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

bookmark

這是死騎最後一次突圍傳遞消息,從此之後瑪兒敢和大金川西岸的狄青所部將會完全失去聯繫,趙禎不會再冒險把寶貴的戰力派出去了。

派出去的死騎不光傳遞瑪兒敢城的消息,還要留在狄青的軍中引導他們全速前進馳援瑪兒敢,因爲瑪兒敢城外的遊騎已經發現了吐蕃的增援,短短一天的時間裡,吐蕃人繞過墨脫的一線天關隘,向瑪兒敢增兵兩萬人。

使得原本還能放死騎離開的噶日噠措徹底圍困了瑪兒敢,五萬人的兵力十倍於瑪兒敢的守軍,在戰場上這樣的比擬已經可以發動攻城戰。

還剩下八天時間,這是最爲關鍵的八天,在這八天裡瑪兒敢要全力防守,以守待援!任何小小的失誤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趙禎這幾日待在城牆上那也不打算去了,瑪兒敢的守軍幾乎都知道大宋的官家就在城池之中,當地的吐蕃百姓被命令不得出門,否則一律按叛宋論處,他們已經是大宋的之民了,這時候必須聽從大宋的安排,否則宋軍絕不會在這關鍵時刻手下留情。

這些被解放的農奴雖然也是吐蕃人,但在歸根結底還是大宋解救了他們,讓他們從原本什麼都不是的奴隸,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

之前宋軍攻伐瑪兒敢的時候他們沒有反抗,眼下也不會去做對大宋不利的事情,幫助吐蕃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相反他們還是希望宋軍能夠守住瑪兒敢,畢竟大宋的到來非但沒有破壞他們的生活,還讓他們的生活更好了些。

這些被解放的農奴對吐蕃沒有歸屬感,對大宋卻稍稍有些認同,他們認爲是大宋給了他們自由,甚至願意拿起武器走上城牆爲大宋戰鬥。

但宋軍用相當溫和的理由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蔡伯俙站在一羣吐蕃人面前慷慨激昂的說道:“我大宋向來是愛惜子民的!只要是我大宋的百姓,朝廷和官家都會去極力庇佑,你們已經不能自稱吐蕃人了,而是應該自稱宋人!我大宋對待每一位子民一視同仁,無論是党項人,契丹人,吐蕃人,甚至是倭人都是以宋民相稱,既然是我大宋的子民,宋軍就會保他們無恙!爾等拳拳報國之心,朝廷自然不會忘記,瑪兒敢也將會成爲大宋之下第一個免商稅三年的高原城池,從此以後,瑪兒敢之繁榮由朝廷作爲擔保!”

蔡伯俙的話讓城中的百姓激動,既給了他們以大宋爲後盾的庇護承諾,又給了他們免稅的好處,甚至當場貼出了免稅的文告,這對當地百姓來說是天大的福氣。

他們終於覺得自己有了歸屬感,這是之前在被角廝羅統治時所沒有享受的待遇,瑪兒敢一直是吐蕃王朝賺錢的地方,雖然和大宋通商使得這裡富庶起來,但沉重的賦稅也壓得他們難受和憋屈。

瑪兒敢的百姓知道,跟着大宋走終究是沒錯的,他們不光能獲得自由,還能獲得財富以及守護財富的權利。

回到城牆上的蔡伯俙長舒了一口氣:“官家,已經把這裡的百姓安撫好了,他們非但沒有因爲拒絕而沮喪,反而更加認可朝廷的管轄。”

這一切都在趙禎的預料中,當初決定解放吐蕃農奴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歸屬感的問題,而且地點選在了距離大宋較近的脫敢部。

瑪兒敢是脫敢部中的一座龐大聚居地,眼下又被大宋建設成爲瑪兒敢城,這裡的百姓無論之前是什麼人,現在都應該是大宋的百姓,對大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要比吐蕃高的多。

只要城中的百姓安分守己,這便是對守軍的最好幫助,五千多人的守軍將會把力量全部集中到對抗外敵上,至於千餘人的死騎將會變成預備隊以防萬一。

和王韶手中的永安軍以及神衛軍一樣,剩下的五千神衛軍將士也是具裝火器,因爲是守城作戰,大量的城防器械將會分擔防守的壓力,這也是趙禎這段時間在城牆上不斷檢查的原因。

城防城防,以城爲防,最大的依仗就在城池上,利用城池作爲依託進行防守,五千神衛軍的戰力將會被無限放大。

何況這是一場冷兵器對抗冷兵器之間的戰爭,吐蕃人所要面對的是一部部緊密的殺人機器,八牛弩在城牆上安置的並不多,更多的是火炮,這些都是王韶所部留下火炮,因爲口徑太大不易攜帶而被安置在了城牆上,同時還有一門門口徑龐大的臼炮,這東西幾乎就是火炮中的“巨人”。

要知道原本臼炮是作爲戰場上攻城的利器所使用的,但作爲防守一方,臼炮同樣能對龐大的敵人造成致命打擊。

密集的人羣和固定不動的目標沒有區別,數百們臼炮輪番轟擊之下,敵人越多傷亡越大,裝藥的增加使得射程也不短,敵人幾乎不堪靠近瑪兒敢三裡地的範圍,算得上是真正的“退避三舍”。

神衛軍的指揮那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陳淳,雖然如此但趙禎對他的信任卻很高,這是王韶留下來的神衛軍指揮使,從他對城防的檢查到對將士們的訓練和安排就能看出,此人的能力出衆,根本就不是一個平庸之輩。

城防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卻是相當複雜的“攻防藝術”,防守一方若是要成功防守住敵人的進攻,那他首先就要了解進攻的敵人,更要了解進攻的方式以及防禦上的每一個細節。

唯有如此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防守將才,在這一點上陳淳做的相當完美,趙禎在城池上巡視一番,驚訝的發現所有能夠想到的細節陳淳都已經想到。

甚至把火藥彈,炸藥,炮彈,裝填藥分開放置,避免火炮被襲擊而加高了火炮的垛口等等方面做的是面面俱到。

以至於他上疏趙禎,在戰時應該把死騎作爲機動力量,直接由他陳淳傳令,師橫指揮以應對城牆上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這些趙禎全部應允,不光應允,還把瑪兒敢城的城防指揮權全部交由陳淳,這是帝王的信任,讓他做到全心全意的指揮任何城中的力量。

而趙禎也給他下了旨意:“務必防守瑪兒敢十天,以待援軍!”

這麼做是明確的告訴他,十天之後將會有援軍抵達,瑪兒敢不是孤軍奮戰,這也讓陳淳的心中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