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新的篇章

徐衛這些日子一直在等耶律大石的消息,但是他沒有想到這個契丹梟雄動作會這麼快。

在興元府川陝宣處置司的正廳上,徐衛正和本司官員接見契丹國的使者。聽說,這羣人在仁多泉者城一帶險些讓彝生者龍的部衆給劫了,幸好彝生者龍懂些漢語,否則,恐怕就要引起外交風波。

這回來的卻不是蕭朵魯不,而是一個正經姓“耶律”的人。衆所周知,原遼國的上層主要有兩個姓構成,一個是國姓耶律,一個便是蕭姓。其中耶律是契丹人的姓,蕭是奚人的姓。奚人臣服契丹以後,遼主“善撫其部,擬爲國族”,當成自己人。

此人名叫耶律元術,他的官職名稱很拗口,徐衛也沒有記住,反正是遼主麾下的大將。耶律元術先代表遼帝,轉呈了給徐衛的禮物。都是些西域特產名珍,中土絕計見不到。

徐衛謝過之後,話從蕭朵魯不說起,他問道:“不知此前的使者近來可好?”

“多承樞密相公過問,蕭朵魯不如今正在軍中效力,相信徐樞密很快就會見到他。”耶律元術笑道。

這句話引起了在場所有川陝官員的注意,很快?怎麼說?莫非耶律大石同意了咱們的提議,要進攻西夏了?徐衛心頭一跳,疾聲問道:“上回,我託蕭朵魯不轉達遼主的消息,不知道……”

“在下正爲此事而來。”耶律元術正色道。他頓了頓,臉上的神情變得嚴肅。“自蕭朵魯不歸國,並帶來徐樞密的口信,我主極爲重視。召集朝臣經過許久討論,最終決定,聯宋、迫夏、攻女真、雪國恥!迎還聖上,重建大遼!”現在的契丹人,可稱爲“流亡者”,儘管耶律大石在西域打下萬里江山,但契丹人的根始終不在那裡。所以,就不難理解耶律元術爲何如此神情。

此言一出,滿堂歡騰。在座的,除了契丹使者以外,還有川陝宣撫處置司的馬擴、張慶、張浚、万俟卨等。這些人都知道徐衛聯遼的計劃,此時聽聞耶律大石同意,如何不喜?大石若能打協助打通河西走廊,非但於契丹人來說,東征復國變得切實可行;於大宋,於西軍,都有莫大的好處。從此以後,女真人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徐衛不禁都有些激動,一拍大腿:“好!遼主果是世之英雄!當機立斷,魄力非凡!尊使,敢問貴國幾時動兵?”

這句話一出,那些契丹使者都相顧而笑。徐衛看得一頭霧水,我這話有什麼好笑的?

耶律元術執禮道:“在此,要請樞密相公勿怪。只因路途遙遠,事前難以知會。在蕭朵魯不回朝兩月有餘後,我主就已經下詔出兵。”

堂上一片啞然,川陝宣撫處置司的官員們幾乎要懷疑自己聽錯了!蕭朵魯不是去年五月,吳玠去世之際回國的,馬擴去過虎思翰耳朵,他知道從陝西到那裡,最快最快也要走半年。也就是去說,蕭朵魯不回到虎思翰耳朵,已經是年底。再準備兩個月,然後出兵,算算時間,豈非開春之後?也就是不久之前?

徐衛除欣喜外,也有些吃驚。當初,他向蕭朵魯不建議攻夏,打通河西走廊時,蕭朵魯不還說了一通諸如契丹党項歷來交好之類的話。他本來猜測,蕭朵魯不回去以後,大石肯定要猶豫再三,卻不料,他如此堅決!

緊接着,另一個問題出現在他的腦海裡,既然已經出兵,那打得怎麼樣?當他問出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更讓人吃驚。

“我主以南院大王蕭斡裡剌爲主帥,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剌阿不爲副帥,部族首領耶律燕山爲都部署,護衛耶律鐵哥爲都監,發十一萬騎,從哈密力出發,進攻沙州。現在,已順利奪取沙州、瓜州、肅州,党項守軍降者頗衆。眼力,我大軍正圍攻甘州,蕭大王派在下來,就是知會徐樞密,按原定計劃,兩軍在西涼府會師,商議後續。”

耶律元術一語驚滿堂。

契丹人竟然已經連下沙、瓜、肅三州,正圍攻甘州?那接下來可就是西涼府了!耶律大石好快的手腳!

