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

bookmark

這些人做出了明智的選擇,一月過後,狄青和楊懷玉率部而來,浩浩蕩蕩的五十萬精銳出現在了呼倫貝爾城外,在這冬日裡三軍齊備,整裝待發。

趙禎在宮帳之中親自給狄青和楊懷玉接風洗塵,設宴招待,並且在席間勉勵,大軍也得到了充分的補給,在他們抵達前,大宋的物資便已經運了過來。

現在的呼倫貝爾草原上有着七十萬的軍隊,狄青和楊懷玉的五十萬大軍以及從神都城調集過來的二十萬禁軍,這樣的消耗光靠呼倫貝爾城是遠遠補充不了的。

城池不斷的擴大,已經出具規模,狄青和楊懷玉都在感嘆這裡的建設,卻沒有在意城池之中塔塔爾部百姓崇拜的眼光,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眼光在草原上見得多了。

宴席之中兩人都清楚,官家此次調兵怕是要對契丹動手了,只不過現在卻不是對契丹動手的好時機,冬天作戰最大的敵人就是寒冷,將士們即便有毛衣棉衣取暖,也難敵草原上的寒風。

宮帳之中,狄青插了一塊燉的軟爛的豬肉再配上一塊土豆放入口中,土豆燒肉,這是軍中將士最喜歡的食物,頂餓好胃口,不必豬肉燉粉條差,尤其是口感極好。

滿足的嘆息一聲,狄青這纔開口道:“官家,此時對契丹用兵非是不可,但將士們的折損頗大,可否等待春天再做北伐之議?”

楊懷玉也是同樣望向趙禎,這話他本也想說,但出於對趙禎的信任而沒有開口。

趙禎瞧着兩人希翼的眼神笑了笑道:“朕當然不會在冬日裡用兵,尤其是在這草原上,寒冬之厲不弱刀劍,將士們豈能再受攻伐之苦?朕調遣你們來不是對契丹作戰,而是爲了封鎖契丹。”

“封鎖契丹?”

封鎖一次很少使用,但王韻知道:“所謂的封鎖乃是以強絕之力禁絕往來,語出唐張鷟《朝野僉載》:“至一宅,封鎖正密,打鎖破開之,婢及高麗並在其中。””

這下兩人便明白了,這是讓他們率軍包圍契丹,使得契丹與外禁絕來往,徹底困死契丹人,讓他們消耗。

原是這意思,狄青和楊懷玉便放心下來,只要不再冬日裡用兵攻伐契丹,單單是禁絕往來,這對宋軍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酒席之間,趙禎也頗爲放鬆,一來狄青和楊懷玉二人都是老熟人,雖然君臣之間沒有朋友一說,但親近之人總是有的。

狄青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而楊懷玉雖然出身將門楊家,但卻是爲了建功立業和楊家進行了割裂,能做到這一點,趙禎相信他的忠誠,這麼多年下來他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他趙禎還真沒有什麼隔閡。

君臣之間把酒言歡,也是一件暢快的事情,尤其是冬天就着爐火靠着地瓜,那叫一個舒坦,而楊懷玉和狄青都喜歡這種來自海外的食物,緊緊的盯着趙禎手中的小棍。

小棍在趙禎手中靈巧的翻動着,並從爐子的底部掏出一個髒兮兮的地瓜,三才伸過來的手被趙禎打開,吃地瓜就要自己動手,那才叫香。

急不可耐的抓起來並在手中翻動着,嘴中發出哧溜哧溜的聲音,趙禎享受著作爲皇帝爲數不多的快樂之一。

猛地掰開地瓜,烤的正好的地瓜被擠破,金黃的地瓜泥被擠出,粘到手背上趕緊吸入嘴中,依舊能感覺到熱辣辣的灼熱,趙禎毫不在意,對着地瓜吹了兩口仔細平常起來,滿臉都是享受。

這讓他回想起來,在上輩子小的時候,冬日裡去澡堂下完澡後,抱着一點地瓜坐在馬路牙子上啃的感覺,說不出的香甜,地瓜如密,沁人心脾。

邊上的狄青和楊懷玉兩人有樣學樣的照着趙禎的作法也開始吃了起來,味道確實甘甜,忍不住的讚歎,不過趙禎卻露出頗爲深意的笑容道:“這東西若是還切成片,曬成幹,味道也是一絕,而且易於保存,乃是軍糧的不二之選。”

狄青和楊懷玉大喜,沒想到這地瓜還有如此功效,宋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保障,雖有壓縮軍糧和炒麪,但品種單一,時間長了將士們面色都發黃不太好看,因爲缺少肉食,有不少人得了夜盲症。

若是能加上這地瓜幹,再加上草原上的肉乾那便是極好,軍中再也不用爲將士們的吃食發愁。

“只不過這東西有一缺點,吃多了容易脹氣,濁氣下沉…………”

這話從趙禎嘴裡說出來,狄青和楊懷玉以及邊上的三才都是頗爲驚訝,隨即明白官家的意思,吃多了容易放屁。

楊懷玉急急的擺手道:“這在軍中算不得什麼事情,官家不必困擾。”

…………………………

楊懷玉和狄青領兵上路了,走的時候還帶走了無數的地瓜和肉乾,一併帶走的還有數千只臨時打造的軍帳以及無數的被褥,這些東西都將成爲將士們在草原上地域嚴寒的利器。

五十萬大軍出動的同時,草原上的遊牧商人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些遊牧商人可不敢和大宋對抗,原先他們是想乘機發財,但現在大宋動手了,不用發話便迅速離開,他們來這裡可不打算把命賠上。

而另一邊的巨母城也開始了自救,手段很簡單,依靠漁業…………捕魚對於契丹人來說是及模糊又熟悉的技能,被逼到絕地的契丹人想起了原本被他們荒廢多時的四時捺鉢。

契丹人本身就是馬逐水草,射獵四方,祖先們過着的便是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爲常的生活,連契丹的孩童都會唱的歌謠中都有記載:“冬月時,向陽食,夏月時,向陰食,使我射獵時,多得豬鹿,使我捕魚時,多的魚蝦!”

栲栳爍便是後世的呼倫湖,就在巨母城的邊上,在後世呼倫湖乃是內蒙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湖中盛產鯉、鯽、白、鮎等三十多種魚類和白蝦,簡直就是天然的漁場,

重操舊業的契丹人從呼倫湖中獲得了大量的補給,湖中的魚蝦完全能養活巨母城中的百姓,再加上從草原上採集的野菜和冬天的獵物,足夠他們度過這個漫長而難熬的冬天。

當然這也是蕭撻裡沒有理睬趙禎的原因…………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