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

bookmark

八月初八,天下大吉!

這一天是好日子,大宋的迎親使團也是掐着點抵達倭國,他們要在今天迎接倭國的女天皇,自此之後,倭國的天皇一脈將成爲大宋的後族嫁往大宋,成爲大宋皇帝的妃嬪,但很可惜她們沒有資格成爲皇后。

迎親的使團隊伍出了大宋的神都便一直向東,所有的器具和車馬都是通過塘沽縣的港口,乘坐大宋水軍所提供的“神舟”艦前來倭國的。

這可讓他們這些禁軍見識到了什麼叫神舟鉅艦!趙力曾經瞧不起水軍,在他想來水軍不過是乘船出海,最多便是剿滅海上的盜匪,能有什麼作用?

可當他看到眼前的巨無霸時久久說不出話來,站在鉅艦上,彷彿站在陸地上一般平穩,而兩邊則是無數們的火炮!對就是火炮,趙力當時以爲自己看錯了,大宋軍中最精銳的捧日軍都沒裝備多少火炮,可眼前的這艘鉅艦上單單是一層便裝上了五十門火炮!

當他向下走的時候更爲震驚,孃的!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火炮,也是第一次趕到恐懼,若是讓他率軍和這種巨無霸戰鬥,趙力第一時間扭頭就跑。

這船上有一百五十門火炮,相當於大宋一軍火炮數量的總和!這簡直就是要了命的東西,但有一點趙力覺得奇怪,大宋在海上碰到的對手需要用上這麼強大的軍力嗎?

他雖然耿直,雖然一根筋,但卻不傻,他在看到那些火炮的時候便開始思索一個問題,官家造了這些神舟鉅艦是用來幹嘛的,對付什麼樣的敵人?

不過他一路上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而邊上的劉昶則是完全不理會這些,他是這次出使的正使,也是迎親隊伍之中唯一的文官。

“今天是一定能到平安京的,咱們也不急於一時,暫且歇歇,讓老夫喘口氣!”

趙力瞥了一樣劉昶:“瞧你說的,馬上便到,再忍忍!”

“趙力!你又如此,兩個時辰之前你便說馬上就到,現在呢?!老夫只是想喘口氣而已,歇歇,歇歇吧!”

擡頭看了看天色,時間尚早,他們是從凌晨便出發的,一天的時間絕對能抵達平安京,這段時間倭國的公路建設很好,這離不開倭國宋臣的努力。

趙力向隊伍揮了揮手,這支由軍人裝扮的迎親使團便停了下來,安營紮寨,負責警戒,守衛巡邏,一板一眼,制度有定!

這是最讓趙力滿意的地方,眼下這些人都是軍中的精銳,也是趙力自己的驕傲。

親衛司是使團的最內一環,他們不用說要擔當起護衛女天皇的職責,而在外圍這是大宋的精銳戰兵,他們並非是武藝高強之人,但卻都有着自己的本領,有軍中箭無虛發的神射手,有靈活的捉到手,甚至還有重甲的陌刀手以及重甲騎兵和胸甲騎兵。

在趙力看來,眼前的使團隊伍纔是真正的五臟俱全,它集合了大宋幾乎所有的兵種,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無論是馬戰還是陸戰,無論是遠處射殺還是白刃相交都可以從容應對。

但就在他們停留的時候,四周卻不斷有人聚集,眼下可不是荒郊野外,有了公路連接,倭國本就不大的土地便的更小了,這條路是通往平安京的路,這個時候四周可會出現不少的過路人。

而不斷出現的倭人商賈,農人,小販,以及流浪的人卻不少,他們挑着扁擔帶着貨物和農具糧食趕往平安京,瞧見趙力等人的使團後便會好奇的在附近打量。

對於劉昶來說這沒什麼,天朝上國的使團沒有看就出問題了,爲此他還特意向趙力吩咐,讓將士們把使團的儀仗和彩飾都裝上,把車駕打造成最華麗的花車。

於是四周圍觀的倭人就更多了,當得知他們是大宋的迎親使團,歡呼聲響起,給了劉昶以極大的滿足感,他是這次出使的正使啊!

就在四周倭人不斷聚集的時候,就在劉昶得意的時候,趙力卻發現了不對勁,在這些有說有笑的人羣中,一些人的表情卻是很奇怪,官家所說過,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極難有人能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在眼睛中隱藏。

而那些倭人的眼神十分不對勁,即便是他們掛着笑意,也是一種冷笑,在他們的眼睛中趙力看到了憤怒二字,這便是最大的破綻,既然是來看熱鬧的,就說明心中喜歡,若是不喜歡你幹嘛來了?

幹嘛來了?當然是報有其他目的!多年培養的直覺讓趙力條件反射的站了起來大喊:“警戒!”

嘩啦…………原本還看着人畜無害的宋軍的立刻展露他們猙獰的“獠牙”,儀刀出鞘,充滿寒意的刀光在陽光下顯得冰冷,棘輪在車頂等位置架起來,陌刀手舉起了寬大的陌刀,四周的騎兵們也以最快的速度着甲上馬!

這一切都在電光火石的轉瞬之間進行,四周的倭人被突然起來的變動嚇了一跳,齊齊的向後退了一截,但這也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站了出來。

這些人稍稍一愣便明白自己暴露了,喊了一句“天皇板載”便衝向使團隊伍,而躲藏在四周的倭人也從各個角落中出現,原本看熱鬧的人早已驚叫着躲開,刀劍無眼,誰知道會不會誤傷自己,還有他們擔心自己當作是同黨被宋人治罪…………

趙力在這個時候反而是最悠閒地,瞧着邊上大驚失色的劉昶笑了笑:“老倌你莫慌,咱早有準備,官家早已說過倭人當中必會有人不消停,眼下可不就是?這還是第一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倭人襲來,說不定咱們接了良子女天皇后,還有人會來襲殺。”

“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這是造反,這是謀逆,這是要連誅的!老夫本以爲倭人雖是化外之民,可在我大宋官員之教導下,在我儒家經史子集的薰陶下能有所改,可瞧瞧這模樣!哪有一點順民的意思?簡直就是刁民!”

趙力驚訝的望着劉昶,沒想到這個時候他反而不慌不忙反而開始批判這些倭人了,開始的時候趙力以爲他會勸降這些刺客,也見不得這些殺戮的場面嘞!

可現在,這老倌瞧着倭人刺客被殺,那叫一個過癮的感覺,彷彿自己要提着三尺青峰上前手刃敵人似得!

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
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