正當徐衛還在震驚之中時,耶律元術問道:“在下來時,曾在仁多泉城一帶逗留,那處已被宋軍收復,想必西涼府對樞密相公來說,已經如探囊取物一般了吧?”

徐衛笑了笑,沒有馬上回答。老實說,他確實再三下令給熙河帥司,準備進攻西涼府,原本早就應該動手的。只是中途出了折彥質引軍勤王,要他幫忙照看中原這檔子事。於是就給耽誤下來,現在,人契丹軍都快打到跟前了,西軍還沒動手呢。

“好說,你回去只管回稟貴軍主帥,計劃未變,貴我兩軍仍在西涼府會師。”徐衛笑道。

“那是最好不過,實不相瞞,我軍取沙、瓜、肅三州都不算艱難,唯獨甘州強攻多日不下。而西涼府爲党項重鎮,如果西涼兵進援,那就費事了。所以,還請徐樞密……”耶律元術笑道。

徐衛正色道:“這你放心,我保證西涼府的夏軍一兵一卒也無法西進。”他這不是吹牛,也不是顧面子。在攻取仁多泉城和濟桑城兩處以後,西軍就已經對西涼府構成也巨大威脅。但是,西夏國內的局勢擺在那裡,他們根本無力西顧,力量都集中在對付蕭合達上。取西涼府,對姚平仲的熙河軍來說,不算難事。

耶律元術見他如此自信,倒也放下心來。儘管,契丹人對南朝印象不怎麼樣,對宋軍的印象更不怎麼樣。但幾次遣使到陝西,又時常通過党項人得到消息,所聞所見都證明,西軍今非昔比了。皇帝之所以下定決心,摒棄党項,聯盟南朝,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西軍一舉收復全陝,將金軍驅過黃河。當然,後來西軍竟然還插手西夏事務,這更讓皇帝刮目相看。

又說一陣,耶律元術話鋒一轉,提起了一件事情。

“徐樞密,宋遼從前是兄弟之國,今番再度聯手,一直是通過樞密相公。我主的意思,此番我來,一是拜會相公,二是看是否方便,去一趟江南?”

正如他所說,一直以來,大宋和契丹之間,都是通過陝西在聯繫。以至於耶律大石都在疑惑,宋遼兩國之間的事務,是不是陝西長官說了就算?不用經過宋帝?上回蕭朵魯不來,曾經隱晦地問及過此事,得知是因爲徐衛有“便宜行事”的權力。

耶律大石聽後,便吩咐出征文武,去拜徐衛時,看有沒有機會去一趟江南,也見一見宋帝,這樣更穩妥一些。

徐衛反應很快,立即答道:“這是自然,就算尊使不提,我也會安排。徐衛雖然受天子命,鎮守地方,但終究是臣子。朝廷授予我便宜大權,原本是爲救急。宋遼相逢一笑泯恩仇,此等大事,當然要由聖上和朝廷最後定奪,豈是徐某敢擅權的?這樣,你一路也辛苦,且在興元歇息兩日,我儘快安排,如何?”

耶律元術大喜,執禮道:“如此,就多勞樞密相公費心了!”

“客氣,今天晚上,我設下宴席,替各位接風洗塵,也預祝貴我兩朝能擊敗強敵,鼎定天下,再續兄弟之誼!”徐衛笑道。

“好!在下一定到!”耶律元術喜道。

隨後兩日,徐衛儘量把公務排開,專門在家裡只作一件事情,寫奏本。他雖有便宜行事的權力,但更有事後報備的意義。關於結好党項,聯絡契丹這些事情,雖然一直是由他主持,但也都向朝廷報備過。

只不過,那是例行公事,不算詳細。而朝廷大概也沒有太過重視這回事,可能杭州那幫人認爲這事不太靠譜吧。這一回,趁着契丹使者去江南的機會,他必須把這件事情詳細說明,這樣纔不至於讓趙官家和六哥一頭霧水。

