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無限榮耀

爲慶祝宋軍北伐中原,取得空前勝利,更重要的是,向普天之下昭告大宋一雪前恥,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皇帝趙謹改年號爲“中元興隆”,大赦天下,四海同慶。從宋金事變以來,大宋的百姓沒有哪一個春節,如中元興隆元年過得這麼舒暢。中原光復區的百姓自不用說,那肯定是張燈結綵,載歌載舞。便是南方的民衆,也感到揚眉吐氣,歡欣鼓舞

當然,在歡慶偉大勝利的同時,也不忘了在前線浴血奮戰,如今凱旋歸來的將士們。爲了表示對勇士們的重視和禮遇,趙謹在徐良的建議下派內侍飛馬趕往迎接以汾陽郡王折彥質爲代表的大將們。

折郡王等人一過長江,就被內侍接住,一路陪同趕往杭州。所過之處,府州長官都出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呼,一日只得行數十里而已。中元興隆元年正月初,折郡王等抵達杭州治下餘杭縣,皇帝派遣禮部侍郎等大臣在此迎候。又一路迎到杭州,那陣勢更不得了,以參知政事秦檜爲代表的朝中重臣親自出杭州城,擺開偌大的儀仗,歡迎凱旋的將士。

折彥質、劉光國、劉光遠、韓世忠、岳飛等大將,率領衣甲鮮明,步伍整肅的部隊自杭州東門進城,接受民衆歡呼,徐良特地授意,入城的部隊繞城遊行一週,以展示軍威。最後,方纔由宣德門入禁中,直往講武殿廣場,接受檢閱,並舉行盛大的獻俘儀式。

講武殿廣場上,朝中百官,皇室宗親,以及在京的,致仕耆老雲集。陪同皇帝,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當折彥質第一個踏入講武殿廣場時,萬衆矚目在場的,不管跟折家有沒有交情,也不管是政敵還是朋友,都得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折仲古確實了不得二十多年了,他作到了,恢復中原,還回故都,驅逐北夷過黃河,這是幾代君王大臣的夢想,而今,由他實現……

踏入廣場以後,折彥質與諸將翻身下馬,在所有人的注視中步行往前。身後,身着簇新衣甲的官兵踏着整齊的地步伐,如牆而進。縱使只有千把人,但一看這隊伍,就使人不難想像出戰場上萬軍奮進的場景,如何不叫人神往?

年輕的皇帝趙謹高坐於上,絳紗袍,通天冠,他儘量使自己看起來有威儀一些,因此正襟危坐,目不斜視。折彥質率同將士來到臺階之下,甲冑在身,難施全禮,他遂與衆將官半跪下去,以軍人特有的雄渾之聲高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千軍齊呼,聲勢震天便是事不關己之人,也不禁聽得熱血沸騰

趙謹深吸一口氣,伸出手去,朗聲道:“平身。”

“謝陛下”衆將士起得身來,只聽得一片鎧甲鏗鏘

折彥質作爲宋軍統帥,當即往前一步,俯首奏道:“臣折彥質,奉聖命,都督諸路兵馬,北伐中原賴陛下之威靈,將士之忠勇,今已克復淮東中原全境,醜類敗北,倉皇逃竄,大河之南,已歸宋土特向陛下覆命”

皇帝頻頻點頭,聽罷,大聲道:“折卿累年總兵,勞苦功高,今以恢復中原,收還故都之豐功還朝,朕,不勝欣慰更可喜,諸軍戮力,遵聽節制,驅逐北夷,揚我大宋之威朕當命有司敘功典賞,以慰忠良”

折彥質代表將士謝過,退入隊伍之中。接下來,大臣將士們就要恭聽皇帝發表訓示了。趙謹顯然不擅長這些,全場數千人,屏氣凝神等着他,他卻磨磨蹭蹭,好半天才聽得他的聲音傳來。

大意在說,祖先創業不易,後輩守土有責。但宣和事變,金人背盟來攻,致使兩河淪陷,故都蒙塵,聖駕也被迫南來。幸有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侍衛之臣不懈於內,更兼幾代君王勵精圖治,終於一雪前恥,恢復中原。同時,他也激勵全國軍民,乘戰勝之勇氣,用恢復於舊疆。

皇帝講話畢,全場歡呼其實,數千人的現場,趙謹聲音又不夠洪亮,距離稍稍遠一些的,根本聽不見他在講什麼。反正,這大喜的日子,該歡呼就歡呼吧。

隨後,又舉行了盛大的檢閱儀式,軍隊也作了一些演練,現場氣氛熱烈。再後,又進行獻俘典禮,折彥質將俘虜的金軍軍官數十人押至皇宮正門宣德門,由皇帝親自檢視,杭州百姓雲集御街觀禮,不期而至者數萬人,歡聲雷動直入雲霄

折彥質等人,上午進城,這一系列慶典活動忙完,已是下午。下午,皇帝還要率領朝中重臣拜祭祖先,通報恢復中原的好消息。這才讓將帥們稍稍歇一會兒,準備晚上在大慶殿舉行的慶功宴會。

下午時,因爲衆將帥的家都沒在杭州,因此暫住館驛。折郡王身份尊崇,打他一進館驛,上至驛丞,下到驛卒,無不殷勤侍奉。老實說,折彥質是作過宰執的人,大場面見得多了。但像這次這麼風光的,還是頭一遭。從過長江開始,便有內侍相迎,至餘杭,又有朝臣相接,到行在,更有宰相候駕,一路都是歡呼聲,隨處都是崇敬的目光,像是心如鐵石之人,也不禁自喜。

房中,折郡王脫去了鎧甲,穿上了官袍。他是文階,除紫色公服以外,金帶、魚袋、玉劍那是一樣不少,彰顯着他位極人臣的榮耀。他以科舉取得進士出身,作到樞密使,與宰相對掌文武大權;又率領軍隊,南征北戰,以一路宣撫大使,都督諸路兵馬,收復中原,戰功顯赫,名震天下。作大臣,作到這個份上,足夠了。

想折家世鎮府州數百年,代代忠良,我折彥質勇赴國難,力挽狂瀾,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皇恩浩蕩。

折郡王懷種這種滿足的心情,輕快地嘆了一聲。正想着,忽然隱約聽得一陣嘈雜聲從外頭傳來,初時他不以爲意,但又一陣,聽得有人高聲說話,心裡疑惑,便出門看去。

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675章 徐郡王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240章 挖祖墳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328章 動粗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61章 恩怨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406章 大變動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八百七十三章第87章 霹靂炮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八百五十四章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八百七十五章第135章 苦果第45章 遇襲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七百八十六章第67章 佈局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59章 裝備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326章 亮招第337章 想後路第八百五十七章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七百八十六章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75章 徐郡王第44章 棋子第125章 契丹人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五十章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四百一十二章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401章 出事了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102章 張九月第七百八十七章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804章 造反第319章 震天雷第362章 掘城第361章 交底第728章 將二代第261章 炮車互射
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675章 徐郡王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240章 挖祖墳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328章 動粗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61章 恩怨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406章 大變動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八百七十三章第87章 霹靂炮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八百五十四章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八百七十五章第135章 苦果第45章 遇襲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七百八十六章第67章 佈局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59章 裝備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326章 亮招第337章 想後路第八百五十七章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七百八十六章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75章 徐郡王第44章 棋子第125章 契丹人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五十章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四百一十二章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401章 出事了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102章 張九月第七百八十七章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804章 造反第319章 震天雷第362章 掘城第361章 交底第728章 將二代第261章 炮車互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