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

趙禎的話已經讓王語嫣和蕭撻裡徹底驚呆,這是他心中謀劃已久卻從未闡述出來的話,也是他的最終計劃。

爲何要退居幕後讓趙旭主持國朝大政?爲的就是逐步實現自己的計劃,相比之下對於吐蕃的部署和安排都是小事。

趙禎要做的是讓大宋擺脫歷朝歷代循環往替的局面,讓華夏民族走上一條不斷髮展的道路,而就是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最容易做,一旦大宋這樣的局面穩定下來,到那時在想做出改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最怕的便是改變,最習慣的是墨守成規,皇帝也是如此,極少有君王能夠在盛世做出改變,只要在自己的治下不出現問題,哪管死後洪水滔天?

但趙禎是有“前後眼”的人,他看到了過去,也能看到未來。

他不可能,也不甘心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一切煙消雲散,更不可能讓華夏王朝延續那道“死循環”。

但若不打破枷鎖,最終的結果便是“歷史的重演”,悲劇無法避免,華夏文明的輝煌將難以延續下去。

隨着大宋的繁榮,趙禎每夜入睡之後都會夢到崖山之後無中國的慘狀,夢到有人揹着小皇帝跳崖的場景,夢到十萬軍民共赴國難,屍體鋪滿海面的場景。

中國,華夏,這倆個無比榮耀和雄偉的詞語在逐漸的隕落,只要時代發生改變,只要大宋內部出現問題,即便是對草原有着無與倫比的掌控,也會出現問題。

天氣將會越來越寒冷,歷史的進程也會發生改變,趙禎所作的一切無法保證大宋永遠的穩定,封建時代的威脅永遠也不會消失。

草原民族的威脅被趙禎一時化解,但戰爭的陰雲並未徹底消失,之前塞爾柱和大宋的戰爭讓他警惕,無論多麼強盛的王朝,若是不進行質的改變,終究是會因爲內部的矛盾而衰落了,越是強大的王朝衰落的便越迅速。

強大的大宋擁有領先於這個世界的強大力量,可這些力量只能維持大宋自身的強大,可一旦這個“巨人”再次出現問題,那這些強大便會被敵人所用。

可以說原先的大宋損失一座城池並沒有什麼,但現在的大宋一旦損失一座城池,那將會把領先於這個世界的科技和文明變成擊潰自己的利器。

每年有多少的火器被製造出來用於裝備軍隊?每年有多少的蒸汽機被製造出來在將作監的幫助下在各地工廠中安裝使用?

隨着文明的進步,毀滅的速度也將會超過原先,大宋的鐵路是運輸的利器,可同樣也是入侵者的坦途!

趙禎不敢想象若是現在的大宋衰落下去,外敵的入侵將會變得多麼迅速與殘酷,這不是停留在趙禎腦袋裡的幻想,而是極有可能在百年,甚至是幾十年後出現的場景。

當然,外敵的入侵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內部矛盾的爆發,各種思想的碰撞之下,科技,文明的進步之下,知識的普及之下,會出現怎樣的矛盾趙禎不敢想象。

這是一場於無聲處的較量,趙禎代表了皇權,而東城豪門代表了權貴,矛盾是早晚有一天會爆發的,而眼下只不過是矛盾剛剛開始,只是膿包剛剛出現一點白色的“炎症”,越早處理掉,對大宋便越有利。

趙禎不相信後世帝王能夠有魄力和手段來處理這一切,原本他是打算把大宋即將遇到的問題留給後世子孫的,但他看到的是趙旭的守成固本,卻沒有在他的身上看到的銳意進取。

國朝大政在他的手中是變得極爲穩妥,每件事都處理的很好,但對於權貴階級他還是保持原有的態度。

這不怪趙旭,和能力無關,即便是趙昀坐在他的位置上也會這麼處理,因爲他們的在思想上還是受到了這個時代的影響。

趙禎對他們從小的教育有所改變,可要想做好這個時代的君王就要接受這個時代的思想的侵蝕,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所以趙禎纔會下定決心自己來做,不報問題交給後世子孫去解決,一來是不信任,而來是推卸責任。

王語嫣還是沒有從趙禎的極具衝擊性的思想中回過神來,而蕭撻裡的目光卻已經開始變得狂熱,她一直覺得趙禎是千古一帝,無論是征服契丹還是滅亡遼朝,都是一位強大的皇帝才能做出的事情。

可現在她發現自己錯了,眼前這個男人,這個自己的男人就是一位氣吞蒼宇的豪傑,他不光帶領大宋走上了盛世王朝的大道,更是要改變這而時代,改變這個世界。

不光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真切切的這麼做了。

原本蕭撻裡對趙禎是有崇拜之心,畢竟契丹女子向來崇拜強者,但現在她不光崇拜趙禎,更是狂熱的信奉。

他給契丹帶來的新的機遇,讓大宋治下的各個民族在禮法上平等,這是對契丹最大的照顧,雖然放棄了原本的民族特性,但只要融入華夏,契丹未嘗不是另一種延續。

而契丹成爲華夏一部分的時候,註定他們將會成爲宋人,而眼前這個帝王是要帶領所有的宋人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一條強大無比又能長久延續的道路。

周朝八百年,這是有史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但眼下的大宋未嘗不能超越周朝。

蕭撻裡和王語嫣不同,她能看到趙禎作所作爲帶來的變化和對未來的改變,她看到了趙禎奮力改變這個時代,更能通過他的解釋理解這麼做是爲何。

“官家之大略以遠超聖賢,臣妾拜服!臣妾懇請官家讓我契丹徹底融入大宋,成爲大宋的爾國尓民!”

王語嫣看了看蕭撻裡,身爲商賈之家出身的她雖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后她也知道趙禎所說的意義。

同樣她也知道,這是趙禎在爲後世子孫鋪路,是在爲趙旭鋪路,她沒有理由反對,最爲皇后,作爲趙旭的母親,她當然知道該如何。

趙禎把她們倆拉到御座上,一邊一個擁住她們道:“這些話朕憋在心中許久,時代在改變,朕要讓大宋延續千年,數千年,你們是最好的傾訴,說出來,朕的心中好受多了!”

“我等是女流之輩,只要把官家伺候好便是,其他的事情可管不着,官家的宏才大略我等只能仰望拜服。”

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
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