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

月亮越來越高,在天空中如日高懸的時候,趙禎和孔宗願之間的對話也就結束了,蔡伯俙有些驚訝的望着趙禎和孔宗願兩人。

回頭再看向三才的時候發現這貨早已經變成木頭人,雖然耳朵豎的高高的,但恐怕他也什麼都沒聽明白。

帝王和臣子之間的對話當然是要文縐縐的,蔡伯俙的才學不差,雖然他可以肯定的說這兩人之間的對話他每一句都聽懂了,但卻最後卻一句也沒聽懂。

從頭到尾蔡伯俙都沒聽懂,簡單的對話看似簡單,可句句都有玄機,而且充滿典故符合其中。

“朕之所慮乃因山東路之匪患,築城之迫乃勢在必行之舉,孔廟與景靈宮相去不遠,朕打算把孔廟也囊括其中,不知孔卿意下如何?”

孔宗願不知如何回答,這是皇帝的一次試探,也是自己表心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機會拒絕皇帝的善意,築城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對於整個孔家來說都是極爲榮耀的,那個家族能得到皇帝爲其築就城池的機會?

當然他知道皇帝的打算,孔家若是在皇帝鑄就的城池之中安頓下來,那就永遠是刀俎上的魚肉,但皇帝釋放的“善意”他卻必須接納,否這善意最終會變成世間恐怖的惡。

“陛下厚賜,臣涕零之,孔家受如此浩蕩之皇恩,若是婉言相距便是辜負陛下!”

既然答應下來那接下來的問題就好辦了,這意味着孔宗願已經準備好了妥協,孔家也沒有再堅持下去的可能。

趙禎知道,孔宗願已經看到了築城的威脅,雖然是無奈的接受,但這個時候作爲皇帝的他卻要把手中的領一張“牌”打出去。

“孔卿,你的爵位是文宣公,此乃不妥,幾日前太常博士祖無擇上書曰:按前史,孔子後襲封者,在漢魏曰褒成、褒尊、宗聖,在晉宋曰奉聖,後魏曰崇聖,北齊曰恭聖,後周、隋並封鄒國,唐初曰褒聖,開元中,始追諡孔子爲文宣王,又以其後爲文宣公。不可以祖諡而加後嗣。”

趙禎的話很簡單,借用太常博士祖無擇的上書給孔家重新定下名號。

誰都知道唐朝開元年間追封孔子諡號“文宣王”,而孔子後裔封爵“文宣公”,但事實上這卻是一種有違禮制的現象。

諡號這東西是對一個人的評價,而不是爵位的高低,所以將其先祖孔子的諡號加在孔子後裔身上,不可以,應當糾正。

話都說的如此簡明扼要了,邊上的蔡伯俙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對面的孔宗願稍稍的楞了一下,隨即道:“陛下所言極是,只不過從唐開元中至如今以數百年…………”

趙禎擺了擺手道:“錯了就是錯了,百年又如何?難道這錯處就不當糾正?永遠錯下去?這讓後人瞧見了指揮恥笑我等不懂禮數。”

“不知陛下之意當以如何?”

在得知趙禎要在孔家的爵位上動手腳,孔宗願擔心極了也期待極了,這是一個危局也是一個機遇,孔家子嗣地位問題在意困擾了孔家數百年。

用祖宗的諡號最爲爵位,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孔宗願一度懷疑這是唐朝皇帝的陰謀,因爲用了祖上的諡號,就沒有辦法再分封其他的爵位國號了。

幾乎所有的國公都是以國號爲封,而國號是有大小尊卑的,孔家的爵位卻沒有,誰也不知該給文宣王的後裔什麼樣的地位。

這也許就是唐時皇帝心中所想,既然不知道那就直接給個沒有品級卻異常尊貴的便是。

現在皇帝打算給孔家賞賜另一個封號,這是孔家的機會,去掉這個沒有品級封號的機會,即便是被人叫做文宣公,但這文宣公卻挺不起腰桿來。

既然皇帝要給自己家的爵位換個封號,這無疑是最好的事情,不光如此還能給爵位的品級給定下來。

但當孔宗願向皇帝詢問封號的時候,得到的卻是趙禎的笑而不語,怎麼可能現在就告訴孔宗願?

當他許諾給予孔家封號的時候就是趙禎掌握主動的時候,在沒有爵位牽制的情況下,孔家自然不需要擔驚受怕的討好趙禎,可現在不同了…………

“新學乃是由儒學演變而來,其中的關係自然是一脈相承,但新學也講究以天下爲師,孔聖人是至聖先師,自然也在新學的衆多老師之中。”

趙禎話鋒一轉,突然延伸到了新學之上,同時還話語之中的強硬傻子都能聽出來。

所以邊上的三才和蔡伯俙二人聽出來了,但他們還不知道爲何趙禎突然就態度大變,剛剛還好好的官家爲何要把話題扯到新學上,同時還是如此強硬的對待孔宗願。

不過兩人都知道,皇帝拿捏了孔宗願的要害,知道眼下提出要求之後,孔宗願必會應承下來。

“陛下所言既是,新學自儒學始,聖人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若新學精深,我等亦當遵從!”

爲了自家的爵位封號,孔宗願也算是極爲謙遜了。

趙禎點了點頭便道:“如此甚好,爾等雖爲國公,但卻也要遵紀守法,輔佐帝王,今夜朕許下孔家與國同休的榮耀,孔家…………”

“陛下仁慈,投我以桃,孔家自然報之以李。”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看着邊上有些發傻的蔡伯俙趙禎心中鄙視,不是鄙視他的不中用,而是鄙視他裝作什麼都沒聽懂。

蔡伯俙要是聽不懂趙禎和孔宗願之間的交易那差事有鬼,他如此精明的人怎麼可能看不出裡面的門道?

作爲曾經蔡記的大掌櫃,什麼樣的利益交換不見過,什麼樣的陰謀詭計沒見過,別說他還曾經是黑手的頭子。

他只是不願攙和其中而已,雖然官家已經把他逼着過來了,但事實上他卻可以裝傻充愣。

從孔宗願鄙視的愣神中蔡伯俙就知道自己做的很成功,只不過他在心中冷笑,官家給予孔家的名頭一定很大,但品級……定然是不會太高的。

最多便是四品左右,再往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官家向來重視官員品級,把這東西看的很重,便是國公,國舅也纔不過是從五品而已!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