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

趙禎抵達蘭州的事情,除了范仲淹這位宰執外以及朝中的參知政事外,便只有親衛司的護衛外知曉。

蘭州是大宋的西北重鎮之一,除了寧夏路的涼州外,便數蘭州最爲要害。

自古以來蘭州便是華夏的土地,秦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爲三十六郡,蘭州一帶屬隴西郡地。

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大一統使得蘭州開啓了一次又一次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經歷,漢昭帝始元六年置金城郡便是蘭州的前身。

瞭解歷史的人總是能把時間理得一清二楚,趙禎的邊上是博學的蘇洵,這個僅僅比趙禎大一歲的參知政事最受趙禎的待見。

這次巡幸蘭州,自然需要朝中官員的陪同,這樣的陪同不是爲了和朝堂保持聯繫,而是讓蘇洵爲自己背書,一旦出現什麼事情,蘇洵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證公文,奏疏,旨意的正確傳達。

當然現在的他就是趙禎的智庫,關於蘭州的一切史料他都能信手捏來,讀書人的腦子就是好使,雖然趙禎也大多知道,但絕不會比蘇洵這個昭文館大學士更加了解。

“漢安帝永初四年西羌起義,金城郡地大部被佔,郡治由允吾遷至襄武,十二年後又遷回允吾。東漢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從此,金城郡治由允吾遷至榆中。

西晉建立後,仍置金城郡。西晉末年,前涼永安元年,分金城郡所屬的枝陽、令居二縣,又與新設立的永登縣,三縣合置廣武郡。

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遷至金城,從此金城郡治與縣治同駐一城。

陛下這也是蘭州第一次成爲高等治所的存在,城池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的。”

趙禎點了點頭:“蘭州之地數次易手外族,西羌之後便是吐蕃了吧?”

蘇洵搖了搖頭:“官家,蘭州還曾有過反隋之舉!”

說到這裡蘇洵微微一頓,瞧見趙禎的臉色如常才又開口道:“隋文帝開皇三年,改金城郡爲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隋煬帝大業三年,改子城縣爲金城縣,復改蘭州爲金城郡,領金城、狄道二縣,郡治金城。

大業十三年,金城校尉薛舉起兵反隋,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建都金城。不久遷都於天水,後爲唐所滅。

唐一統中原後,於唐高祖武德二年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唐高宗顯慶元年,又改爲州。唐玄宗天寶元年,復改爲金城郡。

唐肅宗乾元二年,又改金城郡爲蘭州,州治五泉,管轄五泉、廣武二縣。唐代宗寶應元年,蘭州被吐蕃佔領。

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敦煌人張義潮起義,收復隴右十一州地,蘭州又歸唐屬。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衰落,無力西顧,不久又被吐蕃佔領。

之後便是西夏人奪取,党項族屢敗吐蕃諸部。陛下景祐三年,党項元昊擊敗吐蕃,佔領河西及蘭州,自此蘭州便一直流落於外!”

趙禎點了點頭這些他當然清楚,看着一望無際的平原以及那條刀劈斧砍一般沖刷而出的“母親河”微微感嘆。

“蘭州地勢西部和南部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南流向東北,橫穿全境,切穿山嶺,形成峽谷與盆地相間的串珠似得河谷。

峽谷無數,水草豐美,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烏金峽等;盆地有新城盆地、蘭州盆地、泥灣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還有湟水谷地、莊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都是牧馬放歌之地啊!”

蘇洵恭敬的上前給趙禎披上了披風,理順了之後才緩緩開口道:“陛下,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早已出現過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只不過蘭州因爲靠近吐蕃,所以商賈不願冒險,大宗貨物還是走的新疆路,寧夏路舊地。”

趙禎忽然笑了笑:“聽說雨雪關的吳成進軍青塘,打算把河湟之地收回來,朕到了這裡,那些商賈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朕反倒覺得應該把蘭州逐漸變成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使其成爲聯繫西域各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也應該作爲文化之地。

朕要讓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在此交匯,也要在這裡興辦學校,不能只顧及嶺南,還要把眼光放在北方,誰能肯定的說草原上的人就不能成爲入仕的學子?誰能肯定外族就不能入仕,成爲大宋的相公?”

趙禎的幾句話就讓蘇洵明白了皇帝的想法,這顯然是要整合邊陲之地,不光要在這裡設置軍鎮和防禦的邊軍,還要在這裡開設文治以及文教。

對於蘇洵來說,趙禎做什麼他都不會覺得奇怪,其中必有意義,在邊地開設文教不是沒有過,但一般不會有人重視。

眼下官家既然想嘗試一番,那也沒有什麼壞處。

“官家,既然要興辦文教,那就應該設立學校,聘請儒者前來,如今…………”

趙禎笑眯眯的望着蘇洵一句話也不說,直到蘇洵有些發毛的時候才緩緩開口道:“朕要這裡進行試點科舉,也就是開設博學雙全科!”

聽這名字蘇洵就知道趙禎心中的打算,這是徹底打算把科舉進行改革,所謂博學自然不用說,雙全當然也是文武雙全之意。

一旦開設,大宋的科舉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蘭州開設這樣的學科,無疑有着試點作用。

官家做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搞試點,用司農寺的官員話說便是“試驗田”。

蘭州這是要迎來新生啊!開設全新的科舉不光是在給大宋做實驗,還是在給蘭州的將士以及當地的軍民發放福利。

每次全新的科舉開設之後,被錄取的學子往往會比其他科舉多的多,也正是因爲如此,嚐嚐有人把新開的科舉比作恩科。

即便是最終不理想,這些人也會成爲簡在帝心的人物,沒有人傻到會放棄這個機會,到時間怕是有大量的百姓想盡一切辦法遷徙到蘭州來。

如此不是增加了蘭州的人口,同時也使得蘭州的商也變得繁榮起來?

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
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