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

bookmark

三才震驚的望着趙禎的背影久久不語,他實在想不出來官家爲何要對眼前這個白身行禮,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官家需要求他一個窮書生什麼東西?

雖然只是微微行禮,可這微禮也是禮儀啊!天子之禮不下與人,普通人是沒有資格接受的!即便是兩府相公也不敢受嘞!

唯獨能坦然接受的便只有死人了…………

三才疑惑的打量着眼前的窮書生,長相上還算是過得去,肚子中的學問應該也不錯,最少能爲官家解惑的人這世上可沒有多少。

不過瞧他的家境也是個寒酸之家,但能在北京東城有一座大宅院也算是頂頂的人物,說不得他的祖上出過名人。

嗯!是嘞!

若不是家學出衆也沒有這般見識和氣度,最少在面對自己的時候,那窮書生從未有過一絲不安,這對一般人來說卻是不易。

三才知曉自己的威儀,雖然不是個男人,但在天子身邊呆的時間長了,多少是有點別人沒有的氣度,用官家的話來說這東西叫做氣場……

趙禎只是知道張從質的家境而已,親衛司不是吃乾飯的,多少也會勘察一下他的家底,在親衛司的人看來,張從質便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官宦子弟。

於是也沒有細查下去,在他們看來,這樣的人家別說是對官家有威脅,就是對三才都沒有威脅。

趙禎知曉張從質家中有一老母,他也並未成婚,登門拜訪自然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再說趙禎只是知曉他在東城有所宅院,就在東華門不遠,但還從來沒去過,自然也是好奇。

距離東華門如此之近,還是個宅院,怎麼說也不能是個籍籍無名之輩,又何必跑來這距離東城很遠的地方來當個私塾先生?

開始的時候張從質還是推脫,最後實在無奈,只能苦笑道:“非我是個矯情之人,而是家中實在不堪,你的僕從也應該去尋過我家宅院,連門口的石當都破了,可不就是個破落戶?以你之貴何須如此嘞!”

趙禎笑道:“你這話說的端是沒有道理,你我二人有交,爲兄怎會嫌棄你,再說令堂建在我本應拜會纔是。”

張從質想想也是,只能點頭道:“如此便讓兄長破費了。”

趙禎奇怪的問到:“你是何年何月所生,爲何連連喚我爲兄?”

張從質微微一愣:“皆因兄長談吐和才學,我觀之比爲先達者,自然喚爲兄長。”

趙禎無語的望着他,這貨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這稱呼也能隨便亂叫,隨即道:“你莫要瞎猜,朕……正巧我是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生人,你是?”

張從質大驚:“嚇!我乃是鹹平三年生,可比你大上十歲有餘!”

別說是張從質,即便是三才和趙禎兩人都被嚇了一跳,這貨怎麼看也不像是大趙禎十歲的人,反倒是顯得比趙禎還小!

三才好奇的問到:“你這人平日裡都吃些什麼神丹妙藥,簡直是容顏不老啊!”

張從質搖頭苦笑道:“何來你說的那些,若是有便送與官家去了,唯有清粥小菜,粗茶淡飯果腹矣!”

趙禎和三才對視了一眼,這貨還真是什麼話都敢說,不過他長得還真的不嫌老,比自己大十來歲居然還沒自己顯得老成,難道是因爲操勞國事導致的?

在嫉妒中,趙禎跟隨張從質往他家的府宅而去,果然距離東華門不遠,只是位置有些靠後而已,距離熱鬧的燈市街稍稍遠了,要從一條巷子走進去許久纔到,不過即便如此也是相當好的位置。

即便是住在東城的人家,又有幾家能在街面上?

趙禎呆呆的望着眼前的宅院,雖然已經破敗不堪,可從宅院的規模上看也是規模不小,最少是皇帝賞賜的宅邸,否則東京城中可沒有這樣的大宅子!

“嚇,你家莫不是國公之家?否則怎會有這樣的大宅院?官家可從未賞賜過朝臣這麼大的宅院嘞!”

三才邊說邊看,許久之後驚叫道:“這匾額也是不凡,雖然蒙塵許久,可張府邊上的祥雲題字都是御賜之物……這是真宗皇帝的賞賜!”

這回輪到張從質驚訝了:“這位管事端是好見識啊!這塊牌匾確實是御賜之物,而這府邸也是先帝賞賜,只可惜在我手中衰敗了。”

姓張,又有老爹御賜的宅邸,這規格也是個國公之類的不會不出名,趙禎想了想之後道:“你父親莫不是治蜀有功,平定王小波、李順謀逆的張乖崖?!”

張從質稍稍皺眉,雖然是以兄弟相稱,但直呼父親名號卻是不妥,不過父親也是個乖張個性,想想也不會介意吧?

“正是家父。”

趙禎的嘴角微微抽搐,望着眼前的張從質細細大量彷彿重新認識了他:“張兄,你到端是個奇人矣!令尊貴爲開國公,諡號忠定,當今聖上又追贈他左僕射,乃是宰相之制待之,爲何落得如此田地?!”

張從質憨笑道:“家父生前便不喜這些,早有家訓留下,不得蔭恩入仕,自食其力過活。若是官家賞賜,必要散盡,或爲窮苦,或爲鄰里,於是那些錢財便捨去福田院或是鋪路去了……”

趙禎微微苦笑:“果然是他張乖崖的作風,端是乖張怪異,又有大智慧隱匿其中!聽聞你家中有一老母,這便前去拜會。”

張從質連連擺手:“好叫賢弟知曉,並非是家中嫡母,家母先家父一步故去,只留下繼母,當不得嫡母大禮嘞!”

三才微微豎起大拇指,眼前這人還真是個至純至孝,連繼母都能如此奉養,實屬少見。

趙禎微微點頭,不愧是張乖崖的兒子,端是父子相同,迥異常人,自己這是得了個良師益友之才啊!最少這張從質的人品是沒得說,學問也是不錯。

張從質在前面引路,趙禎在後面跟着,而三才走在最後唸叨:“這國公家出了個傻兒子嘞!好好的一個門楣被糟蹋成這樣嗎,門口的石當壞了不說,便是這宅院也顯得破落,否則單單是開國公的名頭便能唬住不少人嘞!

這張乖崖也是執拗,非要拒了先帝和官家的蔭恩,這下好了,連兒子都是個傻子,不知向官家討個一官半職,使得府宅破落如此……”

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
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