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

大宋對吐蕃的用兵是經過趙禎層層計劃的,只要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就不能臨時改變計劃,這是戰場上的大忌。

誠然,調動懷德軍駐守瑪兒敢是對大宋有利,但索要付出的代價卻是得不償失的,數萬懷德軍調遣到瑪兒敢,一路上人吃馬嚼再加上駐守的時間,朝廷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將會成倍數的增加。

趙禎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五千裝備精良的神衛軍在機上八百們火炮,趙禎相信沒有七八萬的吐蕃大軍圍攻,瑪兒敢絕不會陷落。

任何敵軍在進攻瑪兒敢這座城池的時候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永安軍和大部分神衛軍走了,但留下的東西可不少,在加上源源不斷運往瑪兒敢的物資,可以說這裡的五千守軍可以在瑪兒敢永久駐屯。

即便是角廝羅知道趙禎就在瑪兒敢也不敢輕易用兵,一旦大軍進攻瑪兒敢,那邏些城基本上就完了。

瘋狂的大宋軍隊會全力勤王,同時也會毫無保留的進行猛攻,角廝羅要的是生存而不是毀滅或是進攻大宋皇帝的所在,何況他現在根本就不知道誰在瑪兒敢。

對於吐蕃人來說瑪兒敢只不過是宋軍的一個補給關卡,若是強攻得不償失。

趙禎留在瑪兒敢,爲的就是最快的時間獲取前線戰報,在這裡要比在大宋境內快得多,大規模裝備火器的實驗數據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自己的案頭。

王韶的每一次進攻,每一次攻城拔寨都是在進行一次次的實驗,這些實戰演練分爲多個階段,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手段。

科學嚴謹的態度是趙禎最欣賞王韶的地方,他能夠把火器在宋軍中的使用掌握的如此透徹,離不開這般的嚴謹。

火器要想大規模的裝備軍隊,離不開成熟穩健的指揮,至於衍生出的各種戰術運用也是極爲複雜的。

想要讓大宋的火器在不同的戰爭中發揮到最大,那必須要依靠紮實的基礎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即便是王韶也是在摸索中進行。

武器改變戰術思想,這是在後世總結出的經驗,但現在的王韶就已經發現的問題的所在。

使用不同的武器會給大宋的軍隊帶來各種各樣的變化,火炮的出現使得整個軍隊的速度被拉慢,這是最爲明顯的地方。

尤其是在高原這種高海拔的地區便更是如此了,運送和裝備完全是兩碼事,大宋的後勤箱車軍可以把火炮用最快的速度運送到瑪兒敢,但王韶的永安軍和神衛軍卻無法在戰場上快速的部屬火炮。

大宋眼下還沒有專業的馬拉火炮,一般的車軸無法承受火炮的重量,即便是大宋的火炮重量輕便了許多,依舊需要寬大的箱車來拖拽。

在火炮上安裝車軸和輪子,格物院的匠人早就想到了,但大宋的車軸還停留在唐時的水平上,使用的雖然是金屬車軸,但卻在載重上依舊需要車駕來承擔力量。

而直接在火炮上安裝輪子,就需要一個堅固耐用,主要是能夠直接承受炮身的壓力。

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大宋一些老舊的火炮上裝有車輪,但那些全部是因爲火炮的重量太重,必須要用車輪進行調整射擊方向,和減輕後坐力,但那些車輪可不是用來運輸用的。

趙禎在瑪兒敢的城池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順便再通過蔡伯俙帶來的一對器材研究滾動軸承。

所謂的滾動軸承乃是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爲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元件。

在這個時代雖然沒有能力製造出太過精密的滾動軸承,但趙禎卻瞭解這東西的原理,而在“上輩子”小的時候他經常會在修自行車的大爺那玩,也拆過自己家的自行車,滾動軸承是什麼模樣他一清二楚。

最重要的是,趙禎知道滾動軸承是通過什麼原理來減小摩擦的。

小小的東西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

內圈的作用是與軸相配合並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滾動體也就是其中小小的鋼珠,它藉助於保持架均勻的將滾動體分佈在內圈和外圈之間。

修車的老大爺曾經說過,鋼珠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着滾動軸承的使用性能和壽命;保持架能使鋼珠均勻分佈,引導滾動體旋轉起潤滑作用。

知道原理和結構,剩下來的事情就要簡單的多,重複不斷的實驗,大量的製造,以及甄別篩選。

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性才能慢慢完成。

而要想完成這一切,就需要一個簡單的車牀,而驅動車牀的動力趙禎都已經想好了,通過折曲河的河水。

在瑪兒敢沒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趙禎是不會把大宋的蒸汽機搬到這裡來的,對於趙禎來說蒸汽機纔是大宋最大的秘密和寶貝。

當然人力車牀也可以使用,但是卻沒有水力要來的好,折曲河便是長江的上游,而起源地便是在唐古拉山。

而瑪兒敢城就坐落在折曲河的西岸,想要借用水力,輕而易舉,不光如此,大宋的匠人和勞力在修築瑪兒敢城的時候,便已經想到了這一點,開渠引水至瑪兒敢城,只不過工程量有些龐大,前日纔剛剛完成。

蔡伯俙帶來的機械已經安裝好了,巨大的水輪通過轉動軸裝在了水渠之上,開閘放水之後水輪在渠水的作用下緩緩旋轉,速度越來越快,最後開始驅動機械臂。

其實按照歷史的發展,腳踏車牀應該是最先出現的產物,原理就和縫紉機一樣,在大宋縫紉機已經出現,畢竟純機械的器物對於大宋這般的能工巧匠來說並不難。

而且大宋的縫紉機非鑄鐵製造,而是純木質的結構,做工精巧,當然也更爲費時費力,價格不菲,大宋有專門的工廠製造縫紉機,這東西不知在何時已經成爲大宋百姓婚嫁的重要物品…………

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
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