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

直到坐在囚車一樣的馬車上,孫翰才明白自己完了,馬車一路向南的駛去,距離大宋每進一步,孫翰的身體越是顫抖,對於一個自私的人來說,即將面對死亡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情,恐懼,壓抑,等等負面的感覺讓他快要崩潰。

鼠三和宋小乙站在上京城的城邊看着馬車遠去鬆了一口氣,他們完成了官家交代的任務,只要把孫翰送走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都監,你覺得那些商人會捨棄利益撤離到燕雲十六州嗎?”

宋小乙望着大宋方向笑了笑:“當然會,除了向燕雲十六州撤離,他們別無選擇,你覺得有多少人是和孫翰一樣能拋家舍業的?宗族的感情早已融入進了咱們宋人的骨血之中,哪怕身死也不能讓宗族拋棄,一旦如此人將不人!”

鼠三點了點頭,的確,這些商賈基本上都是大宗族出來的人,一旦他們被宗族除名,也就斷了家譜,這比斷了子嗣還讓人難以接受,即便有再多的財富那有什麼用?看來宋小乙是抓住了這些商人的軟肋。

“那什麼時候撤走,畢竟遼皇御駕親征也就在最近,孫翰真是個廢物,居然連遼皇御駕親征的時間也沒弄到,只說一個就在最近,真是不知所云!”

宋小乙笑道:“你也不瞧瞧他是什麼人,一個叛徒能得到多大的信任,你瞧,即便是他“死”在家中也沒人懷疑,這就說明了遼人的態度,從黑手所部收集到的各種情報來看,應該就在最近一個月,可以通知大軍準備了!”

鼠三對宋小乙的話是無比相信的,這麼多年來宋小乙的判斷基本上就沒有錯過,尤其擅長從小的細節上發現異動,通過孫翰的情報和遼朝最近的兵事調動,宋小乙怕是已經大概猜測到遼朝出兵的時間了。

宋小乙的確得到了一些相關的情報,在他看來遼朝對西夏出兵根本就不是時候,此時的西夏兵鋒正盛,大宋和遼朝對其壓榨迫使西夏向西域連連用兵,這比遼朝安逸已久的軍隊要有更多的實戰經驗。

李元昊稱帝后便仿照大宋的廂、軍設置改革兵事,但功用卻與大宋的兵制並不一樣。

他以黃河爲界,把西夏全境分爲左、右兩廂,共設十二監軍司,各立軍名,駐防在各軍事要地。使軍事指揮機構與地域性的防衛措施結合。

其中以左廂神猛軍司、綏州監軍司、宥州嘉寧軍司、威州監軍司、西壽保泰軍司、卓羅和南軍司六監軍司爲左廂,治夏州以東,轄治國家東半部,由元昊族叔山遇惟亮任都統軍。

右廂朝順軍司、甘州甘肅軍司、瓜州西平軍司、黑水鎮燕軍司、白馬強鎮軍司、黑山威福軍司六監軍司爲右廂,名義上治甘州,轄治西半部,由元昊族叔山遇惟序任都統軍。

每個監軍司設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各一員,以貴戚豪右領其職,餘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數十,不分蕃漢悉任之,這樣的劃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夏的戰力,連宋小乙都不得不承認李元昊的才能。

耶律宗真在這時候出兵西夏實屬不智之舉,但大宋得到的情報遼朝並不知道,宋小乙早就知道遼皇心中的攀比心理,哼……就這樣的城府也打算和官家比個高低?實在是癡人說夢!

全天下所有人都沒有宋小乙看的清楚,黑手收集到的大量情報都會讓他看清西夏,遼朝,和大宋之間的差距,否則如何向趙禎提供有價值的情報?

在宋小乙看來,如今三國之中大宋最爲富庶,戰力也是最高,經驗豐富的募兵與訓練有素的役兵相結合,戰力自是不容小覷,在加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完全是百戰雄兵!

而西夏掠奪了西域的財富之後國力也是不錯,但在遼人和大宋的壓榨下這些財富持續不了多久,但西夏通過戰爭訓練出來的士兵卻相當彪悍且有着豐富的戰場經驗。

宋小乙看向不遠處的遼朝士兵,在他們身上只有一種感覺,鬆懈……哈氣連天的模樣一看就是昨夜眠花宿柳去了!

這樣的士兵還有什麼戰鬥力?宋小乙覺得他連普通的農夫都不如,但遼朝畢竟是遼朝,這些散兵遊勇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遼朝真正的戰力並不在這些人身上。

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這意味着全民皆兵!

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國有兵事,部族州縣,傳檄而集。

而遼朝的精銳力量還不止這些,皇帝御帳親軍、宮衛騎軍,以及各大首領部族軍、衆部族軍、五京鄉丁和屬國軍六種。

宮衛騎軍也就是斡魯朵,他們是整個遼朝最爲精銳的部隊!

帝、後在宮中時,他們擔任宿衛。出行時,擔任扈從,作戰時,組成親軍,帝后死了,則去守陵。這些士兵是連同家屬一起徵集來的,家屬集中在指定地點居住。這些家屬聚居點,屬於皇帝的斡魯朵,聚居點內的居民被稱爲斡魯朵戶或宮戶,他們也是宋小乙唯一接觸不到的地方。

經過宋小乙的推算,遼朝和西夏算是勢均力敵,這也是大宋從中插手的最好機會,一旦大宋收復燕雲之地,就會迫使遼朝撤退,西夏與遼朝的戰爭無論遼朝是否佔據優勢都會撤軍回援,師老兵疲之下豈能是大宋的對手?同時西夏的李元昊只要不傻就轉守爲攻……

宋小乙想到這裡心中一片火熱,遼朝在兩面夾擊之下一定疲於應付,而大宋一旦收回燕雲十六州有了屏障之地後,根本就不擔心遼朝騎兵的反撲,險要的地勢配合上長城的守衛,燕雲之地再也不可能丟失!

轉身向城中走去,宋小乙還有另一件事要做,把遼朝的經濟搞崩潰纔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經濟上的手段有的時候甚至比大軍壓境更爲恐怖,但是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露出來,而這段時間就是讓大宋商賈撤離的最佳時間!

宋小乙必須帶領遼朝的大宋商賈安全的撤離到燕雲之地,保護商人和他們的財富安全撤回,這是趙禎交代的嚴旨。

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
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