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

茶扎刺部的歸順完全出乎趙禎的意料,他本以爲在此之前契丹人會先一步支撐不住,把契丹人收拾了之後再着手對尼布楚附近的草原民族動手,可沒想到,契丹活生生的把茶扎刺部給吃垮了!

這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趙禎沒想到契丹人居然如此“能幹”要知道他們所掌握的草原應該還有一些產出,不至於這麼快的堅持不住,但不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吃垮茶扎刺部也是理所當然,只是一切都太快了。

顯然靜邊城和巨母城的糧食短缺已經到達非常嚴重的問題,還有便是沒做好統籌措施。

都這個時候了,城中必然會限制糧食的自由買賣,而進行中央管控,只有如此才能面對饑荒的時候做出一些應對措施,但趙禎用腳後跟都能想到巨母城中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蕭撻裡的權威在這個時候已經下降,她的旨意即便是能傳達到每個角落,但城中的人肯定是陽奉陰違。

契丹本就不是一個一切按照制度來的民族,他們的貴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權力集團過分放縱,在遇到糧食危機的時候,貴族首先想到的是自保,囤積糧食便成爲了最主要的手段。

這種深入骨髓的制度已經無法改變,即便是蕭撻裡已經準備了對抗措施也沒有任何用處,因爲下面的人根本自顧不暇,誰與功夫把自家的糧食集中到皇帝的國庫中然後等着統一分配?

自私是人的本性,孩童便是如此,好東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就要收起來,藏起來,否則“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也不會因爲“讓梨的典故”而流傳千百年。

契丹人也是如此,在巨母城中開始的時候權勢地位還是有點作用的了,而貴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囤積糧食,儲藏足夠吃的食物,他們大肆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勢開始囤糧完全不理會蕭撻裡的旨意。

事實上在那個時候契丹的糧食雖然緊缺,但還沒出現大問題,更沒有出現饑荒,草原上的產出也是相當豐富,沒有糧食可以用肉食代替,城中沒有肉食草原上還有獵物,野菜等等。

直到北戍司軍開始反攻阻卜部盟的時候,那些貴族之家反映過來,他們身在朝堂,懂得政治,知曉大宋對阻卜部盟用兵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大宋對契丹的攻伐應該很快會到來,現在是阻卜部盟,很快就會是大契丹了,草原上的部族還剩下多少?

這些“精明”的政治家利用自己的敏感的“嗅覺”察覺到了危險的來臨,便如過冬的松鼠一樣開始瘋狂的囤積糧食,也是因爲他們的權利之便,愈發的肆無忌憚。

他們抓住了開始的時間,在短期內做到了囤積糧食的目的,而市面上的糧食一共就那麼多,對於沒有進口糧食的契丹來說,即便是沒有人傳播內部消息,糧食也會在市面上飛快的消失。

物以稀爲貴,糧食越少,加強邊越高,契丹的百姓無論種族都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因爲和民生息息相關的糧價一路飛漲。

當問題發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便是契丹朝堂也壓不下去,因爲朝堂中的每個人都是這場“掠奪”的參與者,難道要把自家囤積的糧食再賣出去?

朝堂的態度是置之不理,鬧大了便用強權鎮壓,可要知道這些士兵也有家人,他們也要養家餬口,現在家中的親人吃不上飯,他們怎麼能安心?

可以說現在的巨母城中醞釀着極度的不平衡,民怨之氣瘋狂的擠壓着,就像是爆炸之前的收縮,所有的負面氣息全部都聚集在契丹部衆的心中,但表面上卻不敢和朝廷做對。

於是那些貴族們有恃無恐的在巨母城中繼續享受,朝堂之上也是一片祥和,當然壓力還是存在的,但朝臣們最擅長做的事情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拖延。

一個拖字訣被使得出神入化,無論是畢世傑焦躁的下達籌糧的政令,還是蕭撻裡憤怒的下旨斥責,甚至是變賣國庫之中爲數不多的財物換取糧食,最終的接過都是拖。

越是在爲難的時候人越會兩極分化,有些人想着如何突破困局,有些人則是在想着如何讓自己存活下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而現在的契丹朝臣就是屬於後者,他們都在想着如何讓自己和族人度過難關,而不是想着如何讓巨母城和靜邊城中的百姓渡過難關,如何讓契丹數十萬人渡過難關。

這是在危難之時的利己主義。

而另一邊,茶扎刺扎爾拓部的族長親自單騎向大宋求援,並且願意爲了族人而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甚至是生命,要知道在茫茫的草原上穿行還要繞過契丹人的勢力範圍,悄然進入大宋統治之下的呼倫貝爾城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也只有扎爾拓這樣的人才能擔任族長。

王韻親自指揮手下的官吏把軍中的糧食調運處一部分來,並且還有大量沒有食用的炒麪和壓縮口糧也被臨時徵用,大宋雖然要援助茶扎刺部,但也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糧食才行。

同時他也通知糧商,以最快的速度從大宋國內掉糧,但糧商帶着小心和試探的向他詢問這是不是官家的旨意,要知道這種大規模的調運糧食本是糧商最願意看到的情況。

大宋現在的糧食多到吃不了,中原的糧食最近豐產,而海外的糧食還在不斷往大宋運送,究其原因百姓還是以糧食爲主,習慣性的多儲備糧食。

但即便如此,糧食儲備到一定程度誰都不會再去買,這時候朝廷便再次出面調控,各州府的官員便會以常平倉,賑濟倉爲主,大量購買新糧,而拋售陳糧,這些陳糧一般用作賑濟災民或是發放給窮人。

而這也導致大宋的糧食價格沒有太大的變動,現在大規模的調糧意味着什麼糧商比誰都清楚,但他首先要確定時候是官家的旨意,畢竟數量巨大,若是運來之後賣不出去,他們連家底都要賠進去!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