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

bookmark

原本沒有理由的劉渙在趙禎這裡看來就非常的可疑,事實上他的行爲在趙禎面前簡直就像是一個神經便般的不正常。

怎麼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皇權,兵權這東西就是皇權最直接的體現,劉渙第一次失敗後的警告已經十分嚴重了,而他卻要一意孤行的再次慫恿種諤去做。

最關鍵的是種諤居然還真的去做了,作爲種世衡的兒子,種諤不該這麼蠢的被劉渙所利用,說他是被軍功衝昏了頭腦那更不可能。

這句話只能用來欺瞞一下不相干的人,至於趙禎是絕不會相信的,種世衡之前已經向自己請戰,他願帥西軍攻伐青塘也不願在兵部呆着。

而趙禎給了他明確的答覆,告訴他會給他們父子機會馳騁青塘的草原,在河湟之地揮戈攻伐,這個消息種世衡不可能不告訴自己的兒子。

所以種諤的犯錯反而更加蹊蹺,使得趙禎開始懷疑除了劉渙之外,幕後還有人動手。

這些事情就不能想,只要一想趙禎便停不下來,陰謀的手段如同交錯在一起的亂麻,而趙禎這個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抽絲剝繭,把看似一團亂的事情整理出頭緒來。

那些在名單上的人基本上已經被趙禎手中的爪牙給盯死,但卻不能有任何打草驚蛇的行爲,爲此皇城司的差人已經把隱秘做到了極致,至今沒有暴露,甚至沒有任何消息傳出。

黑手和皇城司是倆個獨立的特務機構,一個擅長於收集消息,一個擅長於執行,所以皇城司在安穩消停的時候,黑手卻極爲活躍。

但他們的活躍並不會讓名單上的人引起警惕,因爲這個組織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大商賈的聯誼會。

當策劃這件事的家族把各家需要做的事情分配出去後,這個組織就會煙消雲散,除了那幾位家主外,沒人知曉目的是什麼。

下面的人只知道最近要走私一些東西,要說服某些邊軍的將領或是士兵幫個小忙之類的瑣事,絕不會知道他們正在做的是欺君之罪!

趙禎知道,自己在蘭州的消息能瞞得住一時,卻不瞞不住一世,早晚有一天會泄露出去,蘭州距離青塘很近,可以說蘭州原本就是青塘的一部分。

蘇洵一路上都在擔心趙禎的安危,用他的話來說,天子萬金之軀坐不垂堂,就應該在皇宮裡待着。

但當他看到張從最,楊休,以及兒子蘇軾的時候便覺得自己也被皇帝利用了,無話可說的向趙禎拱了拱手。

趙禎拉住他的胳膊笑道:“蘇學士不該如此,朕大事不會瞞你和朝中的相公們,朕相信你沒有問題,否則也不會把蘇軾帶來,此三人都是朕的秘閣精銳,朕的謀士。”

蘇洵深深的看了一眼蘇軾,有些高興又有些不滿的開口道:“官家的意思是犬子在雲南路犯下的大錯也是遮掩?”

趙禎沒有回答,而是望向蘇軾道:“你自己對你父親說,畢竟這事情也是你發現的,現在要你父子二人出力,總不能內有間隙。”

蘇軾向趙禎一禮後纔對蘇洵說道:“父親大人,孩兒在雲南路所作的一切都是爲了自污,如此一來便能從雲南路抽身而退,張聰,吳萬全兩人孩兒也打算害他們,馳援他們的軍隊早已準備好,孩兒是算準了他們能撐多少時間的,只要接替孩兒的人到了,那些早已備好的人馬就會出發。”

蘇洵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二兒子,彷彿今天才認識他一般,看了看一臉抱歉的趙禎才顫顫巍巍的嘆息道:“你瞞的爲父好苦啊!”

“父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孩兒不以此法無以脫身,也無以遮掩,孩兒回了神都城便重回秘閣了,父親應該能猜到官家庇佑孩兒的。”

蘇洵點了點頭,拍了拍蘇軾的肩膀道:“此事爲父心中早有計較,只是沒想到官家居然籌謀如此之遠。”

說完便望向趙禎再次開口道:“官家,此事當曉諭諸位相公,國朝內有大患!”

趙禎笑了笑卻搖頭道:“此事唯有你蘇家父子可知,你蘇洵心中溝壑萬千,卻從不顯露,比之范仲淹也不稍遜,朕把國事交給太子,范仲淹已經是鼎力相助,若是再讓他參與此事,朕擔心他吃不消,也不能兼顧。

歐陽修乃文道大家,若是讓他著書立說,改變文治必然是胸有成竹信手捏來,至於讓他對付這些魑魅魍魎怕是力所不及。

包拯善財計,卻不善斷案,此中的陰謀狡詐他舞弄不了,如今之際唯有你蘇洵蘇明允可堪重任。

張從質,楊休,蘇軾皆是朕的秘閣之臣,最善尋覓蛛絲馬跡查找隱私之事,由他們配合黑手和皇城司,朕相信最爲穩妥。

而你蘇洵乃是朕找來的主心骨,此事以你爲主,給朕抽絲剝繭的查下去,秘閣,皇城司,黑手接聽你的差遣調配。”

蘇洵這下才明白官家把自己帶在身邊侍駕的原因,自嘲的笑了笑:“承蒙官家不棄,蘇洵定不敢辜負官家,但蘇洵還想向官家討要一個人。”

“何人?”

“蔡伯俙!”

趙禎哈哈大笑:“蔡伯俙自從復職黑手都監之後,朕就從未撤去他的職銜,他一直在黑手之中擔任都監,你要用他隨時可調!”

“官家,那您坐鎮蘭州是爲了穩定軍心?”

趙禎搖了搖頭:“朕總覺得西軍還有變數,若是爲了穩定軍心朕早就亮出儀仗滷薄,眼下非是朕在穩定軍心,而是朕只要在蘭州,一旦西軍有變,朕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亂局!”

趙禎的話一出,無論是蘇洵還是張從質亦或是楊休蘇軾皆是震驚的無以復加,即便是跟隨趙禎多年的三才也是駭然變色。

西軍乃是大宋的精銳,自從折家,種家上繳軍權之後,西軍已經屬於大宋的直轄禁軍體系,幾乎沒有任何動盪的可能。

而官家說話向來都是有理有據,不可能平白無故的說出西軍有變這句話,那就足以說明,官家所說的這個勢力已經有了譁變西軍的可能。

見衆人都盯着自己,趙禎皺眉道:“這只是朕的猜測,西軍的將領朕還是相信的,但出了範大勇和種諤這兩件事後,朕懷疑有人在背後裝神弄鬼,他們或許不是在收買賄賂將軍,而是在用一些手段誤導或是出賣西軍,他們的人就在西軍之中,但卻也不在西軍之中,你們要萬萬小心!”

“臣等遵旨!”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