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鬧劇收場

徐良親筆寫下的檄文現在就擺在趙桓的案桌上,之所以稱它爲……檄是因爲這篇文章雖說是對於折可求出城傳詔的答覆,但它卻將矛頭對準了以黃潛善爲首的大臣。指責這些逆臣脅迫太上皇發動政變。罪不可恕。趙桓當然明白徐良和折彥質的用意。他們不將矛頭對準自己,一是不想讓趙氏顏面掃地,進而引起人心混亂:二是也爲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拉攏人心。

,“徐紹這個兒子,還真是頗有其父風範。”。趙桓面無表情地說道。

黃潛善跪在他案桌前三步遠的地方,雙手撐在地上,額頭挨着地面,已經保持這個姿勢很久。趙桓語畢,擡起眼皮看他一眼,無力道:,“起來吧,別跪着了。”,,“臣本着一腔忠義,與朝中有志一同之人,擁立陛下復位。

今內外洶洶,皆指臣爲奸逆,萬望陛下救臣”。黃潛善哀聲道。折彥質拒絕了引誘,態度鮮明地支持,“太子。。,這等於宣告黃潛善等人的末日到了。

城中的兵力是絕對打不過勤王之師的。所以動武不行;他們擁立太上皇復辟,既得不到趙湛的承認,也沒有大部分朝臣的認同,更無法取得外頭軍隊統帥的支持,所以講理也說不過去。文的武的都不成,那還有什麼辦法?

黃潛善預感到,他完蛋了。

應該說,他出來挑頭迎太上皇復辟,私心肯定是有的。雖然受朱勝非舉薦。回朝任參知政事,但他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只顧埋頭辦事,不敢多說一句。這種日子,他實在是深惡痛絕。至於公義。倒也不是沒有。他本人政治立場並不堅定,早期傾向主戰。但那不是爲了恢復故土,還都東京。而是爲了保持現狀。女真人一再進攻,滅宋之心不死,他怎麼能不主戰?

但是現在。力量此消彼長。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大金國沒有能力滅亡大宋了。所以,他認爲,戰爭應該結束了。守着南方富庶之地,兼才川陝從旁牽制,這樣也挺好。而趙謀這個皇帝有着年輕人的通病。一腔熱血隨時都在沸騰,早想着要作中興之君,要恢復江山,要洗雪國恥,這跟他的主張大相徑庭。而處在原來的位置”他是絕對不敢說出。的。

趁趙椹到葛嶺迎道君遺體發動政變這個主意,其尖最先就是由他提出來的。趙桓一夥人當時還琢磨奪來道君喪禮的主特權,借趙謀近期犯的一連串錯誤,來發動復辟之事。

可惜,前後二十來天”這場戲好像就要落幕了。黃潛善怎麼也想不到,那些平時指責官家最起勁的官員,竟然也是這回反對太上皇復辟最堅定的人。直到現在。他才相信。原來人心不止思定,更渴望雪恥,渴望榮耀。

首相當了沒半叮,月,轉瞬就要成過眼煙雲。功名利祿在此時已經不打緊了,他現在擔心的是,性命。徐良”這個中書政事堂裡的同僚很擡舉他,直接將他,“認定,。爲此次事變的主謀”這個說得簡單點”就是謀逆。儘管本朝有,“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的祖訓,可從來都要排除一條,那就是謀逆。

一旦勤王之師進城。他很有可能是頭一個出來替趙桓背黑鍋的,難逃一死。

,“事到如今,還能有什麼辦法?,。趙桓嘆道。”,太子不鬆口,大臣不承認,徐良折彥質又引着兵馬相逼,真到了……”。絕境兩個字。他沒有說出來。

黃潛善以頭磕地,哀聲道:,“陛下救臣一救!”,話音方落,王宗譴匆匆闖進堂來,氣急敗壞地說道:,“陛下。城外傳來消息。限今日之內開城,否則明天上午就起兵來攻。臣親自上城頭,只見城外兵將已在置辦器械!”。

趙桓臉色鐵青,黃潛善幾乎癱軟!怎麼辦?難道真就這麼完了?片刻之後。羅汝楫王次翁等大臣也匆匆趕來”一踏進堂裡就察覺到了氛圍不對。”,君臣”。相對,默然無語。禍事還不止於此,很快,就又有內侍來報。言數十名大臣,以及已經致仕退休的許翰、徐處仁、王庶等人聚集在皇宮宣德門之前請龘願。要求迎趙堪復位。

