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

范仲淹和狄青兩人從頭巡查到尾,但唯獨在靠近車廂中部的時候從邊上繞道走了,這時候他們都不想去接觸天家的幾位。

皇后對太子的責罵聲總是能隱隱約約傳出來,在這精心打造的車廂中還能傳出來,可見是動了多大的肝火和怒氣。

但有訓斥就是好事,說明她和陛下還在乎太子,范仲淹心中稍稍安定,作爲文臣之首的他必須保住太子,保住大宋的嫡長子繼承皇位。

望着邊上一句話也不說的狄青,范仲淹捅了桶他:“漢臣今日言語頗少,只是對車中武將囑咐交代幾句,所謂何故啊?”

狄青笑了笑:“漢臣性子直,說話常常不知輕重,官家囑咐漢臣,若是不知該如何說,便索性不說,也比說錯了強,沒人會故意難爲漢臣!”

范仲淹挑了下眉頭,隨即哈哈大笑道:“好你個狄漢臣!如今端是圓滑起來了!好一個不會說就不說,還真將了老夫一軍!”

說完便拉着狄青的胳膊,指了指中間的車廂,表情嚴肅的說道:“太子之事你可知道?莫要再這裡誆騙老夫,且說說你的見地!”

“天家之事乃是陛下的家事,漢臣不敢,也不會評論。”

“錯,漢臣大謬矣!天家之事便是天下之事,何況此次還真的是朝政之中發生的,太子外放的官員之中就有你參謀院的人,難道和你就沒有關係?”

狄青微微點頭道:“此話不錯,但李耀族就是貪沒軍餉被查處,軍中也對他貪沒一案重查,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漢臣覺得太子單單判他流放還判的太輕了。若是讓官家處置,必然梟首軍中!”

范仲淹長嘆道:“漢臣能如此公證,老夫佩服!你我如今在朝中搭班,各率文武官員,對官家負責,切不可有一絲懈怠,否則難以服衆,更讓官家失望。”

說完他老範便走了,走的時候鬆了一口氣,而狄青卻是知道他心中所想,范仲淹只不過不想讓自己對太子施壓而已,別說是武將,便是整個軍中對太子的所作所爲都頗爲不滿。

他是太子,是官家失蹤後的軍中最高統帥,在那個時候不拿出太子的魄力來,居然還一板一眼的整頓全軍,固守六種城,實在是丟了官家的顏面。

軍中的男兒就是如此,只要你符合他們對熱血男兒的標準,就會自然的和你親近,官家便是如此,得到了全軍上下的愛戴,將士們也願爲官家效死命,而太子卻差的太遠,將士們反而是對魏王頗爲親近。

這還都算不得什麼,畢竟他是太子,但回京之後對軍中將士嚴查這就有些公報私仇了,你是太子改變不了,可軍中將士卻是心中有數的,可以選擇喜歡或是不喜歡你。

軍中誰不知道李耀族之所以貪沒乃是因爲他把貪沒的錢財給了戰死將士的家屬,那些人的軍功簿遺失了,若是沒有軍功,回家之後豈能安生?

軍中給了證詞,甚至給了證物,但都沒有得到重視,太子反而是極力的抓着貪墨一事大做文章,他李耀族是西征的前鋒將軍,若是沒有他,神衛軍那堅持那麼久?

一個救了你弟弟的人,難道就如此不受待見?

軍中將士稍稍親近魏王便受到如此打擊?說實話連狄青都瞧不上趙旭的作法。

但他知道,官家一直堅持“立嫡以長不以賢”,爲的就是避免皇權的爭奪,雖然心中不舒服,可狄青知道自己還是應該支持趙旭,所以他在范仲淹面前把一切都說的很清楚。

只要他趙旭還沒有坐上皇位一天,大宋的軍隊便是終於官家的,其他的任何人休想動用軍權,這是狄青和參謀軍事院中所有武將對趙禎發的誓,也是軍中將士刻進骨頭裡的話…………即便是太子皇后也不行。

范仲淹走了一會又回來了,這一次他拉着狄青進入中間的車廂,內侍陳彤在邊上親自爲他們開門:“聖人等候二位多時了!”

狄青知道,麻煩來了!不過還好,有他范仲淹在,也不會有自己什麼事,反正太子和皇后不可能現在動用軍權。

雖然趙禎提倡文武平等,但狄青依然是在范仲淹的身後進入的車廂,寬敞的車廂中,中宮皇后一臉怒容的盯着跪在地上的太子,瞧見范仲淹和狄青進來,臉色立刻春暖花開。

“兩位相公都來了,速速坐下,這車廂不比宮中,晃動的厲害。”

兩人對視一眼,連道不敢,太子還在地上跪着呢!誰敢坐下?

王語嫣也沒有強求,而是望着趙旭道:“兩位相公都來了,你也起來吧!要跪也去跪你父皇,跪在母后面前可沒用。”

趙旭顫顫巍巍的起身,向范仲淹和狄青行禮後,便進入車廂的內門,這下車廂才恢復了平靜,也讓范仲淹和狄青兩人稍顯自在。

“陛下此次不回京,卻要在木蘭圍場舉行秋獮,本宮知曉陛下生着氣,打算用秋獮之事肅清朝堂,雖然沒有明說,可本宮知道,陛下這是在爲北伐做打算!”

范仲淹和狄青對視一眼,同聲道:“聖人英明!”

王語嫣苦笑一聲:“英明?現在朝中臣子怕是早已把本宮和商賈聯繫到了一塊,背後不知有多少流言蜚語嘞!”

范仲淹忽然拜下:“臣斗膽詢問聖人一句,聖人可是和那些商賈或是外戚有所沾染?!”

突如其來的問話,讓狄青徹底呆住,這種話如何能宣之於口?再說,皇后能說真話嗎?

王語嫣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反問道:“範相公此言何意?!”

范仲淹露出坦然的表情道:“臣的話其實很清楚,只要您並沒有沾染其中因果,陛下定然知曉,您無需擔憂,若是您沾染了,事情也就是陛下說的算,我等亦無話可說。”

狄青忍不住在心中給范仲淹豎起大拇指,暗自誇讚一句:老範高明!隨即跟着拜倒:“還請聖人相告!”

王語嫣望着拜倒在地攤上的兩人忽然展顏一笑,這一笑反而讓范仲淹和狄青兩人都愣住了。

“本宮自然和商賈毫無干系,爾等起來吧!其實此事官家早已知曉,且發了急腳遞給本宮,讓本宮在宮中不可妄動,裝作不問,不知,爲的就是考校太子如何表現,否則你們覺得本宮會蠢到太子犯下如此大錯之後才訓斥他?”

不知爲何,范仲淹和狄青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不是放心,而是脖後梗的汗毛先豎了起來,這大宋的乾坤日月,實在是手段高明,把所有人都繞了進去!

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六百九十章巷戰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
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六百九十章巷戰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