陣之後,纔對軍使道:“稍等。”語畢,與同伴打馬回去。

軍使一見”也調轉馬頭奔回陣前。姚必隆劈頭問道:“到底是什麼人?”

“真是契丹人!”軍使回答道。姚必隆垂下器械,皺眉道:“既是契丹人,倒不好跟他開打。這樣吧,把馬還來,咱旁的就不說了!”

“卑職看他們只有數百騎,十拿九穩!”軍使提醒道。姚必隆點點頭,沒有說話,他朝軍使身後盯了一眼,呶嘴道:“又來了,去吧。”

軍使又奔回原位,這次對方只有了會說漢語的那一個,見面就先打個拱手,倒知些禮節,朗聲道:“我們長官說了,此番東征”本就是爲了跟南朝聯手對付女真,豈能自相操戈?不如我兩軍各走各的。”

“這沒問題”你們要走,我軍絕不阻攔!但有一條”馬需留下!”軍使大聲強調道,爲了讓對方聽明白,他還得有意說得緩慢一些。

“這個…“我軍一路東來,頗有些損耗,徵些馬匹以供軍用,你們回去稟報長官就是。”對方回覆道。

“那不成!我們統制官人也沒權力把馬送予你!”軍使否決道。

“那誰有權力你就報告誰。”對方好像也沒什麼耐性了。

“。蘿!告訴你,這事須得興元府的徐樞密說了纔算!你要有空,跟我走一趟興元!”軍使也有些火了。

“興元在何處?有多少路程?”對方還真問起來。

“興元卻也不遠,十幾二十天的路程。”軍使冷笑道。

對方怒了,一挺手中鐵槍:“你在消遣我?”

軍使冒火三丈,飛快地扯起長弓,搭箭上弦:“消遣你又怎地?馬留下,人走!否則,你自己看看我身後!”

那人往他身後看一眼,足足兩千精騎,列成陣勢,隨時可以進攻。而他們,只有兩百多騎,實力相差過於懸殊。而且,跟宋軍衝突的話,回去也不好交待,這一趟本來也是撈過界了。

想到這裡,也不理軍使,掉頭就走,軍使一見,以爲要開打了,遂奔回陣前。姚必隆聽了話,破口罵道:“孃的!只盼你們來聯手攻金,如今倒先作起強人來了!弟兄們,準備迎敵!殺他個乾淨,徐郡王也不會降罪!”

“是!”騎士們高聲發喊。

結果,這時候怪事發生了。對方數百騎散了陣,都朝西奔走,而且並沒有再驅趕馬羣。不一陣,便消失是無影無蹤。姚必隆冷哼一聲:“算他們精靈!”當即,遂下令將馬羣趕回去,一清點,竟有八百多匹馬。

回到西涼城,將事情詳細報告了平仲,小太尉聽了,判斷說,既然遼軍都出現在西涼府附近了,那就說明契丹人已經拿下了甘州!很快就會到西涼來!

雖說兩國聯手,但觀今日契丹人之作派,還是得防着爲與基於這種想法,他下令部隊加強警戒,尤其是要多派哨騎四出偵察,密切關注契丹人的動向。姚平仲所料不差,此時,遼軍確實已經攻取了甘州。今日前來搶奪馬匹的遼軍,則是受遣招撫諸部的一支部隊,他們本來距離西涼還有些距離,卻因爲想搶奪物資,而深入了西涼府境內。

遼軍拿下甘、肅、瓜、沙四州,宋軍奪取西涼府,標誌着西夏失去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党項人現在據有的國土,僅僅是一片片大沙漠,以及國都興慶府附近的土地城市,已然陷於三面合圍之中!

如果沒有外援強有力的干預,那麼僅憑党項人自己的力量,恐怕沒法抵擋宋遼兩軍的攻勢。西面河西走廊完全丟失,南面橫山之險不復存在,東面又有蕭合達叛亂,可謂內憂外患,其亡國之期,可能已經不遠了!!!

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323章 血債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59章 裝備第89章 勸降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八百五十六章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155章 設伏第八百五十一章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401章 出事了第792章 攤牌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八百五十九章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3章 千王之王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八百一十九章第389章 劉子羽第91章 援兵第八百五十七章第八百三十六章第663章 起兵勤王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814章 服不服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135章 苦果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125章 契丹人第66章 長輩第323章 血債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131章 人氣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10章 牛逼老爹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325章 一頭驢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八百七十六章第137章 轉機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1章 徐家老九
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323章 血債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59章 裝備第89章 勸降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八百五十六章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155章 設伏第八百五十一章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401章 出事了第792章 攤牌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八百五十九章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3章 千王之王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八百一十九章第389章 劉子羽第91章 援兵第八百五十七章第八百三十六章第663章 起兵勤王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814章 服不服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135章 苦果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125章 契丹人第66章 長輩第323章 血債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131章 人氣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10章 牛逼老爹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325章 一頭驢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八百七十六章第137章 轉機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1章 徐家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