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決戰前夕

在場的淮西軍將領,哪個不是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了李顯忠這話,心知有幾分道理,但卻沒有人表態支持。因爲在淮西軍中,李顯忠是個外來戶。當初淮西軍草創,名義上是歸兩浙宣撫司趙點節制,實際上是獨立運作。也就是說,劉光國劉光遠兩兄弟,是淮西軍的創軍元老。他兩兄弟在軍中威信既高,自然也就是“大家長”了,李顯忠屬於歸國人士,派到淮西安撫司來統兵的,人雖不輕,但言卻甚微。

但話又說回來,李顯忠到底是李顯忠,名氣大,本事也不小,縱使劉家兄弟能在淮西軍一手遮天,也沒辦法無視此人。所以,劉光國聽完他的話後,皮笑肉不笑道:“公弼到是折郡王的知音吶?”

李顯忠知道他什麼意思,但仍舊正色道:“太尉,如今三路大軍連奏凱歌,只差這最後一步。此等時機,以求穩爲上,要是睡醒了再尿一泡在牀上,那就不划算了。”

節堂上一時沉默,劉光國看起來並不是真想怎麼樣,不過是因爲自己“國丈”的身份,對於折郡王的命令有些不爽利,所以發發牢騷而已。劉顯忠一勸,他不說話了。

劉光遠倒挺知曉長兄的心思,見狀道:“成吧,既是人家折郡王的命令,咱們淮西軍俯首聽命纔是,讓咱幾時去就幾時去,我就不信,他們把肉吃了,湯也不給我們喝一。?”

軍事會議結束後,諸將步出帥府,李顯忠和王德兩個騎馬並行,走得遠了,王德忍不住說道:“李安撫,這淮西軍就不是咱立足之地!”

“嗯?”李顯忠側過了頭。

“劉家兄弟仗着皇親國戚的身份,好不囂張!前一次”若不是劉光遠輕敵冒進,何至於敗?上頭居然不追究!若換成你我,只怕已經連降幾級了!”王德怒道。

李顯忠聽罷,倒不見生氣,只嘆道:“劉家系出西軍”也算得一大將門,除劉太尉和劉都統外,劉光世也是西軍大帥之一。朝廷借重,無可厚非。”

“哼,將門?都說將門出虎子,我看倒不然……”王德冷笑道。

“徐家呢?”李顯忠問道。

王德一時語塞,片刻之後才道:“徐家兩代名將,自不必說。”

“折家呢……”,李顯忠又問。

王德咳了咳:“折家也是實至名歸。”

“這就走了”所謂將門出將,相門出相,史有明載。眼下大戰在即,東京恢復在望,無須爲此等小事介懷,同心戮力吧。”李顯忠沉吟道。

德點了點頭。又走一陣,他突然道“對了,安撫相公”此番南方諸軍北伐,西軍不是也奉命協助麼?怎地沒有消息?”

李顯忠聽到這話笑了起來:“以我對徐樞密的瞭解,此等大事他必不旁觀。指不定,已經在河東打開了。否則,我們開戰既久”如冉不見北夷大舉來援?”

王德嗯了一聲:“此番必逐金賊過黃河,光復故都!我等正逢其時!”

李顯忠的神情突然變得陰沉起來:“驅逐過河就完了?河北河東不是我故地?燕雲十六州不是先人遺留基業?北虜竊據久矣,到時候連本帶利還回來!”

王德詫異地看着這位長官,南方宋軍一直以來的口號是什麼?那就是北伐中原,光復東京,口號喊得久了,大家都把這當成終極目標來追求。像李顯忠“志向”這麼高遠的,倒不多見。其實他哪裡曉得,李顯忠父子當初爲了脫離金軍,迴歸大宋,歷經苦難,最終,除李顯忠外,他的家人全部遇害。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豈能善罷甘休,只要條件允許,莫說兩河燕雲,便是一直打到東北去,他也義不容辭,勇往直前。

十月,就在神武前軍,神武中軍淮西軍部,神武后軍這三支南方方面軍集結,準備與竊據中原多年的金賊決一死戰時,黃河以北,已經炸開了鍋。

在徐衛的策劃小下,以徐洪爲首的三路西軍,以金國“西三州”爲目標,發動猛攻。秦鳳、廊延、永興這三支軍隊,與徐衛的嫡系無異,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自不待言,徐五作爲徐九的堂兄,更是能領會堂弟的戰略意圖,所以一開始就打得極猛。至十月下旬,三司西軍已經打下寧邊,東勝兩州,殲滅金軍近萬,目下已經進入豐州,西三州很快就會被掃蕩無餘。西三州一旦被西軍佔據,那麼燕雲十六州的一個重鎮,大同府,就將受到直接威脅。上一次,遼軍東征,也是這麼打的,但兀朮在大同府集結了重兵,擊敗了契丹人,再加上黨項人在背後搞鬼,以至於遼軍的東征復國計劃小,首次施行,便遭受挫折。但徐五這次不同,他的主要任務不在於攻下多少城池,只在乎能牽制多少金軍。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不太明朗,因爲徐五率領的這一支軍隊,暫時還沒有遇上金軍大規模的兵團。

而徐衛親自坐鎮的陽涼關戰場,則更“不濟”,西軍領袖親自出馬,而且帶着環慶、涇原、熙河、兩興四司部隊,陣容可謂強大,兵力可謂雄厚,更不用說還有河東軍助陣。但如此龐大的軍團,在陽涼關卻遲遲沒有動手。

但就算徐衛不動手,光憑他在這一帶擺了多少部隊,金人也不敢大意。金軍河東統帥僕散忠義在第一時間就派兵增援了陽涼關,勤修戰備,以御西軍來犯。同時,他預感到光憑一座陽涼關恐怕難以抵擋住西軍的攻擊,所以還在太原一線設置一道脆線,打算儘可能阻延西軍進兵的步伐,消耗其軍力。

但聚集在陽涼關之前的西軍遲遲不動手,這讓僕散忠義起了疑心。在給平章政事完顏亮的報告中,他就提出,觀(陽涼)關前南軍之動象,似乎意在不我,讓金廷小心在意。

他的意見不是沒有引起金帝完顏皇和平章政事完顏亮的重視,而是這兩位會錯了意,他們認爲河東的西軍確實有可能是在故佈疑陣,虛張聲勢,其目的,恐怕就是讓打西三州的這一支西軍拼命往前突。@。

第501章 新政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791章 唱雙簧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100章 難怪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64章 官油子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81章 議戰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113章 擴編第四百一十五章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768章 絕路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四百一十九章第86章 盾陣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118章 張憲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95章 統帥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四百一十三章第34章 亂刀分屍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120章 爛招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八百六十六章第87章 霹靂炮第117章 好險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八百四十三章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97章 進京第八百七十七章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71章 雞飛狗跳
第501章 新政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791章 唱雙簧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100章 難怪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64章 官油子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81章 議戰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113章 擴編第四百一十五章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768章 絕路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四百一十九章第86章 盾陣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118章 張憲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95章 統帥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四百一十三章第34章 亂刀分屍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120章 爛招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八百六十六章第87章 霹靂炮第117章 好險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八百四十三章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97章 進京第八百七十七章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71章 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