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歧山伏擊

張憲恰好也有個想法,聽了這話,試探着問道:“哦?都統請示下?”

楊彥梗着脖子望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大帥常誇你勇而有謀,遇事不慌,我不信你沒看出來。”

張憲嘿嘿一笑,拿手往沙盤上一指,正是歧山所在。

楊彥點點頭:“嗯,歧山,那又如何?”

“伏擊。”張憲沉聲道。“既然我們預先洞悉了對方的進兵路線,那麼在歧山伏兵是最好的辦法!歧山南接終南,北倚千山,‘兩山夾一川,兩水分三塬’,還有比這更適合伏擊的麼?”

楊彥抱着膀子,在沙盤上看了半晌,承認道:“伏擊卻是可行之策。但要注意一點,對方往攻涇州的部隊,必是偏師,其主力當屯在歧山縣和扶風縣之間,這裡地勢開闊就不說了,距離歧山也不遠。一旦我們伏擊開戰,其主力可以迅速作出反應!你也知道,對方擁有馬軍優勢,要不了半天就能趕到!如之奈何?”

張憲摸着嘴脣上的短鬚,一時無語,良久道:“那伏兵就只能先頂着,一直頂到我軍主力開到爲止。當然,前提是都統願意冒這個險。”

楊彥也陷入沉默,九哥一再交待,我軍主要目的是求穩,就算出現戰機,也要慎之又慎。可九哥沒說就算有戰機也不用吧?既然我們預先刺探到了對方的進兵路線,如果不干他一夥,實在心有不甘!

“我們分頭行事,你負責派人把歧山地形實地摸個遍,把適合伏兵的地點弄清楚。我立刻向帥司報告,請大帥定奪。”楊彥鄭重地說道。

臘月初三,楊彥正估摸着帥司應該有迴音了,陝西制置司“參謀軍事”吳玠就趕到了鳳翔府城。然而吳玠此來,雖然代表徐衛,卻並不是代替楊彥指揮。他此來,是爲傳達徐衛的命令並協助參謀。徐衛同意鳳翔駐軍的請示,並經過商議,擬定方略如下。

由鳳翔府出偏師,在歧山設伏,吃掉敵北上之師。若敵軍主力北上馳援,伏兵務必依託地形堅持住!爲了不讓對方生疑,府城駐軍和朱記關駐軍,在伏擊開始之前,都不出來。反正府城在歧山西面,朱記關在歧山西南,相距都不到一百里。敵主力北上之後,鳳翔府部隊,朱記關部隊,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歧山戰場合擊!

爲了保證合擊的力度,除府城和朱記關部隊以外,大散關的徐洪已經率領一萬五千人馬趕赴朱記關。另外,一旦敵軍再入鳳翔,以李成爲首的降兵就將在渭水南岸向東運動,一旦阻擊有可能從京兆府出來的援兵,二是截斷金軍退路。

當然,這是最好的預想。萬一,敵主力在得知北上之師遭受阻擊,預感到危險,並不馳援的話,那麼各路部隊仍舊堅守城池關隘不動,繼續跟它耗。

徐衛再三囑咐前線將領,儘管我們都迫切地希望一雪鄜州之恥,但切不可輕舉妄動,務必小心謹慎。此戰,取勝的關鍵,就在於各軍之間的協同配合!不管是秦鳳帥司的部隊,還是兩興安撫司的部隊,都要精誠團結,按計劃行事,若有誰貪功冒進,不聽節制,那麼等待你的,就是軍法的嚴懲!只有死路一條!

臘月初五,在經過詳細地偵察之後,楊彥令張憲部將楊從義,引正軍七千,義勇四千餘往歧山設伏,並派遣虎兒軍頭號悍將楊再興,引選鋒馬軍一千五百騎助戰,多備強弓巨弩,滾石擂木,務必殲滅北上之敵。

同時,知會已經抵達朱記關上的徐洪,由他節制關前所有部隊,和府城駐軍協同作戰。只要敵軍主力一北上馳援,兩路兵馬就夾擊而上!

初六,一切佈置妥當,但未見敵軍蹤跡。初七,也沒見任何異常,這讓前線的將領們不能不懷疑,上司的情報是不是弄錯了?