,“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趙桓嘶聲問道。

還能怎樣?現在有第二條路可走麼?衆臣雖知沒有餘地了,可誰也不敢把話挑明。趙桓見狀,長嘆一聲,無奈道:,“去永安宮。請太子堪。。。

話剛說完,黃潛善和王次翁異口同聲:,“臣馬上去!。。說罷,兩人對視一眼,黃潛善拔腿就走,王次翁也不甘落後,讓人齒冷的是”片刻之間。跟出去的大臣竟有六名之多!到最後,堂裡只剩下王宗譴和羅汝楫兩人陪着趙桓。

而趙桓此時已怒不起來,也不管還呆立在堂中的兩名大臣,自顧磨起了墨,稍後從筆架上取了筆,沾上墨汁,似乎要寫什麼。可最終,他還是將筆放下,低聲道:,“羅汝楫,草詔。,。

卻說這一頭,黃潛善幾乎是用跑的往永安宮攆,王次翁跟在後頭亦步亦趨。再後多名大臣爭相追趕。不一陣,至水安宮。黃潛善顧不得喘息,大喝一聲:,“奉太上皇詔,請官家復位!”。

他這麼一吼,把守的內侍也不敢攔他”徑入宮中而去。問了人。得知趙堪今早用過膳後,就在庭院裡看書,慌忙趕了過去。永安宮中庭的屋檐下,搭了把椅子,擺了張矮几,趙謀正坐在那裡,捧着本書看得極專心。

他身後立着一名內侍,且監視着呢。

黃潛善略整衣冠,看了旁邊和他作着同樣事情的王次翁一眼,後者低下頭去,不敢與之對視。

,“臣黃潛善,奉太上皇詔命,前此迎官家。。。

趙謀聽到這聲音,放下書本,轉頭看了一眼。也不知他是不是沒有留意黃潛善稱呼的變化,好似興致不高,又回過去看書隨口問道:,“何事?,。

黃潛善不及回答,後頭跟來大臣都到了。擠在門檻外跪了一地。趙謀這才發覺事情有些不對頭。釋卷起身問道:,“你等此來所爲何事?”,,“奉詔,請官家復位!”黃潛善道。

趙謀沉默了片刻面上神情如常,完全看不出欣喜或是憤恨”只道:“,太上不欲稱制?。。

一句話問得衆臣啞口無言,又不好實話實說,便端端正正地跪着,大氣也不敢喘。趙堪見此情形,心裡也猜到幾分,甩甩衣袖朗聲道:,“走罷。。。語畢,昂然而去。黃潛善等慌忙爬將起來,跟在後頭。

至博雅樓,方知趙桓等已去了資政殿”遂又轉去。宋代之資政殿,好比明之,“奉天殿”,““皇極殿,。,清之,“太和殿”,乃國家舉行重大典禮之場所。

趙湛到達殿中時,殿裡除了內侍以外”只有三個人。趙桓坐在殿上御座之旁,王宗鍵和羅汝楫兩個則是跪在殿下。

趙堪並不看這兩個當日帶兵圍山的臣子。只衝趙桓一禮也不說話。趙桓指了指旁邊的御座”生硬道:“這個位置,終究還是要你來坐的。”,趙謀仍舊不發一語趙桓見狀,吩咐道:,“宣詔。”。

跪在地上的羅汝楫此時起身,內侍捧了詔書到他面前,接過,聲音有些顫抖,念短短一段詔命,竟結巴了多次。所言不過就是趙桓決定再次退位,禪予趙謀。

宣詔畢趙桓又道:,“黃潛善,取黃袍給天子着上。,。

當內侍捧了天子冠冕服飾黃潛善欲親手給趙椹穿上時,皇帝卻一伸手擋住,正眼也不瞧他,黃潛善驚恐萬狀!

