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

bookmark

就在大家對魯宗道和夏竦的提議爭吵不休的時候,大慶殿的外傳來呼喝和叫嚷聲,陳彤率先跑了進來,引得殿內御史大喝:“放肆!朝會之上豈能……金牌急腳遞?!”

御史的話還沒說完朝堂就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誰都知道金牌急腳遞意味着什麼。

大宋驛傳有三等:日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速,日行四百里,惟軍興則用之。

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炫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三省、樞密院莫得與也。

這東西只能由官家發下,還有就是早先預留給邊軍的……

趙禎走下御階一把從陳彤的手中奪過圓筒拆開,彌封完好無損,但是卻沾染了血跡,圓筒也不是本應該的硃紅漆筒,而是後換的,看來騎手在傳遞之中受了傷。

用手生生的掰開彌封,趙禎飛快的御覽起來,此時風塵僕僕的騎士被擡進了大殿之中,趙禎喝到:“傳御醫,一定要把他給朕救活了!”

延州城被圍!

活人的話遠比書信更重要,他要了解延州臣的真實狀況!

胡遠來了,一碗簡單的清水噴灑在騎士的臉上就讓他緩緩的甦醒,在睜開眼睛之後看到的首先是站在面前身穿朝服的官家……

高高的通天冠顯示出他與別人的不同,牛二立刻翻身跪下,高聲哭號:“啓奏官家!八月初七党項李德明率十萬大軍圍困延州城!”

他的話和急腳遞中的描述一般無二,趙禎怒喝道:“李士彬率十萬蕃兵駐守,豈能讓党項人得逞?”

延州是宋邊防要地,北面門戶金明寨地形險要,周圍有三十六寨依託,易守難攻,由李士彬率十萬蕃兵駐守,利用地形和險要,別說十萬蕃兵,就是五萬都能受得住!

牛二吶吶不言,最後只能叩首道:“小人不知其中緣由,只知範節度命小人以金牌急腳遞求援……”

趙禎揮了揮手:“帶他下去好生休息。”

內侍攙扶着牛二退出大慶殿,此時的大殿中的羣臣坐不住了,各抒己見的開始討論該如何處理延州之圍。

趙禎看着文武百官互相交談爭論一言不發,只是對三才吩咐一聲:“你去讓彭七帶人好好問問這遞役,到底是怎麼回事,朕要知道延州城的真實情況!剛剛在大殿之上有些話怕是他不敢說的。”

“奴婢遵旨!”三才對陳彤使了個眼色便從偏殿離開去找彭七去了。

他能明顯的感覺到官家心中的憤怒和糾結,此時哪敢耽擱時間。

趙禎看着羣臣各抒己見微微搖頭,什麼情況還不知道呢,就開始討論是戰是和,這些有意義嗎?

在他看來現在的首要情況就是得到延州的情況,敵軍到底多少,有多少的精銳部隊,李仕彬率領的十萬蕃軍到底是怎麼回事,等等這一切都是要首先搞清楚的。

而那個叫牛二的遞役顯然知道更多的情況而且有話不敢說。

但趙禎在朝堂上又不是什麼都不敢,而是擡了擡手讓大殿中安靜下來:“丁相公,現在的三司能否負擔得起一場防守之戰?”

丁謂想也不想的點頭道:“能!”

這番不假思索的肯定讓禮部侍郎週中和不滿:“丁相公前兩日還說沒有錢修繕玉清昭應宮,怎麼今日就有了錢?”

丁謂冷笑道:“如果要修繕玉清昭應宮,老夫還是那句話沒錢,但如果官家要爲大宋守土,老夫就算是拼了命的擠,壓,省也能扣出錢來!”

“你!”週中和一時間氣節,但也沒法反駁丁謂的話,只能退回朝班生悶氣。

趙禎卻鼓掌說道:“說的好!前段時間玉清昭應宮大火,燒燬了不少建築,朕雖然有心修繕可實在覺得沒甚的意義,一座宮殿就能保護大宋的江山社稷了嗎?朕不信!朕相信的是大宋的軍士,相信的是朝中的文武百官!相信的是百姓們的衆志成城!”

“官家聖明!一語道破治世之言!”魯宗道再次出班並重重拜下。

夏竦,丁謂,王曾,曹瑋等兩府相公皆數拜下,雖然各懷心思卻表明了態度,剩下的朝臣也紛紛附和。

趙禎微微點頭道:“既然如此,丁相公負責三司錢糧準備,曹樞密行文殿前司所有四衛進入臨戰狀態,隨時聽候調令開赴延州。

其他各部,司,衙,公案,做好自己的事物,萬不可在此時除了差錯,爲大宋分憂,爲朕分憂的時候到了!”

“臣等遵旨!”

一場原本討論修路的朝會被打斷了,取而代之的是戰前準備和動員,許多朝臣在離開大慶殿的時候還有些渾噩,大宋的朝堂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雷厲風行了起來?

隨即驚訝的發現,自從官家親政以來,自從官家扳倒了世家和將門之後,整個朝堂都在按照官家的意志進行運轉,即使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也會很快被官家說服,甚至駁斥。

魯宗道此時覺得很愜意,不是因爲見到了周正和當朝被擠兌的啞口無言,而是他享受這種效率的朝會,沒有推脫,沒有糾纏,來了功夫相公很快的便在官家的引領下達成一致。

尤其是丁謂的一番話讓原本厭惡他的魯宗道爲之刮目相看。

魯宗道是正人君子,不屑於在人背後說壞話,可他之前確實瞧不起丁謂的趨炎附勢,即使在主導了一次和世家的糧食之戰,也沒讓魯宗道正視他,可今天且不同,剛剛丁謂在超會上說的那番話真是讓魯宗道開始重新審視起丁謂的所作所爲。

細細想來,好像自從官家親政之後,丁謂就彷彿變了一個人,雖然是他是參知政事兼任三司使,可他卻依然本分的操持三司的事物,對朝政很少發言,這可不像是原先的丁謂。

而且在面對党項人叩邊這種事情上,丁謂卻立場分明的站在主戰派的一邊,完全沒有一點牆頭草的意爲,要是以前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斜眼看看丁謂,這傢伙現在倒是一副兩袖清風的樣子,可誰都知道他拿的俸祿是最高的,原因是他做的最多,公事處理的最好。

現在的大宋朝堂上開始的高效之風也是從丁謂颳起的。

正人君子就是有一樣的好,理性大於感性,魯宗道就是這樣一個理性的人,所以便很自然的隨着理性改變了對丁謂的看法。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相公們自然是走在一起的,丁謂見魯宗道朝自己點頭微笑,稍稍一愣便也微笑着迴應,兩人難得相見歡……

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
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