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

都說時間能沖淡一切,可趙禎經歷了一千多年也沒有放下心中的芥蒂,對於倭國,對於日本,他總是充滿了一種未知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奇怪,說不上憤怒,也說不上厭惡,只是一心想要懲罰他們,打壓他們,讓他們難過便心中舒服。

出於理性的思維,趙禎知道倭國對大宋的意義,所以纔會設立海東都護府,一直派兵駐守在倭國的土地上,對倭國採取一種極大的差距打擊。

而對於良子,趙禎更談不上有什麼仇恨,只不過是把她當作一個女子,一個可以利用的女人來看待,如此一來慢慢的趙禎也就習慣了她的恭順。

人堅持某件事情很難,但若是想要墮落,那不出一個時辰便能達到,趙禎現在已經習慣了良子的恭順,她彷彿天生就是爲男人而服務的,即便是倭國的皇女,她的動作也是讓趙禎那麼的舒服。

每當趙禎邁入一個殿門之後,良子總能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身旁,跪在地上爲他除去鞋子,說實話開始的時候趙禎確實不習慣,但次數多了之後,也就坦然處之了。

誰不希望讓腳接觸柔軟的地毯?只不過來回脫鞋比較麻煩而已,再說了,宮中的羊毛地毯即便是穿着鞋子也能享受雲端的輕柔。

誰不希望隨時隨地總有一個美女在側相伴?之前是女子不得出入皇帝的理政之所,如今卻是趙禎自己要求倭國皇女學習大宋的之國之策。

讓倭人學習大宋皇帝的治國手段是好還是不好?朝臣當中的有些人開始擔心,畢竟倭國是化外之地,若是把大宋“先進”的管理方式學習過去,變得強盛了該怎麼辦?

趙禎卻是全然不在意,原因很簡單,倭國的國情與大宋的完全不同,小國寡民的環境之中,怎麼可能誕生出一個強大的帝國?

其實說穿了,倭國的土地和島嶼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倭國人和華夏人的祖先幾乎是生於同一時代,但華夏迅速成長爲一個龐然大物的時候,倭國卻依然是小國寡民……

這是地域,資源,等等一些列的原因限制了他們,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在這個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倭國的土地只能供養一定數量的人口,超過了土地的載荷,那便會引起一場災難。

使得人口迅速的減少到可以輕易養活的地步,然後便再次開始這樣的循環,而這樣的環境之下也就催生出了倭國的戰爭和動盪,這是殺戮的開始又是孕育着新生與和平。

當趙禎慢條斯理的把所有原因都說清楚的時候,對面原本正襟危坐的良子已經開始搖搖欲墜。

她原本潔白的臉上出現了汗珠,靈動的眼睛變得呆滯,美麗的臉龐便的猙獰…………彷彿在接受一場巨大的折磨,趙禎的每一個字都像一柄利刃,無情的剝去她身上的皮肉,只把內裡全部展現出來,在寒冷的現實面前被凍成堅硬的冰塊。

“倭國的資源本就極少,鐵礦少,銅礦更少,這就使得你們很難突破,因爲鐵質的農具要比木質的好上數倍不止,而同樣的你們倭國土地少,但山地卻很多,這使得你們可供種植糧食的土地變得彌足珍貴,於是乎,頭頂上的那一層看不見的頂子便更低了些。”

瞧見她驚訝的眼神,趙禎笑了笑,端起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再看見良子急迫的眼神後笑道:“你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嗎?在你倭國便更爲明顯,明明是一個不錯的時代,人們豐衣足食,糧食也夠吃的。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糧食越來越不夠吃,越來越貴,漸漸的有人吃不起糧食了,緊接着便是各地出現動亂,然後是活不下去的農人聚集在一起成爲大族的工具。

他們開始征伐各地,最後消耗殆盡,在這場大動亂之後,人們再次回到家鄉,開始了原本的耕耘生活,漸漸的糧食開始夠吃,人口開始增加,糧食越發的多了,人口也跟着暴漲,開始了新的一輪循環。”

從良子不斷變化的表情,趙禎便看出了她已經明白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供需關係,當供過於求的時候,倭國是穩定的,當若是反過來,供不應求的時候,倭國便開始了內亂。

這樣一個國家在還沒有強大起來的時候,便已經被消耗的筋疲力盡,還怎麼成長爲一個大國?

殿內非常安靜,只有風吹過窗棱發出的呼嘯聲,秋天的風給人以萬物凋零的感覺,連空氣中都帶着悽慘的味道,吸上一口,整個人都懶洋洋的,彷彿會被這股悲秋之意帶走。

趙禎面前的茶水依舊冒着熱氣,而良子彷彿掉進了寒冷的冰窟,微微擡頭,帶着最後一絲期望的望向這個給她帶來絕望的大宋皇帝道:“陛下對我倭國看的還真是透徹,那請問陛下如何解開這個痛苦的循環?我倭國人難道就永遠要在這循環之中受苦?!”

趙禎擺了擺手道:“朕的一絲你沒有理解,受苦的不是整個倭國人,你們這些貴族,宗室,官員都不會被殃及,甚至成爲有些家族崛起的契機,倒黴的永遠是那些平民。”

“可他們的犧牲也是我倭國國力的犧牲!如此一來我倭國永遠不能走出這怪圈!唯一的出路便是走出本州……”

良子彷彿被自己的話點醒了,臉上露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神采,望向趙禎道:“倭國最後的希望便是走出本州,向……向……”

顯然她是發現了這個問題,整個人愣在原地,趙禎冷笑道:“沒錯,現在的倭國已經沒有地方可去,高麗,遼朝,女真,大宋,甚至是琉球,我們已經把你們需要的空間都佔滿了,你打算對誰動手?!”

“不過你對誰動手都佔不到好處,漫長的糧食補給線便是倭國的致命傷,只需要數月的時間,只需要抵擋住你們的第一波攻勢,之後便可堅壁清野的耗死你們!”

趙禎再次無情的擊碎了良子的幻想,而一旁的三才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單單是聽了幾句話他已經感覺到倭國沒有出路和希望,官家看似溫文爾雅,卻似一柄又一柄尖刀,句句誅心…………

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
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