趙桓一見,也不便多說什麼,道:“請皇帝登大位。”。

趙湛穩步上得前去,拾階至御座旁,緩緩落座,殿下衆臣都呼萬歲!簡單的儀式完成後,趙桓似乎也不想多呆,道:,“我自還德壽宮,大臣們此刻都在宣德門外,皇帝可自召之。。。語畢。便讓內侍攙他下殿,往德壽宮而去。

趙謀仍不開腔,只起身表示相送。趙桓經過黃潛善身邊時,後者微微擡頭,滿是乞求的眼神,可趙桓卻昂着頭平視前方,看也沒看他一眼。

趙桓一走,殿下這些大臣就像是被抽了筋一樣,個個俯首貼地。不敢仰視。趙謀也沒有什麼話好跟他們講,只吩咐道:,“傳詔,宣衆大臣晉見。”。

皇宮正門宣德門外,也和資政殿上情況類似,跪了滿滿一地的大臣。上到已經致仕的元老級人物,如原西府長官許翰、原首相徐處仁、原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王庶。下到諸寺監乃至行在所的官員,都保持同們姿勢。雙膝跪地,上身挺直,面容肅穆,一絲不芶。

他們已經得知勤王大軍兵臨城下的消息。此時,便是藉此形式向宮中施壓。要求趙謀復位。

這種場面,從前可從來沒有過。百姓們被士兵隔在外圍,裡三層外三層。將皇宮正門圍了個水泄不通,人言洶洶,都猜測着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一陣,內侍出宣德門,朗聲道:“奉聖上詔命,宣衆大臣資政殿晉見!”,百官一聽,紛紛起身,靠前的搭把手,扶起了許翰徐處仁等老臣,七嘴八舌道:“此去,無論如何要說動太上皇,不能再鬧下去了!”。他們還不知道,剛纔趙湛已經復位。

幾十名大臣蜂擁而往資政殿,路上議論個不停,人人情緒激動。個個熱血沸騰。可等他們到了資政殿,往上一瞧。集體傻眼!聖上怎地,怎地在此處?再一看,黃潛善、王宗譴、羅汝楫、王次翁等“逆臣。。全都俯拜殿下。

衆臣總算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大禮還沒施,先自歡呼起來!

徐處仁一欣袍擺,跪將下去,高呼道:,“吾皇萬歲、百歲、萬歲!。。

衆臣方纔醒悟,萬歲之聲響徹大殿!趙謀這才轉入後面,更換了皇帝冠服。再受羣臣朝賀,宣告正式復位。在君臣同歡之際,黃潛善等大臣一直保持伏拜的姿勢,不敢輕動。

趙湛得以復位,自然歡喜。但卻更關切一件事情,在羣臣賀畢之後他急切地問道:,“可有徐良消息?,。

,“稟陛下,徐參政折宣撫同率勤王之師。正在城外!”

趙堪大喜!一下子從御座上彈起來,疾聲道:“快,宣兩位賢卿入宮!”此時他才知道,太上皇之所以還位。卻是因爲徐良折彥質到了!

內侍得了皇帝詔命,出宮之後,飛馬往城外。那城門一開,幾名內侍駭了一跳!只見城外人山人海,全副武裝的將士們正在置辦器械,準備攻城!還沒到軍營幾人就被攔下,那些粗鄙軍漢可不管你內侍外侍,扯了就去見折宣撫。

當時,折彥質正和將佐們研究杭州城防,聽聞有內侍來傳詔”估計是太上皇派來的。卻不知是否答應咱們的要求。

幾名內侍被帶至牙帳,他們不認得折彥質卻一眼發現了徐良。都撲過去,歡喜道:“徐參政。官家宣召入宮!”

徐良見他們這副模樣,心頭一動。問道:“城中情勢如何?”

“便在先前太上皇已經禪位,羣臣入宮朝賀畢,聖上聽聞參政與折宣撫在城外便遣小人等來宣召!”一名口齒伶俐的內傳快聲道。

一語既出,滿帳歡騰!徐良按捺不住激動,連聲問道:“當真?果然?”