奏本寫好之後,他用樞密院專門的紅字牌加急發往行在。宋代的官方通訊,皇帝的詔命要用金字牌傳,而且上面寫明“御前文字,不得入鋪”;接下來,就是樞密院的青字牌;再下,就是地方各司用的銀字牌。御前金字牌,規定一晝夜行五百里,樞密院青字牌,一晝夜三百五十里,而銀字牌就從來沒到過一晝夜三百里。徐衛現在帶着“知樞密院事”頭銜,所以他可以用青字牌來傳遞消息。

送出奏本以來,他又安排耶律元術前往杭州。緊接着,一道軍令發到熙河帥司,命令姚平仲發兵收取西涼府,同時派陝西轉運司的轉運判官,權充軍前轉運使,負責協調糧草。至於他自己,這回就不去了,你作爲軍事統帥,發手下大將打仗,沒事就親自去,這讓底下人認爲你不信任他。

卻說杭州方面,在平息了政變以後,朝中開始了清洗。凡是跟太上皇有瓜葛的官員,都受到處置。嚴重的,如黃潛善、王宗濋、羅汝楫之流,丟了性命。次之如王次翁等輩也除名編管。剩下的那結,不是貶謫,就是安置。

徐六升爲次相,他藉此機會,捎帶着把一些沒有參與此事,但卻極力主和的官員排擠出朝,紛紛下放到地方上任職。他這個作法,受到了臺諫激烈的批判。宋代政治較爲開明,其中一個最主要的表現就在於言路的暢通。御史臺雖然只是一個監察機構,既沒有行政權,也沒有司法權,更不用說兵權,但上到皇帝,下到百官,沒有人敢對臺諫掉以輕心。羅汝楫爲什麼敢上竄下跳,大放厥詞?因爲他是言官,可以風聞言事,而且不因言獲罪。

宋代名臣包公包拯作言官時,爲了反對皇帝提拔張貴妃的伯父爲宣徽使,數次直諫,宋仁宗不爲所動,堅持己見。包拯火了,攛掇整個御史臺的官員,在下朝之後,截留滿朝文武,當着百官的面,激烈地反對皇帝的作法,甚至公然說張貴妃伯父是“盛世垃圾,白晝魔鬼”,說到冒火處,包拯是越走越近。

當着朝臣的面,皇帝也不好發作。包拯又是他信任的臣子,於是皇帝退步了,以商量的口吻道:“既不作宣徽使,改作節度使如何?反正節度使是粗官。”

仁宗的本意是說,節度使在我大宋,已經不如唐末五代那樣把持大權了,而且多是授給武臣,被那些帶兵的粗人視爲最高榮耀來追求,所以稱爲“粗官”。

哪知這句話捅了馬蜂窩,包拯怒火沖天道:“節度使太祖,太宗都作過,恐非粗官!”他這一激動,唾沫星子濺了仁宗一臉。廷辯結束回到後宮,皇帝的愛妃上前詢問是否替她伯父要到了官職,仁宗氣不打一處來,一邊用袖子擦臉,一邊責怪道:“你就曉得替你父要宣徵使,宣徵使,你可知道包拯是御史!你看看吐我這一臉的口水!”

“殿丞向前說話,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豈不知包拯爲御史乎?”

從此事不難看出,宋代重視言官,容忍言官是有傳統的。徐良雖然是次相,但受到言官羣起而攻,按理,他應該謙遜謹慎,收斂一些。可徐良不這麼幹,他手裡有人事權,首先就把御史中丞給撤了,換了一個叫作週三畏的接任。結果,又遭到言官們的激烈反彈,他接下來更狠,把幾個態度最堅決的正言,司諫,御史,全調離臺諫。

他這種作法,叫作控制言路。皇帝一般都不這麼幹,他卻敢,爲什麼?因爲正是趙諶的授意。經過此變之後,趙諶認識到,自己還是太過心軟,如果早些聽宰執們的意見,清理跟太上皇有瓜葛的官員,不就沒有後來的事了麼?

