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

當全天下人都讚歎遼朝的力量與國威時,趙禎不在乎,當全天下都在唾棄西夏那個無德君主時,趙禎也不在乎。

遼朝這一戰別人不知道趙禎自己卻知道,遼朝幾乎傾盡了國力,單單是從上京城繞道奉聖州前往榆林便是困難重重,與以往不同遼朝的大軍根本無法直接穿過奉聖州抵達榆林,而是要從北方繞一個大圈。

這對遼朝來說簡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急行軍,更爲重要的是太后蕭撻裡親自率軍遷往榆林增援,一個國家居然要讓一個女人領兵出征,這本就是這個國家疲軟的象徵,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還好有蕭太后的先例在前,這也沒什麼,畢竟蕭撻裡贏得了戰爭。

而西夏在趙禎眼中本就已經完蛋了,羊毛的計策在西夏大獲成功,當李元昊的皇莊也開始圈地養羊的時候,趙禎便明白李元昊自己也掉進了大宋的全套之中,佔據良田千頃,水源充沛的西套之地,肥沃的寧夏平原居然開始退耕畜牧,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在北京城漫步,突然趙禎看着極具猶太人建築風格的寺廟大爲感嘆,這建築在大宋罕見的採用了卷、拱等式樣,主要特徵很是明顯,厚實的牆壁、窄小的窗口、半圓形的拱頂、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高大的塔樓,並大量使用磚石材料。

充滿異域特色的建築自然也讓人好奇,但在北京城的百姓眼中,這樣的寺廟和襖教基本一樣,只不過是番人的寺廟的造型奇特一點罷了。

但他們不知道,就是眼前獨特建築中的人才爲大宋的金融提供了大量幫助,無論這種幫助是一賜樂業人主動的或是被迫的。

趙禎不得不承認猶太人天生就長着一顆經濟頭腦,並且兼具了政治智慧在其中,但他們文明的戰鬥力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對於猶太人的歷史,趙禎瞭解的並不比拉比這個年老的智者要少。

所以在趙禎面前,拉比總是睿智的不去和趙禎爭辯所謂的歷史,因爲他發現自己說的越多,大宋皇帝給出的答案便越多,自己發現本族的黑歷史便越多,以至於他不願與趙禎談論一賜樂業人的過往。

特殊的建築自然有着特殊的花園,這裡的花園種植着一賜樂業人最喜愛的銀蓮花,甚至有幾個少見的戴勝鳥出現在花園之中,頭上如鳳冠般的羽冠讓這隻鳥變得無比高貴。

“怎麼樣,大宋提供的武器與軍備已經在明州裝船很快就會運送到阿巴斯,朕信守承諾。”

拉比躬身行禮道:“官家的守信如金子般寶貴,我一賜樂業人感謝陛下,復國之後便會定期還款……只不過我一賜樂業人能參與大宋的羊毛戰爭嗎?”

隨着拉比的話趙禎驟然起身,而護衛在趙禎身邊的親衛迅速而整齊的拔出腰間的橫刀,刀光乍起聲音如一,直直的伸向毫無反抗能力的拉比以及目瞪口呆的塔利班,他不知道爲何拉比的一句話就把他和自己推向了地獄的大門。

拉比並沒有一點變化,依然氣定神閒的坐在原地一動不動,顯然他知道趙禎不會真的殺了他。

即便是被拉比吃的死死的,趙禎也只能無奈的揮了揮手,待親衛退下,趙禎纔再次開口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難怪趙禎驚訝,羊毛之計乃是大宋的絕密,雖然聲勢浩大,商賈也是大張旗鼓的收購羊毛,但知道這是對付党項計策的人,在大宋絕不會超過五個,其中還包括趙禎本人。

拉比微笑着擡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上帝賜予了我們經商的腦袋,對於財貨之道,一賜樂業人擁有更加敏銳的觀察,就如人對香臭的區別一樣。西夏人佔據了大片的草原,原本養羊也不過是滿足他們的需要,但大宋對羊毛的重金購買卻使得西夏開始大規模的圈養本不需要的東西。恰恰又是山羊而非綿羊。”

話已經說的足夠明白了,党項人大量養殖不需要的東西,必然會影響他們原本需要的東西,草場再大都是有定數的,羊的數量多了,自然會影響馬的數量,山羊這種溫順的動物對草場的破壞程度往往是毀滅性的,它雖然性格溫順,但卻會用堅硬的蹄子刨開冬日裡僵硬的土地,咀嚼草根,待第二年開春,青草便不會再次生長。

而山羊身上的山羊絨卻是大宋商人最爲青睞的“寶物”,價格高的嚇人。破壞是緩慢的,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看出來,而拉比卻看到了表面便明白內裡。

趙禎緩緩坐下,自己還正是小看了拉比的智慧,或者說拉比善於對事物的觀察與分析。

“你覺得党項人多久會發現這個問題?”被拉比這麼一說趙禎突然覺得心中沒底,稍稍忐忑的聞到。

“成數之低猶如在浩瀚的沙漠之中遇到綠洲。人總是會被眼前的東西蒙蔽,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党項人不會也不能捨棄這個好機會,如果我猜的沒錯,大宋應該已經大量囤積毛線了吧?”

趙禎再次捏了捏手指,真想殺了眼前這個老狐狸啊!第一次覺得聰明人很討厭……

但從智者的身上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這就是爲什麼人們需要智者的原因,拉比分析的沒錯,別說是西夏的普通百姓,就連西夏的貴族,甚至是皇帝李元昊本人都對圈地養羊趨之若鶩。

誰和錢過不去?西夏與遼朝和大宋的環境不同,往往是通過掠奪的手段讓本國繁榮富裕起來,所以這種財富揮霍起來很快,漸漸地有人發現,西域已經被掠奪的差不多了,可財富的消耗非常驚人,如果沒有新的收入,那自己習慣了的好日子便會很快到頭。

誰也不願再回到原先的日子,這時大宋採購羊毛便成了瞌睡送枕頭,也是党項人的救命稻草。

西夏人怎麼會放棄這種輕鬆發財致富的機會,再說羊羣多了也是在爲西夏儲備糧草不是嗎?

身穿窄邊細柳花紋的皇城司官員走進一賜樂業人的街區,把手中的密信交給了親衛轉身就走。

圈地是一場可怕的災難,據皇城司的密諜回報,興慶府周邊已經有大半的土地變成了草場。這還是西夏的京畿之地,別的地方便更加不堪了,尤其是距離大宋較近的州城,圈地養羊之風愈演愈烈,有些州府連一塊農田也沒有。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