“千真萬確!小人怎敢拿此事玩笑?”內侍喜氣洋洋道。徐良長舒一口氣,拍着胸口,扭頭對摺彥質道:“兵不血刃,大事已成。”

折仲古笑道:“我原以爲少不了要動刀兵,不想竟如了參政的願滴血未流。”

當下,二人更換冠服折彥質又特意帶上了他兩千名親軍,皆高大少年鎧甲鮮明,步伍整肅,令人望而生畏。然後,帶着這支兵馬。雄糾糾口氣昂昂往城裡而去。那杭州城裡的百姓,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見有軍隊進城,都躲在家裡不敢出來。至多門窗開條縫,偷偷打量。

至皇宮前,折彥質命兩千精兵列於宮前。便和徐良同入禁中。

剛進宣德門,就撞見皇帝最信任的宦官沈擇。

“哎呀,徐參政,折宣撫,官家在資政殿久等不到,特遣小人來迎,官家和大臣們都等着兩位哩。”沈擇殷勤非常。當天在葛嶺上,徐良要他通報時。他可沒這麼熱心。不過,徐良知道他深得皇帝寵信,因此客氣道:“勞煩領路。”

折彥質哪會把宦官放在眼裡,應也不應一聲,只顧跟着走。路上,因爲徐六詢問,沈擇便把太上皇下詔退位,黃潛善等到永安宮迎官家復位。羣臣請龘願,入內朝賀等事情籠統地說了一遍。而後添上一句:“此番,兩位相公居功至偉啊!”

“理所應當,不過人臣本分而已。”徐良道。折彥質只笑笑”心裡還在想,你堂堂參知政事,今番又立大功。跟個內侍廢井麼話,不嫌有**份?

至資政殿前,兩人整理衣冠,沈擇自入內通報。不多時,回說。天子宣召!

當徐良和折彥質踏進宮殿時,迎來了無數讚許感激的目光!若不是在殿上,大臣們只怕已經擁了上來!在文武百官的注目之下,兩人至殿下,推金山,倒玉柱,高呼萬歲!

趙堪見到了二人,心中感慨良多,忙道:“兩位賢卿平身。”等他們起來後,又道“朕已聽說大事之所以能定,皆賴二卿引軍勤王之力,真社稷功臣!”徐良謙遜道:“此陛下得道多助,臣何敢言功?”

折彥質也道:“此臣本分而已。”

趙湛頻頻點頭。謂衆臣道:“常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經此一變,朕方知忠奸吶!”

衆臣無不感慨,但此話聽在一些人耳朵裡,卻不啻晴天霹靂!這夥人,就是還跪在旁邊的黃潛善等。

趙鼎本來一直閉門謝客,大臣們來請龘願。也考慮到了特殊的身份,沒找他搭夥。但此刻,他已經被宣入宮來,聽皇帝這句話後,出班奏道:“啓奏狸下,國家自有法度在,奸餒之臣脅迫太上皇,發動政變,罪大惡極!臣請依法嚴辦,以儆效尤!”

趙堪點點頭:“此事朕自有分寸。衆卿且先退去,各司本職,朕今既已復位,斷不可荒廢了朝政。行在解除戒龘嚴,開通諸門。聽百姓自便。徐良、折彥質、趙鼎留下。另外,大理寺卿何卿也留下。”

衆臣聽在耳裡,都暗道,官家留大理寺卿何鑄,恐怕就要啓動司法了。黃潛善等已經被安性“脅迫太上皇,政變復辟”,罪無可赦,等着他們的,將是大理寺的審判!黃潛善沒說的,他以參知政事的身份參與主謀,罪大惡極,恐怕難逃一死。羅汝楫早就犯了法度,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他早就成囚徒了,這回估計也輕不了!至於王宗漣王次翁,都爲虎作帳之徒,絕不可輕易放過!黃潛善強撐着站起身來,可能是跪得太久,剛起來有些不適應。只感覺腦袋裡嗡一聲,眼前一黑。撲頭就栽倒下去,!

第793章 角力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76章 死戰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四百一十一章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68章 美女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33章 回馬槍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397章 地下黨第591章 全境收復你奸我不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50章 率部歸來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656章 杭州劇變宋遼威武第77章 韓世忠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44章 棋子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98章 面君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499章 政變(中)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329章 收麥忙第137章 轉機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101章 問婚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八百七十章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115章 攀親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226章 河東變故
第793章 角力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76章 死戰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四百一十一章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68章 美女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33章 回馬槍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397章 地下黨第591章 全境收復你奸我不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50章 率部歸來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656章 杭州劇變宋遼威武第77章 韓世忠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44章 棋子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98章 面君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499章 政變(中)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329章 收麥忙第137章 轉機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101章 問婚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八百七十章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115章 攀親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226章 河東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