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

戰爭是一種國家,種族之間的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爲,它的出現就是爲了使敵對雙方爲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

趙禎可以把戰爭解釋的更爲簡單一些,即使人爲了獲得某些利益,目的,而運用最爲簡單暴力的辦法的行爲,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便已經存在,這種野蠻的行爲並不會隨着文明的進步而消失。

華夏早在上古文明的時候便已經出現皇帝與持有的戰爭,而這種形式也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現在也沒有消除,當然以後還會繼續。

戰爭是極端的行爲,他的極端體現在對人命的漠視上。每一場戰爭的產生都是由統治者發起的,爲了自己或者集團的利益而發起的行爲,這種獲取利益的行爲不惜以犧牲生命爲代價獲得。

趙禎雖然厭惡戰爭,但是卻不得不以戰爭的形勢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從來不說戰爭有多麼神聖多麼偉大,只要有無辜的生命枉死,什麼偉大,什麼正義統統都是虛僞的遮羞布。

因此趙禎從未把自己標榜爲聖君,因爲在他看來自己可達不到這樣崇高的標準,戰爭的醜惡很快就表現出來,並且擺在趙禎的案頭……

狄青的戰術很簡單,以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殺傷更多的党項武裝,但這種突襲作戰追求的是效率,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辨別那些人是西夏的部族武裝,那些人是普通百姓。

再加上西夏全民皆兵的政策,大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分辨,而最簡單的方法便是一錘子砸死所有人!大宋重甲騎兵如蝗蟲過境,所到之處流血漂杵,凡是年過十五的男子只要配有刀劍,或是騎馬彎弓,盡數誅殺。

戰爭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到達一種醜陋的地步,即便是趙禎想去約束軍隊也已經不可能,大宋的軍隊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而是在遭受敵人不斷的騷擾攻擊之後得出的最有效辦法。

“屠戶”“惡魔”這些都是對大宋重騎兵的稱呼,但這樣的稱呼傳到大宋軍隊之中,卻沒有引起多少的變動,原因很簡單,大宋已經不是原先的大宋,軍人骨子裡的堅毅已經今非昔比。

有些將領甚至覺得這些稱號不錯,最少證明大宋的騎兵已經壓制了西夏人。

但狄青所考慮的問題卻不是這些,當夏竦急急的問到接下來該怎麼辦的時候,狄青的回答卻讓他目瞪口呆:“接着殺!”

夏竦乾嚥了一下口水,眼神中充滿驚慌的說道:“已經這樣了,如何還能接着殺?咱們要殺多少人?人都被殺光了,殺絕的,就算我大宋拿下這片土地又有何用?”

狄青冷笑道:“別以爲我不知道,朝中早有遷徙百姓的計劃,你們文臣都算好了,一旦拿下河套,便要遷徙關中,甚至嶺南百姓前來!說到底你還不是擔心自己的名頭?身爲監軍又是文臣,在你的眼皮下我大宋軍隊屠殺如此之多的党項人,就算回朝也不會有好名聲。”

夏竦的表情忽然變了,冷靜的望着狄青道:“沒想到你狄漢臣這麼多年來不光領兵打仗的本事增加,就連朝中的事情也能看的透徹,後生可畏啊!但我要知道你爲何這麼做!”

“爲何?難道你沒發現嗎?自從我等越過烏蘭木倫河至今,李元昊的精銳便沒有出現過,甚至連遊騎,斥候都不見蹤影,你不覺得奇怪嗎?”

沒錯,夏竦經過狄青的提醒才猛然發現,直到這個時候,西夏的精銳武裝力量,鐵鷂子,質子軍,擒生軍等依然沒有出現,而軍中的斥候,探馬也未發現西夏人的主力部隊。

“這麼說西夏人一直在保存實力,並不願與我等一較高下?那他們的的目的是什麼?難道還能一直跑不成,但我大軍抵達興慶府的時候,李元昊總不會把自己的國都也丟掉吧?”

狄青的臉色不太好看,戰場上最不安全的事便是完全不知道敵人的意圖,顯然他也被李元昊的舉動給矇蔽了,望着輿圖再次搜索起來。

夏竦眼前的輿圖都快被他翻爛了,即便以他的才智也沒有想到西夏爲何如此,目光在輿圖上游走,目光掃過一旁空白處的孫子二字,這是他叫手中親兵尋《史記》其中一卷《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來看的備註。

“田忌賽馬!”

夏竦忽然提高聲音叫道,把一旁的狄青與親兵們嚇了一跳,此時的夏竦卻得意的望着狄青道:“哈哈,老夫明白了,你狄漢臣欠老夫一個天大的人情!”

狄青皺眉道:“難道夏監軍知道了什麼?莫說是一個,便是三個我狄青也應你!”

夏竦勞神叨叨的搖頭晃腦道:“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說完便瞥了狄青一眼,果然狄青恍然大悟道:“原是如此,西夏人之精銳騎兵對我大宋重騎並不能討得好處,於是避戰不出,尋我大宋軟肋而去……來人!傳令大軍向南路軍靠攏,日夜行軍不得有誤!”

狄青的動作十分迅速,治軍嚴格的他早已把東路軍變成高效的殺戮機器,隨着他軍令被傳下,整個營地都沸騰起來,帳篷很快被收入背囊之中,而搭帳篷的木杆則被拆卸放在馬鞍上,完全不佔一點地方。

即便是火頭軍都背起大鍋騎上馬背,原本安營紮寨,炊煙裊裊的營地很快人去營空,要不臨時砍伐的木柵欄以及轅門拒馬,誰也不會想到剛剛這裡駐紮着一支萬餘人的大宋騎兵。

化整爲零容易,但要想化零爲整便頗爲困難,這時候的狄青已經顧不上暴露不暴露的問題了,夜幕降臨的時候便讓軍中的傳令兵四散而出,焰火信號在西夏的土地上升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繼位耀眼。

只要是大宋騎兵,在看到焰火之後便知道現在該往何處集結……無數的大宋騎兵向狄青的所在集合,這是狄青早就定下,專爲西夏主力準備的陷阱,現在卻不得不用上。

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
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