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

大宋的神都城乃是天下的中心,無數商賈往來於此,無數的貨物進出於此,這裡集財富,權利於一體,是這個時代的國際都市。

西方諸國把大宋的神都叫做黃金之城,因爲他們所需的商品幾乎與黃金等價,這些貨物無一例外的皆是來自神都城,於是在西方人的眼中,神都城遍地都是黃金。

來自西方金髮碧眼的商賈在神都城常常出現,每每感嘆城池的壯闊和財富的驚人。

金髮碧眼的女人在西方受歡迎,但在大宋卻不怎麼讓人驚奇,畢竟大宋百姓是早已見過的,官家的后妃中便有一個金髮碧眼的美人,在節慶的時候常常隨皇后分發賞錢和宮花。

一個來自阿巴斯的商隊出現在大宋的神都城南薰門,這是保留了東京城城門的舊稱,城門仿照南薰門修建除了大小不同其他的地方几乎一模一樣。

高大的城門,幽深的門洞,披堅執銳的禁軍,無不讓人小心老實,這是神都城最外面的城門,經過這裡纔是進入神都城的外城,在此之後還有天安門。

阿巴斯商隊的領頭人老遠的便露出諂媚的笑容,積極的上前對守城的官員道:“門頭老爺,我們是賽爾住王朝的商隊,這是通關文書,從恆羅斯城開始一路走來,從未偷逃過一個城池,行程都在上面記得清清楚楚,不敢遺漏。”

守門的禁軍頭領被叫做“門頭”,這是常常往來與神都城的商賈纔會這樣叫,尤其是外族商賈,能叫出這樣稱呼顯然是神都城的“熟客”。

門頭看了那人一眼,常年在城門口值役的他只需要擡眼一掃便知曉他是什麼人來自哪裡,有些東西裝是裝不出來的。

知道他是來自賽爾住,再看看文牒上的官印,從恆羅斯城開始一直向東,路上一個城池的官印也不少,詳細記錄了這個商隊的行商路線,劉三虎知道他的話中沒有虛言。

把文書翻到最後一頁,看了看他們填寫的商品名錄,只見香料二字赫然在列,劉三虎頓時皺眉,外朝的香料入宋之後都要繳納中稅,但就在他皺眉的時候,一個布袋被那名賽爾住商人巧妙的塞到他的手中……

“多多擔待!”

劉三虎知曉爲何這文牒之上的城池從未收取他的香料中稅而是以下稅入賬了。

這在大宋算不得稀奇的事情,畢竟香料在大宋緊俏,再加上朝廷稅率本就很高,香料的下稅和中稅也差不了多少,做多是幾個大錢的出入罷了,以材質又很難區分。

用手稍稍掂量一番,劉三虎點了點頭擺手道:“過去吧,領了下稅牌子再入城,若是稅管司的人查出來,你我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那商人不斷的點着頭,高高的鼻樑如同鷹嘴一樣:“萬萬不敢!我等行商多年自是知曉利害的!”

劉三虎蓋了印記後,他便快步拿着文書去了後面的桌案,再次依法炮製,得了文書吏的稅牌。

只要過了南薰門這一關,基本上就算是安全了,商隊拿了稅牌之後,由禁軍檢查貨物然後進城,之後便可在城中指定地點販賣貨物,稅管司派人以稅牌上的稅率收取商稅簡單快捷。

原本一切照舊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只不過禁軍在檢查的時候發現這個商隊中有些人不太對勁。

尤其是跟在塞爾柱人身後的僕役,身上沒有一點僕役的卑微反眼神中透露着高傲。

劉三虎是什麼人?上過恆羅斯戰場的老兵,否則也不會讓他值守西域商賈最多的南薰門。

稍稍靠近這些僕役邊覺得更加不對勁,一股羶味和香料混合的味道差點沒讓他背過氣去。

右手迅速擡起握拳,嘩啦……原本只一個小小的動作,四周的禁軍卻迅猛的做出反應合圍了過來。

一時間盾牌環繞,橫刀出鞘,殺意乍現,令四周的行人商賈迅速閃開,噤若寒蟬的盯着劉三虎以及隨時進攻的禁軍們。

誰都知道大宋以禁軍爲精銳,禁軍以神都爲精銳,別看這些人並不如上四軍的軍紀嚴明,事實上神都四門的禁軍個個都是強於背嵬的,他們大多出自踏白軍。

眼光刁鑽不說反應也是極爲迅速,若不是從踏白軍中退役後挑選一個清閒的差事,早已入了北平府當個捕頭。

“賊斯鳥,原道你是個老實的行商,卻沒想到是個賊偷,連天竺人都敢夾帶而來,莫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那塞爾柱商賈臉色大變,他沒想到劉三虎居然當着大庭廣衆之下喊出來,這樣一來,一點回轉的餘地都也沒有了。

面對虎視眈眈全神戒備的禁軍,賽爾住商人趕緊命人束手就擒,同時露出無奈的表情。

“本是想多賺點錢,誰成想反倒是弄巧成拙,這些天竺人給了我一袋金子求我夾帶他們前來,如今漏了陷便是他們運氣不好,還望劉門頭對我賽爾住商人從輕發落。”

劉三虎的眼睛轉了轉,撇嘴說道:“這可不是我劉三虎說的算的,這話留給北平府的大老爺面前說去。”

賽爾住商人的臉色難看了點,但卻也沒有什麼,畢竟是賽爾住商人,又有通關文牒,一路上賦稅沒有少交,就算是罰也不會有多重。

只不過那些被五花大綁的天竺人臉色更加難看,大宋禁絕天竺的往來,所有貿易都停止了,何況是偷入大宋的國都?

大宋和天竺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畢竟當初告御狀的事情讓大宋尤其是神都百姓對天竺人痛恨不以。

再加上雲南路難民的事情傳到神都,百信們早已對天竺人厭惡無比,大宋的各類報紙已經把天竺人的種姓制度和他們的生活習慣公之於衆。

一時間大宋百姓第一天竺的好感降到了最低,斷絕貿易是對天竺的嚴懲,但誰先到天竺與塞爾柱人勾結在一起,居然敢偷進神都,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劉三虎對四周的禁軍交代了幾句便押着這些塞爾柱人和天竺人前往北平府府衙,一路上大宋百姓對天竺人的呵斥與責罵之聲不絕於耳,所謂的高種姓在大宋根本不值一提。

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十章太子奏對
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十章太子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