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

王語嫣的鳳駕就放在王家的府宅之中,並未跟隨王語嫣前往蔡伯希的駙馬府。

沒辦法,鳳駕實在太招人眼球了,劉娥的事情也實在太過敏感,謹慎的王蒙正可不願讓自己的女兒牽扯到其中,但女兒身爲母儀天下的皇后又不能不管。

於是只能讓王語嫣乘坐一輛樸實無華的青車前往駙馬府興師問罪,看着女兒帶着皇嗣們離開,王蒙正可算是鬆了一口氣,他本是不打算攙和到其中的,說不定便會粉身碎骨。

但誰讓自己的女婿是大宋的皇帝,誰讓自己的外孫是太子儲君,他王家已經與大宋牢牢地綁在一起,密不可分。

喚來管家,王蒙正皺眉到:“你帶着老夫的名帖去趟黑手衙門,此事天大的干係你也應該知道,要是走漏了風聲九族不安!請了黑手的鼠先生,你便回瀘州的商號,沒有老夫的傳書萬萬不可再回東京城!”

王福知道王蒙正這是在保護他,他知道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只要是和天家的陰私牽扯到一起,不死也要脫層皮,躬身道:“小的明白,老爺多多保重!”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王蒙正獨自一人坐在正廳之中,在朝堂和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他隱隱感覺到蹊蹺,如果劉娥真的沒死,那她應該躲在偏遠之地,絕不應該再回東京城,而且官家也應該派人密切監視纔對,怎麼會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大相國寺?

並且她的出現到底是無異還是刻意?即便是想破腦袋王蒙正也猜不到身份高貴的劉娥會被人要挾。

其實根本就沒人監視劉娥,趙禎認爲劉娥一旦離開東京城便基本沒有人能認出她,劉娥的尊容除了東京城中的誥命夫人,重臣女眷外能有多少人見過?

只要出了東京城怕是走在大街上也不會有人認識,這可不是信息發達的時代,就連他趙禎自己走在東京城都不一定能被認出來!

根本就不需要派人監視劉娥,對於已經看淡權利的她來說皇宮便是一個巨大的牢籠,回到東京城還沒有和相愛之人廝守到老來的快活,所以趙禎就免了多此一舉,可誰知會出這種事情……

王語嫣坐在青車之中皺眉思索,本已追隨先帝而去的劉娥爲何會出現在大相國寺?當年官家和趙妙元到底做了什麼?如果劉娥沒死,爲何會現在出現在東京城,更讓王語嫣擔心的是爲何她會在官家北伐的時候出現!

王語嫣是何等的八面玲瓏,做了這麼久的皇后一顆心肝早已是玲瓏剔透,跟隨趙禎多年學的最多的便是聯想思維。

下意識的把趙禎的北伐和劉娥的出現聯繫到一起,猛然間打了個冷顫,一種不祥的感覺涌上心頭,莫不是有人利用劉娥想把東京城攪亂從而漁翁得利?

王語嫣瞬間便覺得此事和遼人脫不開干係,官家出征,大宋唯有自己和趙旭這對孤兒寡母守國,如若出現內亂,必定是遼人得利!

她覺得說不定是遼人找到了劉娥,並打算利用她擾亂東京城從而使官家在燕雲分心。

王語嫣的青車緩緩行至駙馬府的偏門,從正門光明正大的進入反倒會被有心人注意,偏門常常是女眷盡出的,自然不會有人懷疑,駙馬府的側門門房剛準備上前就被趕車的親衛一腳踹開:“我家婦人尊貴無兩,豈是你能窺探的?!”

說完便把一塊精緻的牙牌亮了出來:“喚你家公主的陪嫁宮女前來!”

門房非但不惱,反而笑眯眯的起身的起身恭敬的說道:“小的這就去尋姨奶奶!您的車駕先進了府門,讓貴人入花廳用茶再說。”

門房的懷中瞬間又多了一塊瓜金子,算是給他的茶水錢,得了賞錢的門房自然一溜煙的去尋人去了。大家大戶的門房都是眼睛犀利,心思活絡之輩,那車伕手中拿的是帶品級的侍衛腰牌,馬車中坐的定然是頂天的人物!

不大一會功夫便有一位穿着華麗的妙齡女子出現在偏廳,瞧她一身打扮還真看不出只是個小小的宮女,怕是已經被蔡伯俙收入房中成了通房侍女了,難怪剛剛的門房喚她姨奶奶。

好奇的宮女上前,當看到王語嫣的容貌後大驚失色的拜下:“奴婢不知娘娘駕到,還請娘娘恕罪!”

王語嫣擡手道:“起來吧!快去喚你家公主駙馬前來,予自有話問!”

侍女躬身道:“主母已經前來,娘娘稍等片刻……”

她的話還沒說完,便聽見趙妙元的聲音從外面傳來:“那位姐姐來了,直接喚我便是,何必多費周章……嫂嫂?今日是什麼好日子,姑姑節嫂嫂不回孃家來我的府上?旭兒,昀兒可來了?”

趙靈跳下椅子道:“偏心!姑姑就想着倆個弟弟,也不知問一下人家!”

趙妙元笑眯眯的連連拱手道:“靈兒來了,姑姑給你賠禮了!”

王語嫣翻了個白眼道:“盡是沒了規矩,你給她一個小女女賠什麼禮,今日本是回了孃家,聽聞些許流言,這便來你府上,蔡伯俙人呢?!”

趙妙元苦笑道:“我哪知他幹得什麼,皇兄也不知派了他什麼差遣,自從回了東京城整日不着家,問什麼都不說,姐姐快教教我御夫之道!”

王語嫣打發孩子去尋蔡家的孩子玩,瞧見孩子走遠才拉着趙妙元在錦榻上坐下開口道:“你實話告訴我,劉太后到底去了沒有!”

只這簡單的一句話便讓趙妙元的臉色變得難看至極,皺緊眉頭開口道:“嫂嫂先告訴我到底出了何事……”

王語嫣何其聰明,簡單的一句話便猜出趙妙元是在變相的承認劉娥未死,手上徒然使勁道:“那便是了!我父親在大相國寺見到了她!”

“不可能!”趙妙元想也不想的便否定道:“就算太后沒死也不可能出現在大相國寺,她……”趙妙元的話還沒說完便住了嘴不願多說。

這事情要是說出來便太多了,甚至要從劉娥與官家的矛盾開始,所說自己不是劉娥的親生骨肉,但畢竟是名義上的大娘娘,爲尊者諱也不能多說,況且當時皇兄也讓她不得外傳,雖說王語嫣是正宮皇后,可丟的也是趙家的臉面不是……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