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

這是死騎最後一次突圍傳遞消息,從此之後瑪兒敢和大金川西岸的狄青所部將會完全失去聯繫,趙禎不會再冒險把寶貴的戰力派出去了。

派出去的死騎不光傳遞瑪兒敢城的消息,還要留在狄青的軍中引導他們全速前進馳援瑪兒敢,因爲瑪兒敢城外的遊騎已經發現了吐蕃的增援,短短一天的時間裡,吐蕃人繞過墨脫的一線天關隘,向瑪兒敢增兵兩萬人。

使得原本還能放死騎離開的噶日噠措徹底圍困了瑪兒敢,五萬人的兵力十倍於瑪兒敢的守軍,在戰場上這樣的比擬已經可以發動攻城戰。

還剩下八天時間,這是最爲關鍵的八天,在這八天裡瑪兒敢要全力防守,以守待援!任何小小的失誤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趙禎這幾日待在城牆上那也不打算去了,瑪兒敢的守軍幾乎都知道大宋的官家就在城池之中,當地的吐蕃百姓被命令不得出門,否則一律按叛宋論處,他們已經是大宋的之民了,這時候必須聽從大宋的安排,否則宋軍絕不會在這關鍵時刻手下留情。

這些被解放的農奴雖然也是吐蕃人,但在歸根結底還是大宋解救了他們,讓他們從原本什麼都不是的奴隸,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

之前宋軍攻伐瑪兒敢的時候他們沒有反抗,眼下也不會去做對大宋不利的事情,幫助吐蕃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相反他們還是希望宋軍能夠守住瑪兒敢,畢竟大宋的到來非但沒有破壞他們的生活,還讓他們的生活更好了些。

這些被解放的農奴對吐蕃沒有歸屬感,對大宋卻稍稍有些認同,他們認爲是大宋給了他們自由,甚至願意拿起武器走上城牆爲大宋戰鬥。

但宋軍用相當溫和的理由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蔡伯俙站在一羣吐蕃人面前慷慨激昂的說道:“我大宋向來是愛惜子民的!只要是我大宋的百姓,朝廷和官家都會去極力庇佑,你們已經不能自稱吐蕃人了,而是應該自稱宋人!我大宋對待每一位子民一視同仁,無論是党項人,契丹人,吐蕃人,甚至是倭人都是以宋民相稱,既然是我大宋的子民,宋軍就會保他們無恙!爾等拳拳報國之心,朝廷自然不會忘記,瑪兒敢也將會成爲大宋之下第一個免商稅三年的高原城池,從此以後,瑪兒敢之繁榮由朝廷作爲擔保!”

蔡伯俙的話讓城中的百姓激動,既給了他們以大宋爲後盾的庇護承諾,又給了他們免稅的好處,甚至當場貼出了免稅的文告,這對當地百姓來說是天大的福氣。

他們終於覺得自己有了歸屬感,這是之前在被角廝羅統治時所沒有享受的待遇,瑪兒敢一直是吐蕃王朝賺錢的地方,雖然和大宋通商使得這裡富庶起來,但沉重的賦稅也壓得他們難受和憋屈。

瑪兒敢的百姓知道,跟着大宋走終究是沒錯的,他們不光能獲得自由,還能獲得財富以及守護財富的權利。

回到城牆上的蔡伯俙長舒了一口氣:“官家,已經把這裡的百姓安撫好了,他們非但沒有因爲拒絕而沮喪,反而更加認可朝廷的管轄。”

這一切都在趙禎的預料中,當初決定解放吐蕃農奴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歸屬感的問題,而且地點選在了距離大宋較近的脫敢部。

瑪兒敢是脫敢部中的一座龐大聚居地,眼下又被大宋建設成爲瑪兒敢城,這裡的百姓無論之前是什麼人,現在都應該是大宋的百姓,對大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要比吐蕃高的多。

只要城中的百姓安分守己,這便是對守軍的最好幫助,五千多人的守軍將會把力量全部集中到對抗外敵上,至於千餘人的死騎將會變成預備隊以防萬一。

和王韶手中的永安軍以及神衛軍一樣,剩下的五千神衛軍將士也是具裝火器,因爲是守城作戰,大量的城防器械將會分擔防守的壓力,這也是趙禎這段時間在城牆上不斷檢查的原因。

城防城防,以城爲防,最大的依仗就在城池上,利用城池作爲依託進行防守,五千神衛軍的戰力將會被無限放大。

何況這是一場冷兵器對抗冷兵器之間的戰爭,吐蕃人所要面對的是一部部緊密的殺人機器,八牛弩在城牆上安置的並不多,更多的是火炮,這些都是王韶所部留下火炮,因爲口徑太大不易攜帶而被安置在了城牆上,同時還有一門門口徑龐大的臼炮,這東西幾乎就是火炮中的“巨人”。

要知道原本臼炮是作爲戰場上攻城的利器所使用的,但作爲防守一方,臼炮同樣能對龐大的敵人造成致命打擊。

密集的人羣和固定不動的目標沒有區別,數百們臼炮輪番轟擊之下,敵人越多傷亡越大,裝藥的增加使得射程也不短,敵人幾乎不堪靠近瑪兒敢三裡地的範圍,算得上是真正的“退避三舍”。

神衛軍的指揮那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陳淳,雖然如此但趙禎對他的信任卻很高,這是王韶留下來的神衛軍指揮使,從他對城防的檢查到對將士們的訓練和安排就能看出,此人的能力出衆,根本就不是一個平庸之輩。

城防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卻是相當複雜的“攻防藝術”,防守一方若是要成功防守住敵人的進攻,那他首先就要了解進攻的敵人,更要了解進攻的方式以及防禦上的每一個細節。

唯有如此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防守將才,在這一點上陳淳做的相當完美,趙禎在城池上巡視一番,驚訝的發現所有能夠想到的細節陳淳都已經想到。

甚至把火藥彈,炸藥,炮彈,裝填藥分開放置,避免火炮被襲擊而加高了火炮的垛口等等方面做的是面面俱到。

以至於他上疏趙禎,在戰時應該把死騎作爲機動力量,直接由他陳淳傳令,師橫指揮以應對城牆上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這些趙禎全部應允,不光應允,還把瑪兒敢城的城防指揮權全部交由陳淳,這是帝王的信任,讓他做到全心全意的指揮任何城中的力量。

而趙禎也給他下了旨意:“務必防守瑪兒敢十天,以待援軍!”

這麼做是明確的告訴他,十天之後將會有援軍抵達,瑪兒敢不是孤軍奮戰,這也讓陳淳的心中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