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

bookmark

捧日軍中的行軍司馬王鶴再次擔任起了使者的角色,只不過這次他是恐怖的戰爭使者,帶着大宋的檄文在西域開始散播恐怖。

檄文便是發動戰爭的開始,也是向天下宣告大宋對西域用兵的原因,沒有毫無理由的戰爭,即便是爲了利益,也需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無論現在還是後世,基本如此。

只不過王鶴以使者的身份帶着大宋的檄文出現在西域諸國之後,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對於大宋或是趙禎來說,用兵西域已經準備了許久,但對於西域來說這卻是驟然而至的晴天霹靂。

對於西域人來說,大宋和西域之間的關係乃是互相需要,他們自以爲抓住了大宋的命門,斷絕了商賈的西出之路,就算大宋不妥協,也會通過談判的方式進行。

當王鶴帶着宣戰的檄文出現在高昌國的時候,高昌國主麴叱幹乃是麴世高昌的後裔,因爲勢力強大,並且抓住了機會率兵參與對西夏的圍剿,成爲了西域聯軍中的主力,也再次使得高昌崛起。

只不過在他眼中只有利益,沒有宏大的戰略眼光,在他看來眼下誰能給他利益,他就依附誰,當初大宋來到的時候,他依附了大宋,雖然西夏屠殺西域百姓也是一部分原因,但他其實卻是和當時的西夏非常親密。

這一點無論西夏還是大宋都是知道的,當麴叱幹率軍參與對西夏的圍剿時,李元昊曾經大罵其人的卑鄙,在趙禎看來,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投機者。

在西夏之後,看到強大的大宋王朝,麴叱幹老實安分,甚至上疏趙禎請求得到大宋的敕封,當時的趙禎認爲,以高昌的國力和麴叱乾的投機,不會看不清楚眼下的情況。

於是便大筆一揮的給予了他高昌國主的敕封,但誰知道,這個他親手敕封的高昌國主卻是西域第一個對大宋插刀的人!

對大宋商賈加稅他是第一個,庇護沙盜他也是第一個,甚至是公然劫掠大宋商賈和百姓他也是第一個,事實上就是從他的一舉一動開始,整個西域都被帶壞了。

在此之後也是他第一個和遼朝做起了勾結,在背地裡偷偷幫助遼朝,而之後更是聯合西域諸國,組成一個聯盟形勢的團體對向大宋施壓。

這纔是趙禎最看不得的地方,他需要的是一個紛亂的西域,一個充滿競爭的西域,聯合起來?你們聯合起來難道是要對中原進行騷擾征戰嗎?

從一開始趙禎對待西域的政策和草原以及高原是一樣的,越是紛爭,越是混亂,越是生靈塗炭越好!只有這樣的西域纔是安全的,纔是對大宋有利的!

現在聯合起來的西域雖然發了一大筆財,可也對大宋造成了威脅就是他們活該被征討的原因。

所以當王鶴帶着大宋的檄文,帶着兵甲前往高昌國的時候,高昌國完全沒有反映過來,麴叱乾和他的臣下甚至認爲這是大宋派出使者來和談了。

在此之前,遼朝的使者曾經對他說過,宋人輕易不會用兵,更不會對西域發動戰爭,畢竟大宋要面子,西域聯軍曾經幫助過大宋,即便是派人來了,也很可能是和談,讓西域諸國摒棄遼朝和大宋重歸於好。

麴叱幹很天真的就相信了,他認爲眼下和當初大宋西征一樣,也是高昌國的一個機會,只要大宋給出的價碼足夠高,他便和大宋和好如初,當然私下裡還是會幫助遼朝,從遼朝繼續獲得好處。

如此一來明面上有了大宋的支持,背地裡有了遼朝的支持,高昌國將是整個西域最強大的國家,麴叱幹心中早有了稱霸西域的野心,龜茲,高昌都是在唐時被滅的,但也都在唐滅之後死灰復燃起來的。

面對中原王朝,他們看到了繁榮和強大,麴叱幹清楚,只有一個統一的西域才能和中原王朝抗衡,所以他不斷的在西域這片土地上合縱連橫,拉攏人手。

高昌國的宮殿中,寶座之上的麴叱幹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身着大宋服飾的王鶴,他認爲自己是聽錯了,甚至要求邊上的臣子對他再說一次。

當臣子帶着顫抖的聲音對他說:“國主…………宋人………皇宋的帝王率領十萬精銳御駕親征西域,我高昌首當其衝!”

麴叱幹坐在寶座上愣了許久,突然跳起來指着王鶴大喊道:“他是假的!他不是大宋的使臣,不可能!不可能!”

王鶴冷笑道:“我可不是假的!這是我大宋皇帝的聖旨!上面有陛下神寶!你可親自查驗,再說,某若是假的使者,那伊州的十數萬大軍也是假的不成?!陛下有言在先,若是你拱手奉上高昌,可既往不咎,封侯遷居神都,若是不從,引頸受戮!”

說完王鶴轉身便走,完全沒有一絲停留,他倒不是害怕被殺,而是他還要前往下一站,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大宋將會在明日開拔,最多一天的時間便會抵達高昌。

整個西州回鶻事實上分爲三大勢力,一個是以高昌爲中心的高昌回鶻,另一個便是以龜茲爲中心的龜茲回鶻,還有一個來頭也不小,乃是曾經統一過整個西州力量的焉耆城,而這三股勢力構成了西域最爲主要的力量之一西州回鶻。

麴叱幹想要攔住王鶴,可當一隊重甲步兵手持陌刀出現的時候,高昌王宮中的人,誰也不敢亂動,從一開始麴叱幹都不認爲王鶴是來宣戰的,也就允許他帶着護衛上殿以示友好,誰知道最後居然變成這種結果。

王鶴瀟灑的走了,走的時候順便還對一旁賠笑的達幹道:“這是你們阿斯蘭漢自找的麻煩,若是不想生靈塗炭,最少還是向我大宋開城投降,否則,西夏便是爾等前車之鑑!”

所謂的阿斯蘭漢其實就是高昌國主的稱呼,用漢化來說便是獅子王,而達幹也就是僅次於丞相的統兵官。

這是威脅也是勸告,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最好,若是不能,那就讓高昌看看與大宋爲帝帶來的後果!這樣的威脅纔是最爲直接的,並且也明確的告訴他,大宋陳兵壓境,絕對會開戰,並不是爲了給談判價碼。

從一開始趙禎便決定,這次沒有談判,要麼高昌舉國投降大宋,要麼化爲塵土。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