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

回鶻即回紇,由回紇改名而來。西州回鶻便是回鶻的重要一支,他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匈奴的鐵勒部族,他們的血液中便流淌着匈奴的血,但這麼多年的發展演變下來,又讓他們不同於匈奴。

他們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同黨項,契丹一樣,只不過回鶻是維吾爾族的祖先,他們的血脈一直流傳了下去,很少被中原王朝所同化而已,但在這個時代,卻被党項人無情的攻伐。他們雖然是匈奴的後裔,突厥人的繼承者,但戰力卻是了了,即便是面對他們的近親党項人依然是不堪一擊。

但復仇的火焰從未在他們的心頭消失過,當青塘吐番肯接納他們的時候,西州回鶻便大量的涌入青塘,他們雖然戰力不佳,但卻有着執着的心,執着到角廝羅都覺得毛骨悚然的程度。

所謂的回鶻其實是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他們的作戰方式在這一點上還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回鶻人最善於機動作戰,即便是角廝羅和大宋的武臣都極爲佩服,這些回鶻人總能在敵人大軍圍剿之前迅速的甩脫敵人,並且還能在敵人鬆懈的時候,尋找到敵人的軟肋給予致命一擊。

西州回鶻,高昌回鶻,黃頭回鶻,這些西域國家基本上都被李元昊入侵過,掠奪過,屠殺過,所以他們對西夏的仇恨可謂是痛徹心扉,青塘吐番很巧妙的把這些人都聯繫起來,並且慷慨的接納了他們。

這位吐蕃王朝贊普的後裔,被大宋王朝封爲青唐吐蕃首領,並且授予他贊普的稱號,這個稱號不簡單,一般的中原王朝很少會直接這麼稱呼吐番首領,因爲贊普的意思很特別,開始的時候還是用作字面解釋,雄強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

在此之後,贊普就成了每代藏王的獨特稱號,就如中原王朝中的皇帝一詞,非等閒之人可用,角廝羅得到大宋的如此認可,心中大爲感動,並且趙禎派出的特使蘇洵對角廝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表達趙禎的善意,更使得青塘吐番與大宋王朝之間的關係密切起來。

拉攏吐番這不是大宋纔開始的事情,早在三年前宋廷便已經開始與吐番接觸,大宋與遼朝爭奪燕雲的時候,西夏人也在與青塘吐番爭奪土地,而角廝羅向大宋求援,趙禎毫不猶豫的派出當時大宋僅剩的遊騎和軍械支援青塘吐番,使得他們撐住了李元昊的攻擊,得以在青塘立足。

任何一個勢力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站穩,立足都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情,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其實打江山同樣不容易,趙禎的大宋幫助角廝羅在青塘站穩腳跟,大宋與青塘之間產生了一種天然的信任,以當時的情況,大宋能抽調兵力援助青塘,說是掏心掏肺的情義也不爲過。

現在的大宋拿下了燕雲故地,山河一統之時又遷都北上,強盛的同時並沒有忘記他的曾經藩屬,青塘是大宋最大的合作伙伴,趙禎對待角廝羅的態度極爲友好,甚至會在國書中稱之爲遠在青塘的兄弟。

能把一個贊普的後裔當作兄弟一般對待的中原皇帝,趙禎的態度給了角廝羅很大的感動,雖然他也知道,大宋皇帝趙禎是在利用青塘吐番牽制西夏,但自己情願被他利用。

說實話,自從大宋開始扶持青塘吐番之後,他們的生活比以前好上了許多,貧窮,飢餓,疾病,困苦,等等這些青塘人已經習慣了的東西正在遠離,一種從所未有的繁榮正在逐漸靠近,事實上,青塘人已經過上了原本不敢奢望的生活。

自從吐番最後一位贊普達瑪死後,吐番便陷入混亂,而現在的吐蕃早已分崩離析,處在宗室戰爭、軍閥割據的內亂之中,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

吐蕃人有尊崇貴族的傳統,也有着藏族佛教的情節,於是被奉爲佛的化身的唃廝囉在河湟吐蕃人中有巨大的魅力。

角廝羅在大宋的幫助下修繕了宗哥城,使他成爲青塘土地上的一座聖城,也成爲吐番人心中的歸宿,堪比吐蕃人的真正聖城——邏些,也就是後世的拉薩。

角廝羅的最大夢想並不是入主中原,也不是佔領西夏,而是重整吐番部落,建立和自己祖先松贊干布一樣強大的吐番王朝,但誰知道大宋皇帝居然支持自己建立王朝的計劃,非但如此還特意派人來,希望與自己見上一面,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讓角廝羅懷疑自己在做夢。

作爲迴應,角廝羅立刻答應與蘇洵前往大宋的北京城,投靠過來的回鶻等小國國王也聞訊趕來,大宋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唯一的靠山,如果角廝羅能面見大宋皇帝,那自己也有機會,但顯然這次趙禎接見的只有角廝羅。

蘇洵作爲趙禎的特使,拒絕了其他小國的求見,只允許角廝羅前往大宋,但他也好言安慰了一下這些回鶻的首領們,讓他們安心在青塘發展,大宋會同樣照顧他們,這才使得他們安心不少。

大宋爲角廝羅提供了特製的馬車,心思在公路上的平穩讓他大爲驚訝,一路上看到的繁榮更是讓他驚爲天人,沒想到中原已經強盛到了如此地步,也明白了爲何與大宋通商之後,青塘的生活開始便好的原因。

大宋越是強大的角廝羅便越是放心,因爲在他看來,如此強大的中原王朝根本就不會對青塘,來自整個吐蕃有窺伺之心,畢竟一般的中原人上了吐蕃之後便呼吸不暢,習慣不了高原的氣候。

角廝羅一路上見識了太多的繁華與瑰麗,但這些都不能與大宋的國都相提並論,即便是還沒到北京城,單單是看着雄偉的城牆,高聳的塔樓,闕樓便讓他瞠目結舌,甚至渾身戰慄。

他終於見識到了中原王朝的可怕,與這座帝都相比,自己的宗哥城就好似小小的院落一般,不能相提並論。

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
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