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

bookmark

今日的大朝會可以說是最近,不,慶曆四年最忙的一次了,在這次朝會上官家下了許多旨意,每一件對於朝臣們來說都是相當棘手的。

原本只需要一個時辰不到的朝會卻開了整整三個時辰,也從上午開到了下午,連午飯都是官家賜食,當然有這樣待遇的只有兩府相公,這是他們的身份所決定的。

對於一部分朝臣來說比較閒散,比如御史,國子監,但也只有這倆個衙門沒有公務,其他的所有官員幾乎都被留在了乾宇殿。

這是極爲少見的情況,所以無奈之下,三才只能派人給殿中的官員上一些簡單的乾糧和水作爲午飯,因爲不是官家賜食,所以這些官員的午飯可以說是相當的簡陋,只是內侍省負責宮人吃食的尚食局做的。

不過所有人都不在意,顯然,這是官家要有大動作了,朝堂之中的年輕官員非常興奮,他們從入仕以來便期望自己能爲大宋,能爲官家,甚至是天下生民謀利。

大宋的朝堂一改之前的狀態,大量的年輕人加入其中,趙禎對於人才的挑選有着幾乎苛刻的要求,人品好,有才幹並且要忠於帝王。

也許這樣的人不多,甚至說是鳳毛麟角,但在大宋龐大的人口基數下,朝堂之中絕不會缺乏人才。

自從趙禎登極以來,這項政策就從未改變過,培養年輕人是一件相當長遠的事情,他們雖然有優點,但就像一枚硬幣,缺點也是不可避免的。

趙禎利用十幾年的時間提拔和打磨新人,而現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但話也不能這麼說,他們自始自終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着“光和熱”。

只不過趙禎卻沒有改變大宋的官制,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司事。

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僕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高官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是爲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而兩府相公直接對趙禎負責又互相牽制。

這樣,各級官府層次重複,疊牀架屋,機構空前龐大。但是,卻有利於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權,他可以隨時提拔官階較低而有才能者擔任要職,也可隨時撤換無能之輩。

當然,趙禎也對那些無用的官職進行的適當的裁撤。

相比前朝,趙禎可以肯定的說,本朝的官員要普遍比前朝的年輕的多。

所以他們沒有在這場冗長的大朝會上暈過去……要是換成了前朝,怕是大多官員都要餓暈在乾宇殿中。

放下手中的茶碗,趙禎轉頭對三才道:“退朝,兩府相公與文德殿留身奏事,其他官員於皇城辦公,隨時待召。”

樞密使,樞密副使,籤樞密院判事,以及兩府的所有參知政事和中書門下平章事全數到了文德殿,他們已經吃飽喝足了,御廚的技藝相當不錯,從乾宇殿到文德殿的路上正好消消食。

如今大宋的皇城之中已經包羅了所有機要衙門,同時趙禎的謀劃也涉及非常多的官員,一場對遼朝的戰前準備已經在大宋的朝堂之中鋪開,但所有人都不會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最終目的是什麼。

都水監,軍器監,軍械司,將作監他們的主要工作便是準備大量的軍械,這是爲了應對戰爭的消耗,趙禎成功的把戰爭與經濟聯繫了起來,不光有對遼朝的經濟打擊,更有提升大宋經濟的舉措。

戰爭其實打的就是錢,每一件板甲,每一柄橫刀,甚至每一支箭簇都需要耗費大宋的人力物力。

征伐遼朝的需要多少軍械?這怕是個天文數字,單單是弩箭就需要近千萬支,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而這些東西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朝廷出錢僱傭工人,就像是以工代賑,並且價錢不錯。趙禎甚至突發奇想,若是和後世一樣,把這些軍需訂單交付給民間工廠會怎樣?

隨即他打消了這個可怕的念頭,現在還不是時候,在一個君主集權的大宋絕不可能出現。

……………………

大宋的戰力驚人,但同樣的大宋發動一場戰爭的成本之高遠超歷代王朝。

這就是爲何趙禎要大力發展經濟,朝堂相公也不得不支持的原因,在他們看來,大宋需要錢啊!否則連國門都受不住!

相比他們,三司就更加忙碌,首先他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拒絕遼朝的官子出現在大宋,任何的辦法都要用上,許多遼朝的商人舉着自己手中的官子說它能在遼朝兌換真金白銀。

開始的時候幾乎沒人相信,但漸漸的有些大宋的商人說可以,於是便有一些宋人商賈開始接受遼朝的官子了,因爲他們可以去遼朝兌換成金銀甚至是交子再回到大宋……

這在趙禎看來就是最早的外匯流通,但必須要禁止,因爲大宋即將對遼朝的經濟發動打擊,一旦官子在大宋流通,後果不堪設想,甚至可能對大宋的交子也被連累,成爲一疊廢紙。

不過這些官子對大宋來說也非常的有用,將作監和格物院的人發現了遼朝官子所用的紙張材質,這是羅紋紙的一種,墨汁是完全滲透其中又不散墨,極難仿製,可見遼人早已做好了假幣的預防工作。

不過很可惜,大宋的技術遙遙領先於這個時代,得益於趙禎對格物的大力重視。

雖然前幾年才把格物納入了進士科,但格物科早已出現,並且趙禎對格物的看重早在登基之前便已經開始。

所以大宋只需要足夠的時間便能破解遼朝官子的秘密,而且能高仿的印刷,這是一個可怕的結論,趙禎嚴令將作監和格物院的匠人嚴守秘密,甚至不惜把他們的家屬也安置在其中。

這個瘋狂的想法是蘇軾先出來,這小子不斷的思索如何對付遼人的官子,如何摧毀遼人的經濟,甚至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靈兒爲此不止一次的埋怨自己,但只有趙禎知道這是爲什麼,他是在逃避那可怕的輪迴問題。

事實上趙禎也在逃避,這些日子裡他把自己完全置身於北伐的準備中…………

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
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