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

一國之君對官員最大的尊重莫過於參加他的葬禮,在大宋享受過這種榮譽的只有太子太傅王旦,但今日衛真縣黎德潤卻也得到這種榮譽,一大早百姓們就聚集在縣城的長亭外等候。

官家居然爲黎德潤這樣的從六品知縣事親自參加葬禮!

這讓原先許多對朝廷不滿的人閉上了嘴,當地從路一級道府一級的官員全數趕來,就連周琦和那幫陷害黎德潤的官員也不敢例外。

百姓們望着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快意,這些害死黎青天的罪魁禍首就要遭到官家的懲罰,朝廷派來的人在傳達過官家前來爲黎德潤送葬的消息同時也說出了陛下會嚴查黎德潤一案,這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在任何一個時代百姓都見不得好人蒙難壞人逍遙的事情。

趙禎坐在馬車中,朝廷的大部分官員依然留守東京城,他只帶了一些刑名老手前來,爲的就是把案件查的水落石出給百姓一個交代,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三才在平穩的馬車中端起茶壺給趙禎的茶杯中續上茶水,皇帝的馬車寬大平穩,茶水並沒有多少灑出,趙禎接過潤了下嗓子道:“讓包拯前來見駕。”

包拯現在是有名的青天,當年監軍明如明鏡,之後權知開封府更是井井有條,斷案入神,這也使得許多外地的百姓前來告狀,包拯是來者不拒……惹得外地州官大爲不滿幾次上疏參奏與他。

但趙禎的御批很簡單:“汝能斷案公道,辨明是非,百姓又何必千里迢迢趕往東京城尋包希仁主持公道?”

那些上疏參奏的官員一時間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上奏,但在不久之後便請求朝廷派遣包拯手下能幹的刑席前去幫忙,趙禎大筆一揮的便同意了,知道自己的短處並說出來並不是什麼壞事。

自開封府一府分三衙之後,一大批的刑名出現,甚至還被授予了品級,這是難得一見的事情。

趙禎這是在鼓勵他們努力鑽研,從古至今刑名都是一件相當重要的科目,只不過這種所謂的“小事”被歷代帝王所忽視,趙禎豈能懈怠?

馬車還在前進,但速度變得又快又穩,不是車伕的技術有多高超,而是進入衛真縣境內後,原本的土路被平穩的水泥路所替代,這條路便是黎德潤帶領百姓修建的。

衛真縣雖屬毫州治下,但距離應天府只有短短的百里之遙,有了這條水泥路速度還能更快,趙禎坐在車上暗歎一個好官的枉死。

地方官員不需朝廷下公文便能自主的向當地大戶籌借錢款帶領百姓來修路,這在大宋並不少見,但黎德潤是沒有參雜一旦私利在其中的,不爲政績,不爲名聲,只是單單的想讓百姓過的更好。

趙禎一路上早就翻看過黎德潤的官志,對他的一舉一動了若指掌,當初他向自己檢舉州官的時候,趙禎便打算提拔他,可他拒絕了。

一句“以同僚不法而自上其位,何以做官,做事,做人?”趙禎至今記憶猶新。

趙禎相信他是一個不輸與海筆架的好官,海瑞甚至都比不上他,黎德潤並沒有像海瑞一樣自己節儉也讓家人受苦。

相反他把家人照顧的很好,黎德潤家中兄弟姐妹甚多足有六七人,這樣的家族也不小,他在時常常接濟親友,善待妻子,奉養父母,沒有讓任何人受苦,這是最爲難得的。

趙禎看人是多方面的,因爲他信奉辯證之法,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在黎德潤身上他幾乎找不到缺點,如果硬要說缺點便是他剛過易折的脾氣和對自己太過苛刻。

但這何嘗不是他的優點呢?

百姓們見之喜,士人們見之敬,不法之徒見之懼,趙禎從不遠處前來迎接皇駕的百姓身上便看得出來,他們的身上幾乎都是披麻戴孝,臉上的表情也多是痛苦之色。

包拯站在皇駕之下,趙禎讓他上車,與君同乘是一件相當尊榮的事情,包拯想了想還是上車了,趙禎指着車廂中的固定在地上的凳子道:“馬上便要到衛真縣了,朕傳你來是想問問,你打算如何辦案?”

包拯躬身到:“起奏陛下,黎德潤的官志臣已經看過,只需走訪衛真縣全境便能得出他是否爲百姓和朝廷做事,不過臣覺得有些多餘,長亭的百姓應該就能說明黎德潤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趙禎點了點頭道:“是啊,百姓如此愛戴黎德潤也遠遠出乎朕的意料,無論老幼,無論富貴,無論親疏,解釋披麻戴孝,可見黎德潤的人品,官品。朕要你查的是周琦等人,你可有把握?”

包拯信心滿滿的說道:“臣有把握,他們絕無脫罪的可能!”

國法是趙禎制定的,那他也要遵守遊戲的規則,必須要以證據定罪,否則不能以皇帝的金口玉言弄死周琦等人,雖然趙禎在心中已經把這些人砍了不知多少回……

法度這種東西一旦要建立起來,便能難推翻,趙禎就是要利用黎德**事,向天下人表明大宋對貪官污吏的嚴懲,同時也告訴天下人,大宋的法度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輕易更改。

這是在爲以後的帝王打下基礎,給皇權套上一個小小的枷鎖,形成祖宗之法,後世子孫不可過於利用皇權氾濫行事。

包拯豈能看不出趙禎的用心?

“陛下以身作則,後世之君定當謹遵!”

趙禎笑了笑並不說話,封建王朝的延續都是有始有終的,趙禎不相信大宋能永遠長存,但只要延續華夏文明的火種這就夠了,他所能做的只有在他活着的時候把大宋經營的更好,儘量延續大宋的國祚。

馬兒邁着輕快的腳步到達了長亭,彷彿不用車伕的指揮,馬兒就自己緩緩減速停下,人山人海的景象它們已經習慣,誰讓它們的主人便是大宋的統治者。

包拯在馬車停下之前便急急的跳下馬車,他可不想被別人看見和官家一起乘車,這不是現在的他能享受的待遇,讓人誤解可就不好了,趙禎在馬車上微微搖頭,士大夫心中的堅持與驕傲還真是讓人難以琢磨。

皇帝親自抵達衛真縣,百姓們當然是興奮的,可皇帝又是來參加黎青天的葬禮,百姓們更多的是感激。

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
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