當然,你作宰相,光是換批官員還不行,你上臺執政,得有施政綱領。徐六也是雄心勃勃,誓要超越其父。他施政的重心,就放在戰備上。至於民政經濟什麼的,延續從前的政策就行。

那戰備怎麼搞?趙鼎之前,已經弄了個五十萬精兵的計劃,你跟着學麼?徐良還真就不怕拾人牙慧,他認爲趙鼎之前的計劃很好,五十萬精兵是一個合理的數目,要繼續推行。但光有兵不夠,得有能征慣戰之將,於是他提出了選將法。之前,武臣的晉升,其實都掌握在軍隊統帥的手裡。他們往上一報,說誰有功,該怎樣,朝廷就批准。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朝廷並不知道。選將法,就是要以軍功爲唯一晉升標準。

兵有了,將有了,接下來就是要精器械,練戰力。他因爲在陝西任職的緣故,所以對西軍很熟悉,他認爲西軍爲所以能在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與其器械精良,戰術靈活是分不開的。以徐衛爲代表的西軍將帥非常強調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這是南方宋軍所缺乏的。徐良決定,從荊湖宣撫司、江西宣撫司、兩浙宣撫司、淮西安撫司中抽調軍官,到西軍中去觀摩交流。

趙諶對他這些舉措非常支持,全部照準施行,私底下還對沈擇稱讚徐良“真宰相也”。

不過,皇帝也不是全部滿意,他認爲徐良這一攬子計劃雖然不錯,但缺乏一個主線,一個整體的戰略。你只說了要辦哪些事,卻沒指明辦這些事是爲什麼,你未來的規劃是怎樣?

徐良不是沒想到這一點,而是他知道,朝廷的大戰略一提出來,就不能草率更改,要完全杜絕太上皇在位時期的朝令夕改。一旦戰略擬定,那麼舉國上下,就奔着這個目標去努力。所以,在這一點上,務必要謹慎。戰略一錯,那就步步皆錯了。

正當徐六多方尋求答案時,他堂弟給他幫了大忙。這一天是四月二十六,徐良仍舊和往常一樣,早朝之後,在宮裡吃了皇糧飯,然後到中書政事堂理理。先去跟首相趙鼎說了一陣話,無非就是交流近日要着重辦事哪些事務,而後坐到了自己的辦公堂。

這個位置,原來是趙鼎坐的,而趙鼎現在坐的位置,卻是朱勝非的。朱勝非被太上皇遠竄他鄉,本來大臣們以爲,朱勝非當年有擁立之功,平息政變以後,他應該就回來了。哪料,皇帝並沒有召回朱勝非,而是給了他一個宮觀閒職,又賞賜許多財物,有讓他養老,但不讓他致仕的意思。

趙諶並不是一個薄情寡恩的皇帝,他也記着朱勝非的耿耿忠心。但是,忠心是一碼事,能力又是另一碼事。這回政變,他對朱勝非比較失望,完全沒有一個宰相該有魄力和應變能力,只知道震驚,惶恐,這怎麼能執掌政府?還是守着榮華富貴養老吧。

徐六在辦公堂坐定以後,看到桌上已經排好了公文,其中有一個本子特意放在案桌中央。他拿起來一看,頓時來了精神,因爲這個本子,正是他堂弟徐衛送上來的。

第65章 後生可畏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四百一十五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八百三十四章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八百五十四章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13章 擴編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593章 徐太尉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4章 亂刀分屍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101章 問婚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八百六十四章第79章 逼宮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60章 榮歸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82章 糾結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八百六十七章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73章 小種經略第99章 金腰帶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401章 出事了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8章 土匪來了第791章 唱雙簧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六十三章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87章 霹靂炮第140章 小娘子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八百五十二章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八百七十九章第498章 政變(上)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八百七十二章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108章 賞賜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769章 朱仙鎮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82章 出逃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68章 美女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八百四十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24章 細作第438章 吃酒第52章 摸營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
第65章 後生可畏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四百一十五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八百三十四章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八百五十四章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13章 擴編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593章 徐太尉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4章 亂刀分屍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101章 問婚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八百六十四章第79章 逼宮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60章 榮歸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82章 糾結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八百六十七章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73章 小種經略第99章 金腰帶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401章 出事了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8章 土匪來了第791章 唱雙簧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六十三章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87章 霹靂炮第140章 小娘子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八百五十二章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八百七十九章第498章 政變(上)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八百七十二章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108章 賞賜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769章 朱仙鎮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82章 出逃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68章 美女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八百四十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24章 細作第438章 吃酒第52章 摸營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