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

王家和東城豪門的其他豪門都不相同,地位特殊自不用說,而且王家的家主王雍爲人沉穩低調,不喜張揚。

王家和東城豪門走在一起並非是利益驅使,相反王雍和王素都比較反對這件事,三槐王氏一項是書香門第,從一開始他們便牴觸從商,但王衝卻不願意放棄這麼好的機會。

在王衝看來,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情,最少家中的錢袋子鼓了起來,門風,風骨這些東西能當飯吃?

王家這段時間過的相當不錯,王旦和王素二人沒有拿出多少錢來,但王衝卻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了惠豐商號中。

王家二房也是最先嚐到甜頭的,王雍和王素二人架不住婦人的枕邊風,於是便也拿出錢來讓婦人投了進去。

於是在趙禎和東城豪門的蜜月期時,惠豐商號飛速成長,壯大,眼下已經是了不得的存在,再加上三槐王氏的名號,一時間無論是神都城還是大宋各地都是名聲響亮。

資本就是這樣,你要麼不涉足,一旦涉足其中便會越陷越深,家風淳樸的王家自然也不能例外,許多事情都是被趕着驅使的。

王雍在某種程度上也開始改變,他在朝堂之中的權利很小,一個區區國子博士能有多少的權利。

這也是爲何他淡泊名利的原因,王雍雖然沒有多少政治智慧,然而他卻謹記父親的一句話,沒有手段不要緊,只把學問做好便是!

開始的時候他也是如此踐行的,在國子監中也算是不錯,而官家對他也頗爲照拂,升他爲國子監主簿一職。

這也是他能走到的最高位置,再往上他便是不敢奢望,但相比之下他在東城豪門的權勢卻與日俱增。

王衝不糊塗,他是二弟,一切都應當以大哥位尊,各家都是家主商議,自己的身份不妥,於是便把王雍給推上了人前。

王雍很快發現自己的權利變得很大,一些官職比他高的官員都不如他,甚至要託他辦事,而擁有實權的小官更是對他禮敬有加。

漸漸的,王雍發現權利的感覺特別好,他享受這種權利的過程,而王衝享受財富帶來的“幸福感”,至於王素,並不待見這件事,相反他覺得和東城的權貴豪門混在一起太久,反而會讓王家受到牽連,讓官家厭惡。

整個王家都享受資本帶來的快樂時,王素卻自請出外去了新疆路,新疆路距離神都極遠,幾乎沒有京朝官願意去往那裡。

但王素卻極爲看好新疆路,這裡是路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也是大宋和塞爾柱王朝交集的地方。

趙禎當然同意,不光同意了,還給他去了書信,勉勵與他。

今日便是王素返京述職的日子,馬車剛剛到了東城他便覺得有些怪異,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是行色匆匆的模樣,無論僕從還是馬車皆是如此。

王素有些納悶,東城所住的人家皆是達官貴人,官員之家自不用說,便是勳貴之家也是一副悠閒模樣,家中殷實的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勞心勞力。

但今天那些呼朋喚友,遛鳥逗狗的衙內不見了,東城的買賣家也變得蕭條起來,碩大的酒旗在空中飄揚,酒樓中卻沒有多少客人。

馬車拐過銅鑼巷,不遠處便是王家的府宅,寬闊的宅院又變得恢宏不少,尤其是面頭上的飛檐,都快翹起“刺破天空”了。

如此張揚實在與家風不符,王素便下了馬車打算步行至偏門,車伕接過賞錢詫異的看了一眼王素道:“未曾想您是三槐堂的老爺,小的眼拙了!”

王素一身便服,肩頭上還搭着一箇舊褡褳,任誰也想不到他會是帝師王旦的三公子,三槐王氏的三老爺。

王素是從新疆路跟隨換防的將士一起騎馬去的西州路,再從西州路進入寧夏路,從寧夏路抵達延安府後,王素便告別換防的將士跟隨商隊前往京兆府。

曾經的唐朝國都因爲神都城的北遷非但沒有沒落,相反愈發的繁榮起來,火車的通行使得京兆府成爲取代了西京洛陽的重要州府,西安城再次被擴建,被趙禎複名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

長安城的火車可以直接抵達東京汴梁,再從汴梁前往神都,一路上的舟車勞頓使得王素現在就想把自己扔進軟軟的牀榻之上。

他不是不能走的更慢一些,但他就是要體驗一下最快的速度,現在大宋的疆域實在太大了,新疆路已經被劃分爲新疆路和西州路,爲的就是把新疆路龐大的面積縮小一點。

一旦邊防有警,大軍不能及時支援,後果不堪設想,當初和塞爾柱人那一戰便是如此,若是大軍能夠快快速抵達新疆路,塞爾柱人的進攻早已被擊退。

訛打刺,白水城,恆邏斯三座城池已經能夠成爲品字形的防禦態勢,常年駐紮大軍爲的便是保護新疆路的安穩。

最近收到消息,塞爾柱國和西面的拜占庭國之間的矛盾已經化解,雙方之間已經安定,大宋的商賈可以直接從塞爾柱乘船抵達拜占庭。

但越是如此,王素越緊張,在他看來外朝若是沒有強大便會打起大宋的主意,這幾乎是一種定例,塞爾柱人看似退怯到了沙漠之後,但總能發現他們的騎兵會時常出沒在瀚海的盡頭。

爲此大宋的邊軍一直不敢懈怠,只要這些騎兵越界,必會追殺至瀚海方纔罷休,而相比之下,王素更爲擔心的是大宋的後勤保障能力。

眼下整個新疆路在慢慢跟隨上大宋的腳步,一日勝過一日的繁榮,往來商賈之多絡繹不絕,貨物更是琳琅滿目。

而塞爾柱也開始派出商賈前來大宋交易,塞爾柱人看似和大宋關係緩和,但事實上卻暗流涌動。

“哪裡來的丘八?瞧好了這可是王家的府宅!”

敲開自己家的大門,探出頭來的僕從居然敢露出鄙夷的目光和傲慢的姿態,這就讓王素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進錯家門了?

便是不認識自己也不該有這種態度,王家的家風從上到下的嚴謹,門房更是不卑不亢的出名,從未有過傲慢或是諂媚的舉動。

“回府傳話,三房的老爺回來了!”

王素不會和一個門房計較,這不是他的錯,而是管事的問題。

馬蹄聲響起,速度極快,王素皺眉回首,他倒是要看看誰敢在神都城內縱馬?今天這是怎生了?總遇這些咄咄怪事!

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
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