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

一場小冰河來的是那麼突然有那麼湊巧,大宋剛剛吞併西夏,改其爲寧夏路,也剛剛穩定了山丹軍馬場,準備再次打開西域絲綢之路的門戶,誰知天災就如此氣勢洶洶帶着莫名的怒氣裹挾着寒冷而來。

雖然這一切已經過去,但春災留下的後患卻是強大的,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旦春天受災,一年都要小心謹慎的度過,俗話說得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大宋朝廷在這一年辦差重點被趙禎定位在了鞏固寧夏與休養生息之上。

趙禎的《安天下百姓詔》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今年的大宋怕是不會再有戰事了,也讓在都亭驛翹首以望的耶律賈長舒一口氣,今年宋遼兩國應是沒有刀兵之禍。

大宋皇帝的《安天下百姓詔》中的內容很容易讀懂其中的深意,耶律賈看了一遍便明白趙禎爲何要這麼做,顯然大宋要鞏固寧夏之地,把整個寧夏經營好了,大宋纔算得上是收復了寧夏,否則徒勞無功罷了。

大宋需要休養生息,穩固寧夏,大遼也是如此,耶律賈比宋人明白的多,大宋皇帝迎娶西夏太后的時候,遼朝用兵後套,奪取了黃河糧倉之後党項遺民不斷的反抗,都遭遇了大軍的鎮壓,有些党項人甚至燒燬了糧倉,使得大軍無糧過冬。

再加上去年冬天的奇寒,今年早春都沒有能種植下糧食,大遼在後套之地可爲是岌岌可危,所以太后纔會讓自己出使大宋,增設榷場,一來安穩大遼國內,二來就後套之急!

現在大宋皇帝下了詔書,宋遼兩國終於能把緊張的心平靜下來,安穩的休養生息,穩固民生……

只不過耶律賈怎麼想怎麼感覺,現在的大遼是在花錢向大宋賣平安,這一貫錢一石的糧價足足比大宋高出一倍,實在是太過昂貴了,耶律賈已經在發往朝廷的奏疏中標明瞭糧價,只希望朝中的人看在自己功勞的份上不要太過苛責,調自己回朝,他耶律賈在大宋的好日子還沒過夠呢!

耶律賈再次回頭望了望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的大宋皇宮,這座宮殿之雄偉舉世罕見,怕是秦之阿房漢之未央也就如此吧?

回到都亭驛的正衙,便有侍者來報:“啓稟正使,屬下探聽到,日本……不……倭國派人前來大宋求援。”

耶律賈的眼睛微微一眯:“倭國派人來了?這倭國原本是向我大遼上貢的,但自從見識到了大宋的強大之後,便諂媚的撲向大宋,就像一條喂不熟的狗,如今這個地處偏北的島國也是撐不住了!”

“正使,咱們應該咱們辦?若是宋人應下了倭國的請求,我大遼勢必少了一個納貢屬國。而大宋……”

耶律賈笑了笑:“你以爲沒有這次春災,倭國就不會向大宋稱臣納貢了嗎?別忘了,宋人可是在倭國駐兵的!倭國每年不知有多少白銀一船一船的運入大宋,大宋在倭國可謂是影響深遠,甚至可以影響到關白攝政!”

“難道咱們就幹看着?”

耶律賈微微搖頭:“咱們不是幹看着,咱們要向倭國施壓,讓天下人知道咱們大遼還沒有衰敗?”

侍者搖了搖頭:“這根本沒用啊,無論宋人還是倭國使臣都不會買賬。”

耶律賈笑了笑:“我可不指望他們買賬,只不過是給外人看看罷了,現在的倭國就是大宋的錢袋子。”

耶律賈的話沒錯,倭國以關白攝政,天皇的權利被架空,此時遇到春災,倭國朝廷早已是亂成一片,各自顧及各自的利益,天皇也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耶律賈沉吟一聲對侍者問到:“知道這次的倭國使臣是誰派來的嗎?”

侍者點了點頭:“是倭國的關白藤原氏派來的,倭國所謂的皇帝已經完全被架空,聽說要不是大宋的禁軍保他不死,怕是現在的倭國皇帝早已易主!”

耶律賈微微點頭,沒錯了,倭國皇帝也只能依靠大宋的力量維繫自己的地位。

侍者眼中精光一閃:“正使,您說大宋爲何要般倭國皇帝,倭國越是內亂對大宋來說越有利,那些金礦銀礦便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啊!”

耶律賈輕蔑的笑了笑,望着眼前充滿朝氣的契丹年輕人,拍了拍他的腦袋:“阿支古,大宋要的是名份,宋人最好臉面,他們幫助倭國皇帝豈能白白幫助?倭國皇帝必然要應允大宋在倭國開採金銀之礦,宋人拿到了蓋有倭國皇帝玉璽的文書,便是站在了大義之上……”

阿支古只覺得看穿一切的正使聲音越來越小,驚訝的擡頭看了看,只見耶律賈正雙目失神的望向大宋皇宮的方向,喉嚨中發出一陣陣赫赫的聲音,彷彿看見了鬼魅一般。

“耶律正使?!”

耶律賈突然回過神來,跺腳擊拳:“哎呀!宋人皇帝狡詐若斯,此乃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計也!現在的倭國關白與皇帝對抗,皇帝勢弱,必須依靠大宋的力量,可大宋豈是好相與的?以他趙禎的手段和能耐,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就是手到擒來,說不得還會取而代之!”

阿支古呆了呆隨即驚叫道:“您的意思是大宋之所以願意與我大遼榷場賣糧,其實是穩住我大遼,騰出手來對付倭國?這……這……大宋皇帝的胃口也太大了些!!”

“太大了些?哼哼……他就是個從不知滿足的人,從大理國開始,再到南海諸國,接着是我大遼的燕雲之地,而後是西夏之土,瞧瞧他趙禎的手已經伸到了哪裡?!”

隨着耶律賈的話,阿支古不斷的張大嘴巴,最後感嘆道:“這還真是個貪得無厭之人,他怎麼不去打女真人的主意?還有高麗……”

雖是嘲諷的話語,但耶律賈卻記載了心上,轉身便向都亭驛中的議事館走去,一邊走一邊道:“速去般咱們的軍機輿圖拿來!”

這話讓阿支古一哆嗦,軍機輿圖買時都亭驛中最爲珍貴的東西,即便是整個都亭驛的人都要死,也要把軍機輿圖銷燬後再死,非萬險不得動用……

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
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