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

偷稅漏稅這是大宋商賈極少出現的情況,畢竟大宋的三司衙門對稅款的監察力度很大,但面對東城豪門這般的龐大買賣,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唯一的辦法就是徹查其賬冊和交易,但尋常時根本就沒有辦法徹查,這些商號只需要一些尋常的手段便能讓三司查無實據。

但現在不同了,東城豪門的商號在易主之時,所有的賬冊在第一時間被查封,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是關張之後才能進行買賣,所以賬冊必須要保存起來。

而三司對關張的商號皆有查問之權,這是在最後放止商號偷稅漏稅的手段,這時候查賬,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東城豪門的商號便是如此栽了跟頭,他們忘記了三司一直在緊盯他們,對他們的不法之事已經心知肚明,只是缺少一個機會而已。

三司的官員大量進駐到已經屬於官營買賣和蔡記的商號之中,他們不是在查現在的東家,而是在查之前的東家。

這一次是包拯率領下的三司“大手筆”,神都城和東京城中的三司官吏同時行動,不光有三司,兩座城池的巡城司同樣配合行動。

巨大的算盤被安置在板車上,百姓們把這巨大無比的算盤稱作“龍舟算盤”,足有三丈三尺,二層小樓的高度!

這東西往往是每年三司年底覈算國帑時用的東西,此次拿出來完全是爲了對付浩如煙海的賬冊。

大宋的賬冊全部改爲借貸賬冊,這要比之前的四柱清冊要來的方便和明確。

只要有票據存在,就不怕找不出漏洞,三司查驗的不光是今年的賬冊,往年的賬冊也要全部查清。

這是一次針對東城勳貴的全面清查,而東城勳貴此時才知道大禍臨頭。

在大宋的商賈之中流傳着這麼一句話,“時辰不到,有閻羅老包!”即便是沒有去陰曹地府也會遇到活閻羅包拯。

原本包拯在開封府的時候便是鐵面無私的存在,他的脊樑據說比鐵還堅硬,到了三司之後更是容不下一粒沙子,只要查到有偷稅漏稅的情況,甭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勳貴之家,都要付出代價。

大宋的國帑他看的比自己家的金庫都要嚴,偷稅漏稅他更是極力上諫要求重判,甚至是連蔡記的買賣都不曾放過。

在許多商賈嚴重,包拯是一個煮不爛,砸不壞的“鐵豌豆”,除了奉公執法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事情。

包拯作爲三司使,在議事堂中參加過相公們的議事之後便匆匆離開。

即便是其他相公們挽留也沒用,范仲淹看着匆匆離開的包拯無奈的嘆息一聲對其他人道:“包公這便是去往東城監督官吏去了,諸位留他也留不住。”

邊上的晏殊有些不滿的開口道:“東城豪門已經徹底輸了,三司這般的核查難免讓人覺得是官家授意,雖說民怨在前,但多少讓人覺得官家薄情了些,這些勳貴可都是開國功勳之後,一旦查實罰銅都是少的,難免要罷官奪爵,如此一來咱們大宋的開國之後豈不是殆盡?太祖當年杯酒釋兵權,爲的就是給他們富足之生活,如今背道而馳!”

晏殊的想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既然已經把東城豪門打擊的體無完膚,沒有必要再過度嚴懲,這樣一來官家臉上掛不住,連太祖的臉面也都掛不住。

范仲淹搖了搖頭:“官家此舉並不爲過,有些東西你們並未瞧見,諸位這是皇城司以及黑手送到的密報,其中還有官家組建的隱秘轄騎送來的奏報,若是諸位看了之後還覺得三司此舉不妥,大可上疏官家,老夫會爲各位轉奏。”

范仲淹說完便把懷中的文書放在桌子上,作爲禮部尚書的歐陽修毫不猶豫的便拿起來宣讀:“經查實,白雲寺彌勒教之禍與大相國寺拖不得干係,大相國寺之佛門又常常受東城勳貴之託請,贈起金銀無數;又青海路宣毅軍之兩部指揮叛宋,走私軍械貨物與吐蕃,亦與東城勳貴有關,此前種種邊釁亦然!”

蘇洵在邊上已經目瞪口呆,吃驚的望向歐陽修懷疑他是不是看錯了,帶文書到了他的手中,只是匆匆一掃便大驚失色道:“駭人聽聞,駭人聽聞也!”

包拯點了點頭,環顧衆人道:“此事當真是駭人聽聞,東城勳貴猖狂若斯,諸位莫要再心存憐憫,官家太祖的臉面重要,但國法更爲重要,我等即爲大宋相公,當穩固國法。今日還有要務和諸位商討,包公已經知曉便由他而去。”

中樞院是大宋的文官最高機構,這裡也是六部相公的官衙所在,議事堂啓用較少,但每次啓用都是在商議機要之事,就如同參謀兵事院一樣。

此次由范仲淹這位宰執相公主持,商議的自然不是小事,在范仲淹說出一句“事關吐蕃高原”後所有人都知道官家要對吐蕃動手了。

大宋對吐蕃的攻伐忍了很久,其實早在去年就有人上疏力主攻伐吐蕃,使大宋西北永無戰事。

許多人都知道,大宋西北唯一的禍患便是吐蕃,曾經分裂的吐蕃不可怕,大宋只需要採取拉攏分化之策便能讓吐蕃永遠無法對大宋造成威脅。

但現在的吐蕃卻在角廝羅的帶領下完整統一,這是大宋這是大宋最不願看到的情況。

之前有人提議用兵吐蕃不是沒有道理,大宋的有識之士早已發現吐蕃會對大宋產生威脅。

歷史上中原王朝的威脅大多來自北方的遊牧,直到唐時統一的吐蕃對漢家王朝造成了毀滅性的創傷,從那之後世人才知道,原來高原上的吐蕃也是難以對付的存在。

趙禎平定北方草原之後,唯一會對中原產生威脅的便是高原吐蕃,角廝羅並不是一個蠢貨,相反他所作的一切都在加強吐蕃的力量。

以至於現在的吐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松贊干布統治下的吐蕃。

角廝羅的吐蕃是一個****的吐蕃,狂熱的信仰讓吐蕃成爲僧人的天堂,即便是吐蕃的平民百姓也在興奮佛教。

對於他們來說,佛是拯救一切的存在,而中原驅逐了佛門,成爲墮落的象徵。

而趙禎之所以拉攏康巴人,最主要的目的是,這些康巴人對佛門的信仰並不“感冒”,他們更加信奉的是原始力量,人的力量……

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
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