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

中華大地的北方總是比中原地區最先感覺到寒冷,今年與往年不同,冬季奇寒,連一些往年不會冰封的湖水都徹底封死,馬車都可在冰面上通行,北平府的百姓都覺得有些受不住,連連埋怨今年的老天爺也不幫大宋的忙,東京城的百姓還在向北平府遷徙嘞!

但即便是奇寒的天氣也不能阻擋百姓遷都的熱情,不斷有馬車,牛車,甚至是驢車開進北京城,凡是第一次抵達這裡的人,無不被這高大寬闊雄偉的城池所驚呆,當他們回過神來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找自己的居所,而是想方設法的找人寫信。

很快另一個問題出現了,郵遞業務在這個時代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若非官身,你要花上大筆的錢財請人託關係才能用上朝廷的遞驛。

很快邊有熱情的當地人上前,指着一座綠色的小衙門道:“老弟要是寄信便去那個小官衙,會寫字最好,筆墨紙硯都有,只要十文錢,寄到東京城也不過百文,如若不會寫字,便請人代筆,費用頗高,需得五十文,郵費亦是百文便可。”

還有這種好事?剛來的百姓抱着試試看的想法便進了那小衙門,這裡雖也算是官衙,但衙門中的小吏卻是笑臉迎人,給人一種身在酒館茶肆的感覺。

來人小心的開口試探道:“這位官人,俺要寫信寄回東京城。”

小吏迅速開口道:“郵資一百文,剩下的資費便在西面的牆上,不懂便問。”

來人還從未見過如此貼心的小吏和服務,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連連開口道:“知曉了,多謝官人,多謝官人。”

他哪裡知道,郵局開設沒多久,趙禎便微服前來,小吏的態度囂張,效率低下,被趙禎一人賞了四十脊仗趕出衙門永不錄用,之後的小吏若還如此,也都是四十脊仗的下場,並且遞驛拖延脊仗五十罰銅十斤!

自此以後便沒人敢怠慢郵遞驛的差遣,打起十二分的小心辦差,甚至笑臉相迎,有懲必有賞,這是趙禎的準則,郵遞驛的小吏也是大宋小吏當中例錢最高的,誰不想保住這樣的飯碗?

那人在書信中把一路上到北京城的見聞與變化詳細的描述出來,他算是開了眼,沒想到這個世上居然還有比東京城更加繁華的地方,並在信中催促親眷和鄰里早日搬遷到北京城,最後付了郵資,遞給小吏。

小吏不用看書信也知曉寫的什麼,笑眯眯的說道:“你這是規勸親眷早日搬遷的吧?這就對了,咱們北京城可比東京好上太多,要想掙錢早日落腳纔是上策!”

那人自然對小吏客客氣氣,給了點茶錢便得了許多有用的消息。

小吏收了錢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嘮家常似地說:“你家若是在東京城內有地契,也在開封府登記過便是走運,可去北平府衙門領取對應房宅,你也應當知曉咱們北京城可是本着先到先選的法子,過期不候。

北城多是高門大戶的官宦之家,靠近皇城,要想謀個雜役差遣便去那裡,若是你有手藝,南城便是個好去處,不少匠人最那開鋪子,若是在工廠中當過差,那算你走大運,西關大街上邊有專門招收的攤子,去那登記,不日便可開工,月錢最少有五貫,還包晌午的飯食!”

這算是把話說的清楚,來人連連道謝的離開,先找了房子,便在北京城落腳,很快便得了工廠中的活,果然月錢五貫,不日上工,一下子便讓他在北京城站住了腳。

這一幕在北京城中不斷的上演,即便城中寒冷也無妨,只需在南門吉慶街上買個鐵爐子回去,裝好鐵皮管子,在爐中燒上石炭,沒過一會房子便暖和起來,還不用擔心煙氣燻人,讓人能捱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鐵爐是貧窮人家用的法子,真正的富貴之家是不喜的,畢竟鐵爐再好也要不時的添加炭火纔是,煙氣不遜人,石炭卻會把屋裡弄髒,有錢人家都用的暖炕,這暖炕一旦燒起來,整個房間溫暖如春,又不見明火和煙氣,誰家不喜,只不過請人盤炕費時費力些。

但卻帶動了城中的一項產業,養活了不少的閒人,如今的北京城和東京一樣,只要你肯吃苦有力氣,便絕對餓不死。

在趙禎和朝臣們眼中,如今的北京城乃至北平府都步入了正軌,糧食不斷從各地以公路運輸過來,而火車這樣的運輸怪物卻在運輸富貴人家,本應自己僱車前來的他們在付出大量錢財之後便擁有了乘坐火車的權利,這是唯一讓趙禎不忙的地方,但朝中官員的意思是,大宋糧食頗多,不在乎路上運輸的損耗,還是要以人爲本,先把人弄來再說。

支持的官員很多,趙禎只得無奈同意。有的時候皇權也不是那麼好使,尤其是當你想做一個明君,仁君的時候……

隆隆的火車載着大宋的“希望”抵達北平府,趙禎不得不說這些富人的抵達的確爲北京城帶來了飛速發展,各種娛樂生活開始充斥於這座興起的城市,而北京城的工廠建設也加快了,因爲富人帶來了資金,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有錢卻能使北京城的匠人在冬天裡加快工廠的建設。

這個時代的人們總喜歡在國都附近創業,並把產業想方設法的轉移到國都,在他們眼中天子腳下便是最好的地方。

但蔡記卻考慮到了成本問題開始把自己的工廠往人口稠密,但消費不高的地方轉移,蔡伯希很聰明的發現廉價勞動力能減少成本。

距離遼夏之戰已經過去了小半年,但這場戰事的影響卻是深遠的,這一戰讓遼朝重新樹立了他的王朝威儀,大國風範,也給了遼朝重新站起來的資本,這是趙禎不願看到的事情,他本來認爲李元昊的十萬大軍即便不能奪取整個河套之地,也能重創遼朝,讓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誰想到李元昊居然能如此怕死懦弱,活生生的拋下千軍後軍約五萬將士自己率中軍跑路?

李元昊沒死,遼朝保住了前套之地,並且樹立國威,趙禎怎麼算都覺得自己沒佔到便宜……不斷自語:又吃虧了!有吃虧了……

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
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