但他們顯然是小看了徐衛在細作間諜方面花的心思。整個陝西敵佔區,州以上的地方都有徐衛派出的細作,而京兆府更是重中之重。當初徐衛撤離長安時,留下了大量的人手,在京兆府編織了一個巨大的情報網絡。僞韓陝西宣撫大使劉豫一上任不久,徐衛就拿到了僞朝陝西官員的名單。

初八,是一個“諸事皆宜”的黃道吉日,西陲之民把良辰吉日叫作“期”,初八,就是一個“大期”。

在這一天,赤盞暉在經過短暫的整頓之後,引五萬金軍,三萬韓軍,共計八萬步騎越過邊界,捲土重來!當天,金韓聯軍就開到扶風縣和歧山縣之間紮下,遊騎四出,偵察敵情。其實在這關中平原的西部上,沒有什麼隱秘可言,敵我雙方都在對方眼皮子底下。

歧山,周王朝創立之地,中華禮樂典章,政治文明的發祥地。從扶風等縣所在的平原地區往北行至歧山境內,地勢開始擡高,並愈加複雜。

寒風凜冽,氣候惡劣!那風颳在臉上,就跟拿把牛耳尖刀割肉一般。早在幾天之前,鳳翔境內的一些河流就出現冰封現象,今天的冬天,不好過。

一支兵馬自南迤邐而來。行進得極其緩慢,前後綿延兩裡之長。士兵們大多縮着脖子,懷抱兵器,低着頭,吐着霧,頂風而行。便是騎在馬背上的軍官,也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感覺,萎縮成一團,不時擡頭打量四周。

“歧山。”一名內穿綿衣,外罩鐵甲的中年軍官突然說道。

“沒見過是怎地?這麼冷的天,鳳凰都得凍成脫毛雞。”同僚吐出團團白霧,隨口說道。

歧山已經在望,綿延的山峰彷彿挺立在昏暗的天際,明明看着就在不遠處,真走起來,卻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

“哎,你說女真人是不是真不怕冷?我怎麼看着好多女真兵沒穿多厚,一個個還精神得很。”

“人家在北方苦寒之地生息,哪能跟我等比?”

“哎喲,不行,我這刀都握不住了!真他孃的冷!”

軍官們正閒話着,一陣蹄聲轟鳴,卻是踏白前軍離了大隊,前往偵察。其實這有什麼好偵察的,西軍此刻怕是全縮在城池關隘裡牙齒打架呢。

那百餘騎踏白馬軍離了大隊,往北奔至歧山之前。但見山勢說不得險峻,卻勝在複雜,大軍即將路過這條道,就穿梭於兩塬之間。所謂的塬,即是指幾面陡峭,頂部平坦的巨型高臺。但這裡的塬,和陝北不同。陝北的塬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包,在這裡的塬卻籠罩在草木之中。光是一處塬,就可藏數千軍!

一名女真騎將勒住繮繩,仔細打量地形。這兩塬之間,闊百步,倒是可以讓大軍從容通過。

“走,進去看。”女真騎將一提繮繩,戰馬奮蹄而北。

進入兩塬相夾的地帶,踏白騎士們發現,這裡頭比入口更開闊,而且兩塬的高度,也從這裡開始呈遞減之狀。一雙雙機警的眼睛,掃視着兩塬,一切都平常無奇,連聲鳥叫都沒有。騎士們沒有停下,平緩地通過了兩塬相夾的地帶。這就說明,他們沒有發現什麼警情,否則,作爲全軍先鋒,他們會立刻向後頭的主力示警。

大軍終於緩緩地步入了兩塬之間。士兵們仍舊耷拉着頭,縮着脖子,懷抱着兵器,不緊不慢地向前走。他們甚至懶得擡頭去張望頂上的景緻,因爲那樣會讓脖子露出來,凍得難受。

“這地方不太對頭,統制官人,得讓部隊快速通過。”先前那叫着冷得握不住刀的軍官突然說道。

“盡扯,你還怕腦袋上掉塊石頭下來?”統制官打趣道。

“小心總是好,這裡頭頗爲開闊,不必把部隊拉得這麼長。”軍官堅持道。

“罷,去跟後頭的女真人說,讓他們攆上來,快速通過。”統制官擡頭打量了地形之後,也認爲謹慎爲妙。

軍令飛傳,士兵們提起了速度,小跑着向前奔進。深谷中,一時腳步聲大作,卻仍沒驚起一支寒鳥來。

突然!一陣尖銳而嘹亮的號角急促地響起!

奔行的士兵們機警地擡起頭來,四處張望,紛紛詢問着怎麼回事!誰在吹號!是不是女真人的號角聲?

“不對!往後退!”那統制官馬上就明白髮生了什麼!金軍的號角聲他沒少聽,絕不是這個調!

遲了!利箭破空的呼嘯聲,如狂風一般襲來!他們的頭頂上,一道箭矢形成的大網正疾速落下!

驚疑未定,仍在行進的士兵們突然炸開了鍋!劈頭蓋腦射下來的箭雨貫穿了他們的鎧甲,刺透了他們的冬衣,嵌入了皮骨!那撕裂般的疼痛,化作淒厲的哀號,沖天而起!

