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淮西軍

亳州

這個地方本來不太知名,不過因爲宣和年間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它人盡皆知。那就是道君皇帝在金兵即將兵臨東京城下時,爲了撂挑子跑路,倉皇傳位給趙桓,然後就想腳底板抹油開溜。但又不能明說是逃跑,於是找了個藉口,說是去亳州燒香。

不難看出,在崇信道教的趙佶一朝,亳州肯定是有重要的道觀。事實也確實如此,亳州有太乙宮,是一座規模龐大,香火鼎盛的道家勝地。不過,眼下這座道觀已經化爲一堆殘垣斷壁。只因淮西軍進攻亳州,金軍在撤退之前,放火焚城,燒了個一片焦土。

此時,仍舊可以看到街市人來如梭,不光有城中百姓,還有淮西軍的士兵在負責巡邏。作爲三路宋軍中兵力最爲薄弱的一支,應該說到目前爲止,淮西軍打得還是不錯的。儘管一開始有曲折,但到目下,淮西軍已經將淮南東西兩路的絕大部分領土光復。數萬將士現在也是士氣高昂,只等着撲往故都東京。

在臨時徵辟來作帥府的一座民房裡,淮西軍高級將領們都在。上到淮西帥劉光國,下到劉光遠,李顯忠等,無一例外地出席。劉光國作爲西軍大將劉延慶的長子,劉光世的長兄,已經年近六旬,他一看就知道是吃行伍飯的,身材非止高大,更極爲壯碩,縱使年近花甲,其威猛之氣不曾稍減。

往那裡一坐,就跟半截鐵塔一般,身披鎧甲,腰懸佩刀,兩道眉毛往上挑,如劍一般,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位有一把關二爺般的長髯,進來打眼一看,就知道這是主帥。在他下首,是他弟弟劉光遠,也就是何灌的女婿,四十多歲,端得是好相貌,比起他威猛的兄長,這位更顯俊秀一些,即使到了壯年,卻仍舊當成起一個“俏”字。無怪乎,眼界之高如何書瑩,也下嫁給他。

在劉光遠的對面,則是党項名將李顯忠,本名李世輔。這次淮西軍出征,他當仁不讓的居功至偉,麾下將士無不奮勇爭先,尤其是他的部將王德,每戰必身先士卒之前,極其剽悍,勇不可擋。

此這三位主要將領以外,其他中上級軍官都出席在這個場合,看起來似乎有重大軍情需要討論。

劉光國悶坐在上首,他面前的帥案上攤着一紙命令。那是南方宋軍統帥折彥質的親筆,只說了一件事情,就是讓淮西軍原地待命,必須等到神武前軍和神武后軍進入開封以後,淮西軍才能動彈。折彥質這麼做,一是考慮到全軍協同問題,二是考慮淮西軍作爲三路宋軍中軍力最爲薄弱的一支,有意讓他們最後進入戰局。不過,看劉光國的表情,似乎對這道命令不太滿意。

“說說吧,人家折郡王來命令了,咱們怎麼整?”一陣之後,劉光國開口問道。

李顯忠和王德對視了一眼,都不作聲,劉光遠看到這情況,一揮手道:“哎,這是什麼道理?憑什麼讓我們淮西軍最後進入戰場?這不是門縫裡看人麼?”

此話一出,有人附和。淮西軍近來打得很順,全軍上下都士氣高漲,當然不願意屈居人後。劉光國聽在耳朵,忽地冷笑道:“你們是沒看出來汾陽郡王的意思啊。”

“兄長,這,這就是讓我們最後進入開封,還能有什麼意思?”劉光遠不解。

劉光國笑而不答,轉向李顯忠道:“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

李顯忠搖了搖頭:“我只看得出來字面上的意思,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大哥,到底啥意思?難不成這裡面有什麼名堂?”劉光遠問道。

“名堂大了”劉光國一拍桌子道。“我問你們,除了我們這一路打到亳州之外,其他兩路進展如何?”

“聽說,折郡王已經屯兵潁昌府,距離開封就一步之遙。估計,韓良臣和嶽鵬舉也是八九不離十。”有人回答道。

“這就是了,折仲古這道命令下得昧心你們想想,中原淮東,如此之大的地盤,如今女真人怕是隻剩下開封府和鄭州兩處了,這叫什麼?這叫趕狗入窮巷,女真人已經沒什麼好蹦躂的了,我們北伐中原已經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剩下的,不過就是軟杮子,一捏就爛折郡王此時讓我們原地待命,而且還要在他們兩軍進入開封之後才能進兵,這分明就是怕我們淮西軍搶功”劉光國的臉上掛滿着不忿。

此時,李顯忠的部將王德忽道:“折汾陽功蓋當代,名震天下,當不至於如此吧?”

這話在節堂上就顯得有些突兀了,頓時,多少道詫異的目光投向了王德,劉光遠大皺其眉:“王德,你怎知折汾陽不至如此?上番北伐,他折家的部隊損兵折將,大敗而回,難道此次不想討回顏面麼?怕我們淮西軍搶功,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王德是個火爆脾氣,肚子裡藏不住話,正要反駁時,李顯忠以眼色制止了他。王德此人,綽號“王夜叉”,打仗極爲勇猛,淮西軍中稱得頭號悍將。這廝誰也看不上眼,獨服兩個人。一個是徐衛,他曾經是南方軍官團的一員,到陝西西軍中見識過,佩服徐衛的手段;另一個,就是他頂頭上司,李顯忠,不爲別的,只爲其忠義壯烈,當世無雙

所以,見長官打眼色,他硬生生把不好聽的話吞了回去。李顯忠這才接道:“且不管旁的,折郡王是諸軍統帥,已有明令在此,我們淮西軍總不好違節吧。”

話音落地,馬上有人接口道:“這從何說起?太尉與折郡王皆爲統帥,如何作不得主?”

李顯忠盯那戰將一眼,道:“太尉,自我軍重整旗鼓,這一路過來,的確是打得順風順水,但恕我直言,金軍的抵抗並不激烈,我軍雖然奪取多座城池,但戰場上的斬獲並不多。這說明,金軍在保存實力,折郡王之所以讓淮西軍最後進入戰場,恐怕也是考慮到我們的兵力最弱,怕孤師深入,遭了暗算。”

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三十二章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四百二十章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222章 捅月亮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616章 進攻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827章 天倫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八百四十七章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764章 徐家莊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八百零三章第45章 遇襲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126章 闖宮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16章 太上皇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八百八十章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八百七十七章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七十六章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五百一十章第1章 徐家老九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675章 徐郡王第240章 挖祖墳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八百六十八章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134章 徐家將第57章 饅頭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3章 千王之王
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三十二章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四百二十章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222章 捅月亮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616章 進攻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827章 天倫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八百四十七章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764章 徐家莊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八百零三章第45章 遇襲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126章 闖宮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16章 太上皇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八百八十章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八百七十七章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七十六章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五百一十章第1章 徐家老九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675章 徐郡王第240章 挖祖墳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八百六十八章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134章 徐家將第57章 饅頭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3章 千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