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

阻卜部盟對北戍司發動攻擊之前,趙禎便收到了消息,但他卻沒有立刻做出決斷,也沒有下旨宋軍和北戍司進行反擊,而是以閱兵的形勢調遣北戍司軍。

戰爭有時需要臨門一腳,而這臨門一腳便是憤怒和仇恨,斯琴昂立是個理性的人,他沒有把消息泄露出去,而是秘密稟告了趙禎。

當然他也知道趙禎的用意,在草原上憤怒完全可能使得一個部族變得瘋狂。

一場陰謀籠罩在了草原上,趙禎感覺自己有點像犧牲掉珍珠港的那位,雖然得到消息,但出於政治目的依舊要讓歸附大宋的小部族生靈塗炭,心中甚至還有一點期待,期待草原上的廝殺更爲慘烈。

來自斯琴部的消息被封鎖,斯琴昂立立誓保證不會有任何泄漏,現在所需要的便是等待,等待那些小部族的人自己前來求援。

雖然令人不齒,但這種手段卻是必須的,在趙禎的心中並沒有什麼波瀾,甚至連愧疚之意都是那麼的薄弱。

畢竟是外族,從即便是在法令上要求一視同仁,但在內心之中卻是依舊有着歪掉的天平。

三天之後,呼倫貝爾高大的城牆之外,一騎渾身帶血的草原漢子疾馳而來,趕到城門口的時候便暈了過去,駐守在此地的大宋禁軍把他擡到了軍中救治,用了半根山參才把他的魂拉回來。

待其清醒之後第一句話便是大聲疾呼:“阻卜部盟突襲北戍司,所到之處鮮血盡染草原,還請速速通傳陛下,調遣王師助我北戍司!”

驟然聽聞此消息的宋軍自然不敢懈怠,以最快的速度向趙禎稟報,並且友善的提醒了來自北戍司的士兵,在軍中有些消息傳遞的速度會很快。

並且宋人士兵這段時間和北戍司的士兵相交不錯,雙方之間在趙禎的促和下產生了基本的友誼,畢竟在戰場上你需要把背後交給戰友,經歷過幾次軍演,雙方之間多次把背後交給對方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信任,而信任是友誼的基礎。

消息在北戍司軍中傳開,這下他們可坐不住了,即便是在呼倫貝爾城的生活再好,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家人,他們畢竟是從北戍司出來的人,自己的部族就在草原之上,在烏孤山的西面!

這纔是趙禎需要的東西,若是大宋早早出兵,便是防衛阻卜部盟的進攻,而眼下用兵卻是捍衛疆土,或者說是爲北戍司報仇更爲合適。

在名節上自然站穩了腳跟,也讓北戍司軍同仇敵愾,徹底與草原上的阻卜部盟劃清了界限,結下了樑子,有了血海深仇。

陰謀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北戍司軍的將士幾乎是在得到消息的一瞬間便準備好行裝,收拾好甲具,準備乾糧和軍需,馬鞍已經在焦急中不知緊了多少次。

這不是朝廷的公事,這是他們自己的“私事”趙禎以最快的速度召見了北戍司軍中的草原將軍,對他們進行了詢問。

第一便是能否保證他們理性的對待這場戰爭,能不能管束好自己的屬下,畢竟軍中將士有很多來自北戍司,部族中出了事,定然會擔心,但這樣一來私自離開軍中前往救援,定然會影響整個北戍司軍。

第二便是能否做到進退有度,待阻卜部盟軍撤走,萬萬不可孤軍深入,繼續追擊,趙禎一再強調,他們去北戍司是爲了救援,爲了重新建設家園。

若是追擊敵軍,很可能中了誘敵之計,到時間損失的就是重建家園的力量和時間。

兩位來自北戍司的草原將軍在趙禎面前立下軍令狀,絕對令行禁止,這才得了趙禎的聖旨,帶領北戍司軍向北戍司進發。

呼倫貝爾城距離北戍司其實很遠,畢竟中間還隔着敵烈部和烏古部,還有一座烏孤山,即便是一路奔馳,八萬人也要近十來天的功夫才能趕到,這還是以最快的速度算下來的。

這是行軍打仗,不是傳遞消息,需要保持應有的戰鬥力,根本無法做到捨棄補給和輜重,否則到了北戍司,八萬大軍累癱了還如何救援?

還好,烏古部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或者說是貝爾軍伸出了援手,剛剛歸順大宋的烏古部自然需要駐軍,宋軍人數不夠,趙禎便調遣捺哲爾的貝爾軍前來駐守。

看着同樣歸順大宋的北戍司找到襲擊,捺哲爾彷彿是看到了立功的機會,派出士兵在烏孤山邊上接應,只要是逃到烏孤山的北戍司部族,一律接到烏古部中避難。

北戍司也在阻卜部盟軍進攻的第一時間組織青壯進行反抗,讓部族中的老弱婦孺離開,除了最先開始毫無徵兆的襲擊了幾個部族外,阻卜部盟軍並沒有能繼續大肆屠殺。

但仇恨的種子已經在北戍司軍中種下,當他們抵達烏孤山之後,宋軍統帥王圭一句全軍休整讓北戍司軍心中不甘,但看着逃難而來,面帶疲憊和痛苦的北戍司部族,又只能答應。

他們一邊休整,一邊開始接應族人,心中在獲得一絲慰藉的同時,復仇之心更盛。

王圭眼見火候差不多了,休整也恢復了體力,於是便在這個時候率軍繼續前進,八萬人的大軍直接進入北戍司的部族之中。

得益於不斷的救助,再根據時間的推算,北戍司軍很快便能判定阻卜部盟軍的大致位置,這在草原上是極爲不易的,而最爲關鍵的一點是,對方卻不知他們的行蹤。

當八萬北戍司軍出現在草原上,出現在阻卜部盟軍前的時候,他們是多麼的慌亂和驚訝,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爲這是宋軍的鐵騎,但隨着“烏拉”的衝鋒聲響起,阻卜部盟軍便知道他們遇到了什麼人。

這是韃靼騎兵的口號,也是契丹人衝鋒的口號,雖然沒有實質上的意思,但卻是韃靼語中的語氣詞,更是在衝鋒之時的吶喊。

八萬鋼鐵洪流如同滔天的潮水從高地撲面而來,每一個北戍司軍的將士心中都憋着一股怒氣,面甲之後一雙血紅的雙眼如同地獄中的惡鬼。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