更讓他們膽戰心驚的還在後面!頭頂上,突然響起轟鳴的咆哮!有士兵親眼看見,籮筐大的石頭在崖上奔騰着!跳躍着!速度越來越快,直向谷底砸來!

“快!後隊改前隊,退出去!退出去!”馬背上的軍官們忘記了寒冷,揮舞着軍刀發聲狂吼。可他們的聲音,很快就被士兵的驚呼,哀號,和巨石的咆哮而掩蓋!

那左右兩處塬上,不知何時已冒出無數人影,正井然有序地發射着利箭,推動着巨石!利箭掀起朵朵血花,巨石砸出片片肉醬,這不是戰鬥,這是屠殺!

當一顆震天雷在人羣中炸響時,它把敵人的恐懼引至了頂點!韓軍士兵們驚慌失措,拼命往後擠,可人羣越密集,受到攻擊的可能性就越大。許多士兵就是在擁堵中,被利箭射成了刺蝟,被巨石砸成了肉餅!

絕望的人擠到崖腳,縮成一團,竟失去了逃跑的勇氣……

與混亂的韓軍相比,行在後頭的金軍顯然鎮定得多。當他們發現遭遇伏擊時,金軍萬夫長立刻下令往後退。他們並沒有遭到多少襲擊,加之人馬不多,因此很容易就從兩塬之間退了出來。

但就在金軍士兵們驚魂未定之時,那東面山腳下,不知從哪裡鑽出來一支馬軍,飛快地向他們襲來!

“快!回去!”金軍萬戶果斷下令道。敵軍搶戰了先機,虛實不明,在此頑抗沒有任何意義,應該火速向主力靠攏。

步軍拔腿就跑,騎兵則看着敵人奔馳的方向,斜斜插過去!

楊再興沒有呼喊,沒有號召,他緊攥着手中的鐵槍,一雙鷹眼緊緊盯着敵人。一騎風馳於前,千騎緊隨於後,逐漸展開攻擊陣形……

以騎兵見長的女真人,在這裡並不具備優勢,楊再興一千五騎兵張開血盆大口,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猛然撞開了敵騎!

這一戰中,沒有回合!選鋒馬軍的騎士們一旦脫離敵騎糾纏,就馬不停蹄地往奔逃的步軍殺去!

弓馬嫺熟的騎士們扣上了弦,銳利的箭頭撕裂了空氣,射向了毫無防備的女真步兵。一個又一個身影撲倒,猝不及防的金軍步兵眼睜睜看着本不該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發生了!

雷鳴的轟響,伴隨着萬鈞之力,楊再興的騎兵攔腰撞了上去!沒有密集陣形,沒有厚實鎧甲,沒有弓弩壓制,金軍步兵輕易地被選鋒馬軍撞成了兩截!他們沒有停下,透陣而出之後,一個大迂迴,繼續撞!

很快,步軍被分割成許多塊,首尾不能相顧!楊再興率領騎士們,以刀槍作鐮,收割人頭……

驛店鎮

焦黑的斷垣殘壁仍屹立在寒風之中,所不同的是,這小鎮的四周,都已經被金韓聯軍的連營所包圍。入目望去,俱是一片墳包般的軍帳,難以計數。密密麻麻的士兵穿行於營中,並不見任何異樣。

在鎮中一片還算完整的房舍中,架起了火爐,金韓兩軍的高級將領,都掀了大氅,圍坐在火堆旁邊,商討軍情。

赤盞暉在這惡劣的天氣中,也不能再露出他的光頂了,戴着一頂尖尖的氈帽,皮裘外裹着鐵甲,唯有臉上的驕橫之色不改。

他伸出雙手享受着篝火帶來的溫暖,口中道:“我軍紮在此地,無論西軍從鳳翔府出來,又或是從朱記關出來,都在我打擊範圍之內。”

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80章 新君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19章 一門三將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116章 太上皇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八百七十五章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99章 政變(中)第116章 太上皇第791章 唱雙簧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八百三十二章第46章 死戰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328章 動粗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01章 新政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五章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1章 徐家老九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769章 朱仙鎮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107章 怪事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92章 攤牌第71章 整編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401章 出事了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762章 淮西軍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三十九章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63章 來了
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80章 新君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19章 一門三將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116章 太上皇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八百七十五章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99章 政變(中)第116章 太上皇第791章 唱雙簧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八百三十二章第46章 死戰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328章 動粗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01章 新政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五章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1章 徐家老九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769章 朱仙鎮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107章 怪事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92章 攤牌第71章 整編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401章 出事了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762章 淮西軍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三十九章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63章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