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

一輛寬大的車駕從“小偏門”駛出,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是宮中大官三才的車駕,每家都會在馬車上裝有徽記,或是旗號,或是燈號,爲的就是讓人清楚這是誰家的馬車裡面做的是什麼人。

說到底大宋依舊脫離不了儒家思想的影響,上下尊卑這東西不光在家中有用,在君臣之間有用,在庶民與士大夫之間亦是存在的。

趙禎雖然改變了大宋的許多東西,但卻無法一下改變大宋,使得那些根深蒂固的東西消失。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華夏百姓的思想越來越進步,不斷的打破階層之間的壁壘,士農工商,除了士大夫階級外,其他三個階級相差不多。

便是士大夫階級依舊是擁有打破的可能,大宋的百姓參與科舉的權利已經徹底普及,便是屠戶,妓子這般的賤業之後也可以參加科舉。

現在的大宋科舉不看出身只看能力高低,當然人品依舊是在考察之列的,趙禎的科舉改革最成功的地方不在於對科舉制度的完善,而是在開放範圍之後依舊保持了對士子德行的考察。

這些制度也是在保證士大夫階層的權利和名望,百姓們沒有意見,士大夫們自然也不會有意見。

馬車雖然寬大,但裝飾並沒有多麼豪華,只是減震用的鋼條被加了不少,車廂前沿上掛着的一對燈籠上,寫着大大“才”字,凡是生活在神都城的百姓都知道,這表示着裡面坐的是跟隨官家多年的三才大官。

便是當今太子也要客氣的喚一聲“大官”或是“都都知”。

三才在神都城乃至整個大宋都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是“德高望重”,雖爲潛龍邸的舊人,但卻從未有過囂張跋扈的舉動,更未有仗着皇帝近臣的身份作惡的事情。

相反他在神都城中極爲低調,這麼多年下來如同尋常的內侍一般,從不替人說情,說請,也不給自己的宗族以特殊照顧。

即便是挑剔的包拯,中直的范仲淹都誇讚他是“私德昭彰,慎持國器,無逾越之事,無託請之情,古來內臣之獨一人也!”

在大宋,一個內侍能得到外臣的這般評價,便是頂頂天的事情,便是趙禎都感嘆三才的爲人處事。

在皇帝面前他是忠僕,在皇宮外面他是一個低調的人,在家中他也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

誰也不會想到,三才這個宦官在東城的府宅之中養育了一大家人。

他有自己的婆娘不說,還有領養的孩子,那女子居然是真的被三才的爲人爲和態度所打動的,並非是一個不良人無奈之下的選擇。

至於那些孩子,趙禎自認爲這些孩子受到的教育一點也不比那些官宦之家的子弟要差,甚至在思想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在趙禎下了馬車之後,看着這些孩子躲在三才婆娘身後時,趙禎無奈的摸了摸鼻子。

自己不過是誇讚了他們兩句,便把這些孩子和婦人嚇得退走,而三才更是驚恐的盯着自己的臉……

“朕誇你家孩子怎麼了?當初可是答應過你不會再讓你家孩子入宮做內侍的,怎麼擔心朕反悔?實在不行朕便是把他們招進親衛軍中便是!”

趙禎恨恨的甩了一下長袖,三才立刻收起臉上的惶恐,笑嘻嘻的說道:“官家這是哪裡的話,要是被您看上了便是這些小崽子的福分!”

趙禎不滿的瞪了他一眼:“別把宮中的話帶到家中,也不怕你夫人夜裡摘了你的口條?!朕可是聽說你懼內的很!”

三才正色道:“官家,說奴婢懼內是錯的,奴婢應該感謝拙荊,是她時刻提醒奴婢在宮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奴婢,也影響這個家!”

趙禎笑了笑,望着三才道:“你這當真是娶了一位好婆娘,朕也沒有把這縣君之位白白冊封下來。”

三才連連點頭:“官家的眼光自然是不會錯的,賤內一手的好飯食,還請您移駕內堂……”

趙禎擺了擺手便在院內的葡萄藤下坐了:“便在此處,朕在宮中便是整天呆在殿堂之內早已厭煩,你這葡萄藤倒是不錯,新疆路移來的?”

三才練練擺手道:“官家,奴婢可沒有那麼多的錢財從新疆路千里迢迢的移植過來,都是買了種子灑下,拙荊打理的。”

“朕可是聽說東城的人家只要有葡萄藤的,便都是花了大價錢從新疆路直接移栽過來,甚至還需要當地的土壤,如此才能長得又大又壯!”

三才看了看四周道:“官家,咱們現在便是在東城之中,所費萬巨不說,十株能有兩三株存活便是不錯的了。這樣的風氣皆是……”

“皆是那些豪門所引!朕知曉,朝臣們知曉,甚至連百姓們都知曉!這般的事情能瞞得過別人嗎?朕早年便是以儉爲德,眼下的大宋風氣愈發的奢靡了,朕還聽說有人不惜開價十萬貫,爲的便是要一頭通體雪白的熊皮,如此期望東海都護府的人便趨之若鶩!每年死在那裡的人也是不下數百,甚至上千之數!”

“官家,其實這些人都是自己尋死,去往東海都護府的長白山發財,聽說那裡每年死掉的人可不止這些捕捉熊獸的,還有爲了人蔘而去的,女真人都不敢去的地方,我漢家百姓卻前仆後繼的去,最後也回不來多少。”

趙禎不再說話,這些人的死雖然和東城豪門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有着間接關係,東城豪門之中做藥材生意的便是楊家……

畢竟當年征伐女真的時候是他楊懷玉統軍作戰,在東海都護府有些關係也是情理之中。

還有女真人,他們自己也在倒賣藥材,這可是極爲賺錢的買賣,沒人比東海女真更加清楚大山。

飯食很快就被端了上來,看着碩大的肉包趙禎就有些忍不住,三才和自己一樣極愛吃包子的,宮中御廚的包子小巧玲瓏,雖然色香味俱佳,但卻唯獨缺少大包子的那股市井之氣。

而三才家的包子卻極爲適合趙禎的口味,又白又大的包子拿在手中,即是還未下口,便有一股濃濃的幸福感。

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三百章悲歌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
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三百章悲歌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